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结构与某些生化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种单粒包埋型的杆状病毒,在扫描电镜下呈不规则多面体。病毒多角体大小不一致,平均直径为0.59μ。病毒粒子为340×85nm. 经SDS—PAGE分析,病毒的多角体蛋白主带分子量为29500道尔顿;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具有25条多肽,分子量为17.8~69.5×10~4道尔顿。病毒多角体蛋白氨基酸组成中富含Asp和Glu,而His、Cys、Met的含量却很低。病毒DNA的分子量为67.89×10~6道尔顿。  相似文献   

2.
两株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来源不同的两株菌麻蚕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一株为较长期饲喂马桑叶的蓖麻蚕从自然罹死的幼虫和蛹中分离的多角体病毒(简称ArscsNPV);另一株为饲喂蓖麻叶的蓖麻蚕从幼虫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ArscsNPV);另一株为饲喂蓖麻叶的蓖麻蚕从幼虫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ArNPV)。两株核型多角体病ArNPV多角体大小约1.2-2.0μm最大的可达2.9μm。两株NPV病毒粒子均为杆状,ArscsNPV病毒粒子大小平均为310×50nm;ArNPV病毒粒子大小为350×50nm。两株NPV均为多粒包埋型。两株NPV的多角体蛋白均为单一组分,ArscsNPV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7.5kd;ArNPV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8kd。两株NPV的病毒粒子结构多肽均含有21条多肽,其中各多肽分子量有所差异。ArscsNPV的病毒粒子多肽分子量范围为11-130kd;ArNPV病毒粒子多肽分子量范围为11-96kd,其中有11种多肽了量彼此相同包括两种主要多肽(54kd和33kd)。用SDS-苯酚提取的病毒核酸,经实验证明均为双链DNA型使用几种内切酶酶解,求得两株NPV的核酸分子量,ArscsNPV为52.4×10^6d;ArNPV为73.5×10^6d。  相似文献   

3.
用薄荷伪造桥虫核型多角体病毒(Argroyamma agnata NPV)(以下简称Aa NPV)在室内感染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幼虫,从死虫体内分离到一种NPV。经电镜观察,多角体蛋白分析、病毒核酸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等研究,证明此多角体直径为1.5—2.6/μm,病毒粒子为杆状,其大小为100—150×420nm,病毒粒子为多粒包埋型。提纯的多角体蛋白只有一种多肽,分子量为33,500d,提纯的病毒粒子的结构多肽至少有15种,其分子量范围为15,600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HaSNPV)资源,为开展害虫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对首次在朝鲜分离到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形态结构,结构多肽。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多角体直径0.36-1.3μm,平均1.02μm,病毒粒子大小为326 nm×69nm。经SDS-PAGE分析,棉铃虫核型多角体朝鲜株多角体蛋白为一条带。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8.7kDa。棉铃虫核型多角体朝鲜株基因组经BamH Ⅰ,EcoR Ⅰ,HindⅢ和Pst Ⅰ消化后,得到的内切酶图谱表现,与已报道的几个分离株比较类似。分子大小均为130.18kb。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HaSNPV)资源,为开展害虫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对首次在朝鲜分离到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形态结构,结构多肽.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多角体直径0.36-1.3 μm,平均1.02μm,病毒粒子大小为326 nm×69nm.经SDS-PAGE分析,棉铃虫核型多角体朝鲜株多角体蛋白为一条带.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8.7kDa.棉铃虫核型多角体朝鲜株基因组经BamH I,EcoR I,HindⅢ和Pst I消化后,得到的内切酶图谱表现,与已报道的几个分离株比较类似.分子大小均为130.18kb.  相似文献   

6.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精细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茶园害虫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幼虫体内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单粒包埋型。多角体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平均大小为1.76μm。病毒粒子平均大小为287×65nm,粒子两端有环状的帽状结构。测量EgNPV-DNA的分子量约为34×106道尔顿。生物毒力测定其LD56为8.6×105PIB/ml。  相似文献   

7.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不连续系统的垂直板SDS—PAGE对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BsNPV)的多角体蛋白、病毒粒子的结构多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EDTA和热处理的多角体蛋白仅有一条主带,其分子量为31×10~3±1000d;病毒粒子至少有23种结构多肽,其分子量的范围在13—107×10~3d之间。用PAS染色测定多角体蛋白、病毒粒子中的糖蛋白,结果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及基因组酶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Parocneria orienta Nuclear polyhedrovirus,简称PaorNPV)形态结构、结构多肽、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等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不连续系统垂直板SDS-PAGE分析了PaorNPV的多角体蛋白、病毒粒子结构多肽.应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aorNPV基因组DNA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表明:经热处理的多角体蛋白仅有一条带,分子量为31.5 kD,不经热处理的多角体蛋白有三条带,分子量分别为31.5 kD、29.1 kD、28.6 kD;病毒粒子包含有25种结构多肽,分子量范围在17.6-114.6 kD之间.PaorNPV DNA经BamH I.EcoR I、HindⅢ、Pst I和Xho I酶切分别产生9、12、12、12和14条片段.基因组大小平均为124.6 kb.  相似文献   

9.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形态结构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对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多角体大部分为六边形,少数为四边形及近园形,其大小在0.47~2.45μ之间,平均为1.1μ。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致密的核芯区由一层外壳包裹,直径为60nm。病毒粒子表面有12个刺突,放大图象可见其亚单位排列。多角体蛋白的主要成分为一种,分子量为26200道尔顿,多角体蛋白氨基酸组成中不含半胱氨酸;其碱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之比为1:2.16。病毒粒子结构蛋白含五条多肽组分。用SDS-热酚法提取所得核酸,其热变性紫外吸收OD_(260)值增加51.6%。抗核酸酶S_1。Tm值为86℃。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可分为9个片段,而在5%PAGE中,则可分为10个片段。各片段大小在0.66×10~6~2.85×10~6道尔顿之间,总分子量为15.35×10~6。电镜分析研究显示了CPV RNA在0.4μ、0.8μ和1.2μ处有三个分布峰。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某些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中国江苏分离株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棉铃虫CPV通过其寄主幼虫大量增殖,经蔗糖梯度超离心纯化,CPV粒子由碱液溶解多角体释出,其沉降系数为403.9S,分子量为41.9×10~6,CPV多角体蛋白的主要组份为一种,分子量为27,000;CPV粒子结构蛋白则由六种多肽组成,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CPV多角体蛋白和CPV粒子均包含10种以上的多肽组份,经双向电泳,(PV粒子结构蛋白包含15种以上的多肽组份,CPV多角体蛋白氨基酸组成中不含半胱氨酸,其碱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比值为1.005,用SDS-热酚法提取所得CPV核酸,其解链温度为83侧;其碱基组成,A=U,G=C,说明CPV核酸是双链RNA,其G+C%为43%,在1%琼脂糖凝胶和3%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CPV RNA分别可分得11和13条基因片段,各片段大小为0.51~2.45×10~6,总分子量为17.94×10~6,电镜研究显示了CPV RNA在0.3μ,0.6μ1.0μ处有3个分布峰。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