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推测通产省6月公告的“重组 DNA 技术工业化指导方针”首先适用于制造限制酶、修饰酶、质体 DNA 等研究用试剂的制造厂。宝酒造,东洋纺、等试剂制造厂在8月中提出工业化方针的确认申请文件,通产省准备在9月召开的委员会上研讨。原预定8月中旬召开的委员会,因夏季停业等原因推迟到9月。申请的重组 DNA32业化方法大部分符合自体克隆。以往自体克隆不适合基因重组指导方针。因为首次适应通产省的工业化指导方针,所以这次作为第一次申请提出。在这次申请的试剂中,非基因重组制品有限制酶 PstI 和大肠菌与枯草菌的穿梭载体 pHB14两种。宝酒造  相似文献   

2.
生化工业公司和天野制药公司分别向通产省提出把基因重组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菌用于酶的工业生产的计划书,符合所使用的设备,装置及其运转管理方法等“重组DNA工业化指南”,于5月27日得到了通产省的认可。 根据这次制造计划的认可,工业用酶的重组生产在日本将转向工业化。通产省还认可了在出售产品样品时也符合“重组DNA工业化指南”所规定的安全性标准。  相似文献   

3.
日本农林水产省1986年6月20日综合了农林水产领域重组DNA技术推进研究会的报告,明确了该省对于制定重组DNA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方针。该省以上述报告为基础,打算至迟在秋季制定出指导方针。报告着重叙述了应用基因重组的微生物和植物于农业而向环境放出的问题。基本点是,任何重组生物都要经新成立的审查委员会进行个别审查,确认其安全性,才可以分阶段地向环境释放。该报告规定,植物的利用系统分成三类,即闭锁系、GILSP系和开放系。管理的对象有  相似文献   

4.
农林水产省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植物工学研究所2个小组向科学技术厅申请重组水稻的非封闭式环境的实验。重组水稻是导入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的编码蛋白基因的水稻,如科学技术会议确认适合重组DNA实验方针,将在日本首次进行“非封闭式”的水稻的栽培试验。实验在农环研的实验温室进行。为在横滨市的植工研的研究室栽培农环研—植工研小组培育的重组水稻,计划将重组水稻移到有温室的筑波市实验。  相似文献   

5.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它主要运用重组DNA技术,在特殊酶的作用下,在体外人工连接来自不同生物体的目的基因于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质粒)DNA中,建成重组DNA的质粒:将此重组质粒送入受体生物细胞去复制和表达,达到遗传物质的转移,产生所需蛋白质。重组DNA技术的主要环节有:目的基因的分离或克隆、体外重组、载体传递或转染和复制、受体细胞繁殖和表达、蛋白质提纯和制备等。基因工程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生物种间界限,使微生物、动植物、甚至人类之间的遗传物质可以互相转移和重组。  相似文献   

6.
导读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3):801-806
<正>本期主要围绕DNA重组技术,生物活材料,可控裂解系统,酶的快速检测、理性设计和高效表达,酶的金属有机框架固定化技术,血红素、胶原蛋白和甾体化合物,电活性微生物和金属生物浸出进行导读。DNA重组技术微生物中一些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往往由一个长度为几kb到几十kb的基因簇负责完成。若希望实现这些代谢产物的异源生物合成,除了通过质粒进行重组DNA操作,研究者更希望能够将大片段DNA整合到染色体中,以获得具有稳定表型的工程菌株。  相似文献   

7.
DNA重组技术,即DNA克隆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突出领域。本文介绍了DNA重组的类型及相关的生物学概念;综述了目前已报道的传统的酶切-连接经典克隆方法、位点特异性重组克隆方法、以及同源重组克隆方法,重点阐述了各自的原理、步骤、特点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最后归纳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并对该技术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伯格(P.Berg)利用内切酶把分属2个不同作用的DNA重组到一起,宣告了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通过载体把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按人们的  相似文献   

