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裸果木起源于古地中海,为亚洲中部荒漠区分布的第三纪孑遗植物种,对研究旱生植物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以一年生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实生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0.4%、0.8%、1.2%和1.6%的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各NaCl处理下裸果木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株高、基径,根、茎、叶、总干重,根冠比变化,探讨裸果木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耐受性。结果显示,(1)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重,裸果木幼苗株高、基径,以及根、茎、叶干重和总干重整体呈下降趋势,而根冠比呈上升趋势;裸果木幼苗株高、基径和根干重在0.4%NaCl处理下较对照变化不显著,但其茎干重、叶干重和总干重在各NaCl处理下均显著低于对照。(2)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重,裸果木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而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REC、MDA含量均呈持续升高趋势;在0.8%NaCl处理...  相似文献   

2.
NaCl胁迫对马蔺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法,以1/2Hoagland溶液为基础培养液,研究了1、2、3、4、6、8和10 g·L-1NaCl胁迫处理对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幼苗部分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马蔺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地上部分和根及全株干质量逐渐减小,但在1 g·L-1NaCl胁迫条件下,株高和地上部分及全株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马蔺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总体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用1~4 g·L-1NaCl胁迫处理7或14 d,相对电导率有小幅增加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用1~8 g·L-1NaCl胁迫处理7 d,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叶片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的14或21 d各指标达到最高值.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均不断增加且总体上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则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出现低浓度升高、高浓度降低的趋势,其中3和4 g·L-1NaCl胁迫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最高;各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处理的第7大或第14天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第21天则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呈低浓度升高、高浓度降低的趋势,而第28天则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逐渐降低.总体上看,低质量浓度和短时间的NaCl胁迫对马蔺生长和代谢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甚至略有促进作用,而高质量浓度和长时间的NaCl胁迫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实验结束后全部供试植株均存活,结合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初步判定马蔺对NaCl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3.
以1年生西伯利亚白刺水培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00、400mmol·L~(-1))处理对幼苗生长及不同器官(根、茎、叶)中Na~+、K~+、Ca~(2+)、Mg~(2+)的吸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探讨西伯利亚白刺的盐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200mmol·L~(-1) NaCl处理促进了西伯利亚白刺幼苗的生长及叶片肉质化程度,400mmol·L-1 NaCl处理显著抑制其生长。(2)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显著增加,且叶中Na~+含量显著高于茎和根中;根系中K~+含量显著增加;根、茎、叶中Ca~(2+)、Mg~(2+)含量在200mmol·L~(-1) NaCl处理下保持平稳或上升,而在400mmol·L-1 NaCl处理下显著下降。(3)各器官中K~+/Na~+、Ca~(2+)/Na~+和Mg~(2+)/Na~+比值总体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根部离子比值始终高于叶片和茎。(4)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茎SK,Na显著下降,而根-茎SCa,Na、SMg,Na及茎-叶SK,Na、SCa,Na、SMg,Na逐渐提高。研究发现,西伯利亚白刺的盐适应机制主要是通过植株的补偿生长效应及叶片对Na~+的聚积作用实现的,同时也与根系对K~+的扣留及茎叶对K~+、Ca~(2+)、Mg~(2+)选择性运输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0.00(对照)~0.50 mol·L-1NaCl处理48 h后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根尖细胞核形态变化和胁迫后幼苗生长的恢复状况.测定结果表明:经0.05 mol·L-1NaCl处理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0.00 mol·L-1 NaGl);而用0.10~0.50mol·L-1NaCl处理后,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随NaCl浓度的提高逐渐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经0.35 ~ 0.50 mol·L-1 NaCl胁迫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降至0.00μmol·m-2·s-1.