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膜表面跨膜蛋白受体超家族,具有7个跨膜螺旋结构。GPCRs的细胞内信号由G蛋白介导,可将激素、神经递质、药物、趋化因子等多种物理和化学的细胞外刺激穿过细胞膜转导到细胞内不同的效应分子,激活相应的信号级联系统进而影响恶性肿瘤的生长迁移过程。虽然目前药物市场上有很多治疗癌症的小分子药物属于G蛋白受体相关药物,但所作用的靶点集中于少数特定G蛋白偶联受体。因此,新的具有成药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开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市场潜力。本文主要以在癌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溶血磷脂酸(LPA),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内皮素A受体(ETAR)等不同G蛋白偶联受体为分类依据,综述其与相关的信号通路在癌症进程中的作用,并对相应的小分子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神经信号跨膜转导郭君,周安武,杜雨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神经信号跨膜转导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些首先能与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的分子,它们能够识别配基并与其结合,然后将受体与配基...  相似文献   

3.
配体蛋白与细胞膜受体蛋白结合后,可引起膜受体的构象与膜脂的有序性变化.本文研究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腹水肝癌细胞膜受体结合后膜热量变化,膜序参数改变和膜电荷及细胞迁移率的变更.就膜蛋白构象与膜脂有序性以及膜电荷等方面改变的生理意义与层粘连蛋白抗癌细胞脱落转移寻找理论关系.本文应用微量量热法、顺磁共振和细胞电泳等技术,得知层粘连蛋白与癌细胞膜作用后细胞膜有放热效应,膜流动性增大,细胞电泳动变慢.癌细胞膜的这些变化对于限制癌的恶性生长与脱落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细胞的信息传递及第二信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录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一)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形式(二)细胞间化学信息的种类(三)化学信息分子的性质及其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二、化学信息分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引起的变化(一)细胞膜磷脂甲基化与信息转导(二)腺苷酸环化酶的调节(三)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启闭(四)细胞膜磷酸肌醇水解及肌醇磷  相似文献   

5.
LPS受体及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毒素脂多糖(LPS)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而LPS跨膜信号转导是引起细胞效应的关键。本文主要综述LPS结合蛋白(LBP)、LPS受体(mCD14、sCD14)以及Toll群受体(TLRs)在LPS激活细胞及信号跨膜传递中的重要作用。推测LPS/LBP与细胞膜CD14结合后,TLRs以及细胞外富含亮氨酸片段的重复序列识别LPS,将LPS的刺激信号跨膜转导,激活NF-kB信号途径导致效应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肌醇磷酸脂代谢的中间产物1,4,5-三磷酸肌醇在细胞内外的信号转换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各种不以cAMP 为第二信使的细胞外激动剂作用于靶细胞的相应受体时,首先激活细胞膜上特异的磷脂酶C,使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水解,释出1,4,5-三磷酸肌醇,后者进一步使细胞内Ca~(2 )贮释放,从而激活钙/钙调蛋白系统,引起细胞的各种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7.
李德敏  金伯泉 《生命科学》1999,11(1):18-20,17
死亡结构域是存在于肿瘤于死因因子受体Ⅰ型和Fas等能引起细胞凋亡的细胞膜表面受包浆区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它通过聚合针这些膜表面受体与胞浆信号蛋白联系起来,成为引起细胞凋亡或活化的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综述了死亡结构域及其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死亡受体的信号传导途径及其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保证个体正常发育成熟和维持正常生理过程所必需的。凋亡细胞表面有特定的感应器即死亡受体,死亡受体可以接受胞外的死亡信号而激活细胞内的凋亡机制。本文简要综述了死亡受体的信号传导途径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死亡受体CD95、TNFR1和DR3的信号传导途径相似,均有死亡结构域结合蛋白FADD和死亡效应蛋白caspase-8的参与,而DR4和DR5的信号传导途径研究得不是十分清楚,可能存在FASS依赖性和不依赖性两条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9.
类受体蛋白激酶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体在接收外界信号分子时,这些细胞外信号被细胞膜上受体特异性相结合,通过体内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将生物信号进行放大或传递,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从而完成植物体需要进行的生命活动。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s,RLKs)定位在细胞质膜上,由胞内区、跨膜区和胞外区3部分构成。RLKs的工作机理主要是通过胞外信号分子与其胞外区结构域特异结合,结合后激活胞内激酶域而完成跨膜信号的转导。在植物体内能够参与信号转导、抗逆反应和病原反应等途径,对植物体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将对植物RLKs的结构、分类及生理功能方面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RLKs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芸苔属植物S受体蛋白激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的发育过程中信号传导离不开接受信号的受体。受体是靶细胞接受信号或对其作出初步反应的一些特殊蛋白质。主要是细胞表面受体 ,是一类跨膜蛋白质 ,根据其结构和作用方式可分为三大类 :离子通道关联受体、G蛋白关联受体、酶联受体。酶联受体蛋白本身就是一种酶与酶相联系 ,通常是蛋白质激酶 ,可以使细胞内一些蛋白质磷酸化。在植物自交不亲和 (Self-incompatibility ,SI)反应中 ,有一种重要参与物质 ,称为S受体蛋白激酶 (Sreceptorkinase,SRK)就属于酶联受体。自交不亲和现象在芸苔属 (Bra…  相似文献   

