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单管黑白双光灯的诱虫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立春 《昆虫学报》1985,(2):148-152
在棉田单管黑白双光灯比黑光灯诱虫量有较显著的提高,对害虫天敌昆虫的诱获量却明显比黑光灯少。本文并分析了单管黑白双光灯的诱虫原理及诱虫超过黑光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不同单管双光灯诱虫实验及其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正> 1973—1974年,应用200瓦白炽灯与20瓦黑光灯井联的双光源,及20瓦日光灯与20瓦黑光灯并联的双光源做诱虫实验,诱虫数量多,蜂次明显,为害虫测报提供了新的诱虫装置。为节约用电,1976—1977年进行20瓦黑白单管  相似文献   

3.
混粉诱虫灯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 多年试验证明,单管黑白双光灯诱虫效果明显优于黑光灯,防治棉铃虫及棉田玉米螟有较好效果。而对天敌的杀伤远比黑光灯低。然而,单管黑白双光灯的制造比较麻烦,影响产品质量与数量。为减少工序便于生产,又保持这一灯型的特色而不影响诱虫效果,设想进行改进。在有关灯管厂的支持下,生产了我们设计的混粉灯。1981—1983年的试验表明,对昆虫的引诱力较为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灯管种类与来源 单管黑白双光灯(下称黑白灯)20瓦,单管黑蓝双光灯(下称黑蓝灯)20瓦,混粉一号灯20瓦,混粉二号灯20  相似文献   

4.
双光源诱杀农林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点灯诱虫既是测报工具,又是综合防治措施之一。但目前所用的多为黑光灯。为了搞好棉铃虫的测报和防治,1972年我地区开始较大面积地使用黑光灯。普遍反映,灯下蛾量少,高峰不明显,未能起到预期效果。为了提高诱蛾量,我所从1973年起,进行了双光源诱虫试验,两年试验证明,双光源不仅能诱杀较多的棉铃虫,还能诱杀大量其他害虫,有的害虫比黑光灯或200瓦电灯诱集量多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高峰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795-799
为评估不同波长黑光灯对椰子木蛾的诱集效果,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设置试验点,利用8种不同波长的黑光灯进行诱集试验。结果显示:椰子木蛾对365 nm和368 nm的波长敏感,诱虫总量显著多于其它波长的黑光灯;365 nm黑光灯诱捕椰子木蛾雄虫最多,368 nm黑光灯诱捕椰子木蛾雌虫最多,均显著大于其它黑光灯诱集到的雌雄虫数量。23∶00-2∶00为最适宜诱捕椰子木蛾时段。为利用黑光灯监测椰子木蛾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我们对黑光灯群的诱虫效果、设置方法等进行了初步试验。 一、诱集成虫压低卵量 在寺岗公社的5个大队,设置118个黑光灯组成的黑光灯群,在2代棉铃虫产卵盛期(6月20日—28日),我们对灯区及本公社4个无灯区大队和与灯区相邻的  相似文献   

7.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是我国东北林区发生面积最大的林业害虫,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探索诱杀栗山天牛的有效技术措施,本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专用黑光灯对栗山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杀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黑光灯设置在山脊是诱集栗山天牛的最佳位置;20:00~22:00是引诱的最佳时间;以天牛成虫羽化前期和末期的雄虫略多,而盛期雌虫略多,但差异不显著.诱集到的雌虫的怀卵量前期和盛期平均30粒/头,和处女雌虫无明显差异,表明诱集到的雌虫为卵刚成熟而未产出的发育阶段的成虫,而在羽化末期诱到的雌虫怀卵量不足10粒/头.和普通手电相比,该专用黑光灯的诱集数量是其2.03倍.晴天诱到的成虫数量远多于阴天.用专用黑光灯诱杀栗山天牛成虫效果显著,将在降低该害虫后代的种群数量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利用黑光灯作为稻虫测报验证手段,感到有不理想之处。1977年以来;我站采用20瓦蓝光灯和20瓦黑光灯(两种灯管都是上海的产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发现蓝光灯比黑光灯诱测效果显著。除能客观地反映田间稻虫数量消长与各代发生期的情况外,而且蓝光灯对主要稻虫,如稻瘿蚊Pachydiplosis oryzae Wood-Ma-son、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稻螟岭Narangaaenescens Moore、稻飞虱、稻苞虫、稻叶蝉、粘虫等成虫都能诱到,其结果如表:  相似文献   