随NaCl浓度的提高,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先快速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经0.30 mol·L-1 NaCl处理后MDA含量最高,经0.40 mol·L-1NaCl处理后相对电导率最高.观察结果显示:经0.05~0.25 mol·L-1NaCl处理后根尖细胞核由规则的圆形向各种不规则形状转变,染色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浓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特征;经0.30 ~ 0.50 mol·L-1NaCl处理后则出现中空细胞与部分正常细胞并存的现象.经0.05和0.10 mol·L-1 NaCl处理后,萝卜幼苗可恢复正常生长,且株高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经0.25 ~ 0.50 mol·L-1 NaCl处理后,幼苗均较难恢复正常生长,且随NaCl浓度的提高,幼苗出现枯萎、糜烂现象.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NaCl处理不仅对萝卜幼苗的生长、生理代谢及细胞核形态结构没有明显伤害反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NaCl胁迫可导致萝卜幼苗不可逆伤害.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对超大甜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超大甜椒种子和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低、中、高浓度(50、150、250 mmol·L-1)NaCl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浓度NaCl处理促进种子萌发,而中、高浓度NaCl处理抑制种子萌发;NaCl处理第18天时,高浓度NaCl处理植株全部死亡,其余各处理植株苗高、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随处理浓度升高而下降,但低浓度NaCl能刺激超大甜椒的根系生长.(2)低、中浓度NaCl处理时,植株叶绿素含量未受到大的影响,类胡萝卜素含量却随胁迫时间延长微量升高;在盐胁迫7 d的周期内,低、中浓度NaCl处理植株MDA含量、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浓度升高及时间延长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在低浓度下变化不明显而中浓度下显著升高;在高浓度NaCl处理3 d中,MDA含量急剧升高,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研究发现,NaCl胁迫浓度越高对超大甜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越明显;低中浓度NaCl处理幼苗能通过自身的抗氧化酶清除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来抵抗胁迫引起伤害,类胡萝卜素可能也有一定的抗胁迫作用,而高浓度NaCl处理增加了膜脂过氧化程度,严重影响了活性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6.
杜氏藻属(Dunaliella)是绿藻门的一类极端耐盐的单细胞藻。本文通过核基因ITS序列和叶绿体基因rbcL序列确定了一株分离自舟山群岛的杜氏藻D3的分类地位,并比较了4种NaCl浓度对该藻的生长、蛋白质含量、总脂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为该藻在今后的科研与应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该藻与23株杜氏藻的ITS序列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26—0.136之间,与21株同属藻rbcL序列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5~0.060之间,由遗传距离和聚类图推断该杜氏藻D3属于D.viridis。不同NaCl浓度对该藻D3生长影响表明1.00mol·L^-1NaCl培养藻生长最快,培养至10d时,0.44mol·L^-1、2.00mol·L^-1和3.00mol·L^-1NaCl培养藻细胞数分别是它的85.9%、93.2%和80.7%;该藻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00mol·L^-1 NaCl培养最高;藻细胞总脂含量在0.44-2.00mol·L^-1NaCl浓度范围内随盐度升高总脂含量增加,2.00mol·L^-1 NaCl培养最高(占干重的22.3%);叶绿素荧光参数(F√Fm、ФPSII qp)在高盐(3.00mol-LL^-1 NaCl)培养显著降低,而NPQ则升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对0(CK)、2、4、6、8和10 g·kg-1 NaCl胁迫条件下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和海滨木槿(H.hamabo Sieb.et Zucc.)扦插苗及木槿嫁接苗(以海滨木槿为砧木)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茎、叶中的K+和Na+含量,K+/Na+值等生理指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质量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木槿嫁接苗、木槿和海滨木槿扦插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明显差异.各处理组木槿嫁接苗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不但高于对照也均高于木槿和海滨木槿扦插苗;总体上,尽管各处理组3种苗木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木槿扦插苗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最高、MDA含量最低;随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各处理组3种苗木叶片的SOD活性均呈现波动的变化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小.在NaCl胁迫条件下,3种苗木根、茎和叶中的K+含量呈现波动的变化趋势,其中叶中的K+含量均最高;随NaCl胁迫浓度的提高,3种苗木不同器官的Na+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而K+/Na+值均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看,不同处理组海滨木槿扦插苗根和木槿嫁接苗地上部分的K+/Na+值均最大.另外,在10 g·kg-1NaCl胁迫条件下木槿扦插苗植株均未成活.研究结果显示:以海滨木槿为砧木能提高木槿的耐盐性,使木槿嫁接苗的多项生理指标优于其扦插苗.  相似文献   

8.
