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自噬因子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级大鼠纳入研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预处理组,每组20只.模型组以及预处理组大鼠均制备MIRI模型,假手术组按照相同的方式开胸,仅穿线不进行冠状动脉的结扎.模型制备前7d,预处理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以及脂联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ADP/PI3K/Akt)通路的作用。方法:SD大鼠麻醉后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开胸暴露心肌,在左心耳和肺动脉圆锥之间用带线圆针对冠脉左前降支(LAD)穿线,LAD结扎断流30 min后松线再灌注120 min,建立大鼠MIR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n=12):①假手术组(Sham组):LAD仅穿线不结扎;② MIRI组;③ADP后处理组(ADP组):LAD断流10 min时静注ADP继续断流20 min,然后再灌注120 min;④ADP+LY294002组:LAD断流10 min时静注ADP和LY294002,其余同ADP组;⑤LY294002组:LAD断流10 min时静注LY294002,其余同ADP组。各组取血检测LDH和cTnI含量,取左心室心肌测定PI3k、Akt、p-Akt、ADPmRNA、ADPR1mRNA和PI3K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IRI组血浆LDH和cTnI均明显升高(P<0.05);和MIRI组相比,ADP组心肌损伤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应用LY294002的两组心肌损伤比ADP组加重(P<0.05)。ADP组心肌PI3K、p-Akt、ADPmRNA、ADPR1mRNA和PI3kmRNA表达比MIRI组升高(P<0.05),应用LY294002两组上述5个指标比MIRI组降低(P<0.05)。结论:ADP后处理对大鼠MIRI有保护作用,ADP/PI3K/Akt通路参与了以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证明电针是否对氯胺酮滥用大鼠岛叶皮质(insular cortex,IC)和尾壳核(caudate putamen,CP)c-Fos表达产生影响。方法将32只清洁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氯胺酮腹腔注射)和电针组(氯胺酮+电针一侧"三阴交"和"足三里"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和CP内c-Fos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鼠尾僵直上翘、扭体等兴奋症状;IC和CP内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兴奋症状明显减少;IC和CP内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电针对氯胺酮滥用所致的IC和CP内c-Fos表达增强具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mt DNA4834 bp缺失突变的影响。方法:体重200 g-300 g,7-9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尼可地尔(Nic)组、尼可地尔+5羟基葵酸钠(Nic+5-HD)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取心肌组织,提取mt DNA,应用巢式PCR法定性检测mt DNA4834 bp片段缺失突变。结果:MIRI组、IPC组、Nic组和Nic+5-HD组突变频率分别为100%、20%、30%和89%。Sham组未检测到mt DNA4834 bp缺失突变。Nic组mt DNA4834 bp片段缺失明显低于MIRI组和Nic+5-HD组(P0.05),与IP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预处理可降低大鼠MIRI后mt DNA4834 bp片段缺失突变,改善线粒体能量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苷受体激动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内质网应激(ER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成年Wistar大鼠56只,利用Langendorff装置制成大鼠离体心脏MIRI模型。随机分为四组(n=14):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腺苷受体激动剂组(NECA组)和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组(TUDCA组)。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四组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心肌肌醇依赖酶1α(IRE1α)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ERS中IRE1-XBP1信号通路标志蛋白IRE1α、X盒结合蛋白1s(XBP1s)的表达水平;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ham组肌丝排列规则致密,嵴排列整齐,外膜和肌节形态完整;MIRI组大部分肌丝断裂,肌节挛缩变形,嵴排列稀疏结构破坏,间隙增宽,可见线粒体空泡变性;NECA组及TUDCA组较MIRI组损伤减轻,内质网轻度扩张或者正常,肌丝排列较整齐。免疫组化结果发现,Sham组心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形态正常,少量结缔组织存在,基本无IRE1α阳性染色;MIRI组细胞排列紊乱,有许多断裂的细胞出现,IRE1α阳性染色区域显著增加,而NECA和TUDCA组细胞病理的变化较轻,相对于MIRI组,IRE1α阳性染色部位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IRI组的IRE1α和XBP1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与MIRI组相比,TUDCA组及NECA组IRE1α和XBP1s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UNEL结果显示,MIRI组细胞凋亡明显,Sham组基本没有发生心肌细胞凋亡,MIRI组较NECA组及TUDCA组的凋亡细胞数更多。