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前,有个寡妇想改嫁,但村里的族长认为伤风败俗,要把她装进猪笼丢到河里淹死,她听说后,又气又怕,结果跑到一间茅屋里上吊死了.自从她死后,谁若进这茅屋去住,每晚都听到房顶上有响声,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进这茅屋去住了.一年,有一家人逃兵灾来到了这个村子,住进了这间茅屋。可是,住进去不到一个月,他的那十岁的儿子就病了。整天说头晕,躺在床上讲梦话,说房顶上有一条大蛇,张着大咀,要来咬他。一天,他刚要睡着,在朦朦胧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近年来有关螯合物与植物生长的研究工作逐渐发展。其中与植物矿物营养有关的文献最多,与植物代谢以及与植物激素有关的文献则较少。螯合物(Chelate)这一名词的通俗意义是某物“螯”住或“钳”住另一物而形成的物质。在络合物的分类上螯合物属内络合物。本文不拟介绍螯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键合的学说,可参阅严志弦(1960)及Martell和Calvin(1953)的  相似文献   

3.
颜面扁平度的变异和山顶洞人类化石的颜面扁平度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银运 《人类学学报》1998,17(4):247-254
扁平的颜面这一蒙古人种的颅骨特征可上溯到直立人时代。在新石器时代,颜面扁平度总的来看华北地区的要比华南的稍大些,但这种南北差别并无严格的地理界线;在现代,这种地理上的差别更不明显。山顶洞人类头骨化石的过小的颜面扁平度很可能是受外来“基因流”的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诱导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永生化。在体外培养系统中,以维甲酸(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拟胚体(EB)分化为“圆形细胞”和由这些“圆形细胞”组成的血管样结构。经光学和扫描电镜及免疫荧光等法分析检测,证明组成血管样结构的细胞具有专一性vWF荧光染色,表明是血管内皮样细胞。利用脂质体将人端粒酶催化亚基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染诱导分化中的“圆形细胞”。应用Dot-blot,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观察和证明了诱导分化的组成血管样结构的园形细胞和被hTERT基因转染的“圆形”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携带hTERT基因的从ES细胞分化来的圆形细胞在体外可大量增殖,持续传代,95%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一些特有标志和管道化生长特性。因此,通过人端粒酶基因的转染途径可解决由ES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扩增和永生化问题,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及其它人工血管的内皮化提供种子细胞来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阿尔泰游记     
阿尔泰这个名字会让人一下子想到新疆的阿尔泰山脉。阿尔泰山,蒙古语意为“金山”,因产金而得名。阿尔泰是一块范围较大的山地(大于35万平方公里),它一部分在俄罗斯境内,包括山地阿尔泰,一部分在蒙古,包括戈壁和蒙古阿尔泰。另一部分在新疆北部和东北部,呈北西一南东走向,中国境内属中段南坡,长约五百公里,最高的友谊峰海拔四千三百七十四米。阿尔泰山脉代表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山脉系统,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关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龟鳖类化石的记录,以前比较主要的是基尔摩的“蒙古的龟鳖类化石”(Gilmore,1931)。他在这篇论文中,综合研究了“中亚古生物考祭团”历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发现的龟鳖类化石材料,其中除去发现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材料不计外,有关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材料,一共记述了5科、7属、9种以及  相似文献   

7.
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永生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探讨了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诱导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永生化。在体外培养系统中,以维甲酸(R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拟胚体(EB)分化为“圆形细胞”和由这些“圆形细胞”组成的血管样结构。经光学和扫描电镜及免疫荧光等法分析检测,证明组成血管样结构的细胞具有专一性vWF荧光染色,表明是血管内皮样细胞。利用脂质体将人端粒酶催化亚基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染诱导分化中的“圆形细胞”。应用Dot-blot,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观察和证明了诱导分化的组成血管样结构的园形细胞和被hTERT基因转染的“圆形”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携带hTERT基因的从ES细胞分化来的圆形细胞在体外可大量增殖,持续传代,95%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一些特有标志和管道化生长特征。因此,通过人端粒酶基因的转染途径可解决由ES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扩增和永生化问题,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及其它人工血管的内皮化提供种子细胞来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年饭     
邹星 《生命世界》2007,(2):40-40
我在北京土生土长。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按奶奶家的惯例,年“三十”的中午要吃一顿饺子,晚上则是吃馅饼,我也闹不清楚这样做有什么典故,大概是代代相传的风俗吧。吃过晚饭,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开着,然后大家就围在一起包过年的饺子了!从“三十”晚上开始包的饺子要一直包到“初一”。按奶奶家的人口数,在饺子里放上花生豆,我总是悄悄地在有花生豆的饺子上做上记号,以求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9.
据蒙古《劳动报》1981年1月报道,蒙古有一个巨人,名字叫贡格尔,这个国内外有名的大个子生于蒙古库苏古尔省。他使用过的东西现存于蒙古国家中央博物馆。这件事是H.普列布达希等人在库苏古尔省时听贡格尔的儿子达尼盖讲的。贡格尔高二米六十四厘米。他把头从蒙古包顶伸出来站着观望四周,然后叫他的儿子: “喂!达尼盖,把牛犊拴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一位来自西乌珠穆沁草原的姑娘告诉我,没有蒙古人不喜欢马的,他们把马当成朋友而不是牲口。我还知道。真正的蒙古人是不吃马肉和狗肉的,可见马和狗在蒙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朝鲁门老爹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中部的西博草原,那里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的聚集区。  相似文献   

