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与HIV类似的逆转录病毒HTLV—I感染CD4^+T细胞而诱发的恶性肿瘤。HTLV—I导致ATL中起主要作用的是Tax蛋白,其反式激活作用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激活P13K/AKT/mTOR信号途径。P13K/Akt/mTOR被认为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信号调节通路,研究表明该信号传导通路是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关系最密切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其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已经成为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P1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以及与ATL关系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HTLV)是最早发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分为I型和II型。HTLV感染后,会在人体内长期存在,潜伏期长达20年以上,并在多年后引起白血病或下肢瘫痪等致死性或致残性疾病,迄今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预防性疫苗仍未研制成功[1]。因此,唯一积极的控制办法就是及时发现HTLV感染者,并采取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由于HTLV可经血传播,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及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将其列为献血员必检项目之一,但我国各地均一直未开展此项目。自1986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多个省、市发现了HTLV感染…  相似文献   

3.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 (HTLV I)是一类在人体可引起严重疾病的逆转录病毒。有数据表明国内局部地区存在小的流行 ,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监床表现、实验室诊断等方面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人1型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能引发成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ATL)以及一种慢性渐进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热性痉挛性下身截瘫/白血病病毒相关脊髓病(TSP/HAM)。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表现为成熟T淋巴细胞恶性增生。由于HTLV-1 Tax蛋白与T细胞增殖调控有重要关系,本文将主要综述HTLV-1 Tax蛋白如何参与调变T细胞细胞周期从而探讨Tax在T淋巴细胞转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HTLV-1)是与人类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逆转录病毒,HTLV-1的感染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 leukemia,ATL)。HBZ(HTLV-1bZIP factor)是由HTLV-1前病毒反义链编码的病毒蛋白。在HTVL-1所编码的病毒基因中,HBZ是唯一一个在所有ATL病人样品中持续、稳定表达的病毒基因。而且,HBZ在HTLV-1诱发肿瘤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对HBZ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成为白血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因此,本文就HBZ在HTLV-1致癌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曾毅等报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了8,279份正常成年人血清标本,发现3例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抗体阳性:一例马杨氏,丈夫是日本人(HTLV抗体也阳性),侨居南京46年;第二例是台湾籍妇女;第三例是位侨居北京的日本人。650份各类白血病病人血清中,一例成人T细胞白血病患者HTLV抗体阳性,此人是船员,常去日本。  相似文献   

7.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自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ids)先兆症淋巴结病(LAS)分离到一种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美国Gallo自Aids患者分离出逆转录病毒。后来证明,两者是相同的,但与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Ⅱ型不同,称为HTLV-Ⅲ病毒,是Aids的致病因子。 Aids是1981年发现的一种高死亡率疾病。HTLV-Ⅲ病毒侵袭人的OK74或辅助T细胞而  相似文献   

8.
人类T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HTLV-1)是与人类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逆转录病毒。该病毒的感染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 leukemia,ATL)等多种疾病的发生。Tax和HBZ(HTLV-1 basic zipper protein)是由HTLV-1前病毒编码的两个关键病毒蛋白,它们被认为在HTLV-1病毒的复制、生存和致癌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Tax和HBZ的蛋白结构以及它们在调控病毒转录、细胞生长和凋亡、病毒潜伏期,最终协同促进成人T细胞白血病发生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肿瘤治疗主要使用放疗、药物化疗,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研发肿瘤靶向性药物是未来发展趋势.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 cell leukemia,ATL)是一种由HTLV-1病毒引起的人恶性CD4 T淋巴细胞白血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溶瘤性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是一种肿瘤治疗病毒载体,利用HIV-1囊膜蛋白gp160对野生型VSV病毒进行假型化改造,研制了具备人CD4受体靶向性的重组VSV病毒(VSV-△G-gp160G),在对ATL病人肿瘤细胞进行的体外杀伤实验(ex vivo)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与H IV类似的逆转录病毒HTLV-I感染CD4+T细胞而诱发的恶性肿瘤。HTLV-Ⅰ导致ATL中起主要作用的是Tax蛋白,其反式激活作用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途径。PI3K/Akt/mTOR被认为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信号调节通路,研究表明该信号传导通路是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关系最密切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其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已经成为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以及与ATL关系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两种类型人干细胞因子在NIH3T3细胞中稳定表达,并研究它们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方法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并鉴定可溶型及膜结合型干细胞因子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MSCV—PGK—GFP—sSCF、MSCV—PGK—GFP—mSCF,与空载体对照MSCV—PGK—GFP分别转染Phoenix细胞包装病毒,并感染NIH3T3细胞,流式分选术获得3种阳性细胞,CCK8法分别检测与其共培养的K562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sSCF、mSCF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经Phoenix包装的重组及对照逆转录病毒成功感染NIH3T3细胞,获得了稳定表达细胞株NIH3T3-S、NIH3T3-M和对照细胞株NIH3T3-V。共培养中NIH3T3-S、NIH3T3-M均可促进K562细胞的增殖,且在低血清条件下,NIH3T3-M的作用高于NIH3T3-S。结论可溶性及膜结合SCF分别通过旁分泌和并置性作用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HTLV-I)是一类在人体可引起严重疾病的逆转录病毒。有数据表明国内局部地区存在小的流行,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监床表现、实验室诊断等方面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人类T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HTLV-1)感染的T细胞克隆扩增和转化在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T-cellleukemia,ATL)中的表达分析,探究HTLV-1在T淋巴细胞中发生克隆扩增和转化的机制,为ATL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AT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病程差异将其分为急性ATL组(20例)和慢性ALT组(18例),分别采集其血样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样中HTLV-1病毒载量的差异性,对比两组患者样本中Tax蛋白和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就两组患者血样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1)急性ATL组患者HTLV-1病毒载量明显高于慢性ATL组患者HTLV-1病毒载量(P<0.05);(2)对比显示,急性ATL组患者血样中Tax蛋白和HMGB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慢性ATL组患者(P<0.05);(3)急性ATL组患者中TNF-α和CEA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ATL组患者(P<0.05)。结论:HTLV-1感染ATL患者病程的差异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克隆扩增和转化进程,分析其机制可能与HTLV-1能够调控Tax蛋白和HMGB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简讯二则     
哈佛大学公共保健学院的Max Essex最近在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议上报道,发现了一个种新的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它可能是HTLV—Ⅲ的祖先。这种被称为HTLV—Ⅳ的病毒是从塞内加尔健康人中分离出来的。它的抗原与猿的T细胞病毒表面抗原相似程度高于与人类HTLV-Ⅲ表面抗原的相似程度。然而,它不象爱滋病毒,它不杀死T细  相似文献   