结论:NECA可通过抑制IRE1-XBP1信号通路来减轻ERS反应,达到保护心肌组织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介导腺苷酸环化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α1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地佐辛组与七氟醚组,三组均建立MIRI模型。地佐辛组与模型组都在建模前24 h腹腔注射地佐辛40 μg/kg与等剂量生理盐水,七氟醚组吸入2.5 %七氟醚15 min。结果:所有大鼠在建模过程中均存活,无大鼠因严重并发症而舍弃。地佐辛组与七氟醚组再灌注后24 h与48 h的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心脏组织AMPKα1和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glucocorticoid-regulated kinase-1,GK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七氟醚组低于地佐辛组(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通过抑制大鼠MIRI的AMPKα1通路的激活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从而减少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并进一步促进心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抑郁大鼠模型中单次氯胺酮可产生快速持久地抗抑郁作用。方法:实验一: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8),药物干预前1 d大鼠强迫游泳15 min,药物干预当天,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S组)、5 mg/kg氯胺酮(K5组)、10 mg/kg氯胺酮(K10组)、15 mg/kg氯胺酮(K15组)。30 min后记录大鼠运动能力及不动时间。实验二: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10),所有大鼠均经历21天慢性不可预知应激试验。第22天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及10 mg/kg氯胺酮,于干预前、干预后1 h、2 h、6 h、1 d、4 d、7 d分别进行敞箱试验,并记录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结果:与S组相比,K5、K10及K15组大鼠运动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且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与干预前生理盐水组相比,生理盐水干预后1 h、2 h、6 h、1 d、4 d及7 d组大鼠敞箱试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氯胺酮组相比,生理盐水干预后1 h、2 h、6 h、1 d、4 d及7 d组大鼠敞箱试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抑郁症大鼠模型中氯胺酮可产生快速且持久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氯胺酮、丙咪嗪或两者联合用药对Wistar Kyoto(WKY)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治疗效果和机制。取6周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给同龄WKY大鼠(抑郁症模型)腹腔注氯胺酮(给药1周,停药1周)、丙咪嗪(给药2周)或氯胺酮联合丙咪嗪。行糖水偏好及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各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缰核β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II(βform of 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II,βCa MKII)和膜谷氨酸受体1(glutamate receptor 1,Glu R1)蛋白表达,以及前额叶皮质的膜Glu R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Wistar大鼠相比,WKY大鼠糖水偏好程度显著降低,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显著增加;单独氯胺酮治疗对WKY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没有显著作用,而丙咪嗪或氯胺酮联合丙咪嗪治疗可显著减少WKY大鼠不动时间。与Wistar大鼠相比,WKY大鼠缰核βCa MKII和膜Glu R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前额叶皮质的膜Glu R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单独氯胺酮治疗对WKY大鼠缰核βCa MKII和膜Glu R1蛋白表达没有显著作用,但可上调前额叶皮质的膜GluR1蛋白表达;丙咪嗪或氯胺酮联合丙咪嗪治疗均可显著下调WKY大鼠缰核βCa MKII和膜Glu R1蛋白表达,上调前额叶皮质的膜Glu R1蛋白表达,丙咪嗪对上述蛋白表达的作用和联合用药之间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丙咪嗪治疗2周显著改善了WKY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联合使用氯胺酮不能增强丙咪嗪的疗效;丙咪嗪的抗抑郁机制可能与缰核中βCa MKII及膜Glu R1表达下调以及前额叶皮质的膜GluR1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清蛋白(PV)中间神经元在氯胺酮抗抑郁中的作用。方法: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n=8),包括生理盐水组(S组)、氯胺酮组(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生理盐水组(AS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氯胺酮组(AK组)。夹竹桃麻素预处理组将药物溶于大鼠饮水中,共喂养1周,于第8 d制备模型。大鼠强迫游泳15 min制备急性应激抑郁模型,24 h后给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或氯胺酮10 mg/kg,给药后0.5 h行敞箱实验记录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行强迫游泳6 min记录后5 min内不动时间。