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月8日,安徽省阜阳县插花人民公社除四害能手刘文明同志,在该社的陈庄发现一只全身白色羽毛的麻雀,他追了六个村庄,将这只白麻雀打死,并送至省除四害总指挥部。这只岛经安徽大学生物学系鉴定为麻雀,雄性,体长十四厘米。头顶羽毛呈灰白色,颈部有散在  相似文献   

2.
正麻雀是我们常见的鸟类,即便是不懂鸟的人,也认识麻雀。我们通常说的麻雀是雀形目雀科雀属的鸟类,它们是一类鸟,而不是一种鸟。事实上,麻雀家族在全球共有26个种,麻雀属的发生中心在非洲,非洲现存的麻雀物种数最多,约占现存麻雀属的一半。不过在中国,麻雀属却并不"兴旺",仅有5个种,即树麻雀、家麻雀、黑顶麻雀、黑胸麻雀、山麻雀。即便这5种麻雀,但全部见过的人又有多少呢?  相似文献   

3.
2016年9月-2017年2月、2018年4-8月对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查,从生态位分析了园内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 3种优势鸟类的共存机制。结果表明:3种鸟类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整体相近,分别为0.862 1、0.793 7和0.866 7,从季节来看,黄臀鹎较平稳,麻雀夏季最宽、冬季最窄,白颊噪鹛夏季最窄、秋季最宽。空间生态位宽度为:黄臀鹎(0.604 9)>白颊噪鹛(0.387 6)>麻雀(0.215 8),它们在人工生境中的生态位宽度均最大;3种鸟类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高,在时间上,白颊噪鹛和麻雀重叠度最高,达到了0.985 3,在空间上,黄臀鹎和麻雀重叠度最高(0.873 2),其次为黄臀鹎和白颊噪鹛(0.831 6),最低的为麻雀和白颊噪鹛(0.481 1)。3种鸟类均为城市适应种,在不同维度的生态位上通过行为空间、食性、巢址选择、生境垂直和水平分布分离等多种方式形成系统的生态位分离,增强群落的稳定性以达到共存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常见鸟类食性的季节性动态,2014年8月—2015年8月观察记录了常见鸟类的组成、食物种类及取食频率,统计分析了其食物的种类组成。采用Levins指数和相似性百分率指数计算了5种常见留鸟的食性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出现频率最高的5种鸟类均为留鸟,分别是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麻雀Passer montanus、乌鸫Turdus merula和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2)5种鸟类对植物性食物种子的取食频率最大,为55.33%;3)白颊噪鹛的食性受季节影响最小,白颊噪鹛与乌鸫在夏季的食性最专一,白头鹎、麻雀与珠颈斑鸠在春季的食性最专一;4)5种鸟类的生态位重叠较高,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的为乌鸫和麻雀(79.9%)。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对城市麻雀栖息地利用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城市化水平不同的8个区域中麻雀(Passermontanus)的数量分布现状以及影响麻雀分布的栖息地因子。结果表明,越冬期和繁殖期的麻雀数量均与城市化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市化程度高的城市中心商业区、高层居民区和城市主干道中的麻雀数量均很少;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城乡结合区、公园、城市的平房区及古建筑区域中麻雀数量均较多;高校校园和低层楼房居民区,虽然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但由于植被较丰富,麻雀数量也较多。平房面积、针叶树数量、阔叶树数量、空调数量、高层楼房的面积、硬化地面的面积、人流量及车流量是影响麻雀栖息地利用的重要因素。其中平房面积、针叶树、阔叶树、空调的数量增加,可为麻雀提供栖息条件而有利于麻雀的利用;硬化地面的面积、高层楼房的面积、人流量及车流量的增加,由于减少了杂草等麻雀的食物来源并增加了干扰,不利于麻雀的利用。结果表明,虽然麻雀是一个适应人类生活环境的物种,但在快速的城市化变迁中,它已表现出对高度城市化环境的不适应。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应考虑到为以麻雀为代表的城市鸟类提供生存必要的植被和繁殖场所,构建人鸟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6.
身体大小的性二态是鸟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性二态的研究是理解性选择的关键,也能为性二态鸟类的野外快速性别判定提供依据。麻雀Passer montanus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性单态鸟类,野外很难通过外在特征识别性别,有关麻雀性二态和性别判定的研究很少。2017—2018年每年的1—3月,在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校园内用雾网捕捉到67只麻雀成鸟,并测量了这些麻雀的10个身体量度。通过观察生殖腺鉴定了性别,确定为31只雄鸟和36只雌鸟。结果发现,总体上麻雀身体量度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MANOVA:Pillai's Trace=0.492,F_(10,56)=5.426,P0.001),雄鸟的全长、尾长、翅长、跗跖长和中趾长显著大于雌鸟(t-test:P0.05)。利用这5个身体量度变量构建判别方程来判定麻雀性别,发现:在所有的单变量判别方程中,翅长构建的判别方程具有最高的性别判定准确率,达77.6%;由5个身体量度变量构建的典型判别方程,性别判定准确率为82.1%;而由全长和翅长构建的逐步判别方程,性别判定准确率为79.1%。麻雀存在身体大小的性二态,而这使得野外通过测量身体量度构建判别方程能较容易、准确地判定麻雀的性别。  相似文献   

