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描述了山东产羊茅属的2个新类群,即毛鞘羊茅和崂山小颖羊茅。毛鞘羊茅与羊茅相近,表现在叶片内卷成线状,圆锥花序紧缩成穗状,外稃背部粗糙,区别在于具有向上膜质的叶耳,叶鞘密被倒向的微毛,小穗长7-10mm,第1外稃长4-5mm,顶端具0.5-1mm长的芒或无,内稃脊光滑;崂山小颖羊茅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第1颖卵状披针形,长1.5-2mm,具2-3脉。  相似文献   

2.
用光学显微镜对中国剪股颖属植物14种及1变种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剪股颖属植物叶下表皮长细胞多为长筒形,副卫细胞为平行形,脉上常见刺细胞,脉间有刺细胞或无或偶见,脉间具有短细胞或缺如;脉上硅细胞大多为结节形.(2)种间叶表皮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脉间长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的平直与否,气孔器分布的列数,脉间短细胞的有无,脉间刺细胞的有无,表明叶下表皮的差异可以作为种间的分类依据.(3)叶下表皮微形态的证据不支持山东剪股颖(Agrostis shandongensis F.Z.Li)作为玉山剪股颖(A.infirma Büse.)的异名处理,支持山东剪股颖和昆嵛山剪股颖(A.transmorrisonensis Hayata var.kunyushanensis F.Z.Li)的成立.并对昆嵛山剪股颖重新命名为[A.sozanensis Hayata var.kunyushanensis(F.Z.Li)F.Z.Li & C.M.Xu].  相似文献   

3.
对小麦顶生小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顶生小穗的护颖具有特殊的形态,第二护颖常为小花外稃状,腋内有时还保留着雌雄蕊或内稃残余。说明其不稳定和可变的本质。2.顶生小穗具特殊的坐落位置,其小穗轴与主穗轴一致。顶生小穗原始体发生在穗生长锥顶端,其下无苞原始体,长成后也无小穗领。其护颖和小花外稃与侧生小穗下的小穗领呈严格连续互生状态。说明其一次轴的渊源。3.顶生小穗护颖腋内可长出小穗,小花也可代之以小穗,护颖和小花外稃有时以苞片的形式保留于新侧生小穗外侧。新顶生小穗的护颖来自小花外稃。说明顶生小穗护颖腋内的退化花芽、外稃腋内的小花与侧生小穗都是花序一次轴上的二次轴分枝。4.顶生小穗产生小穗的变异严格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与原侧生小穗有严格的连续性。5.事实证明,顶生小穗是一次轴花序,它属于穗状花序顶端的可变部分。  相似文献   

4.
通过扫描电镜对沟稃草属及其近缘属共14属20种2变种植物颖片微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沟稃草属颖片脉间长细胞长筒形或短筒形,细胞壁波状弯曲,显著增厚;脉间短细胞单生,脉间栓细胞近圆形,脉间硅细胞缺失;脉上硅细胞单生,近圆形,有气孔器,气孔副卫细胞平行形至低圆屋顶形;脉上、脉间刺毛常见,有钩毛,无微毛,有乳突,无大毛。(2)根据颖片微形态特征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沟稃草属与早熟禾族植物聚为一支,表明其亲缘关系较近,支持将沟稃草属置于早熟禾族中。(3)沟稃草属与拂子茅属、野青茅属植物相距较远,颖片微形态证据不支持将沟稃草属作为广义拂子茅属的成员,其应该单独成属。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麦族的花序形态演化及其属间亲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禾本科的花序为变态的分枝系统,在其穗轴的节上不着生正常的枝叶而代之以小穗。小麦族的花序为穗状花序。穗领为退化的顶生叶叶鞘遗迹,它围绕着茎杆,而在其对面,叶鞘两边缘抱茎,形成一缝隙,穗轴为杆向上延伸着生小穗的部份,呈扁平长方形,两个扁平面的方位分别与穗领着生面和裂缝面相一致。顶生小穗的两个颖平行于穗轴的扁平面;侧生小穗的两个颖垂直于穗轴的扁平面。小麦族的穗状花序是由雀麦族的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简缩苞叶和花柄而来,二至数枚小穗并生在穗轴的同一节上者形成圆锥穗状花序,三枚小穗并生在同一个节上者,形成聚伞穗状花序,仅留一枚小穗单生在一个节上者,形成简单穗状花序。单生小穗中两颖中脉与外稃中脉和小穗轴三者同位于一个面上的称为真单生小穗;否则,颖和外稃移动了这个位置者名为假单生小穗。假单生小穗类型与并生小穗类型之间往往发生互相转变;而真单生小穗类型则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6.
<正>帽蕊草(Mitrastemon yamamotoi),隶属于帽蕊草科帽蕊草属。草本,高3~8cm,寄生于栎属(Quercus)或锥属(Castanopsis)植物的根上;无叶片,花序的苞片鳞片状;花单生,花被片杯状,雄蕊帽状,套住雌蕊。花期8-9月,果期10月。全世界有2种帽蕊草属植物,中国有1种和1变种,其中原变种产中国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柬埔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亦有分布。变种多鳞帽蕊草(M.yamamotoi var.kanehirai)仅分布于中国台湾省,在当  相似文献   