9.
黑光灯使用时间与诱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黑光灯是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的一种重要工具,由于它诱虫能力强、范围广,诱虫效果大大超过其他灯具,在50年代末即已编入《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办法》中,做为正式的集虫工具迄今已有二十六七年的历史,多年来为病虫测报工作积累了大量而系统的资料。 但是在长期使用中,由于对黑光灯的性能及使用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从事害虫测报和研究的同志,不断反映黑光灯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出现昆虫上灯数量明显下降,种类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黑光灯在防治害虫上的作用,有的认为利用黑光灯作为侦查和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有实际意义,但作为防治手段还值得研究;有的认为黑光灯威力大,杀一灭百,省工又省药。为了探讨黑光灯在消灭害虫和杀伤益虫方面的作用,1973年在镇海县临江公社俞范七队的棉田里安装一支20瓦黑光灯诱虫,从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性诱剂三种诱芯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6年7~9月在安徽省庐江县进行3种性诱芯诱捕斜纹夜蛾的田间试验,并与常用的黑光灯进行比较。3种诱芯处理各4次重复。经连续64天诱蛾,2号、1号和0号诱芯平均每盆分别诱蛾169.5,65.5,1.5头,3种型号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同时,2号诱芯诱蛾量显著高于20W黑光灯,与棉田斜纹夜蛾卵量峰期的吻合程度也高于20W黑光灯。  相似文献   

12.
<正> 1977年于东莞县东坑公社角社大队大片稻田在各代三化螟蛾盛发期,进行晶体管黑光灯回收标记三化螟蛾试验,探讨三化螟蛾趋光的规律和黑光灯对其的诱集效果。三化螟是当地水稻的主要害虫,每年发生五代,第三代多发,但全年以第二代为害双季连作早稻造成白穗的损失最大。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标记蛾来源及处理 (1)黑光灯诱集标记 在试区中心设置20瓦直流晶体管黑光灯1—3台(灯盆不加水),于晚上诱集田间螟蛾进行标记,当达到所需蛾量时,随即关灯,使标记蛾自行飞去,翌晨检查回收结果。每标记一个晚上,作标记一次计;如连续标记,则每晚更换标记颜色。  相似文献   

13.
程红霞 《昆虫知识》1994,31(6):372-372,346
在河北坝上高原,多年使用黑光灯诱集农作物害虫进行预测预报。但在诱虫期,由于部分昼夜黑光灯诱虫系统遭受暴风雨的袭击,使黑光灯的保护伞盖帽失去了遮雨功能,而使集虫漏斗变成了集雨漏斗,雨水通过集虫漏斗管道,全部注入集虫毒瓶中。诱入毒瓶中的俄类,因遭受雨水的浸泡,胶体被损坏,失去不同蛾类的本色,给虫情测报工作者带来识别上的困难,干扰了虫情测报的准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原套系统不变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一套防雨装置,称防雨器。经5年雨季的应用,效果良好,达到了研制目的。三防雨器的结构和制作防雨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我国重要的果树害虫,本文利用室内饲养观察、室外田间模拟、果园采集饲养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成虫的性比及日羽化节律;并利用性诱剂、糖醋液、黑光灯等诱集梨小食心虫成虫,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成虫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田间采集调查表明,梨小食心虫成虫雌雄比例为1∶1.143,室内饲养雌雄比例为1∶1.708。2、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时间主要集中在4:00—10:00,其中以6:00—8:00羽化率最高;梨小食心虫在室外羽化时间比室内推迟2 h左右,室外梨小食心虫比室内普遍晚4 d羽化,这可能与室外温度和光照条件有关;雌虫羽化较雄虫早12 d;3、性诱剂和糖醋液诱集成虫高峰时间均为晚上20:00—22:00,说明梨小食心虫无论雄虫还是雌虫都在此期间活动;夜间各个时间段利用黑光灯都能诱到梨小食心虫成虫,说明梨小食心虫具有趋光性。结论:梨小食心虫雌雄比例为1∶1.12 d;3、性诱剂和糖醋液诱集成虫高峰时间均为晚上20:00—22:00,说明梨小食心虫无论雄虫还是雌虫都在此期间活动;夜间各个时间段利用黑光灯都能诱到梨小食心虫成虫,说明梨小食心虫具有趋光性。结论:梨小食心虫雌雄比例为1∶1.11.7,主要在早晨及上午羽化,雌虫较雄虫先羽化;在果园活动时间主要为晚上20:00—22:00。本结果可为梨小食心虫的田间性诱剂监测和诱捕、迷向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农作物害虫的综合防治途径,进一步摸清黑光灯诱虫器的治虫效能,在罗田公社罗田大队党总支和队委会的大力协助下,我们于1974年8月下旬至11月初在该大队进行黑光灯高压电网防治四代三化螟示范。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十字科蔬菜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不断寻求新的防治途径,力图用综合防治来代替单一的化学防治。 1975年,我们试用小菜蛾雌虫粗提物诱捕雄虫,有时获得比20瓦黑光灯高的诱捕量。Chow(1974)等用硅酸柱法论证了小菜蛾的雌虫性诱物为顺-9-十四碳烯醋酸酯。1976年,  相似文献   

