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头翁绒毡层为分泌型,发育过程分为:发生-分化,生长-合成和分泌-解体3个阶段。第1阶段,绒毡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化学特征同造孢组织和花粉母细胞的大体一致,所不同的是大量积累淀粉和形成少量原乌氏体,第2阶段为重要的合成时期;细胞体积膨大,具多倍体双核或畸形核,蛋白质大量合成,淀粉水解;原乌氏体和孢粉素荧光物质大量累积。第3阶段为分泌最活跃时期,裸细胞在妨行分泌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原乌氏体,荧光物质,碳水化合物,或许包括分解胼胝质壁和纤维素壁酶等成分均在裸细胞阶段排出,周绒毡层膜,乌氏体和花粉外壁均属于孢粉素性质的结构,根据周绒毡层膜的外切向位置和结构,初步结论:它可能是绒毡层细胞质膜向着药壁中层一面的残存部分,而膜内表面上的孢粉素纹理则是后来添加的。乌氏体的基本形态为短颈烧瓶状,单个或2-5个组成复合结构,本文对绒毡层,绒毡层膜和乌氏体的功能,及孢粉素的转运和聚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麦冬花药绒毡层和乌氏体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的绒毡层发育为分泌型。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达到了发育的高峰。此时,绒毡层细胞中细胞器非常丰富,具大量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质体,尤以肉质网含量最多;原乌氏体出现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中就已出现;四分体时期,大量原乌氏体被排入内切向面的质膜和纤维素壁之间;到了小孢子早期,绒毡层细胞失去细胞壁,原乌氏体分布在质膜的凹陷处,孢粉素物质在其上沉积,发育为乌氏体,乌氏体有单个和复合两种类型;当花粉成熟时,绒毡层细胞完全解体。  相似文献   

3.
白皮松绒毡层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皮松绒毡层细胞的细胞器是十分丰富的,其中粗糙内质网、核糖体和造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达到高峰。小孢子形成时,绒毡层细胞开始解体,内质网和线粒体是最后衰老的细胞器。在单核花粉形成时,处于绒毡层细胞外切向壁上的周绒毡层膜特别明显。但是,孢粉素体却主要分布在内切向壁和径向壁上。有趣的是,绒毡层细胞中的造粉体结构与壁层细胞不同。而且,脂体在二分体阶段基本消失,相反,此刻孢粉素体却在质膜外大量聚集。推测脂体的消长可能与原乌氏体和孢粉素体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地黄绒毡层二型性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黄的花药绒毡层具二型性,来源于初生壁细胞的p-绒毡层,细胞较小,为分泌型绒毡层,在小孢子阶段产生乌氏体,于两细胞花粉阶段解体,来源于药隔的c-绒毡层细胞较大,解体的时间早于p-绒毡层,不同药室的c-绒毡层解体的起始时间不一致,可始于小孢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或小孢子阶段,其径向壁面向药室的壁也较早地开始解体,细胞质碎片与细胞器流入药室,分散在小孢子之间,较早解体的c-绒毡层细胞不产生原乌氏体与乌  相似文献   

5.
知母绒毡层和乌氏体细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个体发育来看,知母绒毡层具有3个明显的特点;(1)在小孢子母细胞阶段,绒毡层细胞中有丰富的细胞器,如粗糙内质网,脂体,造粉体和小泡等,粗糙内质网-脂体-小泡常常联系在一起,形成细胞器复合体。(2)在单核花粉阶段,绒毡层细胞质中出现大量小泡,它们可以融合成小泡,而且在小泡或大泡中开始沉积与脂体电子密度相似的亲锇物质,这些物质或者充满整个小泡,或者沉积在小泡周缘,此刻,也是乌氏体形成并达到高峰的阶段。(3)在成熟花粉阶段,绒毯层细胞几乎被具膜束缚的小型脂粒和巨型脂体所占据,这些亲锇物质是质体起源的,也许它们是花粉鞘的先质。  相似文献   

6.
西瓜绒毡层和花粉发育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绒毡层为1层同型细胞,腺质性,幼期他药壁层相似,减数分裂开始后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小孢子母细胞纤维素壁生存到四分体时期,随着小孢子外壁出现而消失。四分体时期,小孢子发育出网状原覆盖层和柱状原基粒棒。成熟花粉属2-细胞型,含丰富淀粉和脂烃物质,生殖细胞具有流线型结构,呈梭形或柳叶形。营养核与生殖细胞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从个体发育来看,知母绒毡层具有3个明显的特点;(1)在小孢子母细胞阶段,绒毡层细胞中有丰富的细胞器,如粗糙内质网,脂体,造粉体和小泡等,粗糙内质网-脂体-小泡常常联系在一起,形成细胞器复合体。(2)在单核花粉阶段,绒毡层细胞质中出现大量小泡,它们可以融合成小泡,而且在小泡或大泡中开始沉积与脂体电子密度相似的亲锇物质,这些物质或者充满整个小泡,或者沉积在小泡周缘,此刻,也是乌氏体形成并达到高峰的阶段。(3)在成熟花粉阶段,绒毯层细胞几乎被具膜束缚的小型脂粒和巨型脂体所占据,这些亲锇物质是质体起源的,也许它们是花粉鞘的先质。  相似文献   

