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预实验、演示实验、模拟实验等实验活动,优化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认识和传递过程进行了论证。实验活动是概念产生、构建和应用的重要途径。利用实验活动修正完善前概念,直观化呈现概念,形成概念的表象,转化应用概念,构建概念模型,为学生搭建生成概念的梯子,优化概念的构建过程,使重要概念呈现螺旋式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2.
"思维"是客观物质在人类大脑中的反映,物质是感觉、表象、概念和思维的基础,而思维是在感觉、表象、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正确的思维要符合客观物质世界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在生物教学中正确地领导学生认识生物发展规律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与积极领导学生开展思维是有密切关系的.但目前我们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是做得不够的,主要表现在学生不重思考和不善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只是以死记硬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整体表象和局部表象的产生及其性别差异。方法:被试在足够的时间内习得20幅动物图片,主试根据每幅图片提出一个整体表象问题和一个局部表象问题并以文字形式呈现在电脑屏幕上,通过被试自主按键反应记录整体表象和局部表象产生的时间。46名大学生参加了该实验,男女各半,平均年龄为23.5(男24,女23)。结果:(1)整体表象与局部表象产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产生整体表象明显快于局部表象;(2)在表象产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产生表象的速度显著快于男性。(3)产生的表象类型与性别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女生与男生对整体表象的产生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于局部表象的产生,则女生明显快于男生。结论:整体与局部表象的产生是由不同的加工过程完成并因性别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生物的性状表现"一节的教学中,利用性状调查表开展课前调查,适当补充和调整教材已有活动,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及章节之间的前后联系;并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双眼皮等性状形成的原理,将抽象的基因符号和表象的性状深化到生理生化层面,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小萍  罗劲 《中国科学C辑》2009,39(3):261-270
超自然概念是指那些基于对常识概念的违背和重组而产生的新的概念, 这些概念可以广泛地见诸于传说、神话、童话和宗教题材之中, 并被认为是构成神话乃至宗教概念的基础. 但是, 我们对于超自然概念形成过程的内在心理与脑机制却所知甚少. 本研究利用fMRI技术研究比较了三类动植物概念的构想和表征过程, 一是具有本范畴特征的动植物(如具有树特征的树或具有鸟类特征的鸟, 简称Violation[0]), 二是具有相对较小幅度的跨范畴特征的动植物(如具有花草特征的树或具有鱼类特征的鸟, 简称Violation[1]), 三是具有较大幅度的跨范畴特征的动植物(如具有动物特征的树或具有植物特征的鸟, 简称Violation[2]). 结果表明: 相对于静息状态而言, 三种想象过程均激活了包括额上回及内侧面的额叶(BA6,8)、左侧的额中回与额下回(BA46,45,47)、左侧楔前叶(BA7)、左侧颞中回(BA20)以及小脑等一些脑区活动. 而相对于本范畴特征的动植物表征(Violation[0])而言, 较小幅度与较大幅度的跨范畴表征(即Violation[1]与Violation[2])均伴随有更加强烈的左侧额中回(BA6)的活动, 这提示该区域可能是参与跨范畴表征的关键性脑神经结构; 而在Violation[1]与Violation[2]之间则并未观察到显著差别, 这说明脑认知机制的差别可能只存在于是否跨越范畴之间, 而并不存在于跨越幅度的大小之间.  相似文献   

6.
半世纪以来,物种概念的定义备受关注,不同研究方向的生物学家提出24种不同或至少有分歧的物种概念,根据其不同的物种概念,物种的界定和物种的数量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人们普遍认同:物种是进化分离的微居群谱系,但把谱系分离过程中获得的特征如生殖隔离、可鉴定性、单系统发生等视为鉴定物种次级特征却有不同的声音。该文提出统一的物种概念,把谱系进化分离作为物种界定的唯一而又必要的特征,把谱系分离过程中获得的次级特征作为界定谱系分离的证据。鉴于此,物种概念间的分歧就会化解。其一,物种概念化与物种界定明显分开,不再混淆;其二,谱系的次级特征只与物种界定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为谱系分离提供证据;第三,若能把合理解释的任何一个特征作为某物种客观存在的证据,这样更多的特征更能确定谱系分离;最后最重要的是,统一物种概念使我们解放思想,扬弃传统的物种界定标准,探求物种界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杨志峰  尹民  崔保山 《生态学报》2005,25(3):389-396
生态环境需水量是一个整合的新概念。从降水量概念和水资源量概念两个角度界定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与内涵 ,分析其类型和属性特征 ,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体系 ,包括城市分类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基于降水量概念和水资源量概念的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与等级划分方案 ,为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
半世纪以来,物种概念的定义备受关注,不同研究方向的生物学家提出24种不同或至少有分歧的物种概念,根据其不同的物种概念,物种的界定和物种的数量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人们普遍认同:物种是进化分离的微居群谱系,但把谱系分离过程中获得的特征如生殖隔离、可鉴定性、单系统发生等视为鉴定物种次级特征却有不同的声音.该文提出统一的物种概念,把谱系进化分离作为物种界定的唯一而又必要的特征,把谱系分离过程中获得的次级特征作为界定谱系分离的证据.鉴于此,物种概念间的分歧就会化解.其一,物种概念化与物种界定明显分开,不再混淆;其二,谱系的次级特征只与物种界定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为谱系分离提供证据;第三,若能把合理解释的任何一个特征作为某物种客观存在的证据,这样更多的特征更能确定谱系分离;最后最重要的是,统一物种概念使我们解放思想,扬弃传统的物种界定标准,探求物种界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型、结构模型、精确模型的构建培养学生的表象思维,利用表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体现生物学科的课程性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生物教学不仅要注意纵向的单程的研究知识的传授和教的方法,更要注重横向的逆程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的方法。独立自学的能力则是指学生独立掌握知识,并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关键是会思,我以为从以下几点来阐述学生“会思”能力的培养是颇有收益的。一、思维变通性的培养教师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编,灵活多变的方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1、多角度比较比较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通过比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聚焦于发展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理解概念关键在于厘清概念的类别及其关系。从生物学的学科知识结构角度将生物学概念分为核心概念、重要概念、一般概念3类;从生物学概念存在的形态及教学形态分为直接概念、描述型概念、创设型概念等5类,同时分析每种概念的特征,并提出甄别概念从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以筛选概念、构建概念图等两大步骤展开。  相似文献   

