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古特白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ler)系蒺藜科白刺属植物,民间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等症,其化学成分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从唐古特白刺种子中分得6个黄酮类化合物:异鼠李素-7-O-α-L-鼠李糖甙、山奈素-7-O-α-L-鼠李糖甙、异鼠李素-7-O-β-D-葡萄糖甙、槲皮素-7-O-α-L-鼠李糖甙、异鼠李糖、槲皮素。前4个化合物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它们的存在对我国白刺属植物分类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一条神经-免疫调节通路,以中枢神经系统的迷走神经为起点,以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为基础,以免疫细胞膜表面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α7 nAChR)为关键作用位点。其中,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相互转化,激活JAK-STAT3、PI3K-Akt等信号通路,抑制NF-κB的核转位,进而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抑炎因子的释放,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炎症,具体的作用机制正在研究中。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激活α7 nAChR和电刺激迷走神经这2种方法,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其中,激活α7 nAChR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和效果显著等优势。常用药物有选择性激动剂,例如PNU282987和GTS-21等,非选择性激动剂例如烟碱。多项研究显示,该方法在脓毒症、缺血再灌注、胃肠炎、骨关节炎和自身免疫病等外周器官炎性疾病治疗中都具有一定的效果。α7 nAChR作为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关键作用位点,成为许多炎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对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α7 nAChR所涉及的抗炎机制、通路激活方式,以及其近年来在炎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未来研究其具体作用机制和新的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国武  王雪琦  田野苹 《生物磁学》2009,(14):2794-2797
由促炎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感染和损伤的一种防御机制。适量的促炎因子有利于激活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并可促进组织修复;而过量产生的促炎因子则可造成组织损伤,因此维持炎症反应的平衡十分重要。以往认为体液机制是炎症反应的唯一调节因素,新近发现的胆碱能神经抗炎通路对炎症反应的调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是介导神经抗炎通路的关键分子。本文主要介绍α7nAChR的结构、分布及其介导的抗炎作用机制,并对α7nAChR激动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效力。方法 在小鼠乳腺癌细胞系EMF6 和一个已被含有IL - 2和TNFα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XdF转染的EMF6 亚系 (T2 -EMF6)中表达B7 1基因。结果 免疫 /侵袭实验表明 ,与单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相比 ,IL - 2-TNFα/B7 1共同修饰的肿瘤细胞具有较低的致瘤性和较优的疫苗效力 (P <0 0 5)。在各种肿瘤细胞的免疫接种后三周 ,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和51 Cr释放实验来检测动物的细胞免疫活性 ,IL - 2 -TNFα和B7 1共同作用诱导了比其中的任意一个单独作用更强的抗肿瘤应答 (比IL - 2 -TNFα高 2 5% ,比B7 1高 2 0 % )。结论 IL - 2 -TNFα和B7 1协同作用可提高他们所修饰的肿瘤细胞的疫苗效力。  相似文献   

5.
用生物活性法,检测人类疱疹病毒7型Glasgow株和南京地方株YY5及HHV-6 GS株感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发现,HHV-7也能较强地诱生TNF-α,但达到峰值时间(3~4 d)迟于HHV-6 GS株(2 d);在感染24 h上清中,GS株产生TNF-α量明显多于YY5株、Glasgow株产生量(P<0.05),三者与未感染单个核细胞比较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Glasgow株和YY5株之间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HHV-6、HHV-7都能通过刺激单个核细胞产生TNF-α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利用TNF-α诱导建立肿瘤细胞体外侵袭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利用20 ng/mL TNF-α刺激结肠癌细胞HCT116 7 d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T116细胞的CCR7和CXCR4受体表达量的变化,并利用Transwell小室检测TNF-α刺激对CCL21、SDF-1介导的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20 ng/mL TNF-α刺激7 d后的HCT116细胞的CCR7和CXCR4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侵袭能力也增强,且使CCL21、SDF-1介导的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结果说明了本实验利用TNF-α诱导HCT116细胞,成功建立了HCT116的体外侵袭模型,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基础,也为进一步的药物筛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RT PCR从HL 6 0细胞获得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编码区cDNA ,将NdeⅠ HindⅢ双酶切的PCR产物和pT7 7表达载体进行定向克隆、细菌转化、电泳初筛和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 .随机挑选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确证 ,筛选含与已知序列完全相符的重组质粒 (命名为pTCKA′) .将其转化BL2 1(DE3)菌 ,IPTG诱导后未见高效特异表达 .然后将人CK2α′cDNA亚克隆至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经同样转化和诱导步骤后可见一蛋白特异高效表达 .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 :该蛋白能与兔抗人CK2α′3 3 3 3 50 肽段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采用GSH Sepharose 4B柱纯化 ,凝血酶酶切 ,最后从 4g细菌获 4 4mg纯化重组蛋白 .通过性质鉴定和酶动力学分析证明 :克隆、表达和纯化的重组蛋白是有生物学活性的人CK2α′亚基 .  相似文献   

