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电镜分型的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CA)的免疫应答状态的异同。方法:将随机抽取的50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活检组织按照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形态学特征分为尖锐型湿疣、结节型湿疣和内生型湿疣三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研究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于不同电镜分型CA中的表达。结果:结节型湿疣的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尖锐型湿疣,内生型湿疣介于二者之间。结论:CD4^+/CD8^+比值在不同类型CA中的表达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节型湿疣免疫应答状态异常,预示三种电镜分型的尖锐湿疣转归不同。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探讨雷公藤甲素在治疗哮喘中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机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30例豚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4^ 、CD8^+的表达。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雷公藤甲素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10只。结果表明,治疗组CD4^ 淋巴细胞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CD8^ 阳性率高于哮喘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本研究认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增高哮喘豚鼠CD8^ 淋巴细胞,降低CD4^ 淋巴细胞来发挥抗哮喘气道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3.
CD28与B7结合形成的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肿瘤患者CD8^+T细胞上CD28分子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抗肿瘤免疫主要由CD8^+T细胞介导,根据CD28的表达与否可将CD8^+T细胞分为细胞毒T细胞(CD8^+CD28^+,CTL)和抑制性T细胞(CD8^+C28^-,Ts)。CTL是体内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功能性细胞之一,当该细胞与肿瘤接触时,通过共刺激信号而被激活,发挥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Ts在机体的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现就肿瘤患者CD8^+T细胞上CD28的表达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机体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CD4^ CD25^ Treg细胞来源于胸腺,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且其作用是通过直接的Treg-T效应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方式来实现的。CD4^ CD25^ Treg细胞可分泌多种抑制性细胞因子,但与其抑制功能关系并不明确,目前有证据表明GITR和Foxp3与CD4^ CD25^ 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有关,并且Foxp3已作为CD4^ CD25^ Treg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通过IL-10、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imDC以及转基因技术可以产生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免疫和抗感染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SIRS为基础,以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中具有代表性的脾T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高压氧对正常机体以及SIRS状态机体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约140~18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kg);B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做3次高压氧;C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悬液(500 mg/kg);D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悬液(500 mg/kg),做1次高压氧治疗;E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悬液(500 mg/kg),做3次高压氧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计算大鼠脾脏淋巴细胞数量及比例。高压氧治疗(B组)降低正常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P〈0.01),对CD8+T细胞无影响,因此CD4+/CD8+T细胞比值下降(P〈0.05)。酵母多糖腹腔注射(C组)使大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均减少(P〈0.01),但CD4+/CD8+T细胞比值不变。1次和3次HBO治疗(D和E组)可使酵母多糖所致CD4+T细胞减少(C组)明显恢复(P〈0.01,P〈0.05),故CD3+CD4+/CD3+CD8+比值升高(P〈0.01,P〈0.05),HBO几乎不影响CD8+T细胞比例(P〉0.05)。酵母多糖导致大鼠脾脏CD4+和CD8+T细胞比例减少;高压氧可减少正常大鼠脾脏CD4+T细胞比例,而增加SIRS脾脏的CD4+T细胞比例,而对CD8+T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免疫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酚水法提取Pg ATCC 33277株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免疫磁珠法分离BALB/c小鼠脾脏CD4^+CD25^+Tregs并进行体外培养,同时给予不同剂量(0~500ng/ml)Pg—LPS干预,培养48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Real-TimePCR法测定培养细胞Foxp3mRNA的表达,ELISA法分别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水平;采用体外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法对Pg-LPS干预后的CD4^+CD25^+Tregs进行功能抑制试验。结果Pg-LPS干预不影响CD4^+CD25^+Tregs分泌IL-10和TGF-β,但是能够显著上调CD4^+CD25^+TregsFoxp3mRNA的表达,增强其免疫抑制作用;当Ps—LPS浓度低于300ng/m1时,CD4^+CD25^+TregsFoxp3mRNA表达以及免疫抑制作用的增强与Ps—LPS浓度之间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Pg-LPS能够增强CD4^+CD25^+Tregs的免疫抑制作用,这种免疫抑制增强效应可能与CD4^+CD25^+Tregs Foxp3基因表达的上调有关,并且不具有抑制性细胞因子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埃罗替尼靶向治疗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5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技术检测30例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埃罗替尼一线靶向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疗效。