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海南岛的兽类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海南岛兽类的研究,已有相当长久的历史,多系外人所作,主要有Swinhoe(1869,1870),O.Thomas(1892),J.Allen(1906,1909),C.H.Pope(1924)等,并经G.Allen(1938—40)及黑田长礼(1940)汇总,共记述了海南岛兽类计61种,包括不少新种及新亚种。解放前,我国学者亦曾作过一些调查采集(曾广证,1919;何锡瑞1936),但没有系统研究结果发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力开展动物区系及资源的考察中,海南岛受到各方面的注意(唐子英等,1957)。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于1957年曾派遣考察队前往该  相似文献   

2.
崇安地蜥的再发现及其分布范围的扩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崇安地蜥(Platyplacopus sylvaticus)属蜥蜴亚目,蜥蜴科,地蜥属,系C.H.Pope 1926年4~9月在我国福建省崇安县挂墩采到,并于1928年发表的新种,仅5号标本,均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此后再无采集报道[1].  相似文献   

3.
崇安地蜥(Platyplacopus sylvaticus)属蜥蜴亚目,蜥蜴科,地蜥属,系C.H.Pope 1926年4~9月在我国福建省崇安县挂墩采到,并于1928年发表的新种,仅5号标本,均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此后再无采集报道[1].  相似文献   

4.
我国所产的有毒蛇类,约有40多种(C.H.Pope、大岛正满等,均曾研究过。Pope报告有37种,大岛正满报告有34种)。这些有毒蛇类,我们按照毒牙的构造和着生的位置,可还分为沟牙和管牙两类。沟牙类在上颌骨上着生沟牙一对到数对,各沟牙的前面,都有流通毒液的縱沟,与毒腺相接。沟牙类依其沟牙着生的位置,又可分为前沟牙类和后沟牙类。前者的沟牙,着生在前方上颌骨上,如海蛇科、  相似文献   

5.
(三)米蟓的系问题1944年英国 O.W.Richards 氏发见米蟓(Sitophilus oryzae L.)有大小差异很大的二种,最初认为系由于其食物不同所发生的变异,即大的米蟓常发生于玉米中,而小的常发生在小麦(Plate wheat)中。但是试验结果,认为虽然小麦种类对米蟓大小有若干影响,但是其变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系(Strains)的存在,其中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深圳境外输入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遗传特征,本研究对2021年2月六株境外输入的SARS-CoV-2毒株进行了高通量测序与基因组序列分析.测序获得的六株SARS-CoV-2毒株基因组长度分别为29 450 nt、28 936 nt﹑28 875 nt、29 855 nt、29 146 nt 和29 528 nt.根据"Pango lineages"分型法,三个来自肯尼亚、南非和柬埔寨的毒株属于B.1.1.7系(VOC-202012/01),一个来自美国的毒株属于B.1.2系(美国谱系),两个来自南非和肯尼亚的毒株属于B.1.351系(20H/501Y.V2).与武汉毒株Wuhan-Hu-1(NC_045512.2)比较,B.1.1.7系毒株的刺突蛋白(S)中发现了多达10个氨基酸的变异,B.1.2系毒株的S蛋白仅发现一个氨基酸的变异,B.1.351系毒株的S蛋白中发现了多达11个氨基酸的变异.来自柬埔寨的一株B.1.1.7系毒株的S蛋白中发现了三个变异(H69S,V70I与Y144V)与另外两个B.1.1.7系毒株中的变异(H69del,V70del与Y144del)不同.六个毒株在ORF1b上都表现出了 P314L的变异,在S蛋白上都表现出了 D614G的变异.2021年2月深圳输入了传染性更强的B.1.1.7英国变异株和B.1.351南非变异株.境外输入的SARS-CoV-2变异株存在引起本地暴发与流行的风险,需持续对境外输入的SARS-CoV-2毒株进行分子监测.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爬行动物区系与地理区划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姚崇勇 《四川动物》2004,23(3):217-221
1 研究历史  早在 19世纪初就有许多外国人多次来甘肃采集动物标本 ,或加以描述记载 ,如A .G櫣nther(1896 )记录蜥蜴 1种 ,L .Stejneger记录蛇类 3种、龟 1种 ,N .G .Gee (192 6~ 1930 )记录蜥蜴2种 ,V .Bedriaga (190 7~ 1912 )记录蜥蜴 6种、蛇 1种 ,Nikolski (1915 )记录蜥蜴 4种 ,C .H .Pope (1935 )记录蜥蜴 8种。 194 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内学者在爬行动物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省内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主要分散在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医学院及庆阳师专等大专院校。常麟定 (196 0 )首先对武山的爬行动物…  相似文献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雷初朝、陈宏和河南科技大学雷雪芹等科研人员对 3头南阳黄牛的线粒体DNAD 1 0 0p区 91 0bp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 ,发现此 3头牛D 1 0 0p区的核苷酸序列有 3种单倍体型 ,其 1、2和 3号D 1 0 0p区的平均核苷酸变异率分别为 0 .4 4%、4 .84 %和 0 .4 4%。其高变区的平均核苷酸变异率分别为 0 .81 %、7.5 7%和 0 .0 0 %。 1号牛的核苷酸变异类型有转换一种形式 ,2号牛的核苷酸变异类型有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 4种形式 ,3号牛核苷酸变异类型有转换和插入两种形式。此 3…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NSHL)患者Cx26基因的突变情况和特性, 研究其中两种突变的亚细胞定位情况, 文章运用PCR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39例无亲缘关系的NSHL患者进行突变筛查, 将两种突变p.F115C和p.V37I构建到pEGFP表达载体, 并转染Hela细胞, 研究其细胞表达和定位情况。在139例无亲缘关系的NSHL患者中, 31例患者检测到Cx26基因突变, 检出率为22.3%。一共检测到10种不同类型的碱基变异, 包括6种突变和4种多态, 其中包括1种未见报道的新变异p.F115C。p.F115C和p.V37I两种突变体转染Hela细胞后, 亚细胞定位情况与野生型无差异, 初步研究表明这两种突变不影响该蛋白形成细胞间隙连接通道。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认为,1968年甲3型流感发生时,至少有二种H3N2亚型的变异株同时存在。一种是1968年7月在香港分离的A/HK/1/68;另一种是1968年8月在日本分离的A/Aichi/2/68。Webster等用一组抗A/Mem/1/77(H3N2)血凝素(HA)的单克隆抗体证实,二种变异株至少有一个反应部位不同。这可能是H3N2亚型有二种不同的世系(lineage),  相似文献   

