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区系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始新世以后中国南、北方动物群分异越来越明显,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逐渐隆起密切相关。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与欧洲和北美大陆都有过交往,早期与北美大陆交流较多,晚期则与欧洲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欧亚地区广泛分布的陆相沉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地区性的陆相生物年代表(主要是哺乳动物生物年代表)相继问世(1853-1985).随之出现了许多进行洲内和洲际间生物年代对比的文章.新近的两篇文章(李、吴、邱,1984;薛祥煦,1984)建立并概述了中国晚新生代的陆相生物年代,并与欧洲地区作了对比.与此同时,本文作者发表了数篇讨论欧洲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生物年代及其对比的文章 (Kretzoi, 1983a, 1983b, 1984, 1985a, 1985b; Kretzoi-Pcsi, 1982).其中一篇讨论了欧洲与中国晚新生代生物年代对比的可能性 (Kretzoi, 1985b).许多殊途同归的观点是很令人满意的,但也有一些看法尚需探讨.这篇短文旨在促进双方观点的进一步交流.作者通过对比中国和欧洲晚新生代动物群进化阶段,认为下述问题尚需探讨或做更详尽的工作.1. 谢家期,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性的化石材料似太少,与欧洲进行生物年代对比尚有困难.2. 山旺期尽管有丰富的动物群为代表,但其中从早中新世至晚中新世的属种都有,恐怕不能直接与欧洲的奥尔良期 (Orlanian) 相比,需进一步作工作.3. 就目前所知,通古尔期在时间上较欧洲的阿斯塔拉期短,或仅相当于 Post-Astaracian = Monacian.4. 灞河期建期地点的哺乳动物并不是典型森林型的.相反,河南和山西等省的一些地点的哺乳动物的森林性质较欧洲的 Eppelsheim 期更明显.在中国,有希望将该期作进一步的划分.5. 保德期的材料是新第三纪所有动物群中最丰富的.无论从动物群或是分类单元的数量来说,都很有希望对东亚这一时间跨度作更详细的确定.并为解决新旧大陆之间最大的哺乳动物群的迁徙问题提供资料.6. 静乐期,这一时期是具特征性的.如果把一些含有真马的动物群从中排除,那么这个时期与西伯利亚—欧洲者是很不相同的.7. 游河期和更晚些的第四纪的"真马"动物群的时代的确定是令人满意的.这在整个欧亚大陆都是可以对比的,与北美的动物群的时代对比也是有希望的,而与热带地区动物群的比较仅在放射性绝对年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8. 新生代,尤其是晚新生代真兽类进化和动物群动力学主要受两个因素控制:中亚的辐射中心和白令海峡"气候筛".前者取决于古亚洲区的生境演化.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新成果将有效地推动人们去揭示这一广大地区上生命的进化过程,确信旧大陆陆地上生命历史的许多问题将通过中国同行们的工作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3.
安徽潜山、宣城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是十分稀少和非常珍贵的。长期以来,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国家的为数不多的地点发现过古新世地层与哺乳动物化石。解放后,在我国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在广东、新疆、湖南、江西、安徽和内蒙等地发现了分布相当广泛的古新世陆相沉积物和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新生代地层的这一空白,开拓了哺乳类化石研究的新篇章为研究哺乳类起源、发展、迁徙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同时,对中、新生代地层时代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K/T界线绝灭事件后残存类群的迁入和地方性辐射在北美西部内陆地区的古新世最早期(Puercan期)哺乳动物群的进化中所起的作用存在争议。持续的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极大地扩展和提升了我们对北美地区的白垩纪最晚期(北美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Lancian期)和Puercan1期(Pu1)的地方动物群组成的认识,也揭示了这些地方动物群生物年代学对比的局限。总的来说,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北部的Pu1地方动物群主要由多瘤齿兽类和真兽类组成,而Lancian期存在的有袋类各类群绝灭。大多数的Pu1哺乳动物是由其他地区迁移而来,其中许多类群在K/T界线后不久就迁徙到这个地区。北美洲古纬度高的地区和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白垩纪最晚期或者古新世最早期哺乳动物群的缺乏,妨碍了对异地迁移到北美的哺乳动物起源于亚洲这一假说的验证。另一个假说认为,大多数迁入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北部的Pu1哺乳动物可能来自北美大陆的其他地区。这一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并且没有证据表明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近期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亚洲古新世和早始新世哺乳动物群信息,因此有必要对现存亚洲生物年代学和生物地理学框架做出调整。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生物年代界线与主要的动物群更替事件对应起来,改进了古新世和早始新世亚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年代对比及生物地理学的认识。以往知之甚少的上湖期以原始啮形类和钝脚类为主,其后的浓山期则呈现出亚洲哺乳动物的地方性分异。随着新的基干啮形类以及真正的啮型类的出现,啮形类开始辐射。上湖期-浓山期的界线与北美Torrejonian-Tiffanian界线相当,并且动物群更替很可能是由全球变冷阶段的开始引发的。格沙头期哺乳动物进一步分化,亚洲土著类群急剧减少,以多瘤齿兽类、夜鼩类(nyctitheriids)、克莫土兽类(cimolestids)和食果猴为代表的北美迁入物种开始出现。而在北美,亚洲哺乳动物(包括北柱兽类和原恐角兽类)的第一次入侵发生于Tiffanian-5a期初期,第二次入侵发生于Clarkforkian初期,包含了啮齿类、裂齿类及冠齿兽类。因此格沙头期的开始可与北美Tiffanian-5a的开始相对比。伯姆巴期的开始以偶蹄类、奇蹄类和真灵长类的首次出现为标志,与古新世-始新世界线相当。这些类群在亚洲的出现与它们在北美和欧洲出现于始新世之初的情况类似。与格沙头期初期的动物群扩散不同,伯姆巴期的动物群扩散似乎持续了更长时间,并且也有可能直接发生在亚洲和欧洲之间。  相似文献   

