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定勇  牟树森 《生态学报》1999,19(1):140-144
按酸沉降危害程度的差异及不同功能区,进行了大气、植物、土壤汞的同步调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汞对土壤-植物系统汞累积的影响非常明显,土壤、植物含汞量均随大气汞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土壤-植物系统汞累积与大气汞浓度有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植=0.882**,n=53;r土=0.741**,n=52)。调查还发现,当大气汞浓度大于30ng/m3时,土壤-植物系统汞累积较为明显,因此把30ng(Hg)/m3作为本地区大气汞对土壤-植物系统造成二次污染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2.
金华北山区部分绿色蔬菜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马铃薯、菜豆、萝卜和番茄等4种绿色蔬菜进行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全面测定。结果表明:绿色蔬菜具有高营养、无毒的特点。(1)4种绿色蔬菜的含钙量分别为一般蔬菜同一品种的240%、198.5%、163.7%和157.8%,含铁量分别为17.4倍、8.7倍、10.7倍和12.7倍,含磷量分别为118.2%、102%、163.6%和177.8%,并具有较高的镁、锌、铜和锰等元素的含量。(2)4种绿色蔬菜的镉、砷、汞、氟、六六六、DDT、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甲胺磷、杀螟硫和倍硫磷等13项有害物质全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3)4种绿色蔬菜的VB1含量分别增加20%、22.2%、16.7%和6%,VB2分别增加30%、12%、135%和26.7,Vc分别增加8.6%、68.9%、12.1%和18.1%,胡萝卜素分别为一般同种蔬菜的16倍、2.9倍、13.5倍和4.5倍。(4)其蛋白质含量也分别增加18.5%、13.9%、7.5%和30%,灰分分别为2.08倍、3.15倍、2.85倍和2.96倍,总糖分别为一般同种蔬菜的91%、101.1%、191.3%和95.2%,粗纤维分别为113.3%、89.2%、86.7%和105%。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凤眼莲、芦苇、蒲草、杏菜、黑藻等高等水生植物对含砷、汞、镉污水的监测作用和净化能力以及温度、pH值等因子对植物的影响。初步认为凤眼莲是含砷污水的监测植物,同时又是含砷、汞,镉污水的净化植物。芦苇,蒲草是抗污能力较强的植物,并能吸收积累污水中的砷、汞、镉。水生植物对砷、汞、镉的忍耐力大小是因其植物生活型不同而异,一般为挺水植物>飘浮、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积累量为沉水植物>飘浮、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受温度和pH值等生态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四种重金属在金针菇栽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铅、镉、砷、汞4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在金针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为金针菇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在培养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铅、镉、汞、砷栽培金针菇,测定其在各栽培阶段培养料、金针菇子实体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金针菇子实体中4种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培养料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金针菇子实体中4种重金属主要是来源于培养料,但金针菇子实体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对汞的吸收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最高达到7.590,富集能力大小依次为汞>镉>砷>铅。  相似文献   

5.
5种湿地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芦苇、水葱、千屈菜、扁秆藨草、长苞香蒲5种湿地植物进行盆栽实验,比较它们对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特性,分析重金属在各植物体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评价所测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为利用植物修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种植湿地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效果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中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2)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富集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水葱根部对重金属镉的富集系数最大,芦苇根部对重金属铬、汞、铅、锌的富集系数均最大,千屈菜、扁秆藨草和长苞香蒲根部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较小;芦苇地上部分对金属镉的富集系数最大,千屈菜地上部分对金属铬、汞、铅的富集系数均最大,水葱地上部分对金属锌的富集系数最大。(3)5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镉、铬、汞、铅、锌的转移系数差异显著,其中扁秆藨草对土壤中镉、铬、铅、锌的转移系数均为最大,对铬和锌的转移系数均大于1,长苞香蒲对铬的转移系数大于1,仅次于扁秆藨草。其他3种植物对5种重金属的转移系数均小于1。研究表明,5种湿地植物对重金属Cd、Cr、Hg、Pb、Zn都有富集和转移的能力,但不同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羊草草原植物-土壤之间主要营养元素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羊草草原土壤中N、P、K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是生长季初期较高,6-8月生长旺季较低,生长季末再度升高。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配是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地下部分N的贮量为地上部分的3.6倍,K为2.9倍,P为2.8倍。地上部分3种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从生长初期开始上升,最大值出现在8月,生长末期逐渐下降。地下部分的季节变化规律,大体上在整个生长季内呈上升趋势,随着根系的生长,营养元素的积累量不断增加。对植物-土壤之间营养元素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N、P、K在备状态中的比例趋于恒定。在稳定状态下,3种元素在土壤中的比例逐渐减少,与初始量相比N、P、K的含量分别减少21.23%、5.14%和2.99%。在其它状态中,3种元素的含量均有提高,特别在枯枝落叶和死根中增加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农田生态系统N、P营养平衡及其肥料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9年的农田生态系统N、P营养平衡定位试验研究表明,N、P肥配合施用,实行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使土壤速效和迟效P库容量得到补充.最后几年的P肥利用率达21.1—65.1%,N肥为49—75%.储备性施P第1年的利用率只有6.5-7.3%,而前3年之和达到24—28.5%,9年3个时段平均利用率27.9—42.8%,补偿性施P的19.5—42.9%.施P65.5kg·ha-1·yr-1时,既能满足作物对P的需求又能补充土壤速效P库容量.  相似文献   