12.
趋同与平行演化是演化生物学中较难区分的一对概念,二者都演化出同型异源(homoplasy)结构。不同的是,趋同演化的2个独立物种的祖先特征是不同的,而平行演化的祖先特征是相同的。由于对祖先特征判断的困难,尤其从发育角度判断时,祖先特征更是难以确定。建议在实际的教学、科研中不必刻意区分这2个概念,对于一个具体的案例,选择不同的标准,可看作是趋同,也可视为平行。  相似文献   

13.
李月辉  吴文  吴志丰  常禹  陈宏伟 《生态学报》2015,35(12):3896-3907
历史变域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概念之一,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和目标。总结了历史变域领域近期的研究热点:火烧的历史变域研究从定量化火烧特征开始,进而探讨火烧特征的影响因素,并且从火烧特征的单一影响因素向多影响因素、从单一尺度向多时空尺度研究发展;森林景观历史变域研究由描述景观的单一结构特征深入到揭示综合结构特征及功能特征。方法的新进展包括:评估历史数据的误差、探索采样和数据分析方法、重视火疤木数据的多时空特征、以及发掘整合多种来源的历史数据。模拟自然干扰的森林管理是历史变域概念的重要应用之一,最近的研究集中在为森林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模拟自然干扰的干扰参数,并且强调这些参数的空间异质性;同时,该管理模式也面临挑战和质疑:气候变化条件下历史变域的概念是否仍旧适用?森林管理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自然干扰的效果?分析了我国的研究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尺度特征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目前湿地研究领域的新概念、新问题。本文从时空尺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出发,探讨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各种表述和确定指标,较详细地阐述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时间尺度特征、空间尺度特征以及时空尺度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特别强调了尺度在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苏杰  姚杨  黄原  刘凯歌 《生物磁学》2012,(23):4552-4554,4587
同源是指从共同祖先的特性遗传下来的通常带有分歧的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源概念组成了进化基因组学的基础并对功能基因组学有巨大作用,但基于对同源概念的不准确理解,当前对其有诸多模糊表述,因此了解其确切含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同源、直系同源和旁系同源的概念和性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同源是指从共同祖先的特性遗传下来的通常带有分歧的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源概念组成了进化基因组学的基础并对功能基因组学有巨大作用,但基于对同源概念的不准确理解,当前对其有诸多模糊表述,因此了解其确切含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同源、直系同源和旁系同源的概念和性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的食物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反食物选择是反刍动物营养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阐述了食物选择概念及几种计算方法, 概述性介绍了食物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动物形态学特征、植物营养质量、植物物理和化学因素、动物自身生理特征、行为学特征是影响反刍动物食物选择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构成这一领域基本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细胞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是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2个紧密联系的核心概念。其具体内容标准为:说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将其定为理解水平,即要求学生能够陈述细胞分化的概念内涵(包括细胞分化的原因、结果、特征、意义等)。  相似文献   

19.
在回顾英国景观特征评估体系产生和演化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景观特征等概念,研究了景观特征评估体系在英国法定自然美景区中的应用,并将其特点归纳为价值中立和尺度分级、多样化的景观特征提取、单独分离的决策过程3个方面;同时将LCA景观特征评估体系与我国风景名胜区中广泛应用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结合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可以在景观遗产价值的评估、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再认识、公众参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3个方面借鉴景观特征评估体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生态位概念和内涵的发展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位概念出发,系统回顾生态位概念的发展历程,评析各概念的内涵要点,把生态位理论划分为萌芽期、规范期、定量期和完善期4个发展阶段及2个主要学术流派.简述生态位在发展演进中受到的质疑与挑战,提炼出生态位概念的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位概念在生态学中的定位,提出应将生态位看成是一个宏观概念,在具体应用中应该采用细分的生态位定义和内涵.最后,讨论和归纳了生态位概念未来需要丰富和完善的要点,并对其拓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