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64年7月8日上午9时左右,我们在湖南省宜章县国营莽山林场野外采集时,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区公路旁,采到一只正在跳跃的,且左后肢全缺的畸形瑶山髭蟾(Vibrissaphora yaoshanensis)。  相似文献   

2.
峨眉髭蟾早期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的外部形态,刘承钊等(1945,1950,1961)曾有记载;有关该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资料,费梁等(1984)也作过报道,并对分布于四川峨眉山和贵州梵净山两地的成蟾和蝌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这些资料有助于了解我国特有的珍贵蛙类——峨眉髭蟾的概况。但是,有关峨眉髭蟾的胚胎发育资料尚未见有报道。1982年我们曾对峨眉髭蟾的近缘种雷山髭蟾(Vi  相似文献   

3.
峨眉髭蟾精子形态结构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boringii)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的结果表明:峨眉髭蟾的精子具角蟾科物种精子基本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即精子头部呈螺旋状,尾部呈弯曲状;精子具锥形的顶体、纤维束构成的穿孔器、平行排列的中心粒和双轴丝;线粒体位于尾部;精子核窝不明显、无轴纤维和波动膜等特征。此外,对已有报道的角蟾科和无尾类物种精子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表明:(1)角蟾科精子细胞核呈螺旋状,中心粒平行排列,尾部具双轴丝等结构不同于无尾类其他科精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科间差别;(2)角蟾科精子各部的量度,尾部线粒体的分布和数量,以及轴丝的排列等特征在属间和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峨眉髭蟾和东南亚拟髭蟾指名亚种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蜡切片与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对雄性峨眉髭蟾Leptobrachium boringii的角质刺及其周边皮肤进行了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观察。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峨眉髭蟾的角质刺属于皮肤衍生物,突起呈倒"V"形。角质刺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可分成4层;最外层细胞角质化,细胞轮廓不清,被染成深红色。真皮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分辨不出致密层与疏松层,其内未见皮肤腺,但有少量色素细胞与毛细血管分布。表皮嵴伸入到真皮层,在以往的无尾两栖类研究中未见报道。角质刺基部可见皮肤褶翻起将其包裹在内,皮肤褶向上延伸形成角质刺。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角质刺顶端呈锥形的"小山丘"状,表面可分辨出表皮细胞轮廓,细胞为呈覆瓦状排列的角质化细胞。角质刺与皮肤交界处为多边形的角质化细胞。角质化上皮细胞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具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结构,细胞之间以镶嵌的方式连接。  相似文献   

5.
瑶山髭蟾的核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昌谋  陈志坚 《动物学研究》1992,13(3):280-280,288
髭蟾是我国特有的无尾两栖类,主要分布在川、黔、滇、桂、浙、闽等省的山区。自刘承钊于1945年建立髭蟾属(Vibrissaphora Liu)以来,已先后发表有五种,即峨嵋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崇安髭蟾(V.liui Pope),雷山髭蟾(V.leishanensis Liu et Hu),瑶山髭蟾(V.yaoshanensis Liu et Hu)和哀牢髭蟾(V.ailaomica Yang,Chen et Ma)。赵尔宓、吴贯夫(1983,1987)报道了全部髭蟾种的核型,并提出了瑶山髭  相似文献   

6.
采用功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了3个指标(功能丰富度、功能定位和功能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对峨眉山清音阁黑龙江中峨眉髭蟾蝌蚪和棘腹蛙蝌蚪共存的原因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峨眉髭蟾蝌蚪功能丰富度的实测值远远小于棘腹蛙蝌蚪。采用自助法随机抽样15和51个个体时,峨眉髭蟾蝌蚪的功能丰富度值显著小于棘腹蛙蝌蚪。同时,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二者的功能定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二者功能生态位重叠程度的实测值与采用自助法计算所得值均极低。以上结果表明二者的功能生态位存在明显分化,表现为峨眉髭蟾蝌蚪个体较大,开口较小,眼间距较大,尾部发达且多采用背腹弯曲的游泳模式;而棘腹蛙蝌蚪开口较大,眼睛间距较小,尾部较为短小且多采用脊椎弯曲的游泳模式。鉴于功能性状可以反映生物体对生长环境的响应,推测两种蝌蚪主要栖息地的微生境也存在分化。  相似文献   

