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研究了长江中游嘉鱼至新滩口江段瓦氏黄颡鱼的繁殖生物学。性腺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4-7月性成熟系数较高,为繁殖季节。雌、雄鱼的肥满度和脂肪系数在繁殖前和繁殖后各出现1个峰值,繁殖期出现最小值。绝对繁殖力为1088-19765(粒),平均7728±4093(粒);相对繁殖力为23-88(粒),平均55±16(粒)。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体重与绝对繁殖力的关系最密切。群体性比接近1:1。属一次性产卵类型。两性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为补充群体占优势的繁殖群体。  相似文献   

2.
环境荷尔蒙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话题。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化学有毒试剂,其中,有一类物质能够模拟或抑制内分泌激素的活动,我们称之为内分泌干扰物。内分泌干扰物有能力改变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双酚A作为一种环境雌激素,属于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种。双酚A被广泛应用于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脂的制造。双酚A具有弱雌激素效应,能够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引起内分泌系统的应答。目前的研究表明,双酚A会透过血胎屏障影响到胚胎发育,会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肝组织功能以及生殖器的发育造成损伤。本文主要综述了环境雌激素双酚A在小鼠发育阶段所引起的诸多不利影响,并对环境荷尔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环境雌激素双酚A对脑和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蕾  徐晓虹  田栋 《中国科学C辑》2009,39(12):1111-1119
双酚A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其广泛使用引起的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危害不容忽视. 双酚A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 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模拟或干扰体内雌激素的合成、代谢和活动, 从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 在脑发育过程中, 双酚A不仅影响脑内雌激素合成关键酶芳香化酶的表达和活性, 还可改变不同脑区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的表达, 并因此放大或干扰雌激素对脑发育的调节作用. 经典的雌激素核受体机制和非基因组细胞信号系统均参与双酚A对脑发育的影响. 许多脑区特别是与行为相关的如下丘脑、脑干蓝斑、皮层和海马等脑区的结构、递质系统等发育受双酚A影响, 干扰其发育的性别分化, 并因此影响生殖行为、探究、焦虑和学习记忆等多种神经行为的性别分化. 双酚A影响脑发育的细胞、脑区和时间特异性, 以及对脑发育过程影响的动态变化, 使双酚A对脑发育的影响非常复杂. 发育中的脑对双酚A特别敏感, 低于环境排放安全标准剂量的双酚A已可影响脑和行为的发育. 因此, 双酚A环境排放安全标准的重新制定非常必要, 而对双酚A毒理学的进一步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将有助于其环境排放安全新标准的确定.  相似文献   

4.
绿色太阳鱼的生物学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绿色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的食性、生活习性、对环境的适应性、生长和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绿色太阳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对温度适应性广。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为:W=0.375 3L3.194 9,同龄雄鱼大于雌鱼。135~180日龄性成熟,为多次产卵类型,卵沉性、粘性,绝对怀卵量与体重呈直线正相关:Y=0.551 2 0.252 3X,相对生殖力为260粒/g,胚胎发育阶段所需积温为950℃.h.。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及室内喂养观察、野外采集、室内解剖等方法,对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繁殖生物学基础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福寿螺为雌雄异体,具有明显的第二性征;壳顶面观察,雌性的第2~3螺层为黑色,雄性的为淡黄色。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生殖孔组成。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前列腺、阴茎囊和阴茎组成,此外还具有特殊的辅助交配器和香腺。福寿螺交配方式特殊,辅助交配器和香腺在交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福寿螺为倒退式产卵,产卵于水面之上的附着物上,腹足在产卵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雄螺独特的交配器官和交配方式、雌螺独特的产卵方式和高繁殖力、受精卵的离水孵化使福寿螺后代数量极大,对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长江江豚繁殖生物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郝玉江  王丁  张先锋 《兽类学报》2006,26(2):191-200
长江江豚,即江豚扬子亚种,是仅分布于长江及附属湖泊中的唯一江豚淡水亚种,也是3个江豚亚种中最濒危的一个亚种。本文概述了30 年来国内外关于长江江豚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繁殖生态学、组织解剖学、生理学以及行为学等4 个方面阐述了长江江豚繁殖生物学研究现状,并对其中一些相互矛盾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力图为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指明方向,为早日实现长江江豚的人工繁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间,分别于北江中上游及流溪河上游支流采集侧条光唇鱼样本358尾及522尾,对两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群雌鱼及雄鱼的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1 龄,北江种群雌性由1 ~5 龄组成,雄性由1 ~4 组成,性比为雌性:雄性=1:1.73;而流溪河种群雌性由1 ~4 龄组成,雄性由1 ~3 组成,性比为雌性:雄性=1:1.40。北江种群繁殖群体的各年龄组体长及体重均较显著大于流溪河种群。北江种群的繁殖期约为2~10月份,高峰期为3~7月份;而流溪河种群繁殖期为2~8月份,高峰期约为每年的5~7月份;繁殖期内,北江种群雌性及雄性的成熟系数均高于流溪河种群。北江种群各年龄组或体长组的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与体重相对生殖力均极显著地大于流溪河种群。本文结合北江和流溪河在营养状况、捕捞压力及溪流级别上的差异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安徽特有植物安徽羽叶报春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林 《生物多样性》2007,15(6):599-607
本文分别从物候、繁育结构和传粉等方面研究了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安徽特有种--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 安徽羽叶报春是典型的形态和功能意义上的花柱二型的二年生植物, 其始苗期为9月, 一直持续到第二年6月底或7月初死亡, 各居群长柱花植株比短柱花植株开花略早3–5 d; (2) 安徽羽叶报春的散孔型花粉显示其在报春花属中有重要的系统意义和进化意义。同时, 短柱花花粉量比长柱花少, 但其花粉直径是后者的1.78倍左右; (3) 长花柱的雌蕊长度是短花柱的1.64倍, 而且其柱头上的乳头状突起比短花柱上的长而稀; (4) 3个研究居群的P/O比都不相同, 我们发现花粉量比胚珠数量有更大的变异, 这可能与生境有关; (5) 安徽羽叶报春为异花授粉植物, 蓟马属(Thrips)昆虫为其重要的传粉者, 其同型花授粉可育性远比异型花授粉的高; (6) 其长、短柱型种子没有明显的形态差异, 多属不等边七面体, 少为其他多面体。据研究, 在小居群中两种花柱类型植株的比例失衡, 生境的破坏和伴生种的消失可能是导致安徽羽叶报春濒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中下游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3—2014在皎平渡圆口铜鱼产卵场的定点亲鱼收集(n=206)和2006—2014年在金沙江中下游金安桥至巧家干流江段的流动亲鱼采集(n=70), 对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定点亲鱼收集的结果显示: 圆口铜鱼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30 mm, 体质量441.0 g, 年龄4龄; 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全长352 mm, 体质量396.6 g, 年龄3龄; 50%个体达到性成熟的年龄和全长分别为雌性4.32龄 406 mm, 雄性4.44龄 412 mm; 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37﹕1, 繁殖群体中雌性年龄为4—7龄, 雄性年龄为3—7龄; 雌雄个体的性成熟系数平均值均以6龄个体最高, 分别为10.55%和3.45%; 平均卵径为0.16 cm, 卵径分布呈双峰型。定点和流动亲鱼收集的雌性性成熟个体的结果表明: 圆口铜鱼绝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4055—137900粒/尾, 平均值为22817粒/尾; 相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5—73粒/g, 平均值为20粒/g, 75.68%个体的绝对繁殖力在10000—30000粒/尾之间, 70.27%个体的相对繁殖力在15—20粒/g之间; 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随着体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全长、体质量与绝对繁殖力呈指数分布函数正相关, 而与相对繁殖力呈二次项函数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圆口铜鱼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间,以D系银鲫体型最高,其相对体高平均为47%,A系为44.4%,C系为43.7%,B系为41.7%。在生长速度方面以D系生长最快,其次为A系,这两个系的银鲫在含肉量与肌肉蛋白质含量上均无明显差异,但D系银鲫对饵料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A系,因此生产上养殖以D系银鲫为母本,红鲤为父本人工繁殖而成的高体型异育银鲫,可提高经济效益10—20%。银鲫4个雌核发育系的卵巢发育进程不同,D系卵母细胞在2月份有个迅速发育期,因而最早进入成熟产卵期。A系成熟产卵期略晚,C系成熟产卵期较迟。银鲫染色体数目存在系间差异,D系染色体数目为162,A系和C系为156。  相似文献   

