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蜒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蜓科、中国蜓属的一个新种,标本由浙江省石油地质大队提供,该队在湖州钻井时,在岩芯标本上发现了这个蜻蜓化石。 中国蜓属 Sinaeschnidia Hong 1965是洪友崇(1965年)建立的,包含黑山沟中国蜓S.heishankowensis Hong一种,产于内蒙赤峰黑山沟(昭乌达盟)。据悉,这类蜻蜓化石辽西、河北、甘肃等地均有分布。这次浙江发现的蜻蜓化石,前翅保存一半,后翅保存大部分,翅脉相当清楚。这属的研究,对于了解这类蜻蜓的地理和地层分布,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椴树属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椴树属Tilia是椴树科一个形态特殊且唯一的北温带分布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构成典型的北温带分布格局,三个分离的分布区之间缺乏共有种。本文对各分布区的种类进行重新评价,确认全属25种。其中东亚17种,占68%,包含了现存种类各个演化阶段的类群,是现代分布中心;欧洲-西西伯利亚6种,属于木果组及壳果组;北美2种,均为木果组成员。化石分布与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基本相似,但分布纬度较现代分布偏北,达到北纬80°附近,且还出现于现今无椴树分布的亚洲大陆腹地,北美西部椴树至第三纪末完全绝迹,而东部到第四纪才有化石记录。根据现代地理分布,结合化石证据、地质历史、气候变迁及形态演化推测,椴树属可能在白垩纪晚期起源于中国东部亚热带山地,至少到始新世之前已散布至欧洲和北美西部。渐新世之后的全球降温和更新世大冰期对椴树属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文献资料和标本馆及化石记录,讨论了壳斗科栲属植物的现代分布和地史分布。现代栲属植物有110~134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及东南亚,其中印度支那地区有82种栲属植物,是世界栲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马来西亚地区是栲属特有种最丰富的事实是支持马来西亚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区系交流十分有限的论据。中国栲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是滇黔桂地区(29种)。栲属植物现代多样化中心在马来西亚和中南半岛。排除Chrysolepis后,栲属的分布类型应属热带亚洲分布。栲属在地质历史上有着比现在广泛的分布,最早、最可靠的栲属化石记录发现于北美始新世地层,欧洲和日本始新世也有栲属的化石记录,化石记录表明栲属起源的时间不晚于古新世,所有的壳斗科及栲属的化石都发现于北半球,现代分布也主要在北半球,壳斗科及栲属起源于北半球可以确认,由于化石证据与现代植物学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以及关键地区化石证据的不足,具体的起源地尚不能肯定。  相似文献   

4.
壳斗科的地质历史及其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在收集整理现有壳斗科化石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壳斗科及其各属的起源时间、地史分布和地史 演替过程以及这些化石资料在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上的意义。白垩纪尚无壳斗科可靠的大化石记录, 微化石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亲缘关系以及古新世壳斗科已经分化出两个类群。从以上这些事实推 论壳斗科起源于白垩纪晚期,而壳斗科现代各属出现的时间应不晚于古新世。最早发现的壳斗科化石和现代栗亚科和水青冈亚科在形态结构上非常相似,这一事实表明,壳斗科分为两个亚科的观点更接近客观事实。在水青冈亚科中,三棱栎类的化石最早出现;在栎属中,青冈亚属更接近祖先类群;在地史中全缘栎类较具齿栎类出现早,粗齿的落叶栎类出现最晚。三棱栎属、栲属和石栎属的化石在老第三纪出现于北美和欧洲的事实说明,北美、欧洲和东亚在老第三纪时有一个相通的壳斗科植物区系。南美的三棱栎是通过北美进入南美的。中国横断山、欧洲地中海沿岸和北美西北部有一类形态特征相似、亲缘关系相近的硬叶栎类,它们之间有相同的地质演替历史,它们现代分布边界可能就是古地中海的边界。美洲的栎类有两个来源,常绿硬叶栎类是通过古地中海沿岸而经北美-欧洲陆桥到达的,落叶栎类则是在中新世以后通过白令海峡到达的。  相似文献   