7.
白化的海南拟髭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汪继超  史海涛  王力军 《动物学杂志》2006,41(4):121-121,F0004
动物的白化现象从低等的腔肠动物到高等的脊椎动物均有发现,但不同动物的白化机理有所不同,珊瑚纲动物的白化是指珊瑚失去共生藻或色素或同时失去共生藻和色素而变白的现象,珊瑚白化是其死亡的前兆。脊椎动物的白化是由于动物体内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关于珊瑚、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白化现象,国内已有过报道,但两栖类的白化现象国内尚未见正式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髭蟾属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渝池  曾晓茂 《四川动物》2003,22(4):268-271
本文回顾了髭蟾属动物的研究历史。这些研究集中在形态、核型和蛋白质层次的系统学,以及该属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方面。提出了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吴秀山 《生命世界》2012,(10):64-69
髭蟾在我国有5种。实事求是地讲,以前我对髭蟾一无所知,我相信一般人对它们也缺乏了解。在5种髭蟾中,有一种直到1984年才被发现,那就是哀牢髭蟾。哀牢髭蟾仅分布于云南滇中哀牢山和无量山地区,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该物种分布的最北端。哀牢髭蟾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景东徐家坝,哀牢山是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它的地方,哀  相似文献   

10.
雷山髭蟾(Vibrissphora leishanensis)主要栖息在植被类型保存较好、水源充足,海拔在800~2 100 m的山间小溪附近。每年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溪流附近陆地上比较阴暗潮湿的环境。雌雄抱对产卵从11月初开始,到月底基本结束。雌雄抱对产卵一般在午后和晚上,有集群产卵和雄蟾守窝护卵的现象。雷山髭蟾可能没有"冬眠"和"夏蛰"习性,即便有也可能很短暂。雷山髭蟾蝌蚪可能需要3年时间才发育成幼蛙。  相似文献   

11.
赵俊松  帅寿玲  王磊  张梅 《四川动物》2020,39(6):669-670
<正>2020年3月7日在云南省盐津县兴隆乡蒿芝坝村境内(104°22’27.60″E,28°12’28.07″N,海拔912.56 m)发现2只雄性成体髭蟾,对其形态进行了相关指数的测量和拍照,并于4月15日在该溪流处拍摄到其蝌蚪(图1),经对比《中国动物志两栖纲》(费梁等,2009)和《中国两栖动物分布及其彩色图鉴》(费梁等,2012),  相似文献   

12.
崇安髭蟾视网膜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建民  张彦定 《动物学报》1996,42(3):237-243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崇安髭蟾视网膜的组织结构,着重探讨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形态,计数及分布。结果表明,其视网膜组织结构符合脊椎动物的基本模式。视我膜总厚度为143μm。感光细胞总数约250只,几乎全是视杆,似视锥的光感受器不超过3%。神经节细胞总数21万,从节细胞等密度图上看出在视盘背侧沿鼻颞独有一个高密区,即视条。比较神经节细胞的密度分布及光 镜和 感光细胞形态结构及其分布,认为发髭蟾视网膜的  相似文献   

13.
瑶山髭蟾生态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山髭蟾主要分布在广西大瑶山海拔1000—1500米的山冲溪流附近,其生态环境是植被丰富、水源充足、气候温湿的常绿阔叶林带。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栖息在陆地阴暗处的土壤及洞穴内。主要以植物和小昆虫为食。繁殖期在每年12月“大雪”之后到“冬至”前后,产卵期很短,仅在“冬至”前后10天内进行,雌雄抱对产卵一般都在黎明前完成,属一次性产卵类型,卵群粘附在石块底部的凹陷处,每次产卵298—342粒,卵径3.8—4毫米。它们除在冬季繁殖外,而且在10℃的气温条件下,仍照常活动,因此,可能没有“冬眠”习性或“冬眠”期极短。  相似文献   

