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肩关节镜下Bankart合并Remplissage手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吉林市中心医院的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52例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均采用Bankart合并Remplissage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确定手术治疗的单独效用。结果:术后4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Rowe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所降低(P0.05),但术后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和平均外展90度外旋角度)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未出现术后再脱位、半脱位现象。结论:Bankart修复联合Remplissage术对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臭氧痛点阻滞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组和II组,每组55例。I组给予臭氧痛点阻滞治疗,II组给予臭氧痛点阻滞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疼痛情况,应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I组总有效率83.6%显著低于II组的9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外展、内旋以及外旋活动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II组显著优于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痛点阻滞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其中联合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联合保乳治疗,对照组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每组各选取50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乳腺美容效果及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总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联合组并发症比例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38%。术后,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联合组乳腺美容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肩关节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后伸活动度、外展活动度相较于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内旋活动度相较于术前降低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内旋活动度相较于术前降低显著(P0.05)。术后,联合组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内旋活动度、后伸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创伤小,美容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轻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损害,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颈椎后路复位CPSS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9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单纯颈椎后路复位CPSS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单纯颈椎前路复位CPSS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神经功能分级(ASIA)。结果:两组术前ASIA分级B、C、D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佳,A级患者治疗后仍为A级,但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SAI等级在治疗后均有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断钉或螺钉松动等并发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间隙显著增宽,且后路组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颈椎后凸畸形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颈椎后路复位CPSS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曹旭栋  黄浩  张文俊  张亚俊  徐东来 《蛇志》2009,21(3):202-203
目的为了探讨AF系统手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效果及中医药在促进胸腰椎骨折脱位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组和手术加中药组),手术组切开复位采用AF系统内固定,手术加中药组在手术前后辨证给予中药治疗,平均随访2.5年,并分别于装、取内固定物时取标本行组织切片,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两组胸腰椎骨折脱位均达良好的复位固定(P〉0.01);两组症状恢复比较,手术加中药组优于手术组(P〈0.01);组织学观察发现取出内固定时手术组组织较致密。结论AF系统手术能使胸腰椎骨折脱位达到满意的复位及固定.中药的使用促进了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每组30例。闭合复位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水平均升高(P0.05);与闭合复位组相比,切开复位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评分水平较高(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水平较高(P0.05),临床治疗的优良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相比,切开复位能够明显恢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长度,但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较多,临床疗效较好,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点压按摩第二掌骨全息穴点联合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122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展开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61例。给予常规组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第二掌骨全息穴点点压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量表(UCLA)评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CLA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前屈、外展、体侧外旋ROM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ROM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第二掌骨全息穴点点压按摩结合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可以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肩峰撞击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36例患者均术后随访15~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38.2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评分为88.1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疼痛、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及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能有效治疗肩峰撞击症,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8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6例,四部分骨折12例;随访期间测量肱骨头内翻角度、肱骨头高度;患肩功能评分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及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同时记录患者并发症。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5±1.8个月;末次随访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平均89.0±3.2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为平均81.2±14.5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平均27.6±5.3;根据UCLA评分系统,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9.4%。患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运动范围分别是143±20°、138±9°、44±12°、42±9°。影像学结果显示:末次随访肱骨头高度平均丢失1.9 mm,颈干角度平均为128±16°。根据Paavolainen方法,末次随访优30例、良7例、差1例。结论: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术中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能有效支撑肱骨头,预防肱骨头塌陷及螺钉穿出,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骨折合并多发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骨折合并多发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06月-2007年10月本院救治的112例骨折合并多发伤病例,根据不同伤情采取了不同的救治措施。结果:112例经住院治疗的患者中,15例死亡,死亡率为13.4%。手术治疗92例多发骨折脱位208处,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者189处,占90.9%;达到功能复位者8例,占9.1%。骨延迟愈合4例。钢板断裂2例,髓内钉断裂2例。结论:尽早接诊病人、全面综合分析病情是抢救多发伤骨折病人的首要环节;及时诊断、早期救治是防止并发症、提高抢救成活率、降低病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Recurrent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ulnar nerve at the cubital tunnel is reported in two patients. This was due to traumatic attenuation of the flexor carpi ulnaris retinaculum. The mechanism of injury in both patients was a fall with the shoulder abducted and the elbow acutely flexed. Both patients had relief of their neurologic symptoms following anterior submuscular transposition of the ulnar nerv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经口咽入路前路减压同时一期后路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方法,评价该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2月至2006年6月对11例有手术指征的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其中外伤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4例、先天性寰枕融合畸形1例、齿突发育不良并不连6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脊髓压迫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感觉障碍;ASIA分级C级3例、D级8例。行显微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入路前路减压,术中颅骨牵引复位后一期后路融合。结果:11例均获得脊髓充分减压,9例获解剖复位、2例部分复位,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四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复,A- SIA分级1例C级恢复至D级,2例C级恢复至正常,8例D级恢复至正常。内固定无松脱、无断裂及再脱位,植骨融合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随访6月-18个月,平均1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显微内镜下经口咽入路前路减压,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确、损伤小的优点;充分前路减压可以术中即刻复位、一期后路融合,避免了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用于寰枢椎不稳椎弓根置钉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病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个体化3D打印模型,在模型上模拟置钉,获取最佳置钉点、置钉角度等个体化置钉数据,并于术中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通过CT扫描评价置钉准确性,测量术前、术后患者寰齿间隙判断寰枢椎复位情况,测量颈延角评价脊髓压迫改善情况,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判断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固定效果、稳定性、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采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治疗,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复位及内固定效果满意。共置入椎弓根螺钉31枚,其中29枚完全在椎弓根内,置钉准确率为93.5%。寰枢椎较术前明显复位,术后寰齿间隙、颈延角和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shoulder apprehension is an established clinical finding and is importa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shoulder dislocation, how this subjective perception is evoked remains unclear. We elucidated the functional neuroplasticity associated with apprehension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 (RSI)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Twelve healthy volunteers and 14 patients with right-sided RSI performed a motor imagery task and a passive shoulder motion task. Brain activ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healthy participants and those with RSI and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apprehension intensity reported by participants after each task. Compared to healthy volunteers, participants with RSI exhibited decreased brain activity in the motor network, but increased activity in the hippocampus and amygdala. During the passive motion task, participants with RSI exhibited decreased activity in the left premotor and primary motor/somatosensory areas. Furthermore, brain activity was correlated with apprehension intensity in the left amygdala and left thalamus during the motor imagery task (memory-induced), while a correlation between apprehension intensity and brain activity was found in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during the passive motion task (instability-induced). Our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RSI by identifying its associated neural alterations. We elucidated that shoulder apprehension was induced by two different factors, namely instability and memory.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个月及1年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更符合解剖学特点,可减轻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2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实施内固定前后及随访1年后脊柱损伤、骨折复位的恢复情况,Cobb角、前缘高度百分比、后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结果:各时期A级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B-E级中,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缘高度在治疗前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与治疗前相较,呈显著差异(P0.01),但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陈旧性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Endobutton 带袢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陈旧性III型肩锁关节脱位 患者17 例,在本研究中的治疗方法为双Endobutton 带袢钢板固定疗法,通过此种方法对17 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通过对以上患者治疗后的6-12 个月的随访中,患者术后Constant 评分平均为(91.02± 5.20)分,X线显示肩关节部位无脱位 (P<0.05)。结论:在治疗陈旧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方面,Endobutton 钢板对患处进行固定的技术疗效显著,但长期疗效需要扩大样 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