5.
记述中国陕西铜川中三叠世1新属和1新种。化石采自铜川中三叠世铜川组下段上部灰绿色泥页岩。根据脉序特征,新属、新种应归于二叠澳蝎岭科Permochoristidae,新属种的名称为Qingochorista conjunctiva gen.et sp.nov.,属于陕西昆虫群(系中三叠世陕西生物群的一个化石门类)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时代相当于欧洲拉丁尼期(Ladinian Stagc)。  相似文献   

6.
木兰科的化石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光富 《古生物学报》2001,40(4):433-442
通过整理和分析木兰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发现:不论是植物大化石还是花粉,迄今为止在白垩纪以前地层中尚无可靠的记录,自白垩纪以来,木兰科的许多种广泛发生于北半球,如亚洲,欧洲及北美等地,但非洲和大洋洲至今尚未发现木兰科的化石记录。该科最早的化石记录为中国东北延吉地区早白垩世大拉子组的喙柱始木兰Archimagnolia rostrato-stylose Tao et Zhang. 根据现有化石记录,并结合木兰科现代植物的地理分布,推测:1)木兰科的起源时间不迟于早白垩世Aptian-Albian期;2)木兰科起源地点可能是东亚,后来经过欧洲进入北美,再从北美迁移到达南美洲;3)在地质历史时期,木兰属的出现比鹅掌楸属早,从而支持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得出的木兰属较鹅掌楸属原始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水龙骨科鹿角蕨亚科石韦属(Pyrrosia)17种植物的脉序特征,并与该科其它3亚科8属8个代表种的脉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石韦属植物的脉序属于结合脉序,并可进一步细分为弯脉蕨型和拟槲蕨型。根据脉序特征的聚类分析表明,石韦属植物的结合脉序与水龙骨科其它属植物的结合脉序具有显著差异,且此脉序特征是石韦属内较稳定的分类性状,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本研究还基于脉序特征,讨论了石蕨(P.angustissimum(Giesenh.ex Diels)TagawaK.lwats.)、抱树石韦(P.piloselloides M.G.Price Kalikasan)与其它石韦属植物的亲缘与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叶脉序特征在花楸属(Sorbus)植物分类上的意义.方法:以25种花楸属植物的腊叶标本为材料,通过制作叶脉序标本及对叶脉序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5种广义花楸属植物的一级脉均为羽状脉;二级脉为达缘脉或半达缘脉,粗二级脉间距分为规则、不规则、向基部渐减3种类型,细二级脉有或无,间二级脉无,或每个二级脉区间通常...  相似文献   