盐分和水分胁迫对菊芋幼苗离子吸收及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采用砂培试验,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等渗PEG6000(聚乙二醇6000,渗透势约为-0.44MPa)处理生长20d的菊芋幼苗,3d后分别测定其根、茎、叶中的Na^ 、K^ 、Cl^-含量以及叶片SOD、POD活性。结果表明,在NaCl和PEG胁迫下,根、茎、叶的Na^ 、Cl^-含量不断升高,而K^ 含量保持稳定。其中,茎中Na^ 含量高于根和叶。NaCl胁迫下,根、茎、叶的SX、Na值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递增,茎中SK、Na值小于根和叶。随着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菊芋幼苗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EG处理下,SOD活性分别高于对照和等渗NaCl处理31.1%和27.1%;而POD活性却分别低于对照和等渗NaCl处理26.0%和36.1%。  相似文献   

9.
NaCl胁迫对大黄龙船花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黄龙船花(Ixora collinea‘Gillettese How’)的耐盐特性,对NaCl 胁迫下大黄龙船花扦插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Cl 胁迫处理后大黄龙船花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升高,膜伤害程度加大.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与NaCl 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片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两者与NaCl 浓度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SOD 活性与NaCl 浓度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较低浓度的盐胁迫(0.2%~0.6%)对大黄龙船花的生长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而0.8%~1.5% 的高浓度盐胁迫显著影响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杨淑萍  危常州  梁永超 《生态学报》2010,30(9):2322-2331
采用水培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的NaCl(0、50、100、150、200、250 mmol.L-1)处理对两个海岛棉品种新海28号(XH28,耐盐基因型)和新海21号(XH21,盐敏感基因型)植株生长、生物量分配、蛋白质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1)盐胁迫对海岛棉幼苗鲜重的影响大于干重,对茎叶的影响大于根系;(2)盐处理引起海岛棉幼苗根叶脯氨酸含量的增加;(3)低浓度NaCl处理(≤50 mmol.L-1)显著增加耐盐品种XH28的根长、株高及单株鲜干重;(4)盐胁迫引起海岛棉幼苗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相反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5)盐胁迫下耐盐品种XH28幼苗中的POD、CAT、APX酶活性明显高于盐敏感品种XH21,但GR活性显著低于XH21。研究表明,低浓度NaCl处理刺激了棉株生长,增加了生物量;盐胁迫下叶内蛋白质、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OD、CAT、APX酶活力升高是海岛棉耐盐品种XH28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13.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18.
Measurement of in situ rates of nitrification in sedi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nitrification rates in intact sediment cores without disturbing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of oxygen and ammonium. N-serve (2-chloro-6-trichloromethyl-pyridine),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the autotrophic ammonium oxidation, was injected into a 0–2 cm surface layer of the sediment (20 ppm) and added to the water column of sediment cores (5 ppm). N-serve in these concentrations was sufficient to inhibit nitrification, but did not change the rate of ammonium production or incorporation in sediment suspensions, which were incubated aerobically and anaerobically. The ammonium accumulation in cores injected with N-serve was thus equal to the amount of ammonium which was oxidized to nitrate in the control cores. Nitrification rates were in the range of 0–3 mmol N m–2 –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双歧杆菌制剂临床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CBMd isc、VIP、CNK I以及万方数据库等,获得1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患儿4050例,对其进行M eta分析,并评价M 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异质性检验χ^2=34.60,P=0.007〈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 eta分析,合并RR=0.41,95%C I为0.35~0.49,总体效应检验,Z=10.39,P〈0.00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固定效应模型RR值和95%C I与随机效应模型完全一致,剔除小样本报道后的合并RR=0.42,95%C I为0.35~0.50,与剔除前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双歧杆菌制剂能降低小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对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