8.
对冀北高原闪电河水库上游20km长的河段的多介质体中总P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分析表明,同源水体的总P含量各段不一,其中最高量(0.0824mg·L(-1))为最低量(0.0228mg·L(-1))的3.6倍;不同介质体总P含量以土壤(3402mg·kg(-1))>淤泥(1992mg·kg(-1))>岩石(542mg·kg(-1))>水体(0.0553mg·L(-1))的排序递减,并随温度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9.
运用油松年轮揭示承德市硫及重金属污染的历史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油松年轮研究了承德市逢1800年以来大气污染的历史过程,结果表明:避署出庄油松年轮内S含量自本世纪初开始升高,比19世纪初增加1-2倍,至70-80年代达3-5倍,而在最近8-10年则达到10倍以上,其中碧峰门古松木质部年轮内S含量由40-50μg.g^-1达到目前的572.9μg.g^-1,从而指示出承德市大气SO2浓度由城市化初期的<0.1mg.m^-3增加到目前的30mg.m^-3,  相似文献   

10.
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放牧空间演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牧条件下,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比较牧阶段下降了67.96和75.00%,羊草种群根茎分蘖数和种子产量下降1.0和3.3%,极牧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分别下降到轻牧阶段的21.1和66.5%,而碱化度和全盐量却分别增加了1倍和8倍。  相似文献   

11.
以‘新选七叶’油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培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重金属(镉、铅、汞)胁迫下,油菜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特征,并探讨重金属在土壤—蔬菜间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积累规律存在差异,镉和汞在植株上的积累规律为根叶茎,而铅在植株上的积累规律为根茎叶。油菜根部对重金属的累积能力远高于茎和叶,根部对三种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为镉汞铅。油菜各部位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20.859)。以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的最大限量为标准(GB 15201-1994、GB 14935-1994、GB 2762-1994),计算得出土壤中对应的镉、铅、汞临界值分别为0.362、43.62、2.892μg/g。  相似文献   

12.
海河流域植物土壤中氮碳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研究了海河要植物(包括栽培和野生植物)及土壤中氮、碳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本区植物氮含量平均约2%,最高约6%,少数植物约3%-4%;不同植物类型氮含量以蔬菜植物最高,苔藓、蕨类植物最低,大多数植物碳含量平均在40%-45%左右,其次为茎和叶。不同土壤类型含氮量以亚高山草甸土最高,盐碱土最低,0-10cm土层含氮量明显高10-20cm土层。不同土类炭含量以棕壤土最高,草甸褐土,潮土最低,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不同产地黄精中砷、铅、铬、镉、汞含量的方法,进行含量分析,为黄精的医用和食疗安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ICP-MS法对52份野生黄精样品中5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野生黄精中5种重金属的方法检出限为0.002~0.020 mg/kg,回收率为95.5%~104.4%,精密度为2.8%~4.6%;野生黄精根茎中含量高低依次为铬、铅、镉、砷和汞,各元素间呈正相关;巫山的铬和砷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奉节的铅最高,石柱的镉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黄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高低:根须>根茎>叶子>种子,其中根须的铬含量高达4.406±1.021 mg/kg。结论:野生黄精的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不同部位的含量也有差异:地下部位(根须、根茎)含量大于地上部位(叶子、种子)。本研究可为黄精的外源性污染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桂林市龙胜县作为罗汉果的三大主产区之一,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罗汉果质量影响到该区罗汉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探索龙胜县丘陵山区典型贫困村罗汉果园的安全性,该文研究了宝赠村典型罗汉果园土壤及罗汉果果实中砷、铜、锌、铅、镉、铬、汞7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Hankanson指数法分析了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龙胜丘陵山区...  相似文献   