9.
报道迄今仙女蝎蛉科的最古老化石(meropeids)在中国陕西发现.经研究确定1新属1新种:Sinothuama ladinica gen.et sp.,归入仙女蝎蛉科Meropeidae Handlisch,1906.此次这类化石的发现,其意义在于:首次发现迄今世界上仙女蝎蛉科的最古老化石(meropeids),从而打破了俄国学者发现最古老仙女蝎蛉化石在晚三叠世所保持30余年的纪录;并根据从晚三叠世至新生代中仙女蝎蛉化石的不同种类所反映出来的脉序变化特征,推论仙女蝎蛉早期分异于在三叠纪,继承和发展于侏罗纪.化石采自中国陕西铜川地区中三叠统铜川组(Tr2t),时代相当于欧洲标准时代的拉丁尼期(Ladinian stage).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青冈属 (壳斗科) 叶结构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结构对壳斗科(Fagaceae)现存植物和化石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水青冈属5种植物叶结构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水青冈属植物叶脉有羽状弓形脉、羽状半达缘脉两种类型;三级脉有波状对生贯穿、互生贯穿及混合贯穿三种类型;小脉缺失、简单无分支或一次分支;脉间区发育良好,网眼有三边形、四边形和五边形三种类型,排列规则;具齿种类叶齿由齿主脉和齿侧脉构成,齿侧脉环状。研究结果表明水青冈属二级脉与更高级脉序形成的结构稳定且存在种间差异,具重要分类学价值。基于水青冈属叶结构特征观察结果,本次研究编制了水青冈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参照已有研究结果并结合重要外部形态学特征,编制了壳斗科相关类群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叶结构对壳斗科(Fagaeeae)现存植物和化石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水青冈属5种植物叶结构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水青冈属植物叶脉有羽状弓形脉、羽状半达缘脉两种类型;三级脉有波状对生贯穿、互生贯穿及混合贯穿三种类型:小脉缺失、简单无分支或一次分支:脉间区发育良好,网眼有三边形、四边形和五边形三种类型,排列规则;具齿种类叶齿由齿主脉和齿侧脉构成,齿侧脉环状。研究结果表明水青冈属二级脉与更高级脉序形成的结构稳定且存在种问差异.具重要分类学价值。基于水青冈属叶结构特征观察结果,本次研究编制了水青冈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参照已有研究结果并结合重要外部形态学特征,编制了壳斗科相关类群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记述中国陕西中三叠统铜川组二叠蝎蛉科Permochoristidae Tillyard,1918 2新属及2新种:陕西蝎蛉属Shaanxichorista gen.nov.,何家坊陕西蝎蛉S.hejiafangensis sp.nov.和化石蝎蛉属Choristites gen.nov.,马廷生化石蝎蛉C.matinsoni sp.nov.,前一新属以其翅呈近三角形;Sc很长,伸达R端部,带3支脉;Rs与MA各自带2支;Rs MA主干明显短于MA;MP带5支,很早与Sc R MA汇合,之后与之分离,又与CuA汇合,形成一支合并脉M CuA;Pt不明显等特征与中蝎蛉属Mesochorista、秦蝎蛉属Qinochorista区别.后一新属以其翅呈近卵形;Sc、Rs很长,伸达R端部;Sc带6支脉;Rs与MA各自带2支;MA柄稍短于Rs MA主干;MA基部弯曲;MP带5支,基部弯曲,直接与CuA汇合,形成R MP CuA;Pt不明显等特征的脉序结构可与中蝎蛉属Mesocho-rista、里阿斯蝎蛉属Liassochorista明显区别.新属、种系陕西昆虫群(属中三叠世陕西生物群、也是陕西动物群的一个化石门类)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时代相当于欧洲拉丁尼期(或阶)(Ladinian Stage).  相似文献   

13.
1974年5月我所东北中生代鱼化石考察组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哈玛采得一批鱼化石,除了少量标本因保存不好不能鉴定外,其余标本分别属于三个属、种:长头松花鱼(Sungarichthys longicephalus)、贪食吉林鱼(Jilingichthys rapax)和巨口哈玛鱼(Hama macrostoma)。本文只描述吉林鱼和哈玛鱼两个新属,这是中生代化石鱼类中比较进步的一些种类,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这个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白垩纪鱼群的组成,而且对白垩纪鱼群的演化,以及东北地区白垩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乔木虱是我们为Tenaphalara属所拟的中名,这类木虱体翅狭长,前翅的脉序为“介”字形分支,并在翅痣—径分脉(Rs)—中脉(M)之间有2条横脉相连,因此以“乔”字来象形(介 二),亦意味着此属木虱多生活于乔木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木犀属植物叶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中国木犀属植物4组19种叶脉形态。主要分析木犀属植物叶片脉序走向,脉序为环结曲行或半直行羽状脉。二级脉急转曲行或半直行,叶脉分支一般为4级,少数5级。盲脉1~2次分支,少数3次或不分支。仅柊树叶缘末级脉汇合成边脉.部分叶缘具齿,叶缘齿性状不稳定,因其内主脉不同而在本属种间表现出一个连续的变异过程。圆锥花序组与李榄属和木犀榄属从叶片脉序特征方面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四个组的叶脉形态在演化上关系上与花粉形态表现相一致。编写了叶片脉序特征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记述直脉蝎蛉科两亚属的两新种和新直脉蝎蛉科1新属、种,并讨论其分类位置.这些新属种是本区独特的地方性类群,对地层划分与对比有一定的意义.化石标本采自陕西铜川中三叠统铜川组下段上部的灰绿色泥页岩.这些新属种也是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属陕西昆虫群(系陕西生物群的一个化石类别).根据陕西生物群的特征,其时代相当欧洲中三叠世拉丁期(Ladinian Stage).  相似文献   