7.
麻雀种群数量与环境因素关系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胥执清 《四川动物》2004,23(4):386-390
本文主要对1986年以来国外的麻雀种群数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作一综述。①[树]麻雀和家麻雀间存在巢穴竞争和重叠,家麻雀有更多的防御行为和数量上占优势。[树]麻雀群体繁殖第一次比单独繁殖产更多的卵,孵出更多的雏鸟,第二:、三次则相反。②农药的使用对[树]麻雀繁殖成功有一定的影响。③麻雀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种:家麻雀体内非正常金属元素有铝、汞、镉和铅。当铅的积累超过2μg/g干重,病、死雏鸟的比例就会增加。④在发达国家,交通可以引起麻雀死亡。  相似文献   

8.
麻雀是城市和乡村均有分布的鸟类物种.快速的城市化正在使城市麻雀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大量减少.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麻雀的体质水平沿城市化梯度的变化,以期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鸟类保护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高层楼房居民区、低层楼房居民区以及大学校园中麻雀的体质指数显著低于郊区环境,而城市公园和平房居民区麻雀的体质水平则与郊区环境的差异较小.随采样点城市化水平的增加,麻雀的体质水平呈下降趋势,高度城市化的环境导致麻雀的体质水平下降.在城市化过程中,增加城市公园的数量及居民区的植被覆盖量可为麻雀等鸟类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源,从而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9.
刘喜悦 《生态学报》1982,2(1):10-11
麻雀(Passer montanus)成体体重一般在19克左右,而它的羽毛约占0.9克。羽毛主要起热隔离保持体温的作用,飞羽更负有生存所必需的飞翔功能。本文旨在揭示麻雀雏鸟初级飞羽的生长规律及其与体重生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正麻雀、喜鹊、啄木鸟,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鸟类,即便是不了解鸟的人,也大多都能认识它们。可是识鸟易,知鸟难。这些寻常鸟儿背后都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就拿麻雀来说吧,很少有人不认识,却很少有人真的了解它们。我们所说的麻雀其实是对麻雀属鸟类的统称,在中国有五种麻雀,你见过几种?一些种类寻常人根本没有见过,比如分布在新疆的家麻雀。可能有人会疑惑,家麻雀不是在家里吗?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中国家麻雀多在树上筑巢,而出入农村屋檐下的那是  相似文献   

11.
当1960年作者参加麻雀研究工作时,在北京近郊昌平发现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e Ste-jneger巢中有许多青原丽蝇幼虫在麻雀雏体上寄生,一巢中最多达180头,严重的可导致雀雏死亡。爰将其种类请邓国藩同志加以鉴定,又对其生活习性作了观察。发生世代青原丽蝇的各个幼期均在鸟巢内  相似文献   

12.
1979年12月和1980年7月南京市居民和一工人先后送给南京大学生物系畸形的双头龟——乌龟(Chinemys reevesii)和四翅麻雀——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各一只。 双头龟为一只幼龟,体重3.5克左右,背甲长2厘米,腹甲长2.2厘米,在颈部分生出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似的头,生活时两个头均可活动,并能同时藏在甲壳内。  相似文献   

13.
初中三年级动物学讲完了鸟类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以后,根据教学大綱的要求需要以家鸽作鸟类的代表叫学生作外形的观察和解剖并观察内部各器官的实验。我校初中三年级有六个班,每班分十个组就需要家鸽六十只,我校虽养着几只家鸽,但离这个数目相差很远,买也买不到,同时也很不经济,如果一只家鸽二角五分钱,六十只就需要人民币十五元,后来我们就想到了以害鸟麻雀来代替家鸽,经过预先试验的结果,以麻雀作观察解剖虽不如家鸽好,但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达到了,因此我们就发动学生捕捉麻雀(除说明实验的需要外并说明麻雀是害鸟消灭它对发展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结果每班学生都捉了十只麻  相似文献   