结果:靶向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以及CD56^+表达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D4^+表达上升,CD8^+和CD56^+表达下降。结论:埃罗替尼靶向治疗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观察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有助于评价埃罗替尼靶向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炎症抑制因子IL—10在过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补体调节蛋白CD46作为一种新的T细胞活化辅助因子可以诱导CD4^+T细胞生成IL-10。另外有研究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细胞可以通过促进周围细胞分泌IL-10,使其抑制作用得到放大。本研究探讨在CD46辅助刺激途径下,CD4^+CD25^+Tregs诱导周围CD4^+CD25^+T细胞产生IL-10的能力。方法:分离纯化CD4^+CD25^+Tregs和CD4^+CD25^+T细胞,采用CD3/CD46或CD3/CD28刺激,分别进行单独培养或按1:10的比例共培养,同时以CD4^+T细胞组作为比较。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速率,ELISA方法测定各培养组上清IL10的水平。结果:在CD46或CD28刺激下,CD4^+CD25^+Tregs/CIM+CD25^+T细胞共培养组、CD4^+T细胞组的几-10水平均显著高于CD4^+CD25^+T细胞单独培养组。在CD46刺激下,CD4^+CD25^+T细胞组、CD4^+CD25^+Tregs/CD4^+CD25^+T细胞共培养组、CD4^+T细胞组IL-10的水平均较CD28刺激下明显增高,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均较CD28刺激下显著降低。结论:在cD46或CD28刺激下,CD4^+CD25^+Tregs均能够诱导CD4^+CD25^+T细胞分泌IL-10,CD46作为一种新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与传统的CD28分子相比,能够刺激IL-10分泌增加。本文阐述了CD46途径下CD4^+CD25^+Tregs诱生IL-10的功能,进一步研究CD46途径下各类免疫细胞的活化反应,对于明确此途径下免疫细胞的功能改变与某些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G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初发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RGH)、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1)初发组和对照组相比,除NK细胞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他差异无显著性;(2)初发组与复发组相比,初发组T细胞、CD4^+细胞、CD4^+/CD8^+均高于复发组,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NK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3)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细胞、CD4^+细胞、NK细胞所占比例,CD4^+/CD8^+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CD8^+细胞百分比升高,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CD137^(+)(又称4-1BB、TNFRSF9)T细胞亚群是一类抗原特异性活化的效应细胞。CD137^(+)T细胞产生细胞毒效应因子以及在抗原刺激后进行增殖的能力较强,使其在多种疾病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其中CD137^(+)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分泌型CD137具有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全面了解CD137^(+)T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对开发有效的疾病免疫防治策略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介绍CD137相关信号对T细胞尤其是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CD137^(+)T细胞的特征和效应功能、CD137^(+)T细胞在多种疾病进展中的免疫调控作用,为靶向CD137^(+)T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探讨 CD44 、nm2 3- H1 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 5 7例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粘膜、正常粘膜组织中 CD44 v6 、 CD44 S、 nm 2 3- H1 的表达 ,并分别比较其与大肠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 CD44 v6 的阳性率 (70 .18% )显著高于癌旁粘膜 (阳性率为 12 .0 2 % )及正常粘膜 (阳性率为 0 ) (P<0 .0 5 ) ;大肠癌组织 CD44 S和 nm2 3- H1 的阳性率 (分别为 42 .11%和 5 4.39% )显著低于癌旁粘膜 (分别为 89.47%和 91.2 3% )及正常粘膜(分别为 10 0 %和 94.74% ) (P<0 .0 5 )。CD44 v6 、nm2 3- H1 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P<0 .0 5 ) ,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无关 (P>0 .0 5 )。CD44 v6 与 nm2 3- H1 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rs=- 0 .117,P>0 .0 5 )。结果表明 CD44 、nm2 3-H1 可作为大肠癌侵袭与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CD15 mRNA和nm23H1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评估结直肠癌预后指标。应用催化信号放大-原位杂交技术。研究9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5和nm23H1的mRNA表达,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结直肠癌中CD15和nm23H1的mRNA阳性表达分别为84.4%和66.7%。CD15mRNA高表达及nm23H1mRNA低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状况密切相关,提示CD15和nm23H1的mRNA表达均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和客观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胃印戒细胞癌的粘液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粘液组化及免疫组化技术对15例胃印戒细胞癌进行了研究。