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SD)是消化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既往研究发现GSD形成机制可能与饮食习惯、肥胖、遗传因素及基因调控水平、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囊运动障碍和胆汁排出受阻、黏蛋白异常积累和胆汁酸代谢障碍等有关。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鸟枪测序及16S rRNA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研究发现消化道微生态(包括口腔微生态、胆道微生态和肠道微生态等)与胆道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对消化道微生态与GSD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综述,旨在为GSD的预防、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人体微生态是人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群落,是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共生和病原微生物的总和,也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器官",它在维持人体健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生态与宿主间有着全面广泛的相互作用机制,微生态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作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3.
杨健 《蛇志》2007,19(4):310-31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全身性疾病,发病率高,尤其在胆道疾病病人中糖尿病更为常见。而胆道结石围手术期的处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就其围手术期的处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糖尿病合并胆道结石患者,男31例,女16例,年龄28~75岁,平均53·5岁。其中急诊手术6例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剖腹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择期手术41例中,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38例。1·2诊断标准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爆破碎石用于治疗复杂胆道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在胆道镜直视下,分别在术中和术后对158例复杂的胆道结石患者进行微爆破碎石,然后用取石网取出碎石,泥沙状结石随液体流出或让其自行流入肠道。结果:158例患者156例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98.73%。明显提高了胆道取石的成功率。无1例出现胆道穿孔、瘘道穿孔及胆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胆道镜下,采用微爆破碎石术治疗复杂的胆道结石是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结石的取净率。  相似文献   

5.
皮儒先  陈平  周渝阳  肖静 《生物磁学》2011,(7):1286-1288
目的:探讨微爆破碎石用于治疗复杂胆道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在胆道镜直视下,分别在术中和术后对158例复杂的胆道结石患者进行微爆破碎石,然后用取石网取出碎石,泥沙状结石随液体流出或让其自行流入肠道。结果:158例患者156例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98.73%。明显提高了胆道取石的成功率。无1例出现胆道穿孔、瘘道穿孔及胆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胆道镜下,采用微爆破碎石术治疗复杂的胆道结石是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结石的取净率。  相似文献   