7.
(十一)减数分裂 1.一般分裂过程的观察 (1)玉米一般植株在形成“喇叭口”(即最后一片叶刚露)前一周内,即进入减数分裂。以刀片切开叶鞘取样,雄花序先端小穗颖长3—4毫米时最为合适。由于花序上雄花极多,所以比较容易获得处于分裂时期的花药。玉米的整个雄花序的发育顺序是由顶向基进行的。而每一分枝则以中部偏上的小穗先发育,依次上下推移。小穗通常成对,有柄小穗比无柄小穗发育早。每一小穗含两朵花,第二小花比第一小花发育早。花药以2—3毫米时适宜。  相似文献   

8.
俞志雄  张秋根 《植物研究》1983,3(2):156-156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长20-40厘米;小叶较大,长5-14厘米,宽2-6(6.5)厘米,下面近基部沿中脉两侧被黄褐色长柔毛,侧脉腋内有淡黄褐色髯毛,侧脉多达15对。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南地区竹类二新属:香竹属和筇竹属(二)筇竹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序轴各节具一大型苞片,并着生一至数枚分枝,此分枝简短,不再分枝,顶端具一小穗,下部为一组小苞片所包被,形似小穗柄(可称假柄);小穗含3—8花,微作两侧扁压,绿色或暗绿色;小穗轴脱节于颖之上及诸小花之间,扁平,无毛,基部微被白粉;颖2或3枚,常呈苞片状;外稃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小花之外稃常呈苞片状),无毛,具7—9脉;内稃短于外稃,先端钝或微二裂,背部具2脊,脊间具不明显的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小麦族的形态演化与分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演化形态为基础,结合地理分布和生境条件,研究了中国小麦族的分类和属 间的亲缘关系。 小麦族的穗状花序可认为由雀麦族的圆锥花序和短柄草族的总状花序演化而来,演化路 线可归纳为:1.圆锥花序的各级花序柄缩短直接形成圆锥穗状花序,具不定数小穗或假单生小穗,其颖与外稃的中线及小穗轴不在同一面上。2.圆锥花序简化为总状花序后小穗柄再缩短,形成简单穗状花序,具真单生小穗,其颖、稃的中线与小穗轴处于同一面上。 3.聚伞圆锥花序简缩为聚伞穗状花序,具三联小穗,其居中小穗的颖位于外稃的背面,侧小穗的颖位于外稃 的侧面。据此,根据小麦族颖、外稃的形态和其它性状、生境、分布,国产的和引种的小麦族植物可分为13个属(赖草属、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偃麦草属、山羊草属、小麦属、冰草属、旱麦草属、黑麦属、簇毛麦属、新麦草属、大麦属和猬草属),本文主要讨论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融安黄竹小穗和小花的形态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镜对融安黄竹Dendrocalamus ronganensis的小穗和小花的发生发育及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其小穗的发育过程是: 小穗原基→第一颖片原基→第二颖片原基→第一朵小花的外稃原基→第一朵小花原基→第二朵小花的外稃原基→第二朵小花原基。小穗为由2个颖片和1-2朵小花组成的假小穗。其小花发育的过程是: 内稃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内稃在发生上由彼此独立的两个突起形成, 随着发育逐渐愈合。观察结果支持内稃是双起源的说法。雄蕊原基近两轮发生。雌蕊原基由小花原基的中央部分直接发育而成。在小花的发育过程中, 未观察到鳞被原基的发生。该种的小花是无花被的, 结构较为简化, 为外稃和内稃包裹的雄蕊和雌蕊组成的结构。与近缘类群做比较, 探讨了小穗和小花在竹亚科中的演化。  相似文献   

12.
合格发表莎草科-新变种-短多穗扁莎草Pycreus polystachyos(Rottb.)P.Beaiv.var.brevispiculatus How ex Y F.Deng.该变种与原变种Pcreus polystachyos(Rottb.)P.Beauv.vat.polystachyos的区别在于秆高8~15 cm,辐射枝极短或近无,小穗多数,簇生成头状,长4~7 mm,具6~14朵花,鳞片褐色或黄褐色.  相似文献   

13.
钱义咏 《植物研究》1998,18(4):398-399
本变种和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秆高30-50cm,具4-6节,叶舌长1-2mm,顶端齿裂,叶片长2-10cm,宽2-4mm,圆锥花序稍疏松,长8-15cm,宽1.5-3cm,分枝每节1-5枚簇生,小穗长2.5mm,绿紫色,第二颖长2.3mm,外稃长2.4-2.5mm,内稃长约为外稃的2/3。  相似文献   