15.
银王亮丝草的试管微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植物名称银王亮丝草(Aglaonema com-mutatumcv."SilverKing”),又名银王粗肋草、银王万年青、银皇帝。2材料类别带腋芽的茎段。3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芽诱导培养基附加6-BA2.0~2.5mg·L-1(单位下同);芽增殖培养基附加6-BA4.0~4.5及NAA0.01~0.02;生根培养基采用3/4MS附加IBA3.0~3.5及GA33,0。所有培养基蔗糖及琼脂含量分别为3%和0.75%,pH值均调至5.8。培养温度26~28℃,光照8~10h·d-1,光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受汞污染的农田土壤—植物系统中汞的分布,迁移和积累的规律。土壤中的汞在离污染源3公里的范围内含量最高;主要集中在0一20厘米的土壤上层,几乎不往下迁移。植物可以从土壤和大气中吸收、积累汞。在汉沽区没有发现由于汞污染所造成的植物受害症状。植物中的汞含量与土壤中的汞含量成正相关。土壤汞含量与水稻茎叶汞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36(N=7),与糙米汞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98(N=7)。植物不同部位的汞含量根>叶>茎>种子。不同作物种子比较,糙米>高粱>小麦。在大气中汞含量高的地段,植物地上部分汞含量高于根。土壤、植物中的汞不断地向大气扩散,而大气中的汞随着降雨、降尘等又不断地沉降到土壤和植物的气生表面,并可被植物吸收。汞向其邻近地区扩散的能力较小。  相似文献   

17.
改性措施对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采用田间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复合污染土壤上石灰+Ca、Mg、P肥处理对重金属迁移、积累的影响及重金属的作物效应.结果表明,在污染土壤上采用石灰+Ca、Mg、P肥处理可减少重金属向作物籽实的迁移和积累,特别是Cd、Ph、As3元素;改性以后,水稻、小麦Cd吸收量比改性前降低了31.5—55%.4种作物对Ph的吸收量降低了23.4-57.8%,Cu、Zn吸收量略有降低.水稻As吸收量增加了56.8%,小麦、大豆As吸收量减少61.8-81.1%.重金属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Cd、Ph、Zn交换态百分含量不同程度地有所减少,而碳酸盐结合态有所增加,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人工污水中的磷在模拟秋茄湿地系统中的分配与循环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在温室中建立模拟秋茄湿地系统,含底泥、潮汐海水和1年生秋茄苗。对照组用15‰的人工海水,污水处理组分别用正常、5倍和10倍浓度的人工污水每时、定量对模拟系统污2次,持续1a,用以研究P在系统中的分配和循环。结果表明:加入系统的污 P主要存留在土壤中,留存于植物体物凋落叶中的很少;植物吸收土壤或污水中的P在污水处理组中,以叶中含量最大,对对照组以根含量最高有明显的区别;对照组及3个污水处理组P元素的  相似文献   

19.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_2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蒋高明  黄银晓 《生态学报》1997,17(5):477-482
模拟北京山区辽东栎林群落,对该类型土壤释放CO2过程进行了连续3a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土壤呼吸强度平均为5.92±1.32μmolCO2m-2s-1,在不同月份中,以8月份最高,10月最低,依次为8月>7月>6月>9月>10月(P<0.05);13:00为土壤日呼吸的最高峰。温度为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二者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r=0.5668,p<0.001,n=94)。据3a观测的土壤呼吸日平均值计算得出,模拟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2的通量估计范围为171.5~275.1kgCO2hm-2d-1,平均为223.3kgCO2hm-2d-1。  相似文献   

20.
对草原土壤N2O释放及其受全球变暖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以沼泽泥炭土N2O释放量最大,生长季节为13~12.2kgN·hm-2·a-1,其次灰壤土,为1.5~2.4kgN·hm-2·a-1,酸性棕壤最小,为0~3.2kgN·hm-2·a-1;N2O的释放层灰壤土在0~5cm,其它2种土壤为0~10cm;施肥试验表明,N、P肥在生长季节对土壤N2O释放量影响不显著,但在生长季末期,N肥对酸性棕壤及灰壤土N2O影响显著,施肥后第3天酸性棕壤由对照的1.3提高到44.2kgN·hm-2·a-1,灰壤土则由对照的1.9提高到31.1kgN·hm-2·a-1,说明全球变暖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不会诱发N2O释放量的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