11.
梁仁济 《四川动物》1989,8(1):24-26
蹄蝠(Hipposideros)已知有47种(Honacki1982),主要分布于非洲、南亚、澳洲北部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非洲的H.commersoni是小蝙蝠亚目中最大的种类(重180克、前臂长达110毫米)。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H.ridleyi,1978年被IUCN列为濒危蝠种。我国有4种蹄蝠,安徽省已知两种,多见于沿江及皖南地区。一、大蹄蝠H.armiger swinhoei Peters(5月,泾县、东至)9♂♂,10♀♀。常数十或数百只群居。同栖者有普氏蹄蝠、中菊头蝠、皮氏菊头蝠、鲁氏菊头蝠、中华鼠耳蝠、毛腿鼠耳蝠、绒鼠耳蝠和折翼蝠等。雄蝠阴茎长约10毫米,冬季睾丸约7×4-8×5毫米。5月…  相似文献   

12.
赫绒螨属(Hirstithrombium)系1940年Oudemans由倍绒螨属(Diplothrombium)中分立出,当时仅有澳赫绒螨(H.australiense)一种。Thor等(1947)给予以下鉴别特征:两对感器基均在头脊后部,纵向平行地排成两列,每列前后各有感器一个,生于各自的感器基中,别处还有硬刺一根位于其间。每侧有眼两只,离感器基很近。罗马尼亚Feider(1955)记述了此属的第二个种:诺赫绒螨(H.noemiae)。该种与澳赫绒螨不同的主要特征是:(1)感器基在头脊前部;(2)眼着生在前足体两侧边缘,离感区远。Andre(1958)并不同意澳赫绒螨与倍绒螨属分立,并又描述了马倍绒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蛇类的食性研究,解放前,波普(Pope 1935)曾报道过我国蛇类82种的食性资料,格雷西特(Gressitt 1941,a,b)在两篇调查报告中也记录了部分种类的食性。解放后,黄  相似文献   