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前额皮层,Western印迹检测PV中间神经元中PV及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减少,PV及GAD67的表达下降(P0.05),AS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K组相比,AK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V及GAD67的表达增加(P0.05)。生理盐水、氯胺酮、夹竹桃麻素均未显著影响大鼠自主活动(P0.05)。结论:氯胺酮通过下调大鼠前额皮层PV中间神经元功能发挥快速有效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氯胺酮、丙咪嗪或两者联合用药对Wistar Kyoto(WKY)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治疗效果和机制。取6周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给同龄WKY大鼠(抑郁症模型)腹腔注氯胺酮(给药1周,停药1周)、丙咪嗪(给药2周)或氯胺酮联合丙咪嗪。行糖水偏好及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各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缰核β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II(βform of 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II,βCa MKII)和膜谷氨酸受体1(glutamate receptor 1,Glu R1)蛋白表达,以及前额叶皮质的膜Glu R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Wistar大鼠相比,WKY大鼠糖水偏好程度显著降低,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显著增加;单独氯胺酮治疗对WKY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没有显著作用,而丙咪嗪或氯胺酮联合丙咪嗪治疗可显著减少WKY大鼠不动时间。与Wistar大鼠相比,WKY大鼠缰核βCa MKII和膜Glu R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前额叶皮质的膜Glu R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单独氯胺酮治疗对WKY大鼠缰核βCa MKII和膜Glu R1蛋白表达没有显著作用,但可上调前额叶皮质的膜GluR1蛋白表达;丙咪嗪或氯胺酮联合丙咪嗪治疗均可显著下调WKY大鼠缰核βCa MKII和膜Glu R1蛋白表达,上调前额叶皮质的膜Glu R1蛋白表达,丙咪嗪对上述蛋白表达的作用和联合用药之间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丙咪嗪治疗2周显著改善了WKY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联合使用氯胺酮不能增强丙咪嗪的疗效;丙咪嗪的抗抑郁机制可能与缰核中βCa MKII及膜Glu R1表达下调以及前额叶皮质的膜GluR1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MIRI)的保护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成年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MIRI组和OMT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两组结扎30 min后松解结扎线灌注60 min。结扎前10 min,OMT组股静脉输入苦参注射液120 mg/kg,对照组、MIRI组则输入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后,记录两组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_(max)或-dp/dt_(min))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两组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MIRI组相比,OMT组HR、LVSP和+dp/dt_(max)、-dp/dt_(min)均显著升高(P0.05),且OMT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MIRI组相比,OMT组的NO、NOS、SOD、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而MDA、血清LDH水平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OMT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MT对MIRI大鼠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自由基活性、改善微循环及舒张冠脉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对氯胺酮成瘾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氯胺酮滥用成瘾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再分为子时(23:00)、卯时(05:00)、午时(11:00)、酉时(17:00)4个电针组,每组8只。每天1次经腹腔注射氯胺酮复制氯胺酮成瘾模型,不同时辰电针组在给药7d后分别选取一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给予低频(2Hz)电针治疗,每次30min,连续治疗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PFC内TH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mPFC内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P〈0.01),细胞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午时、酉时电针组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细胞平均灰度值升高(P〈0.01);子时、卯时电针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成瘾使mPFC内TH的表达明显增加;午时、酉时电针“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可明显下调mPFC内TH的表达,改善氯胺酮成瘾症状。  相似文献   

13.