9.
Red同源重组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种基于λ噬菌体Red重组酶的同源重组系统已应用于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研究。Red重组系统由三种蛋白组成:Exo蛋白是一种核酸外切酶,结合在双链DNA的末端,从5′端向3′端降解DNA,产生3′突出端;Beta蛋白结合在单链DNA上,介导互补单链DNA退火;Gam蛋白可与RecBCD酶结合,抑制其降解外源DNA的活性。Red同源重组技术具有同源序列短(40~60bp)、重组效率高的特点。这种技术可在DNA靶标分子的任意位点进行基因敲除、敲入、点突变等操作,无需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此外,这种新型重组技术可直接将目的基因克隆于载体上,目的基因既可来源于细菌人工染色体也可是基因组DNA。Red同源重组技术使难度较大的基因工程实验顺利进行,大大推动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Red系统组成元件、作用机理、重组策略以及先进性和发展前景四个方面综述了利用Red 重组系统敲除或替换细菌染色体目的基因的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的细菌染色体重组技术,指出了其中的缺陷。然后提出了Red重组技术的定义:利用噬菌体Red系统介导来实现外源线性DNA片断与细菌染色体的靶基因进行同源重组的方法,外源线性DNA通常是PCR产物、寡核苷酸片断等,在它们的两翼各含有与染色体靶基因两翼同源的序列40~60bp。这种Red重组技术省去了体外DNA酶切和连接等步骤,使细菌染色体靶基因的敲除与替换操作相对简单,逐渐成为基因功能探索以及新菌株构建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十几年来,出于一系列新的、强有力的基因研究方法的发展、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分析生物问题的能力。其中,如限制性内切酶的使用,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以及DNA测定技术的精细改进等,对生命科学在近几年的迅速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众所公认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DNA重组技术原理,用人工方法将所需优良性状的基因,从供体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移到受体植物,使其表达成产物。这一技术达到了改造和创造生物新品种的目的,而用常规方法是不容易做到的。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生物制药(即生物治疗药物)指运用重组DNA技术制造或提纯于生物来源的一类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主要包括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疫苗和经基因工程改造后的细胞,具体包括疫苗、治疗性抗体、重组蛋白(包括融合蛋白)、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抗菌肽、细胞因子、蛋白类激素和酶等。因其具备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4.
日本味之素公司有意向表明,将更换在海外工厂生产后再进口到日本的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盐的生产菌。现在,正在申请农林水产省确认新菌种的安全性。 2011年1月17日,农林水产省就申请“应用重组DNA技术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确认”的5个案例,征集公众意见。其中也包括味之素公司申请的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构建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双酶切限制性酶切位点关联DNA测序"(Double digest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ddRADseq)文库的方法。利用安捷伦2100生物分析仪对4种单酶切及2种双酶切的酶切产物片段大小及分布范围进行分析,筛选出Mlu C I和Nla II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组合对螟虫基因组DNA进行酶切。酶切后的DNA片段两端连接上特定的P1、P2接头后,用Pippin Prep回收大小为285-435 bp的DNA片段。通过PCR扩增进行文库的富集并引入index序列。构建好的ddRADseq文库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生物分析仪进行质量检测。本方法所构建的文库DNA片段长度、分布和摩尔浓度能够达到Illumina平台测序的技术要求。本研究证实了利用Mlu C I和Nla III组合酶切构建水稻螟虫基因组ddRADseq文库的可行性,为在水稻螟虫中利用ddRADseq技术开展生物地理学、种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厚生省大体上整理了从1986年在研究班上进行研讨的应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食品的安全性方针的最终方案。估计不久会发表。以前,各省厅发表的方针是规定制造过程。对此,厚生省的食品方针将成为包括制品本身的安全性评价的第一个方针。厚生省在生物技术食品方面基本上是按食品卫生法规定的方针。因此不是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重组DNA技术的产生过程;侧重介绍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工具的发现,以及科学家运用这些发现进行重组DNA实验的过程,并以此阐述生物学发展与生物技术进步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书介绍研究遗传工程、分子生物学方面很重要的重组DNA的研究方法及最新技术。内容包括重组DNA技术,用于重组DNA研究的酶学,DNA的合成、分离与提纯,用于重组DNA无性繁殖的载体和宿主,DNA无性繁殖系的筛选,无性繁殖基因表达的检验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宏迪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2):111-113,92
作为分子生物学基石之一的分子克隆技术,是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包括目的基因的提纯,选择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DNA,选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构建新的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重组DNA的转化,转化后遗传物质和性状的转移及重新组合,重组DNA的纯化扩增等。该系列技术的操作相当复杂繁琐且耗时长。如何从极微量的生物材料中简便快速地得到大量特定的基因,或是在众多复杂的生物基因DNA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知的DNA序列数量呈指数性增加,为了能更快的探索其未知的生物功能,一些简化组装流程的DNA克隆及组装新技术争相发展起来。其中大部分需要在菌体外构建重组体,但重组酶纯化过程复杂,运送和保存方法要求严格,致使成本较高。最近研究者开发了一些在菌体内进行DNA组装的简易、低成本的新方法。主要对各类基因克隆及组装方法的研究现状、原理和优缺点等进行综述,并结合实际的工作内容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