11.
对蒙古寒蝉若虫与成虫的触角感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不同龄期若虫触角的形态特征,采用Dyar法则与“头宽—龄期”的回归曲线验证,初步断定蒙古寒蝉若虫具有4个龄期。不同龄期若虫与成虫的触角形态差异显著,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明显不同,其差异或与若虫和成虫的生态位不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还有没有野马(Equus przewatskii Poliakov)?如何鉴别野马与当地的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Pallas)或非役用期散放的同色家马?野马为什么日趋绝灭?哪里才能找到野马?这些均是举世瞩目的问题。对此,提出一些个人的认识,供参考。一、如何鉴别野马、蒙古野驴和家马?野马和蒙古野驴的鉴别要点为:1.野马头短,嘴钝,耳朵短,野驴头长,嘴不太钝,耳朵长。2.野马尾从尾基部开始均有长毛,野驴近尾基部的上半段并没有长毛,仅下半段有长毛。这是最可靠的鉴别特征。3.野马小腿近乎黑色(俗称“踏青”);野驴小腿并非黑色,与大腿同色。野马与同色…  相似文献   

13.
1955年波波娃在她所写的“缐虫学基础”第五卷“动物和人的缐虫圆形超科(Strongyloidea)的缐虫圆形科(Strong-ylidae)部分”第146页中对夏柏特缐虫属Chabertia Railliet et Henry,1909 作了如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14.
蒙古马是世界多个马科类的一种,很早以前就生活在中亚北部广阔的草原。世界上除了蒙古马以外,还有很多种马。这些马种从身个到神态,乃至其习性都有很大的差异。蒙古马这一称谓源于蒙古人与它们赖以生存的蒙古草原。蒙古马与蒙古人最早结缘。  相似文献   

15.
新疆洛浦山普拉古墓人骨的种系问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新疆洛浦山普拉古墓地的古代居民在体质形态特点上应是接近长颅欧洲人种地中海东支类型而不是具有“大蒙古人种大部分特征,但也有欧罗巴人种一些较明显特征”的混血类型。  相似文献   

16.
使用显微鏡应以保养为主,如果一旦有所損坏,应細心修理,初修理的人虽常能把显微鏡各个部分拆卸下来,但往往不能装配复原。所以,最好在拆卸时,按着拆卸的先后次序繪一簡图或作简单記录,就容易装配复原了。拆下的各个螺絲要特别小心,不要丢失,最好放在玻璃皿或紙盒內。各处摘下的螺絲分别用几个玻璃皿或紙盒装好,以免装配时把各处的螺絲搞乱或  相似文献   

17.
赫哲族群体遗传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良忠  杜若甫 《遗传》1985,7(2):25-26
赫哲族分布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 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上,是一个历史悠久、善 于渔猎的民族。赫哲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一 个民族,解放前夕只有300多人,在1982年人 口普查时则已有1,476人。据史料记载w,赫 哲族与我国北方的古代居民“肃慎刀、“黑水株 揭01等以至明代的“野人女真”有着密切的族源 关系。赫哲族在历史上曾有“黑哲”、“黑津刀及 “赫金”等名称,解放后,统一族称为赫哲。赫哲 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一满语族语支。 有关赫哲族的人类学、遗传学资料则十分贫乏。 1983年6月,我们在黑龙江省同江县赫哲 族居住最集中的街津口地区进行了赫哲族人类 群体遗传学的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8.
范黎  刘波 《菌物学报》2005,24(2):159-161
本文报道柄灰包属的两个新种,滴孢柄灰包T. lacrimisporum和糙丝柄灰包T. verrucicapillitium。文中提供了拉丁文描述、英文描述并附图。滴孢柄灰包的主要特征是外包被由菌丝和沙粒所组成,内包被茶褐色,顶孔流苏状至裂片状,菌柄具一菌托,担孢子泪滴状,光镜和电镜下均平滑。糙丝柄灰包的主要特征是外包被由菌丝和沙粒所组成,顶孔圆形、整齐,口围黑灰色,菌柄具球形或鳞茎状的菌丝垫,孢丝隔处膨大,担孢子球圆形,光镜下具疣突和近棱状的突起,电镜下呈由数个柱状物组成的突起或长短不定的棱脊,顶端平截,常相互连接,但不呈网状。模式标本保存于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原新疆八一农学院)真菌标本室(HMAAC)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的容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在人种归属上属黄种人。从外表看,他们的身材中等;肤色淡黄—棕黄色;头发较黑而发形较直;眼色多呈深褐,多数人的眼睛为关公的“丹凤眼”(即眼睛外角上斜,眼裂开度狭窄或中等宽,眼内角有一遮蔽泪阜的蒙古褶,上眼睑肿大盖了下来,不上卷成皱纹,这种眼睛叫丹凤眼);鼻子中等宽,鼻梁中等高或偏扁平;颧骨很突出、面部相当扁平;整个嘴部不向前突,嘴唇不厚不薄,也不前鼓;身上体毛稀少。这些特点构成了黄种人的令人羡慕的美丽面容。  相似文献   

20.
乘汽车从呼和浩特市出发,沿着大青山婉蜒的山间公路,翻过陡峭的蜈蚣坝,便是内蒙古高原的南部边缘。大约向东北方向再行进150公里,就进入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如果不身临其境,就很难想像它的广袤无垠。在植物生长的季节,锡林郭勒大草原蓝天白云之下,绿草如茵,茫茫无际。苍穹之下,蒙古包和骑着骏马,挥舞着套马杆的牧人构成了一幅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