8.
将人α-乳清白蛋白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上,通过农杆菌介导采用叶盘法将人α-乳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到烟草中,经过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人α-乳清白蛋白基凶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经过RT-PCR葙GUS组织化学染色证明:人α-乳清白蛋白基因得到了表达.测定了9株转基因烟草叶片半胱氨酸含量,大部分植株有着明显的提高,最高幅度达到了318.02%,半胱氨酸含量平均提高了166.40%.  相似文献   

9.
β3,7α,15α-三羟基雄甾-5-烯-17-酮(7α,15α-diOH-DHEA)是女用口服避孕药"优思明"主要成分屈螺酮的关键中间体.为了提高目的 产物7α,15α-diOH-DHEA的摩尔得率,研究不同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诱导剂对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转化去氢表雄酮(...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利用TNF—α诱导建立肿瘤细胞体外侵袭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利用20ng/mLTNF-α刺激结肠癌细胞HCTll67d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HCTll6细胞的CCR7和CXCR4受体表达量的变化,并利用Transwell小室检测TNF—α刺激对CCL21、SDF-1介导的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20ng/mLTNF-α刺激7d后的HCTll6细胞的CCR7和CXCR4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侵袭能力也增强,且使CCL21、SDF—1介导的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结果说明了本实验利用TNF—α诱导HCTl16细胞,成功建立了HCTl16的体外侵袭模型,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基础,也为进一步的药物筛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α7型神经烟碱胆碱能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表达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只雄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以下5组:对照组(Ctrl组)、手术组(Op组)、电针组(EA)、α7nAChR抑制剂 (EA+α-BGT)组、α7nAChR激动剂 (PHA-543,613组),每组12只,每组又分为1 d和3 d两个亚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含量,RT-PCR检测海马TNF-α和IL-1β、HMGB-1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α7nAChR表达,甲苯胺蓝法检测海马CA1区肥大细胞活化情况,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Op组相比,EA组、PHA-543,613组术后第1 d、第3 d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 (P<0.05);与EA组相比,EA+α-BGT组术后第1 d、第3 d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Op组相比,EA组、PHA-543,613组鼠术后第1 d、第3 d血清TNF-α和IL-1β、HMGB-1含量显著降低,海马TNF-α和IL-1β、HMGB-1 m-RNA表达亦明显下调,海马α7nAChR蛋白含量表达上调、海马CA1区肥大细胞活化数目、Tunel阳性细胞数目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A组相比,EA+α-BGT组大鼠术后第1 d、第3 d血清TNF-α和IL-1β、HMGB-1含量增加,海马TNF-α和IL-1β、HMGB-1 m-RNA表达亦明显上调,海马α7nAChR蛋白表达上调,海马CA1区肥大细胞活化数目、Tunel阳性细胞数目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中枢肥大细胞活化,上调脑内α7nAChR蛋白表达,抑制TNF-α和IL-1β、HMGB-1表达和释放,进而改善胫骨骨折术后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多苞裂萼苔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裂萼苔属植物多苞裂萼苔Chiloscyphus polyonthus(L.)Cord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原植物乙醇提取物,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两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桉烷-3-烯-6α-乙酰氧-7α-醇(Ⅰ)、(+)-桉烷-3-烯-7a-醇(Ⅱ);此外,尚得到β-谷甾醇(Ⅲ)和胡萝卜苷(Ⅳ).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巨噬细胞分泌的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ibroblast growth factor-7,FGF-7)具有一定的细胞修复作用及抗炎症作用。通过PCR技术、Western-blot及ELISA实验研究分析FGF-7在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avium)后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发现fgf-7基因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增强,并且U973巨噬细胞在感染M.avium后,其fgf-7基因与FGF-7蛋白亦表达增强,同时U973巨噬细胞上清中的细胞因子TNF-α与IFN-γ分泌量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受M.avium感染后,M.avium可增强巨噬细胞fgf-7基因及其蛋白质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因子TNF-α与IFN-γ的分泌;提示FGF-7可能与TNF-α、IFN-γ等共同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参与对M.avium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并修复损伤的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4.
利用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对甾体化合物去氢表雄酮(DHEA)进行C7α-羟基化反应研究。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考察接种量、装液量、转速、有机溶剂助溶、投料浓度以及底物投加时间对产物7α-羟基去氢表雄酮(7α-OH-DHEA)生成的影响。最终确定最适工艺条件:接种量6%,装液量30 m L(250 m L三角瓶),转速220 r/min,体积分数6%丙二醇助溶,接种时即添加底物,底物DHEA质量浓度1 g/L,转化时间36 h。采用优化后的转化条件,7α-OH-DHEA摩尔得率为72.34%。  相似文献   