14.
一.粗叶木属 Lasianthus Jack 1.革叶粗叶木 L*功o川husmN/*ru忑H。oh.LFI.Bdt.hd.3:183.188o;Cmlb,FI.Sbm.E**m.2():219.1934;K8fllllsl,FI.Atuffi 3:91.1939;K8t Ot psfligfshi ifl Bllll.BOt.SllfV.Ifld.5:23.1963. 云南:思茅,毛品一6401;LU H幻蔡希陶56836。 分布于印度阿萨姆(模式产地)和泰国北部。我国分布新记录。 2.库兹粗叶木 LatiartthtshurziiHook.f.FI.Brit.Ind.3:183.1880;Craib,FI.Siam.Enum.2(1):212.1934, Za.库兹粗叶木 var.kurzii 据原记载本变种叶下面仅侧脉上被贴伏的灰白色短柔毛;托叶长圆状披针形;…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质粒DNA PCR模板的快速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樨  王强  赫然  张颖  刘秋云 《生物技术》2002,12(2):29-29
在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中要频繁地用到PCR的方法。本文基于粗糙脉孢霉的方法[1] 发展了快速制备大肠杆菌质粒DNAPCR模板的程序 ,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为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方法。收稿日期 :2 0 0 1 - 1 0 - 2 0 ;修回日期 :2 0 0 1 - 1 1 - 2 1基金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No.980 30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30 0 70 4 2 0 ) ;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计划资助项目 (No.2 0 0 0 - 0 61 -31 4 30 1 )作者简介 :罗樨 (1 977- ) ,女 ,硕士 ,从事生物钟研究。图 1 质粒DNAPCR扩增结果1 DL2 0 0 0分子量标…  相似文献   

16.
杜鹃花属的子叶形态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长芹   《广西植物》1993,13(1):12-25
通过对杜鹃花属中4个亚厲104种或变种的广叶形态观察发现:1、杜鹃花属中4个亚属间的子叶形态差异较大,杜鹃花鳞片的有无从子叶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2、常绿无鳞杜鹃亚属Subgenus Hymenanthes(BL)K.Koch的子叶边缘多只腺体状毛或白、棕色单毛,极少无毛。背面多为暗紫红色或为灰白及灰绿色,叶片多具侧脉少数仅具中脉;有鳞杜鹃亚屈SubgenusRhododendron的子叶边缘无毛或仅少数有白色单毛,背面基部或边缘具可数片,背面多为灰绿色极少暗紫色,叶片多具中脉少有侧脉;映山红亚属Subgeuus Tsutsusi(Sweet)Pojar-kova的子叶边缘无毛或仅一种有毛,背面灰绿色,具侧脉;马银花亚属Subgentis AzaleaslrumPlanch.的子叶近圆形,边缘无毛,具侧脉3-4对,背面白绿色。 有关杜鹃花属子叶形态研究,国外虽有报道,但仅涉及少数种类,最多的也不超过35种,其中野生种仅有7种,其代表性显然是不够的。在国内,有关杜鹃花属于叶形态分类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杜鹃花是久负盛誉的世界名花,云南是杜鹃花的分布中心之一。观察杜鹃花和子叶形态并进行分类,不仅为杜鹃花的系统发育及杜鹃花属的分类提供佐证而且为杜鹃花的育种提供一个早期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该文报道了我国樟科新樟属的一个新变种——大果滇新樟[Neocinnamomum caudatum(Nees)Merr.var.macrocarpum Wenbin Xu et B.S.Xia],该变种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果实宽椭圆形,长近3 cm,宽达2cm,叶具明显离基三出脉(三出脉距叶基0.5 cm或更长),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东凌乡。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盟地处我国东北部 ,东经 1 1 5°31′~ 1 2 6°0 4′,北纬 47°0 5′~ 5 3°2 0′;土地总面积 2 5万km2 ,大兴岭山脉贯穿南北 ,将该盟分为岭东和岭西两部分。呼盟属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岭东2 .2℃ ,岭西 -2 .2℃ ;年降水量岭东 479mm ,岭西 339mm ;无霜期岭东 1 2 0天 ,岭西 90~ 1 1 0天。呼盟的野生高等植物的 1 5 0 0余种 (包括变种 ) ,分属 1 1 7科 5 6 0属。其中野菜 1 2 7种 (变种 ) ,分属 2 9科 77属 ,占全盟高等植物总数的 8.4%。按野菜利用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以下几个类型 :1 .利用程度大、经济价值高的野菜  (1…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云南、泰国和越南木兰科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马永康 《植物研究》2002,22(3):271-272
报道了木兰科植物中国云南新记录 1亚种 1变种 ,泰国新记录 2种和越南新记录 1种 ,引证标本均保存于中国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与繁育实验室标本馆 (YCP)  相似文献   

20.
云南蕨类植物小志(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PYU(云南大学蕨类植物标本室)保存的标本,报道云南蕨类植物若干新资料,内容为:3新种,2新变种,中国分布新记录2种,云南分布新记录1属3种,1个种的新组合名称,另1个种的属、科位置的订正及其新组合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