11.
细胞通过细胞膜和它周围环境发生关系。细胞外的物质,有的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有的并不进入细胞内,只接触细胞膜的外表,从而引起细胞内部的变化。前者是细胞膜的物质运  相似文献   

1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相关结合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中的蛋白质分子在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辅助其发挥生物功能活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 :(1)细胞膜上的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FGF受体家族 (FGFRs) ;(2 )细胞外基质中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家族 (HSPGs) ;(3)细胞内富含半胱氨酸的FGF受体 (CFR) ;(4)分泌型的FGF结合蛋白 (FGF BP)。本文试图从它们在bFGF生物功能发挥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对它们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NK效应细胞和甲状腺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进行了研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ELISA法。结果说明,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预先处理,人或小鼠的NK效应细胞,就能抑制对相应靶细胞杀伤作用, 随着B亚单位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霍乱肠毒素能与甲状腺细胞膜结合。神经节苷脂预先与TsAb(LATS-B)结合,就能完全阻断TsAb(LATS-B)与甲状腺细胞膜结合。体外实验(ELISA法)证实TsAb(LATS-B)能与混合的神经节苷脂相结合。但是,CT和TSH仅能部分阻断TsAb与甲状腺细胞膜相结合,说明TsAb(LATS-B)的膜受体是很复杂的,GM_1神经节苷脂不是唯一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细胞外钙受体(CaR)为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中的成员,它的大部分作用是以Gαi,Gαq和Gα12/13为中介的,但由G蛋白α亚基介导的作用并不能完全解释CaR的生物学效应.与CaR相互作用蛋白如抑制蛋白、G蛋白受体激酶、受体激活修饰蛋白、丝蛋白、钾通道、小窝蛋白等结构和信号蛋白赋予CaR独特的信号转导特征,并能够更充分说明CaR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将对上述几种与其相互作用蛋白及它们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心脏疾病中G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L  Li L  Wu LL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1):32-36
G蛋白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其生理功能是将细胞膜受体所识别的各种细胞外信号同细胞内一系列效应分子偶联起来,引起核基因转录及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G蛋白在心脏表达的亚型有Gs、Gi/o、Gq/11、G12/13,参与心肌收缩力、心率、心律和心肌细胞生长的调节。本文着重讨论了心脏G蛋白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以及在心肌肥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中的改变,以加深对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以前就有过设想;甲状旁腺细胞表面的Ca^2+受体可感受细胞外Ca^2+浓度变化并起应答反应。最近克隆到的与G蛋白偶联的Ca^2+受体证实了上述观点。Ca^2+受体可调节不同细胞活性。Ca^2+受体的发现为新药设计提供了新的靶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7.
 c-kit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是猫逆转录病毒HZ4 FeSV v-kit癌基因的类似物,其结构与CSF-1R和PDGFR十分相似,基因产物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细胞外部分则可能是一种受体,可接受细胞外信号的调节。 本文报道人c-kit原癌基因两个相邻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信号转导机制一直是植物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前期研究表明,ABP1-TMK分子模块参与胞外生长素信号感受,但ABP1作为生长素受体备受争议。近期,福建农林大学徐通达团队和杨贞标团队鉴定到ABL蛋白作为生长素结合蛋白参与胞外生长素信号感受。与传统的功能冗余不同, ABL和ABP1通过蛋白结构的相似性实现功能补偿效应,进而与TMK在细胞膜上形成复合体,作为胞外生长素的共受体介导生长素信号驱动的快速反应。该研究深入解析了胞外生长素信号感受的重要机制,是生长素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T细胞受体介导的T细胞活化在胸腺T细胞发育、T细胞亚群分化以及效应T细胞功能发挥过程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CR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表面MHC提呈的抗原肽(peptide),并将胞外识别转化成可向细胞内部传递的信号,通过诱导TCR邻近酪氨酸激酶活化,促进信号传递复合物组装,活化下游MAPK、PKC以及钙离子等信号途径,最终活化相应的转录因子,调控效应蛋白分子的表达,完成T细胞的活化。TCR信号传递过程受到不同类型调控分子的调控,这些具有调控功能的分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来精细调控TCR信号的起始、强度及终止。  相似文献   

20.
自甾体激素的二阶模式作用机理提出以来,认为甾体激素通过细胞膜以后与胞浆受体相结合,再调节基因表达;但此机理不能显示靶细胞的电位变化。有人通过糖皮质激素诱导神经元膜电位超极化的研究,论证近年一些研究者提出的甾体介导细胞膜的电位变化。这种新机理对研究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因为快速的膜效应是神经元功能的基础。实验以豚鼠的带内脏神经的腹腔神经节为标本,用Kreb’s溶液或考的松等溶液进行神经节表面灌流,细胞内微电极记录电位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用10~(-(?))~10~(-(?))mol/L不同浓度的半琥珀酸考的松(F)液,对豚鼠神经节表面灌流,可引起神经细胞膜电位相应的不同幅度的超极化,超极化的潜伏期少于2min;(2)在含F的低Ca~(2 )/高Mg~(2 )溶液作用下,神经元膜电位超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