6.
科学新知     
《植物杂志》2010,(11):4-4
打破迁徙纪录的座头鲸 谁是哺乳动物中迁徙距离最长者?一头雌性座头鲸几乎将哺乳动物的迁徙纪录翻了一番。研究人员最早在远离巴西海岸的一个座头鲸繁殖海域发现了这头庞然大物,  相似文献   

7.
壳斗科的地质历史及其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在收集整理现有壳斗科化石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壳斗科及其各属的起源时间、地史分布和地史 演替过程以及这些化石资料在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上的意义。白垩纪尚无壳斗科可靠的大化石记录, 微化石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亲缘关系以及古新世壳斗科已经分化出两个类群。从以上这些事实推 论壳斗科起源于白垩纪晚期,而壳斗科现代各属出现的时间应不晚于古新世。最早发现的壳斗科化石和现代栗亚科和水青冈亚科在形态结构上非常相似,这一事实表明,壳斗科分为两个亚科的观点更接近客观事实。在水青冈亚科中,三棱栎类的化石最早出现;在栎属中,青冈亚属更接近祖先类群;在地史中全缘栎类较具齿栎类出现早,粗齿的落叶栎类出现最晚。三棱栎属、栲属和石栎属的化石在老第三纪出现于北美和欧洲的事实说明,北美、欧洲和东亚在老第三纪时有一个相通的壳斗科植物区系。南美的三棱栎是通过北美进入南美的。中国横断山、欧洲地中海沿岸和北美西北部有一类形态特征相似、亲缘关系相近的硬叶栎类,它们之间有相同的地质演替历史,它们现代分布边界可能就是古地中海的边界。美洲的栎类有两个来源,常绿硬叶栎类是通过古地中海沿岸而经北美-欧洲陆桥到达的,落叶栎类则是在中新世以后通过白令海峡到达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新知     
<正>打破迁徙纪录的座头鲸谁是哺乳动物中迁徙距离最长者?一头雌性座头鲸几乎将哺乳动物的迁徙纪录翻了一番。研究人员最早在远离巴西海岸的一个座头鲸繁殖海域发现了这头庞然大物  相似文献   

