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膜片钳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生理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几年已把它运用于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电生理特性的改变.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与K+通道活动增加有关,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大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某些药物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离子通道而发挥作用.膜片钳技术给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研究带来了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膜片钳技术及其在高等植物细胞研究中的应用作了介绍与回顾,并对其潜在的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等活性的多肽,有关抗菌肽作用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膜片钳技术自发明以来演化出适合不同研究需要的多种记录模式,并成为现代膜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该技术对跨膜离子电流的记录分析,可以对细胞膜离子通道、膜选择性通透以及通道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抗菌肽的分类、组成及理化性质,阐述了膜片钳技术在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Ai P  Zheng JQ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2):125-129
作为先进的细胞电生理技术,膜片钳一直被奉为研究离子通道的“金标准”。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证实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存在并能对其电生理特性、分子结构、药物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以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研究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突破由于筛选技术所造成的针对离子通道为靶标的药物研发的瓶颈,近年来,对膜片钳技术进行了改进以适合药物高通量筛选的需求,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技术。本文就最近几年膜片钳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药物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研究》2017,(3):251-256
随着细胞电生理学的快速发展,膜片钳技术成为研究离子通道最重要的手段。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等领域,其中,膜片钳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海德氏突触的电生理特性,建立用amphotericinB穿孔的膜片钳技术。方法:本文应用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在小鼠脑干的calyx细胞上进行穿孔膜片钳技术的研究。结果:应用amphotericinB进行穿孔后,通道电流衰减现象显著变慢。AmphotericinB的最适浓度为400tc/ml。结论:本研究摸索出了一种稳定的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可以更有效,更真实的反应神经元通道电流的电生理特性。为穿孔膜片钳技术在听觉信息传导和调控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膜片钳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片钳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电生理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不仅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与其它许多技术如Fura-2显微荧光测钙技术、碳纤电极局部电化学微量检测技术以及单细胞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等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本文仅就此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及在解决神经生物学跨膜信号转导问题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细胞分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细胞分泌机制的新进展,简述了时间分辨法在分泌研究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用此法研究获得的细胞分泌机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在体大鼠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ZW  Yang S  Zhang YX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19(3):277-277,285,305
目的:建立在体大鼠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方法:固定麻醉大鼠后对其顶叶皮层锥体神经元行全细胞记录。结果:成功记录到顶叶内锥体层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电流及自发突触活动电流。结论:初步建立了在体大鼠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但对记录的稳定性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微宇宙理论及其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杜秀英  竺乃恺  夏希娟  徐晓白 《生态学报》2001,21(10):1726-1733
简述微宇宙理论,发展史和主要类型,并着重综述了微宇宙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情况,以及与实验室单物种试验和野外试验比较微宇宙的优缺点,并对微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也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1.
昆虫毒理学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昆虫毒理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昆虫毒理学工作者今年取得的成绩进行论述,并对昆虫毒理学的发展做了展望。从研究思路、昆虫毒理学家的数量、发表SCI论文数、杀虫药剂的创制以及毒理机制和杀虫药剂抗药性研究等方面与国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细胞电生理技术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秉军  刘安西 《昆虫学报》2001,44(4):574-581
害虫几乎对所有化学农药及Bt等生物农药都产生了抗性。离子通道是多种杀虫剂的作用靶,因此作为研究离子通道基本手段的电压钳与膜片钳技术在害虫抗性检测与抗性机理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综述了细胞电生理技术在害虫抗性机理、杀虫剂作用机理以及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标记技术及其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标记技术花费低、易操作、对环境安全,是昆虫生态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技术。本文对微量元素标记昆虫的原理、方法、标记特点等进行了介绍,并对微量元素标记技术在研究昆虫迁飞扩散、配偶竞争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昆虫识别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宏伟  张云 《生物信息学》2005,3(3):133-136
介绍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定义,组成系统和发展状况,总结其在昆虫识别中的应用,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昆虫小RNA病毒依据基因组结构特点分为家蚕软化病毒组、蟋蟀痹病毒组和豌豆蚜病毒组。昆虫小RNA病毒蛋白质翻译具有独特性:不依赖于帽子结构,不需要启始因子eIF1、eIF1A和帽子结合蛋白eIF4E;而且蟋蟀痹病毒组和豌豆蚜病毒组结构蛋白翻译从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独立启始,启始密码子是CUU。该文还简介了昆虫小RNA病毒复制机理及与其它动、植物小RNA病毒或类小RNA病毒的亲缘关系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风洞技术在昆虫化学通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周弘春  杜家纬 《昆虫知识》2001,38(4):267-272
综述了昆虫化学生态学中所使用的风洞技术。内容包括风洞的构造 ,风洞的工作条件 ,风洞操作中的技巧和数据采集 ,昆虫在风洞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特征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昆虫体内储存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存蛋白是昆虫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特异性血淋巴蛋白 ,通常在幼虫的脂肪体内合成 ,释放进入血淋巴中。化蛹时 ,又被脂肪体选择性吸收 ,作为氨基酸的贮存库对成虫变态发育和雌性卵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昆虫体内储存蛋白的特性、功能、及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8.
Voltage-gated ionic channels are known to be involved in oncogenesis. However, only a few studies describe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hannels or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y are involved in th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ve processes. Breast cancer cells proliferate and migrate under the constant activation of growth factors, hormones, extracellular matrix interactions, etc. It would thus not be surprising if the activity of the ionic channels was modulated by intracellular regulation pathways such as kinases or phosphatases, which in turn can affect oncogenic properti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some of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fast inward sodium current found in the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DA-MB-231 with two configurations of the patch-clamp technique. With perforated patch, a configuration which allows to keep the cytoplam intact, the mean current amplitude was lower, the relative conductance–voltage relationship was shifted to more positive potentials and the recovery from inactivation was accelerated when compared to ruptured patch, where the cytoplasm is dialysed by the intrapipette soluti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availability–voltage (pseudo-steady-state inactivation) relationship and in time to peak of the curr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gulation mechanisms, possibly involving kinases or phosphatases, are switched off when the cytoplasm is diluted. We propose that such a regulation can modulate the functioning of the channel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membrane voltage changes, which in turn can affect oncogenic properties. This finding is of importance when evaluating the physiopathological role of ionic channel in cancer development.Abbreviations 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 FBS fetal bovine serum - PP perforated patch - RP ruptured patch Presented at the Biophysical Society Meeting on Ion Channels—from structure to disease held in May 2003, Rennes, France  相似文献   

19.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汤方  高希武 《昆虫知识》2007,44(6):810-814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纯化的主要方法是沉淀法、层析法和电泳法。沉淀法是在进行柱层析前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其纯化倍数较低。层析法纯化倍数较高,但其费用也较高。电泳通常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来使用。利用这些方法,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最高纯化倍数为1138倍(马素永等利用层析法和电泳法对亚洲玉米螟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进行纯化)。文章讨论了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纯化研究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Integrating toxicology early in the drug discovery process adds value by providing the earliest possible identification of a compound's potential for toxic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effects relevant to intended clinical use. With this approach true ‘lead’ candidates, with a high probability of clinical success, are identified and advanced while reducing effort and resources expended on compounds without the requisite therapeutic index. Resources are focussed on the speed of getting a discovery ‘lead’ into early clinical development, defining the mechanisms of observed preclinical toxicity and their relevance to human use, and developing early safety data with in vitro test systems ahead of in vivo systems where possible, thus reducing animal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