14.
水培条件下pH值对柳枝稷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的p H值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因素。柳枝稷是一种可作为牧草,水土保持的多年生C4能源植物。试验在水培条件下,利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柳枝稷品种(系)为主区,水培液p H值为副区,对反映柳枝稷幼苗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水培液p H值的酸碱强度增大,柳枝稷不同品种(系)幼苗的分蘖数、株高、苗鲜重、根冠比、根系活力以及净光合速率都极显著降低(P0.01),而幼苗保护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则极显著升高(P0.01)。尤其是当PH值低于5.0时,幼苗的受到的胁迫更为明显,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反而急剧下降。与酸胁迫(p H值7.0)相比,柳枝稷对碱胁迫(p H值7.0)的适应能力更强,其中以西稷2号的抗逆性表现最好。因此应用柳枝稷在边际土壤地区推广种植时,要尽量避免强酸性土壤(p H值5.0),且选用西稷2号品系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同源筛选与巢式PCR的方法克隆了编码人类间隙连接蛋白b -5的基因GJB5,确定了基因组结构,FISH将其定位于1p33-p35.经RT-PCR分析,GJB5在胎儿皮肤、成人皮肤、胎盘中有表达.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142个感觉神经性听力下降患者及36个其他遗传性疾病家系(5个变异性红皮肤角化病家系,13个Charcot-Marie-Tooth病家系,4个上睑下垂家系和14个视网膜色素变性伴耳聋家系)患者进行了GJB5的突变分析.在两个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M1883,M1589)中发现了两种错义突变(686A→G,H229R;25C→T,L9F);在3个遗传性听力下降的耳聋家系中发现了一种位于内含子剪接受体位点的18 bp的杂合缺失,其中一个家系(娄底家系)中伴有一种错义改变(R265P),18 bp的杂合缺失和错义改变在家系中均不与突变共分离.对缺失携带者进行RT-PCR分析,未能在皮肤组织中发现任何异常的mRNA,mRNA的表达量也未见明显异常.群体分析时发现,199个正常人中有两例此18 bp缺失的携带者.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皿(本皿共30分) 下列每题都有(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l一18题每题1分,19一2今题每题2分。 1.下列四组人体消化液中,都含淀粉酶的一组是() (^)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肠液、胰液(c)孩液、肠液、唾液(D)肠液、胰液、胆汁 2.组成搪元和核酸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c、H、o和c、H、0、N、p(B)c、H、O、p和c、H、O、N、s(c)c、H、0、N和c、H、o、N.p.s(D)C、H、o、s和c、H、o、N、P。S 3.对人休皮肤黑色素不正确的叙述是() (^)黑色素由黑色素细胞产生(B)皮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异常核型人胚胎干细胞系中分离两种不同X染色体失活(XCI)状态的细胞,建立亚系,并进行对其XCI状态特征和多能性标记进行鉴定。方法:G显带鉴定人胚胎干细胞系ch HESC-3早晚期代数细胞的核型,H3K27me3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早晚期ch HESC-3表观遗传差异,RT-PCR检测早晚期ch HESC-3中XIST基因的表达。利用单细胞克隆的培养分选亚系,H3K27me3、RNA polymeraseⅡ以及DAPI三种标记的共染后每种表观标记各选两株进行RT-PCR,检测两种亚系中XIST基因的表达。并对这四株细胞进行干细胞标记鉴定。结果:G显带结果证明早期ch HESC-3为正常核型,晚期代数核型为异常核型,牵涉到8条染色体的复杂结构变异。H3K27me3免疫荧光染色证明异常核型ch HESC-3中有部分细胞出现了H3K27me3凝集点,而正常核型细胞中未发现。正常核型细胞(ch HESC-3N)没有XIST基因表达,异常核型细胞(ch HESC-3C)中有表达。在RNA polymeraseⅡ着色缺口中发现H3K27me3凝集点的细胞亚株XIST基因表达阳性,polymeraseⅡ着色缺口中未发现H3K27me3凝集点的细胞亚株XIST基因表达阴性,XIST阳性和阴性细胞各选两株进行多能性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结论:成功从异常核型人胚胎干细胞系中分离两种不同XCI状态的细胞并建立亚系,两种表观类型的亚系均保持多能性标记并能在长期培养中保持各自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见蛇就打,仿佛已成习惯。固然许多蛇对人有害,但也有有益的种类,这就需要对不同蛇种作具体分析,才能做到正确的防除害蛇,保护益蛇。衡量蛇类益害的方式之一,是分析蛇类的食性。 关于我国蛇类食性的记载,过去仅能从一些蛇类区系研究的书志中,偶尔查到一鳞半爪。Pope(1935)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关於渐江蛇类,过去曾有过一些报告,如张孟闻的浙江爬行类的初步报告等。对於浙江邻省地区,亦有过一些报告,如张宗汉,方炳文的南京蛇类和龟龞类的报告。张孟闻关於江西蛇类的报告,C.H.Pope氏关於福建爬行类的报告,王玉敏、郑作新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两栖纲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关于浙江省两栖纲动物的调查工作,先后有Boring和张作干(1933)、张孟闻(1938)、Pope(1931、1949)、毛节荣(1959)等的报导。在1961年刘承钊、胡淑琴的《中国无尾两栖类》中,综述了浙江省过去的工作。综合上述资料,浙江省共计有两栖纲动物28种,分隶于9科14属,其中有尾目3科6属6种;无尾目6科8属22种。 作者等自1953年开始,对浙江省两栖纲动物标本进行收集和采集,并于1962年和1964年4-7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