在多数实质性器官中广泛分布着一种蛋白质连接通道即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GJ主要由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 Cx)构成,它调控着相邻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及电化学信号传递,在心室肌中大量表达的是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热点之一。Cx43与MIRI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且Cx43在减轻MIRI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Cx43的生理功能及其在MIRI中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前额皮层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在氯胺酮致精神分裂样表现中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n=16)和氯胺酮组(K组,n=16)。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氯胺酮30 mg/kg(容积1 mL),一天一次,连续5天,最后一次给药后0.5 h及2 h分别通过敞箱实验观察大鼠自主活动,并记录刻板行为评分。行为学测试后,取大鼠前额皮层,检测Glu及GABA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K组大鼠给药后0.5 h自主活动增强、刻板行为评分增高(P0.05),符合精神分裂症大鼠表现;给药后2 h行为学评分则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0.5 h及2 h大鼠前额皮层Glu水平均增加、GABA水平均下降(P0.05)。与氯胺酮给药后0.5 h组相比,给药后2 h Glu水平下降(P0.05)、GABA水平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致精神分裂样表现可能与大鼠前额皮层Glu增加及GABA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Sirtuin蛋白家族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的去乙酰化蛋白酶类,通过对下游靶基因的调控,抵抗氧化应激,维持线粒体功能,参与调节细胞自噬及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Sirtuin蛋白家族的心肌细胞保护机制及其在防治MIRI中的调控作用,为其在相关病理及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刺槐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24只Sprague-Dawley (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刺槐素给药组、刺槐素+AG490给药组,每组6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Bax、Stat3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K-MB、LDH活性明显升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p-Stat3/Stat3比率、Bcl-2/Bax比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刺槐素给药组中CK-MB、LDH的活性,以及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Bcl-2/Bax比率和p-Stat3/Stat3比率显著提高(P<0.05)。然而在刺槐素+AG490药物组中刺槐素对于受损心肌的保护作用被AG490消除。结论:刺槐素可减轻MIRI大鼠心肌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活化Jak2/Stat3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择时电针治疗氯胺酮滥用成瘾的某些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将56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子时电针组、卯时电针组、午时电针组和酉时电针组,每组8只。每天1次经腹腔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100mg/kg,连续给药7d复制氯胺酮滥用成瘾模型,不同时辰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选取一侧"三阴交"和"足三里"穴给予电针(低频2Hz)治疗,每次30min,连续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隔内侧核(medial septal nucleus,MS)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c-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较,模型组MS TH、c-fos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午时、酉时电针组MS TH、c-fos表达明显减弱(P0.05),而子时、卯时电针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滥用成瘾可以增强TH、c-fos在MS的表达,午时、酉时电针具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氯胺酮是一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阻滞剂,低剂量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和抗抑郁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低剂量氯胺酮对于高级认知功能的影响尚未全面阐明。工作记忆是涉及众多复杂认知活动的关键功能,有研究显示低剂量氯胺酮急性或慢性使用均会损伤工作记忆,其神经机制也开始受到关注。深入分析低剂量氯胺酮对于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对于指导氯胺酮的临床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低剂量氯胺酮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途径,以及工作记忆本身的神经环路机制,进而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低剂量氯胺酮对工作记忆的急性和慢性作用的相关研究,并重点分析了低剂量氯胺酮损伤工作记忆的可能的神经机制,希望对低剂量氯胺酮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探究瑞马唑仑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MIRI组、低剂量-瑞马唑仑组(L-瑞马唑仑组,5 mg/kg)、高剂量-瑞马唑仑组(H-瑞马唑仑组,20 mg/kg)、H-瑞马唑仑+PERK抑制剂组(瑞马唑仑20 mg/kg+GSK2606414 1 mg/kg),每组18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0.5 h、再灌注2 h制备MIRI大鼠模型,于再灌注2 h后即刻尾静脉注射给药,再灌注24 h后进行组织取材。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心肌组织中铁死亡相关标志物[铁、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PERK/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I组心肌结构受损,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呈现显著的铁死亡特征(膜固缩,膜密度增加,嵴减少),血清中CK-MB、cTnI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中铁、ROS、MDA水平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GSH水平及p-PERK/PERK、核Nrf2/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IRI组相比,L-瑞马唑仑组和H-瑞马唑仑组心肌组织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CK-MB、cTnI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中铁、ROS、MDA水平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GSH水平及p-PERK/PERK、核Nrf2/Nrf2、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瑞马唑仑组相比,H-瑞马唑仑+PERK抑制剂组心肌组织上述病理改变加重,血清CK-MB、cTnI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中铁、ROS、MDA水平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GSH水平及p-PERK/PERK、核Nrf2/Nrf2、HO-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瑞马唑仑可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大鼠MIRI,可能通过激活PERK/Nrf2/HO-1信号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能够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实验技术平台。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成模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STZ的应用、高脂高糖饮食及大鼠的选择与饲养等做一综述。以期对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