9.
自 2 0世纪 60年代 ,陕西蓝田地区就以连续的晚新生代地层及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成为研究中国晚新生代哺乳动物与地层划分对比的经典地区之一。李传夔等 ( 1 984)根据灞河组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建立了灞河期 ,并与欧洲的Vallesian期对比。邱占祥等( 1 990 ,1 995)认为化石证据不充分 ,而将其与保德期合并。近年来 ,黄土高原三趾马红粘土大量的年代学资料表明 ,红粘土沉积最早可能开始于约 8Ma前。因此 ,狭义的保德期可能只代表了晚中新世晚期 ,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分期的再划分问题又重新被提出。自 1 997年以来 ,我们课题组在蓝田地区共发现 52个化石地点 ,其中的 2 6个含有哺乳动物化石 ,大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共计 1 666件。经过详细野外地层测量 ,绘制了综合地层剖面 ,并将主要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地点对比标定到综合地层剖面上。经过对各门类化石的初步研究 ,以及对已有化石材料的初步修订 ,到目前为止 ,陕西蓝田灞河组共计发现哺乳动物化石 45种 ,蓝田组 2 0种。新的化石证据表明 ,灞河组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完全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保德三趾马动物群。大哺乳动物化石以灞河三趾马与贾氏三趾马为代表 ,牛科化石组合在种级甚至属级上有明显的区别。大量的陕西转角羚羊 ,小型的Protoryx、Dorcadoryx以及Ga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老第三纪哺乳动物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本文记述了在我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老第三纪哺乳动物群——吉林桦甸哺乳动物群。计有食虫目盔猬亚科的中华晓猬(新属、新种)Eochenus sinensis gen. et sp. nov.,桦甸齿鼩猬(新种)Tupaiodon huadianensis sp. nov.,鼩鼱科的吉林蕾鼩(新属、新种)Ernosorex jilinensis gen. et sp. nov.,灵长目始镜亚科的长白亚洲镜猴(新属、新种)Asiomomys changbaicus gen. et sp. nov.和啮齿目先松鼠科的东方争胜鼠(新属、新种)Zelomys orientalis gen. et sp. nov.和纤细争胜鼠(新种)Z. gracilis. sp, nov.等。其中Eochenus可能代表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盔猬类。Ernosorex可能是鼩鼱类具有原始特征的旁枝。桦甸哺乳动物群与北美尤因他动物群的关系较近,而与欧洲同期不同。表明当时亚洲与北美之间有直接的动物群交流。其中争胜鼠可能由北美迁来,而鼩鼱类可能从亚洲起源,然后迁往北美。桦甸动物群的时代为晚中始新世或晚始新世。当时桦甸盆地为森林沼泽湖泊景观,气候较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11.
候鸟的迁徙     
全世界的鸟类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事于迁徙。鸟类的迁徙以北半球尤为明显。因为北半球的大块陆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所以,多数北美和欧洲的鸟类,每年都参加迁徙的行列。有许多欧亚和北美洲的鸟类越过赤道,到非洲和南美洲过冬。但非洲和南美洲的陆鸟,却很少以相同的路线作反向飞行,进入北半球皮过它们不繁殖的季节。南半球的各种海鸟中,却有几种会飞越赤道,进入北半球的海域。如威尔逊海燕,在每年6—8月间,离开南极洲边缘的宿营地,向北飞行到纽芬兰岛沿岸,来搜寻食物;南大西洋楚斯丹达根哈  相似文献   

12.
后记     
<正>内蒙古二连盆地在我国古近纪与新近纪地层及哺乳动物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这里不仅有发育良好、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沉积地层,而且研究历史已有90余年,更为重要的是二连盆地古近纪与新近纪地层和哺乳动物化石已经成为我国以及东亚地区相关研究的对比依据,对于认识亚洲乃至全球新生代哺乳动物演化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早渐新世是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哺乳动物群转换事件,在欧洲称之为"大间断",在亚洲则为"蒙古重建"。然而,关于渐新世哺乳动物各谱系的形态变化尚缺少详细探讨。兔形目是现代哺乳动物中多样性最低的类群之一,在全球的化石记录中很常见,尤其是在亚洲。渐新世时,许多古老的始新世兔形类灭绝并被更进步的类群所取代。内蒙古的新发现及对老标本的再研究使我们得以修订鄂尔多斯兔(Ordolagus)(亚洲常见的兔形类,可能源自中–晚始新世的戈壁兔Gobiolagus)。在内蒙古,我们识别出Ordolagus在早渐新世初期就已存在。与亚洲和北美的同期或稍早的兔形类的对比表明,Ordolagus具有一些显著的牙齿形态特征(p3下前边尖发达,颊齿完全高冠,p4–m2下三角座和下跟座舌侧相连等),这些也是现生兔形类的主要特征。Ordolagus中这些特征的出现与重大全球或区域气候变化同步。对亚洲早期兔形类的进一步研究,并参考其他小哺乳动物与区域气候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完善兔形类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由哺乳动物取代爬行动物成为地球霸主,与地球气候由热到冷转变有对应性关系。通过对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生理特点等比较,指出哺乳动物较适应冰期寒冷气候,爬行动物较适应间冰期高温气候,当出现类似中生代高温气候周期,爬行动物将成为优势物种。说明物种命运依存于特定环境.人类进化是适应各种不同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迁徙鸣禽类的保护面对着与世界其他地区如欧洲和北美洲鸟类保护相似的挑战。迁徙鸣禽类具有复杂生活周期和很大的空间关联。迁徙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对迁徙鸣禽类种群动态具有决定作用。对于鸣禽类迁徙中途停歇期的生态,比如停歇期的长短,能量的积累,生境的利用等,了解还非常有限。在中国东北部的一个鸟类迁徙停歇地对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的中途停歇生态包括迁徙时间、停歇时间、能量状态和性比进行了研究。2002年秋和2003年春分别捕获了1751只和684只红胁蓝尾鸲。红胁蓝尾鸲的体重在秋季迁徙时要比在春季迁徙时重。春季雌性红胁蓝尾鸲停歇时的能量状态指数最低; 而秋季的红胁蓝尾鸲比春季的红胁蓝尾鸲停歇时间更长。无论季节和性别,红胁蓝尾鸲的能量状态指数和第1次捕获的时间早晚成正相关, 间接证明红胁蓝尾鸲在停歇期间能够比较快地积累能量。秋季雄性红胁蓝尾鸲日体重净增率最大。估测秋季停歇期的每日能量净增能维持红胁蓝尾鸲雌性0.6h和雄性3.1h的飞行。红胁蓝尾鸲的中途停歇生态与北美和欧洲一些迁徙鸣禽类很相似。比如,春季迁徙过境的时间和脂肪积累的变化与自然选择对雄性的要求:当食物和气候适宜时尽快到达繁殖地的假设是一致的。对迁徙中途的停歇生态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鸟类的迁徙行为和更有效地保护迁徙鸣禽类。  相似文献   