14.
白腰雪雀分类地位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腰雪雀Onychostruthus taczanowskii(Przewalski)的分类地位比较混乱.在早期的分类系统中,它被归属于雪雀属Montifringilla下.后期由于生态习性与行为特征的不同,被划分至地雀属Pyrgilauda下;又有将它划分为独立属--高原雀属Onychostruthus的观点.本文结合身体量衡度数值特征、外部形态特征以及遗传差异上的研究,综合探讨白腰雪雀的分类地位.对量衡度特征的因子分析发现:白腰雪雀与地雀属种类在体长、体重、翅长、尾长、嘴长与跗蹠长上明显不同,其体形明显偏大.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显示:白腰雪雀与地雀属种类的平均特征差异为0.3902~0.5122,而这些种类间平均特征差异为0.1281~0.2195.比较属间差异发现:石雀Petronia petronia与地雀属种类为0.4878~0.5385,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与地雀属种类为0.4872~0.5610.麻雀属与石雀属为0.3415,这些结果显示自腰雪雀与地雀属种类的差异已经达到石雀属、麻雀属与地雀属属间的差异.通过比较白腰雪雀与石雀的遗传差异(0.2578),地雀属种类与石雀的遗传差异(0.2386~0.3193),发现白腰雪雀与地雀属种类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0.2267~0.3143),几近于地雀属与石雀属间的差异.综合量衡度、形态以及遗传等特征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白腰雪雀与地雀属种类有较大的差异,两者间的差异已经达到了它们与近缘属石雀属和麻雀属间的差异,以及近缘属之间的差异,因此,建议白腰雪雀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属,高原雀属Onychostruthus.  相似文献   

15.
长沙附近十种常见雀形目鸟类食性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类对于农作物、树木、果树、蔬菜等农林事业,都有极密切的关系,根据农业部植物保护局一九五七年初所提出的部分益害鸟名单中,益鸟有:杜鹃、画眉,黄鹉、八哥、斑啄木鸟、缘啄木鸟、猫头鹰,灰顶伯劳、燕鴴等;害鸟有:麻雀、山麻雀、白头翁、白腰文鸟、大雁、野鸡、斑鸠等。并认为对这些鸟有进一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区麻雀夜宿规律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恩平  陈爽 《四川动物》2004,23(4):352-354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对成都市区内一观察点麻雀的夜宿规律进行了观察。发现麻雀夜宿归巢时间、高峰时间、结束时间和清晨飞离时间有较强的规律,认为这是麻雀的生物节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麻雀染色体的新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雀(Passer。。,,。,,Linnaeus)是欧亚地 区的一种常见鸟类,已有七个亚种的分化。这 个种的染色体核型已被描述过rssl0最近,我们 对它的一个亚种,分布于我国昆明地区的麻雀 (Passer montanus malaccensis Dubois)作了染色 休观察,发现其核型与原记载不同,现报道如 下。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光周期对麻雀基础能耗和性腺重量的影响,对25℃和3种不同光周期的麻雀进行4周人工气候箱驯化后,分别比较了雌、雄麻雀的体重、个体BMR和性腺的鲜重和干重.结果显示,光周期作为繁殖的信号对麻雀性腺重量有极显著的影响.雄麻雀的体重、个体基础能耗和性腺重量的变化幅度比雌麻雀显著,繁殖初期的雄麻雀很可能要早于雌麻雀进入繁殖状态;随光周期的延长和性腺重量的增加,麻雀个体的基础能耗呈现递减趋势.总之,较低的生存压力和个体基础能耗的降低是麻雀繁殖的基础和前提.繁殖初期麻雀拥有相对较低的体重和个体BMR,这是麻雀个体的生存、繁殖与生存压力之间能量预算的结果,也是生存能耗和繁殖能耗与个体适合度之间进行能量预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1999年6月至2001年4月调查表明,重庆市分布(树)麻雀、山麻雀两种。前者分布于20个区(县),后者分布于17个区(县);有13个区(县)两种都有分布。分布特征为:①分布广,②垂直分布的最适海拔高度为500~1000m,③水平分布西部多于东部,④分布与人类最亲近,有人烟的地方就有麻雀分布。可见麻雀是各类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25日,在我校发现1只罕见的花麻雀。这是只雄麻雀。它的头部、背部和翅膀上的羽毛,除正常的外还有一些异色羽毛。这些羽毛有的是全白的;有的是半白的;有的仅有尖端边缘呈现白色。前两种羽毛在背部和翅膀上较多,后一种在翅膀上最多,背部有一些。因此,乍看起来,好象身上有积雪一样成了花麻雀。这种变异的确少见。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