8.
水稻花药绒毡层及乌氏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粉母细胞期,水稻花药绒毡层细胞原生质浓,细胞器丰富,各轴向壁厚度较一致.随着药室腔扩大,绒毡层细胞体积迅速增大,且外切向壁增厚,径切向壁部分区域消失,细胞间形成原生质桥.在单胞花粉早期,乌氏前体排列于绒毡层内切向细胞膜内,随后移向膜外,且外侧增厚形成乌氏体.在花粉单核靠边期,绒毡层细胞的细胞器开始解体,到花粉充实期完全解体,但乌氏体结构直到花粉成熟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侧柏小孢子囊壁绒毡层和中层细胞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芳  吕瑞云等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3):546-550,T001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小孢子囊壁包括3层细胞:表皮、中层和绒毡层。中层细胞为1层扁平的细胞。绒毡尾细胞属于分泌型。成熟的绒毡层细胞除了有单核和双核细胞外,还有三核和四核等多核细胞,细胞核有圆形和长椭圆形2种形态。绒毡层细胞的洒色质伴随着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有一个浓缩和伸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影响营养物质向小孢子囊内部转运,绒毡层细胞发育的初期就为造孢细胞提供营养,后期解体时,分泌的乌氏体不是散乱地而是有组织地向花粉粒的表面转移。中层和绒毡层细胞最终作为营养被全部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连翘绒毡层发育中的内质网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内质网在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绒毡层发育中十分活跃,参与了许多功能的实现:1.在小抱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产生前乌氏体;2.分布在前质体边缘,参与了前质体向造油体的转化;3.参与了抱粉素物质的分泌;4.粗面内质网的槽库曾两度膨大,并分割、包围细胞质,形成球形体和内质网兜(ERpockets),参与了绒毡层细胞壁的加厚和外壁蛋白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从生物资源,药理学,化学合成和组织培养方面对红豆杉植物中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从中可以了解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医院分支杆菌菌库和基因库的建立 ,应用了计算机管理 ,不仅使各类菌及其相关资料得到系统管理 ,也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了可靠信息 ,是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14.
15.
The gametophyte, old embryo, and sporophyte of Schizaea pseudodichotoma sp. nov., sporophyte and female parental gametophyte of S. diversispora hybr. nov. (S. pseudodicholoma X probably S. dichotoma), sporophyte of S. rhacoindusiata sp. nov., and gametophyte, old embryo, and sporophyte of Actinostachys macrofunda sp. nov. are described. The taxonomy of Schizaea is discussed and the system of Diels is strongly supported. The two sectional names used by Diels, Euschizaea Hook, and Lophidium Rich, are replaced by Pectinatae Prantl and Schizaea respectively. The prime morp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chizaea pseudodicholoma lies in its leafless embryo and its simple leaf differing from other species in its section, and that of Actinostachys macrofunda lies in its reduction to nearly complete heterotrophic existence and its frequent multiple annulus. Fungal hyphae have been traced from Schizaea and Actinostachys through the substratum and into root nodules of Casuarina and into roots of two other angiosperms.  相似文献   

16.
17.
多子小瓜虫的形态发生及其寄生导致翘嘴鳃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小瓜虫的形态发生及其对鳃组织的危害过程,本文开展了多子小瓜虫的光镜观察和翘嘴鲌鳃组织病理切片方面的研究。光镜形态研究发现小瓜虫运动时呈球形,直径500-800 m;前端具有耳廓状胞口和内陷的袋状胞咽;环境温度为18℃时,滋养体经1h左右发育成包囊,体表形成一层透明胶膜,并以虫体中央的分裂沟为界进行二分裂;子代虫体从8细胞期进入16细胞期时,包囊内部形成内胞膜将子代虫体等分为两个集团。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虫体呈卵圆形,挤压了周围的包裹细胞,导致组织变形;鳃小片黏连,鳃丝上皮细胞受到破坏,严重区域鳃丝结构被完全破坏。本研究解析了小瓜虫的形态发生与发育过程以及对宿主危害的组织病理结构与机制,为揭示小瓜虫的侵染、发育和成熟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小瓜虫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糖密草(MelinisminutifloraBeauv.)的幼穗分化发育及花和果实的形态作了研究,将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九个时期:第一苞原基形成期;第一次枝梗原基形成期;第二、三次枝梗原基形成期;小穗及颖花原基形成期;雌、雄蕊原基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充实期;花粉成熟期。全过程历时约需42d.从抽穗到颖果成熟约需50d。糖蜜草的花序为圆锥花序。每花序有可育花2000—3000朵.小穗是由小穗轴、内外颖片、不育花外稃和小花构成。小花包括有内外稃各一片、一鳞被、雄蕊三枚和一枚雌蕊,颖果千粒重为91mg。  相似文献   

19.
四种鹭类繁殖生态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本文对夜鹭,白鹭,黄鹭白鹭,池鹭混群在同一巢区的繁殖,种间协高及雏鸟生长进行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中黄嘴白路豫南大别山类新纪录,在此繁殖亦为首次发现。几种路在巢位,食性,取食活动和习性方面都表现出其混居同一巢地繁殖的种间协调性,符合高期假说。比较4种鹭鸟雏鸟生长过程中各生长参数。其中池鹭虽个体最小,但体重和各部位生长却对较快。  相似文献   

20.
Pereskia diaz-romeroana and its putative relatives are scandent plants with vigorously growing long shoots, small flowers and fruits, and tuberous root systems. Except for size, floral development parallels that in other pereskias. The gynoecium has three to six carpels, is basically superior with axlie placentation, and is partially divided into locules by the connate carpel margins. The closest relative of these Andean forms appears to be P. acule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