11.
鱼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鱼类或濒危物种,然而一些经济价值较低的物种的遗传结构却甚少关注。因此,研究选择了经济价值较低的■(Hemiculter leucisculus),共计323尾个体分别来自13个长江流域及其附属湖泊的自然群体。通过扩增线粒体DNA Cytb基因序列片段(1100 bp),以探讨■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分析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高核苷酸多样性的模式,表明该种群在长江流域较为稳定。另外,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有5个线粒体谱系(谱系A-F)组成。中性检验和核苷酸错配分布分析均显示谱系A、B、E、F曾经历过种群扩张,并且呈现从上游向中游扩张的规律。谱系间较高且显著的遗传分化指数和显著的系统进化关系,均表明谱系A-F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暗示长江流域可能至少存在4个不同线粒体DNA水平上的种。■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可能受到了长江流域特定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点种法初筛和牛津杯法复筛, 从中华鳖肠道筛选到1株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 sobria)以及豚鼠气单胞菌(A. caviae)具有拮抗作用的益生菌株Dec-43。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结果与《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中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的生理生化特征一致。提取细菌基因组DNA, 通过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从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中克隆到了一个长度1448 bp的片段, 经测序和序列比对, 该片段与Genbank中屎肠球菌的序列相似性达99%, 因此, 该菌株确定为屎肠球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温度、盐度、初始pH、接种量等参数分别为: 36℃、盐度0.6%、培养基初始pH 7、接种量10%; 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了该菌株培养基中碳源(葡萄糖)、氮源(蛋白胨)最适含量分别为15和10 g/L。研究发现了一株中华鳖肠道潜在益生菌, 并研究了其生长特性, 为中华鳖养殖行业益生菌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栖境不同的两种跳甲复眼结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炳群  李世文 《昆虫学报》1996,39(3):260-265
栖息于荫暗隐蔽处的蛇莓跳甲(Altica fragariae)和向阳开阔地的萎陵跳甲(A.Ampelophaga)的复眼外部形态及小眼微细结构有如下相同特征:两复眼均比较小,呈“八”字型排列在头部近背方的两侧;每个小眼含有一个双凸面的角膜锥体、4个森氏细胞和7个小网膜细胞;2个主色素细胞及11-12个附色素细胞围绕在小眼的外缘;小网膜细胞和色素细胞内均有丰富色素颗粒,当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小网膜细胞内的色素颗粒发生位移;在视杆中段横切面上,视杆由7个微绒毛呈平行排列的矩形视小杆组成,其中的6个视小杆互相连成一个近似六边形的框架,将另一个视小杆围在中央。两种跳甲复眼结构的主要差异有:蛇莓跳甲每个复眼大约仅有150个小眼,而萎陵跳甲约有2印个;复眼曲率半径前者只有后者的一半;视杆中段横切面上,视杆占整个小网膜面积的比率两虫分别为37%和25%,蛇莓跳甲高于萎陵跳甲。对以上形态结构特征可能具有的功能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