15.
陈霞  杨鹏军  张旭强  杨宁 《广西植物》2016,36(12):1498-1504
该研究以转高山离子芥的CbPLDα、CbPLDβ基因烟草为材料,研究了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系对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分别以各自不同的响应方式在干旱胁迫下增强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且在所有浓度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始终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P<0.05).说明干旱胁迫下两种转基因烟草的渗透调节能力要强于野生型烟草.保护酶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在减轻干旱胁迫下转基因烟草膜脂过氧化伤害中起到协同互补作用,而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烟草清除过氧化氢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说明保护酶系在抵制干旱胁迫和保护转基因烟草免受干旱伤害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这从生理角度揭示了高山离子芥CbPLDα、CbPLDβ响应干旱的生理生态机理.综上,高山离子芥CbPLDα、CbPLDβ基因参与了干旱胁迫下烟草的膜稳定性调节、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和抗氧化酶系的调控.该研究结果为提高植物抗旱性研究及应用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对于加强PLD功能研究、补充植物抗干旱理论及抗低温干旱育种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鸡α干扰素基因遗传转化烟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源药用蛋白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人工合成的鸡α干扰素基因(ChIFN-α)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ctcum)无菌苗叶盘。对抗性植株进行的GUS活性鉴定,PCR和RT-PCR检测表明,ChIFN-α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具有转录活性,ELISA检测和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表明转基因烟草表达的干扰素蛋白具有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在烟草的毒性物质中,尼古丁是主要成分。作为烟草的活性成分,尼古丁可对全身多系统产生病理性危害作用。除此以外,进入母体血液中的尼古丁可对正在发育的胎儿产生影响。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病,是成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较不吸烟者牙周炎的患病率高、病情重。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与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骨丧失及牙齿丧失有关。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存在牙周组织破坏和再生修复两种相互交替的过程,而尼古丁对牙周炎的影响也在于加速牙周组织破坏,抑制再生修复从而使得较之于非吸烟者而言,吸烟者的病情更加严重。同时,尚可使吸烟者经系统性牙周治疗的预后较差。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旨在探讨吸烟对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尤其是在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HIF-1)在低氧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HIF-1是由HIF-1α和HIF-1β两种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转录因子。该研究探讨了缺氧条件下,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 UHRF1)对HIF-1α蛋白水平的影响。利用UHRF1靶向小干扰RNA抑制UHRF1的表达后,分别通过Western blot和q RT-PCR检测HIF-1α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在He La和Hep G2细胞中过表达UHRF1,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过表达或抑制包含SET结构域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7/9(SET domain containing histone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7/9, SET7/9)及UHRF1,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UHRF1及其不同截短蛋白与HIF-1α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将UHRF1的第3...  相似文献   

19.
以能将去氢表雄酮 (DHEA) 转化为三羟基雄甾烯酮 (7α,15α-diOH-DHEA) 的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了诱变选育及工艺优化,以期提高转化效率。采用0.12 mg/mL亚硝基胍诱变处理赤霉菌孢子悬液30 min,以350 μmol/L酮康唑为最低抑制浓度进行抗性平板筛选,最终获得一株遗传稳定性较好的高产菌株M-10,其产物摩尔得率达到70.2%,为出发菌株的1.2倍。通过摇瓶转化工艺的优化,确定了突变菌株的最适转化工艺。在优化的转化工艺下,当底物DHEA投料浓度为5 g/L时,7α,15α-diOH-DHEA摩尔得率提高到75.6%,较原始菌株提高了31.3%。  相似文献   

20.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调节免疫系统的一种神经生理机制,其在脾脏、肝脏和胃肠道等网状内皮系统通过释放乙酰胆碱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控制炎症反应。乙酰胆碱与巨噬细胞和其他分泌细胞因子细胞表面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相互作用,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防止组织损伤。本文着重综述胆碱能抗炎通路调节炎症反应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干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