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郝亚鹏  罗登楠  胡中民  郭群 《生态学报》2024,44(3):1242-1250
植物功能群氮含量既是理解氮沉降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关键指标,也是生产力过程模型模拟的重要参数,极易受氮素可利用性的影响和磷元素的限制。基于内蒙古温带草原4年氮磷添加试验(N10、N40、P5、P10及其交互,数字代表添加剂量,单位为g m-2 a-1),分析氮磷添加对植物群落及三种植物功能群(禾本科、灌木和杂类草)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添加显著增加了群落及各功能群的氮含量,同一处理水平下禾本科(N10)和灌木(N10和N40)的氮含量显著高于杂类草,同一功能群不同氮添加剂量间无显著差异;(2)磷添加对群落和三种功能群的氮含量无显著影响;(3)与单独氮添加相比,氮磷同时添加显著增加了群落、禾本科和杂类草氮含量,且高剂量氮磷添加的促进作用更大;(4)与单独氮添加相比,氮磷同时添加显著增加群落和三种功能群磷含量而降低氮磷比,相同处理水平下禾本科和杂类草磷含量增加幅度最大。本研究将为草原生态系统管理和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样线法对放牧对内蒙古草原沿水分梯度分布的主要植物群落:小针茅(Stipaklemenzii)群落、大针茅(Stipagrandis)群落、羊草(Leymuschinensis)群落和羊草杂类草群落多样性、生产力以及两者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羊草杂类草群落外,物种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随放牧强度的加大而降低,但适度放牧增加了羊草杂类草群落的上述多样性指标。群落地上现存量一般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下降,但小针茅群落反之,主要与1年生植物猪毛菜(Salsolacollina)的生物量迅速增加有关。除羊草群落外,其他群落0~10cm地下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变化不显著;放牧显著降低羊草群落和羊草杂类草群落0~30cm地下生物量。多样性和生产力间的关系在群落水平上的趋势是不同的,但放牧影响下内蒙古草原4种群落多样性与生产力总体而言呈线性增加关系;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和采用哪种多样性指标和生产力指标有关,用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比物种多样性更能反映与地上地下总生产力间的关系,得到放牧影响下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地上地下总生物量与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蝙蝠在维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蝙蝠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群数量最多、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在维护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了独特的生存空间;蝙蝠是许多农、林及卫生害虫的天敌;蝙蝠是种子的传播者和花粉的传授者;在一定生态系统中蝙蝠可能起到关键种的作用;食虫蝙蝠粪便和酮体均是我国传统中药中的主要药材之一。研究和保护蝙蝠在维护生态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冷蒿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以8年(1989-1997年定位的放牧试验数据为基础,较全面分析了不同放牧率对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植物多样性和草场异质性的影响,并从内蒙古细毛羊选择性采食和植物适应策略的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进行冷蒿小禾草草原的物种丰富度调查是,100m的样线法是可行的;在探讨放牧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时,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放牧率大小的变化更敏感。经过连续8年的放牧,不同放牧率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随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群落优势度却随放牧率增大而增大,;内蒙古细毛羊的选择性采食和较高放牧率和互作是导致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及群落优势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冷蒿、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寸草苔(Carex duriusula)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种群消长决定了冷蒿草原的放牧演退规律和植物多样性大小;尽管内蒙古细毛羊较喜食糙隐子草,但其种群在所有放牧率下均是多度最大的3个种群之一。  相似文献   

5.
吴文杰 《生命世界》2009,(10):60-64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大草原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  相似文献   

6.
我国无脊椎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木启  张知彬 《动物学报》2002,48(5):689-694
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近30年来陆生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种群、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和成就。按照现代生态学前沿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就进一步提高我国无椎动物各种类群生态学研究水平,促进无脊椎动物生态学的发展,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新种子摩,新变种勐海醉藤;云南新记录种石核木,多香木,兰屿山矾及归并新异名微毛越南山矾。  相似文献   

8.
吴文杰 《植物杂志》2009,(10):60-64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大草原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白羊草草原的基本特征及其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土高原的白羊草草原具有水平地带性特征,是第三纪亚洲内陆热带性质的草原随着干旱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冷逐渐向外推移的结果。因而该草原是次生的,残遗的,本区现在的分布区正是欧亚内陆外围残遗的分布区的组成部分。该草原分布通常与森林相结合或形成群落复合体,构成森林草原的自然景观。该草原西部和北部边缘应是中亚与东亚植物区系的自然界限,即恒山-雁门关-管涔山-白于山-六盘山-天水-武山。该草原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主要  相似文献   