6.
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对肠道微生物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人们发现益生菌在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大量的研究发现,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疾病防治和保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乳酸菌对人体微生态环境的益生功能,并对乳酸菌和人体微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以及乳酸菌对一些常见人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皮肤黏膜微生态是指寄居在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通腔道的微生物群落与人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在皮肤黏膜结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态环境。微生态可对人体的疾病、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围绕该领域的研究不容忽视。以往的微生态研究通常基于传统的培养方法,存在诸多无法克服的缺陷和不足。随着PCR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PCR相关的各种分子技术以其各自的特点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患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微生物群被认为是人体“第二基因组”,在维护人类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结构及功能紊乱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高通量测序等生物技术的发展,诸多研究揭示了微生物群与乳腺癌关系密切,微生物群可能通过影响雌激素代谢、干预细胞增殖与凋亡、调节免疫及炎症等途径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影响乳腺癌对化疗及免疫治疗的反应。本文就乳腺癌组织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研究概况展开综述,并提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胆道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它由肿瘤、结石、炎症等多种原因所致。胆道梗阻前后往往使细菌通过各种渠道到达胆道 ,从而继发胆系感染。本文对我院 1995年 5月~1999年 10月 70例胆道手术病人的胆汁细菌培养 ,寻求找到胆道梗阻后胆汁细菌的变化 ,为临床胆道梗阻的病人提供治疗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0例病人中 ,男性 5 2例 ,女性 18例。年龄17~ 74岁 ,平均 5 0 .1岁 ,全部病人分两组 :胆道梗阻组 40例(其中胆总管结石 2 7例、肿瘤 13例 ) ,对照组 30例 (其中胆囊结石 18例、炎症 12例 )。1.2 方法 术中一次性无菌注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情况,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06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共53例,采取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共53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两组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情况,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显著低于对照组(3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1.
Various techniques are available to evaluate patients suspected of having common duct stones before an operation on the biliary tract. In patients without jaundice, intravenous cholangiography with tomography may provide satisfactory visualization of the biliary system and its contents. Sonography and computerized axial tomography are useful noninvasive methods. Endoscopic retrograde and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re invasive techniques; but, when successful, they provide the most precise preoperative information obtainable about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tones in the biliary system. The most appropriate diagnostic procedures must be carefully selected for each patient. Each year in 3,000 to 4,000 cases, stones are found remaining in the bile ducts after common duct explor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stones. Retained stones can be treated by nonoperative extraction, by irrigation techniques and by surgical removal. Extraction methods probably deserve first consideration, if experienced personnel are available. The technique of irrigation of the common bile duct with cholic acid or other solutions, although limited in success, may also be tried; if these procedures fail, then reoperation is indicated.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消化内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是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急性胰腺炎每年发病人数的40%-60%,病死率较高,常规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因,易导致复发,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创伤较大,费用较高,住院时间较长,易引起其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恢复。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为一种内镜与放射技术相结合的诊断治疗方法,对胆管内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是最高的,诊断结石的敏感性大于95%。在20世纪70年代被认为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禁忌症,近年来随着ERCP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ERCP已成为治疗胆胰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ERCP可清除胆管结石,从而达到通畅胆道,减少胆汁向胰管反流,迅速改善患者病情,阻断病情进展的目的,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复发和改善总体预后,为广大ABP患者带来了福音,此外,还能减少患者住院费用,节省医疗资源,对于个人及社会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管系统探查中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14年8月应用术中超声对胆道系统进行探查的病例资料58例,对其术前影像学表现、手术过程、术中超声所见以及术中和术后诊断进行分析,研究术中超声对胆道探查的应用价值。结果:(1)58例应用术中超声病人中,肝内外胆管结石35例、肝门部胆管癌及胆总管癌11例,急性胆囊炎8例,胃癌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胆总管炎性狭窄1例,胰腺癌1例。术中超声确认取净结石或胆总管未见明显异常34例,定位肝内胆管残余结石6例,发现胆总管内尚有结石2例,术中超声确诊胆管癌2例;另发现胆总管先天性解剖异常2例;(2)在发现胆管结石方面,与术前MRCP无显著性差异(P=0.643);与术前CT、B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诊断率分别为B超74.3%,MRCP 91.4%,CT 77.1%,IOUS 94.3%。结论:术中超声胆道系统的探查可以在广泛的疾病中得到应用,可以对术前影像学检查起到验证和补充的作用,且在术中引导各种介入操作中起到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Ampicillin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the serum and in the bile from both the gall bladder and the common bile duc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biliary tract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radiologically non-functioning gall bladders ampicillin was either not present or its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than normal. Therapeutic levels were present in the common bile duct of all patients except those with obstruction of the common bile duct. Hence ampicillin fails appreciably to penetrate the obstructed viscus in obstructive biliary tract disease, and it is unlikely to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this.  相似文献   

15.
张笑  郭丰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2):713-723
人类生殖道有多种微生物定殖,它们构成生殖道正常微生物菌群.乳酸杆菌是健康人群生殖道中最主要的微生物,具有维持生殖道生态平衡和防止病原体入侵的功能.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导致各种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性传播感染、不良妊娠结局、不孕不育和肿瘤等.对生殖道炎症的治疗除常规的抗菌治疗外,益生菌在恢复菌群结构和维系生殖健康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16.
胆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较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恶性程度高,转移早,一经临床确诊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目前,虽然有关胆道肿瘤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很多,但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Snail转录抑制因子对生物胚胎的发育和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上皮细胞正常分化和增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相关研究表明Snail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拟就国内外有关转录因子snail与胆道癌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胆道癌的临床诊治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小切开术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与单纯EST对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小切开EST术治疗,给予研究组小切开EST+EPBD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一次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结石复发率等指标;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排便天数等临床指标;术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腹痛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一次取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碎石、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排便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腹痛、术后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33%(7/75),显著低于对照组37.33%(2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开EST联合EPBD对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显著,该方法可有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至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