17.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为世界著名的夜蛾科害虫,分布很广,而新疆却从来发现。1964年8—10月作者在新疆墨玉农业试验站用15瓦黑光灯陆续诱得少量小地老虎成虫。最后见虫期为10月24日。10月12日在糖浆罐中亦诱到一头成虫。在黑光灯下  相似文献   

18.
桃小食心虫蛾的趋光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侯无危  杨自军 《昆虫学报》1994,37(2):165-170
桃小食心虫Carposl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的一种夜间活动的小蛾。文献记载该蛾虽然为夜间活动,但无趋光性。我们在室内用五种单色光(350、375、405、383、333毫微米)对枕小食心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蛾不仅对上述的单色光有反应,而且对350毫微米单色光的反应比较明显。室外的实验选择在不施农药又少人为干扰的枣林,设置4个诱虫光源(20瓦黑绿灯、20瓦黑蓝灯、20瓦黑橙灯和20瓦黑光灯管),每个光源彼此间隔50米。经两年田间诱虫试验结果表明,上述4种光源都能诱到该蛾,其中以20瓦黑绿双光灯管诱蛾量为多,经显著性测定,黑绿灯诱蛾量极显著。此外,光源与诱芯或光源加诱芯的联合诱蛾实验,同样表明黑绿灯最有效。经室内外的实验结果证明桃小食心虫蛾有趋光性。  相似文献   

19.
<正> 长期来,黑光灯治虫误杀部分天敌一直是应用与否的争论焦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改变了光源,结果同功率的黑白灯比黑光灯诱杀天敌减少56.78%,其中步甲、隐翅虫及虎甲占总数的80%以上,而步甲近70%。为进一步减少杀伤,1979—1981年观察了灯下常见步甲种类。1983—1984年根据部分天敌的钻土特性及它们的虫体大小,人为地创造条件让其逃脱,大大减少了杀伤,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河南省洛宁县小麦田夜间用黑光灯诱集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成虫,结果表明黑光灯对麦红吸浆虫成虫有极强的吸引作用,2010年4月30日至2010年5月19日之间日累计灯诱数量在9~5661头之间。5月7日是麦红吸浆虫发生的最高峰,当晚从20:00-23:30累计灯诱数量多达5661头;20:00以前天未完全黑,麦红吸浆虫成虫对黑光灯灯光不太敏感,灯诱数量较少;21:00-21:30时间段是麦红吸浆虫成虫夜间灯诱的高峰期,监测期间该时间段累计灯诱4134头;22:30以后吸浆虫活动显著减少。每晚灯诱数量与当日田间黄色粘板捕捉数量、网捕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诱集到的红吸浆虫性比偏向雌性,表明黑光灯可以用作麦红吸浆虫成虫的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