14.
许双  戴强  张丕珠  郑渝池 《四川动物》2020,39(3):274-280
石蜡切片是量化两栖动物各种皮肤特征的常用技术,但在两栖动物中缺乏取样标准。血管密度等无法直接度量的特性可能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探讨这类特征的取样标准有利于实践工作。本研究对雄性峨眉髭蟾Leptobrachium boringii表皮下毛细血管丰富度进行量化,并通过重抽样分析该特征所需样本量。实验获得2只个体10个部位数据,每个部位模拟29种抽样。结果显示,体型较小个体多数部位需接近20条组织或更高的样本量,体型较大个体多数部位所需样本量接近15条或更高。建议在两栖类皮肤石蜡切片工作中对全部有效切片进行制片,以满足不同特征对样本量的要求。表皮下毛细血管丰富度与所需样本量呈负相关关系,可能缘于高密度部位的血管分布更均匀。如在其他两栖动物类群中亦观察到该相关性,则有助于在量化该特征时合理选取样本量。  相似文献   

15.
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研究的结果表明:峨眉髭蟾的精子具角蟾科物种精子基本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即精子头部呈螺旋状,尾部呈弯曲状;精子具锥形的顶体、纤维束构成的穿孔器、平行排列的中心粒和双轴丝;线粒体位于尾部;精子核窝不明显、无轴纤维和波动膜等特征。此外,对已有报道的角蟾科和无尾类物种精子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表明:(1)角蟾科精子细胞核呈螺旋状,中心粒平行排列,尾部具双轴丝等结构不同于无尾类其他科精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科间差别;(2)角蟾科精子各部的量度,尾部线粒体的分布和数量,以及轴丝的排列等特征在属间和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峨眉髭蟾和东南亚拟髭蟾指名亚种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腾冲拟髭蟾(Leptobrachium tengchongense)的繁殖期鸣声特征,2018年2月27日,利用TASCAM DR-40专业录音机,在野外录制了6只个体总共78个有效鸣声,随后利用Raven Pro?v.1.5声音分析软件对鸣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期的雄性腾冲拟髭蟾发出求偶鸣声及竞争鸣声两种不同类型鸣声,均为单音节鸣叫,且鸣声主频均为1.31~1.50 kHz。求偶鸣声的时长为(147±30.1)ms,所含脉冲数为(15±2.4)pulses/s;竞争鸣声为雄蟾听到附近其他个体鸣叫后所发出的较拖长的鸣声,其鸣声时长为(610±187.0)ms,所含脉冲数为(28±10.7)pulses/s。不同个体之间的鸣叫时长和鸣叫间隔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个体的体型大小有关,但需要更多的数据去证实。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讨论当前腾冲拟髭蟾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其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0月—2016年6月,采用野外定点观察的方法系统观察雷山髭蟾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的繁殖生态习性。研究表明:雷山髭蟾求偶、交配、产卵均在水体中进行;繁殖期在每年的9月底至12月底,11月中旬最集中;雄性的体长和体质量均显著大于雌性;繁殖行为包括筑"巢"、鸣叫求偶、抱对、产卵,雄蟾单个鸣叫,抱对时雄蟾主动。有共用一个"巢"穴抱对产卵的习性和集群产卵的行为。卵群直径65.13~100.47 mm,平均77.73 mm±9.47 mm(n=54);窝卵数162~394粒,平均226.79粒±7.89粒(n=54);卵径2.06~5.18 mm,平均3.82 mm±0.91 mm(n=270);孵化期为107~157 d,平均127.71 d±7.38 d(n=54)。  相似文献   

18.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在印江、江口和松桃三县的交界地区,东经108.60°、北纬27.95°左右。最高峰海拔2500余米,山势陡峻,地表多以变质岩系(如轻变质岩、沙板岩、变质余岩等)为主。山上林木繁茂,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 峨嵋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是我国特  相似文献   

19.
2019年5月18和19日,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沙沟片区(28°26′12″N,105°59′52″E海拔465m)采集到8只两栖动物标本。形态上,这些标本与模式产地的峨眉角蟾(Megophrys omeimontis)相近。基于528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构建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表明,本次采集的8只标本与峨眉角蟾模式产地标本聚在一起,其遗传距离远小于角蟾属其他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因此,结合分子系统学分析及形态学比较,确认这些标本为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角蟾属的峨眉角蟾,系贵州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雷公山保护区内的雷公山工区对雷山髭蟾(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在野外自然环境下卵群发育进行了观察。共发现产卵场14个,卵群54团。雷山髭蟾卵群从受精卵发育到鳃盖褶期的平均时间为(127.71±1.38)d(107~157 d,n=54),产卵场的气温、水温和水深对胚胎发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