10.
草原生态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路径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于恩逸  崔宁  吴迪  唐明方  付晓  吴钢 《生态学报》2021,41(3):943-948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等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我国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已逐渐向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相关作用机理、技术方法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草原是我国占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区域。然而近些年来,草原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屡有发生,迫切需要依据草原生态环境损害机制与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鉴定评估技术与方法,保障草原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草原生态环境损害为研究对象,对其鉴定评估的重要环节——因果关系的判定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判定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思路,即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分析、损害行为识别、损害路径推演、其他损害行为存在的可能性分析与不确定性阐述五个过程,同时提出了因果关系判定准则与理论依据,以期为草原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变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南方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研究历来是第三纪孢粉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该文通过综合近20年来的研究进展,对本地区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变化作了初步分析和归纳,并将中国南方晚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纵向变化分成四个阶段,横向上划分为不同的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2.
不同放牧强度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特征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对不同放牧率草地休牧3a后的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和植物群落的数量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率草地休牧3a后,由于维持土壤养分或植被空间格局的匀质化条件消失,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呈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随机性因素所占比例增加,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无机氮、有效磷和有效硫的空间异质性均以0.00羊/hm^2区最大,4.00羊/hm^2区(中牧区)最小,其它样地不同土壤养分指标表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群落生物量和群落盖度均表现增加趋势,但群落盖度增加不显著(P〉0.05),与1998年相比,群落生物量除对照区外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与1.33羊/hm^2、4.00羊/hm^2和6.67羊/hm^2相比,O.00羊/hm^2优势植物出现多样化特征;群落的灌丛化与牧压和恢复演替的时间序列高度相关,牧压越小,恢复演替的时间序列越大,群落灌丛化的趋势越明显;1年生植物、羊草、克氏针茅、木地肤、冷蒿(除6.67羊/hm^2)和扁蓿豆(除O.00羊/hm^2)均表现增加趋势,星毛委陵菜则均表现降低趋势;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和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分布均表现一致的正相关关系,但只有植物群落生物量和群落高度与土壤有机碳、全氮、无机氮、土壤有效磷和有效硫相关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氮沉降对三种林型土壤动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03年5月~2004年8月,在华南鼎湖山地区针叶林、混交林和季风林内,采用模拟的方法,构建了对照、低氮[50kg/(hm2.a)]和中氮处理[100kg/(hm2.a)]组。在以后近16个月内,利用线框法收集地表凋落物层,在实验室内用Tullgren干漏斗法采集土壤动物标本,最后根据本地区长期土壤动物研究得出的不同类群动物生物量标准,对土壤动物类群生物量在氮沉降下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氮处理对土壤动物类群生物量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然而通过氮处理与取样期和林分的交互作用,土壤动物类群生物量对氮沉降有一定的响应趋势。外界的氮输入明显促进了针叶林土壤动物类群生物量的增长,正效应明显;而季风林在较高氮处理下的负效应明显。经历一周年后,土壤动物类群生物量在各林分中的分布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实验处理前的季风林>混交林>针叶林,变为针叶林>季风林>混交林。低氮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对土壤动物类群生物量发展的利好作用,各林分动物类群生物量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平均季风林为44.33%,混交林9.19%,针叶林60.66%;而中氮处理使季风林和混交林分别下降32.55%和2.81%。提示氮沉降对土壤动物类群生物量的影响可能也存在阈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本人虽然是蒙古族,但是家族早已告别了游牧生活,以务农为生,童年的经历告诉我狼非常可怕,而且可恨。  相似文献   

15.
鸟类,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它们几乎无处不在,以多样的形态和色彩,丰富的鸣声和种种令人惊叹的行为,从古到今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眼球。细心考察这些鸟的栖息地,你会发现它们很大一部分来自森林。  相似文献   

16.
古北和东洋界在我国东部的精确划界--据两栖动物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陈领 《动物学研究》2004,25(5):369-377
我国动物地理区划向以横跨古北界和东洋界而著称,但两界在我国东部即秦岭以东地区的精确划界始终没有明确的认识。依据我国东部河南、安徽和江苏省14个动物地理省2目10科17属42种两栖动物的分布资料,通过对物种相似性进行分析后表明,东部的分界呈现为一条过渡带:其北界为自秦岭—伏牛山—淮河—苏北灌溉总渠;其南界为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淮南丘陵—通扬运河一线。讨论认为更准确的划界要依赖更多的动物类群,并从更大的尺度,进行深刻分析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蛋白银法在伪尾枝虫类群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心路 《生物学通报》2006,41(11):52-52
蛋白银(Protargol)用于纤毛虫上的染色方法多年来经各国学者的改进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可适应于大多数种类的染色要求并取得了优良的效果(倪达书1950,Tuffrau 1964,Jerka-Dziadosa & Frankel 1969,McCoy1974,Wilbert1975,Ng & Nelsen 1977,Aufderheide 1982,庞延斌1983,宋微波1985,史新柏1987)。尽管使用上述各种方法可以解决原生动物中大多数种类的染色效果问题,但在对于那些虫体细胞膜柔软并周身具有射出体的类群,使用以上方法却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常规的染色方法无法清晰地显示出该原生动物类群本身所具有的细胞结构.所得出的染色效果也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地质时代及植物区系进行了探讨, 共统计植物大化石 18 属 53 种, 主要包括银杏纲 10 属 24 种, 真蕨纲 5 属 22 种, 苏铁纲 1 属 3 种, 松柏纲 1 属 2 种, 楔叶纲 1 属 2 种。该植物群在组成特征上表现为银杏类、真蕨类植物繁盛, 其他植物类群相对贫乏。基于该植物群特征与国内其他植物群的对比, 提出其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 Aalenian 期–Bajocian 期。通过哈曼、欧式距离、罗杰斯–塔尼莫特和索卡尔–施尼斯 4 种方法对宝积山盆地及中国北方其余 11 个中侏罗世植物群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了中国北方植物区系。通过计算属、种相似性系数,探讨宝积山邻近植物区系间的亲缘关系, 结果表明宝积山植物区系与同属西北地区的华亭植物区系关系较为亲近。  相似文献   

19.
草原"五畜"     
草原“五畜”指蒙古高原养育的蒙古马、蒙古双峰驼、蒙古牛、蒙古绵羊和山羊。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从事草原畜牧业,大多数国家只选择2-3种草食家畜来饲养,相比之下只有蒙古民族把五畜组合起来,发挥其各自的优长加以利用。五畜的起源、进化同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环境的长期演化过程互动,同蒙古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偏好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1教学建议“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新课程标准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但是,以往的实验在设计思路上只要求学生掌握书面材料上的知识概念、实验步骤或统计方法上的应用,这样做对学生实际的探究能力、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