结果:癌细胞可分为Ⅰ、Ⅱ、Ⅲ三型,三型细胞常混合存在;癌细胞以分泌酸性粘液为主,部分癌细胞分泌中性粘液,全部含有硫酸粘液;胃印戒细胞癌CEA阳性率100%,CEA分布丧失了极性;电镜下癌细胞CEA同时分布于细胞膜及胞浆内膜结构中。上述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癌细胞起源于胃原始干细胞的看法;而癌细胞分泌的大量粘液及CEA的异常分布可能易于导致印戒细胞癌的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双PAP法,观察雌二醇(E2)、孕酮(P)对贝美格(Bemegride,Be)腹腔致痫大鼠顶叶大脑皮层、海马CA1、CA3区Glu和GABA免疫反应细胞的影响。图像分析结果显示:Be致痫组皮层、海马Glu免疫反应平均阳性细胞数及光密度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CABA细胞数及光密度减少(P<0.01)。给予E2后,Be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Glu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光密度增高(P<0.01),GABA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光密度降低(P<0.05,P<0.01)而给予P后,致痫组GABA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光密度增高(P<0.01),Glu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光密度减低(P<0.01)。提示雌、孕激素的致痫、抗痫作用与其调节脑内GABA和Glu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丹参对鼠缺血后残肝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观察鼠缺血后肝再生时酶组织化学的变化。结果表明缺血后肝再生时肝细胞SDH、G6Pase和Mg2+ATPase活性及PAS反应均在不同程度上低于对照组,而LDH、ACP活性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升高。丹参组酶活性及PAS反应基本处于缺血组与对照之间,说明丹参对保护某些酶活性,促进肝再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 、 、 型胶原基因表达与软骨性肿瘤分化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存档石蜡标本软骨瘤、骨软骨瘤、软骨肉瘤和正常软骨共 71例中 、 、 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免疫组化检测 型胶原蛋白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 (灰度 ,其数值与染色强度呈反比 ) ,软骨瘤 (10 0 % ,148.99± 14.2 5 )和骨软骨瘤 (95 % ,148.76± 2 1.2 2 )与正常软骨 (10 0 % ,144 .88± 5 .0 5 )相似 ,软骨肉瘤 (74.0 7% ,16 6 .46± 17.6 7)明显低于良性软骨性肿瘤 (软骨瘤和骨软骨瘤 ) (P<0 .0 1) ,而且软骨肉瘤随着分化程度降低 ,阳性率和表达强度逐渐降低 ;高分化软骨肉瘤为 10 0 % (12 /12 ) ,148.14± 16 .10 ;中分化软骨肉瘤为 83.33% (5 /6 ) ,16 8.6 8± 11.82 ;低分化软骨肉瘤则完全不表达 (0 /9) (P <0 .0 5 )。正常软骨没有 、 型胶原 ,良性软骨性肿瘤出现少量 、 型胶原 ,软骨瘤 、 型胶原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38.89%和 44 .44 % ,骨软骨瘤分别为 35 %和 40 %。软骨肉瘤 、 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多 ,阳性率分别为 77.78%和 88.89% (P<0 .0 1) ,而且随着软骨肉瘤分化程度降低 , 、 型胶原蛋白表达强度增强 (P<0 .0 5 )。原位杂交显示软骨肉瘤 型胶原 m RNA的阳性率 (6 8.75 % ,11/16 )  相似文献   

17.
枯否细胞在实验性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Kupffer细胞在大鼠实验性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TUNEL法对单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的肝癌及用氯化钆(GC)或酶母多糖(ZM)分别阻塞或激活Kupffer细胞后,给以DENA所引起的大鼠肝癌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ax、bcl-2蛋白表达和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肝癌组织的增殖指数在ZM+DENA组、DENA组、GC+DENA组依次增高,而凋亡指数在上述各组依次降低。Bax阳性率在ZM+DENA组明显高于DENA组(P<0.05),而ZM+DENA组bcl-2阳性率明显低于DENA组(P<0.05)。结果提示:Kupffer细胞可促进实验性肝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粉防己碱逆转阿霉素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与抗细胞凋亡作用关系密切。本研究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 (5μmol· L- 1 )处理人乳腺癌敏感和耐药的 MCF- 7细胞 2 4hr后 ,观察到在敏感细胞中 ,有较多的漂浮细胞 ,阿霉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而在耐药细胞中 ,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 ,阿霉素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其含量明显减少。阿霉素诱导 MCF- 7细胞的凋亡作用进一步用 An-nexin V - FITC染色法证实。此外 ,用高效逆转耐药性的药物粉防己碱 (2 0μmol· L- 1 )与阿霉素合用处理敏感和耐药的细胞 ,用线粒体荧光染料 Mitosensor TM染色 ,证明合用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 :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细胞周期无关。本研究表明 :粉防己碱能逆转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 MCF- 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了前脑中SOM样神经元对孤束核中食管前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当PRV注射于大鼠颈部食管后,在大脑皮质前部嗅沟背侧的无颗粒型岛叶皮质后部和嗅沟腹侧的梨状前皮质前部可见较多PRV和SOM双标记细胞。在终纹床核、内侧视前区、外侧视前区和正中视前区、终板血管器、穹隆下器、以及嗅结节等处也可见少量PRV和SOM双标记细胞。本文推测脑对颈部食管运动的调节是由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颈上神经节切除术,观察了15只自发性高血压鼠(SHR)(分手术Ⅰ组、手术Ⅱ组和对照组)脑底血管主要动脉单胺能神经纤维的起源。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主要动脉分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均可见棕褐色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手术Ⅰ组作左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劝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明显减少,对侧各同部位血管的阳性纤维也有减少;手术Ⅱ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基本消失。结果提示:自发性高血压鼠脑血管一侧颈内动脉系各主要动脉分支的交感神经纤维,起源于双侧颈上神经节。讨论了颈上神经节切除对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