15.
<正>献血员的管理 所有具有下述危险因素的血液和血浆供者,包括具有AIDS症状者,有AIDS相关复合物(ARC)者或携带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或淋巴结病相关病毒(HTLV—Ⅲ/LAV)感染的带毒状态者,在可能的任何时候,应通过医疗史检查或实验室的筛选,将这些人排除献血。  相似文献   

16.
<正>两种新的鼠单克隆IgG_1抗体—H—31和H—A26与以前获得的两种抗人类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单克隆抗体—anti—Tac和HIEI在性质上进行比较。用人类各种造血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实验,H—31和H—A26抗体均仅同IL—2R阳性细胞起反应,也即H—31和H—A26沉淀IL—2受体分子—一种分子重量为60k和53k道尔顿的糖蛋白,它来自人类T细胞白血病I型病毒(HTLV—I)携带细胞即MT—2细胞。同时,H—31和H—A26还能和  相似文献   

17.
1980年,美国的Poiesy和日本的Miyoshi等先后发现人类第一个C型逆转录病毒,后国际上统一命名为人嗜T淋巴细胞Ⅰ型病毒(HTLV-1)。这类病毒以人T_4细胞亚群为靶细胞,并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有病原学关系。1985年,Gessain等报告在热痉挛性瘫痪病人(Tropical Spastic Paraparesis,TSP)血清和脑脊液中查出HTLV-Ⅰ抗体,1986年又在Colombia、Jamaica、Trinidad、Tobago和Ivory Coast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发现某些慢性脊髓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相似于TSP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有HTLV-Ⅰ抗体存在。  相似文献   

18.
人体上寄居大量的正常微生物群 ,在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时是内源性感染的原因菌 ,它们与肿瘤有无关系尚难定论 ,但有一些问题值得加以讨论。1 正常微生物群与肿瘤发生有没有关系 ?目前已知有些病毒能致病 ,包括腺病毒 (AV)、猿猴空泡病毒 (SV4 0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牛乳头状瘤病毒 (BPV)、人类 T淋巴细胞瘤病毒(HTLV)、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EB病毒 (EBV)等。这些病毒通过诱导宿主细胞周期的一些调控因子发生改变而引起肿瘤。细胞周期素 E(cyclin E)是细胞周期调控中 G1— S期转换的主要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含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pLXSN/MCP-1质粒.用RT-PCR技术从大鼠系膜细胞中扩增出MCP-1全长DNA,将其与Pgem-TE连接,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对pTE-MCP-1和逆转录病毒质粒pLXSN分别进行酶切.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pLXSN/MCP-1.经BglⅡ,XhoⅠ酶切鉴定MCP-1在质粒中的方向,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把重组质粒DNA转染进入包装细胞PA317中,经过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通过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液的病毒滴度.结果证实经过RT-PCR技术从大鼠系膜细胞中扩增出MCP-1全长DNA与所需的大小一致.重组质粒经酶切分析与预期的结果一致.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能稳定合成并分泌重组逆转录病毒颗粒.NIH3T3细4胞测定病毒滴度为17×10cfu/mL.  相似文献   

20.
HTLV—1转录激活因子Tax和Taxreb107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ax是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编码的转录因子。核糖体蛋白RpL6又称Taxreb10 7,是Tax应答序列结合蛋白 ,二者均作用于HTLV 1的启动子LTR。用酵母双杂交法和GST下拉检测 (pull down)法研究了Tax和Taxreb10 7/RpL6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 ,二者在酵母细胞内和体外均具有直接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提示Taxreb10 7/RpL6可能通过与Tax的相互作用而调节Tax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