17.
近五年,缅甸北部白垩纪中期克钦琥珀中相继发现了数百枚蜻蜓目化石,包含现生蜻蜓目三个亚目类群,目前已发表16科29属35种,在所有已知琥珀记录中数量和多样性最高。克钦琥珀中的蜻蜓目以均翅亚目(豆娘)为主,以Burmahemiphlebia zhangi最为常见,不少现生豆娘的化石记录也首次在克钦琥珀中发现,包括Perilestidae,Platycnemididae和Platystictidae等。此外,克钦琥珀中发现了一些中生代沉积岩中常见的蜻蜓目类群,如Araripegomphidae, Gomphaeschnidae和Stenophlebiidae等,指示克钦琥珀的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晚期。这些发现为探讨蜻蜓目部分类群的起源、演化和揭示生物古地理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8.
长果安息香属和秤锤树属植物叶片脉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庆锋  蔡雪珍  陈涛   《广西植物》1997,17(2):145-148
本文观察和描述了单种属长果安息香属和秤锤树属5种植物的叶脉特征。结果表明,两属植物的脉序特征比较一致;但各种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别,根据这些差别可编出分种检索表;长果安息香与秤锤树属各种的三级脉特征明显不同,支持成立长果安息香属  相似文献   

19.
甘肃白垩纪的一个甲虫新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记述一种化石甲虫,采自甘肃玉门,白垩纪地层。标本相当完整,虽属中生代产物,却保持有一些较原始的特征,如多节的触角,不平行的鞘翅纵脉,不折的膜翅以及翅端的密集脉纹。据此种种,作者认为鞘翅目应与广翅目近缘,两者源出于共同的原始祖型。  相似文献   

20.
杉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本文根据对杉科的系统发育、现代分布和化石分布的研究,结合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讨论了杉科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的成因。杉科基本上是一个亚热带科,我国长江、秦岭以南至华南一带是其现代分布中心。东亚中高纬度的东北地区可能是其起源中心和早期分化中心。起源时间为早侏罗纪或晚三叠纪。杉科植物的各种类型很可能在早白垩纪甚至晚侏罗纪就已分化出来。杉科植物于东亚起源后,在当时劳亚古陆尚未完全解体、气候分带现象尚不甚明显的情况下跨越欧亚大陆散布到北美,并扩散到南半球。自晚白垩纪,白令陆桥和北大西洋陆桥对其在北半球的散布发挥了重要作用。杉科植物目前虽处于衰退状态,但在地质史上却曾经经历过极其繁盛的时代。在中生代中晚期和早第三纪,杉科植物种类繁多,广布于北半球,向北扩散到北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是当时的大科。大多数现存属曾分别有过3个或2个分布中心:水松属、落羽杉属和北美红杉属在东亚、北美西部和欧洲;水杉属在东亚和北美西部;柳杉属、杉木属,很可能也包括台湾杉属在东亚和欧洲;巨杉属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在晚白垩纪和第三纪,现存属特别是水松属、落羽杉属、水杉属、北美红杉属和巨杉属,曾是北半球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成分。南半球也曾有少量种类,分布亦远较现代普遍。杉科在白垩纪的多样性达到鼎盛,具所有的现代属和大量的化石器官属,但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质变迁、气候变化,大量类群绝灭。晚第三纪全球性的气温下降迫使杉科逐渐从高纬度地区撤出。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剧烈恶化使杉科分布区进一步显著退缩至中、低纬度地区,最后在欧洲全部消失,仅在东亚、北美及澳大利亚的少数几个植物 “避难所”中残存下来。现今各属多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极为狭窄的局部范围,在分布区内呈现出孤立或星散的残遗分布式样。杉科现存各属均为古老的孑遗或残遗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