16.
印第安人从亚洲迁徙到美洲 ,除从考古学方面能够证明外 ,还有些什么证据呢?从地理学来看 ,关于古代从亚洲向美洲移民的路线 ,现在基本上也形成了一致的看法 ,就是经西伯利亚跨越白令海峡或白令陆桥到达阿拉斯加 ,再扩散到整个美洲大陆。目前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之间隔着白令海峡 ,其最窄处仅85公里 ,最深处59米 ,每年10月至翌年7月封冻 ,从冰上跨越是很可能的。另在第四纪冰期内白令海峡四次露出海底 ,成为一道陆桥 ,最宽时达1000多公里 ,从而为从亚洲向美洲移民提供了一条坦途。1991年 ,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在《大自…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迁徙鸣禽类的保护面对着与世界其他地区如欧洲和北美洲鸟类保护相似的挑战.迁徙鸣禽类具有复杂生活周期和很大的空间关联.迁徙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对迁徙鸣禽类种群动态具有决定作用.对于鸣禽类迁徙中途停歇期的生态,比如停歇期的长短,能量的积累,生境的利用等,了解还非常有限.在中国东北部的一个鸟类迁徙停歇地对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的中途停歇生态包括迁徙时间、停歇时间、能量状态和性比进行了研究.2002年秋和2003年春分别捕获了1751只和684只红胁蓝尾鸲.红胁蓝尾鸲的体重在秋季迁徙时要比在春季迁徙时重.春季雌性红胁蓝尾鸲停歇时的能量状态指数最低;而秋季的红胁蓝尾鸲比春季的红胁蓝尾鸲停歇时间更长.无论季节和性别,红胁蓝尾鸲的能量状态指数和第1次捕获的时间早晚成正相关,间接证明红胁蓝尾鸲在停歇期间能够比较快地积累能量.秋季雄性红胁蓝尾鸲日体重净增率最大.估测秋季停歇期的每日能量净增能维持红胁蓝尾鸲雌性0.6h和雄性3.1h的飞行.红胁蓝尾鸲的中途停歇生态与北美和欧洲一些迁徙鸣禽类很相似.比如,春季迁徙过境的时间和脂肪积累的变化与自然选择对雄性的要求:当食物和气候适宜时尽快到达繁殖地的假设是一致的.对迁徙中途的停歇生态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鸟类的迁徙行为和更有效地保护迁徙鸣禽类.  相似文献   

18.
皮蠹科化石主要发现于新生代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琥珀,以及中生代和新生代欧洲、北美等地的湖相遗迹化石中,近期在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大量皮蠹科化石。本文回顾了世界皮蠹科昆虫化石研究进展,统计了已发表的化石属种,探讨了皮蠹科昆虫化石分布的地质年代及地层,简要介绍了皮蠹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并提出了目前皮蠹科化石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扬子区早志留世(兰多维列世)的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一、前言利用地质历史时期海域深度的各类资料,研究海平面的升降变化,人们已做出有益的成果。开始是对新生代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后又涉及到中生代。有关古生代海平面振荡的模式是近十余年才提出来的,其中包括晚石炭世(Saunders等,1979:英国与美国),晚泥盆世(Dennision等,1975:阿巴拉契亚山区;Johnson,J.G.,1971:北美西部和加拿大极区),早志留世(Johnson,M.E.,1975、1977:北美;Johnson等,1980、1981:北美;Johnson等,1982:北欧),奥陶一志留纪(McKerrow,1979:北美与欧洲),以及晚寒武世(Lochman-Balk,1970:北美)的等。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依据能反映海  相似文献   

20.
正体长1 cm左右,体黑色被覆红棕色或者棕绿色的鳞片,具金属光泽。鞘翅有2对白色斑点,是该虫重要的识别特征。成虫翅短,无飞行能力。该属象虫分布横贯白令海峡,在亚洲和北美的太平洋沿岸分布。照片2015年6月19日拍摄于吉林延边自治州老里克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