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9月在广东省南岭采集到5只森林型蝙蝠,其鼻孔突出成短管状,背部毛棕褐色,前臂长34.3~36.8mm;核型为2n=44,FN=50.经鉴定为蝙蝠科管鼻蝠亚科的中管鼻蝠(Murina huttonii),为广东省翼手类分布新纪录.用蝙蝠超声波接收器(Anabat Ⅱ)录制并分析其回声定位声波,为FM型.中管鼻蝠...  相似文献   

2.
何淑艳  敖磊  李娜  谷晓明 《四川动物》2007,26(3):520-524
对贵州5种蝙蝠科蝙蝠的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爪哇伏翼的相应序列,以Pteropus dasymallus,P.scapulatus,Rousettus aegyptiacus为外群,运用贝叶斯法(Bayes-ian),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分析了这6种蝙蝠科蝙蝠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在贝叶斯,ML树中,这6种蝙蝠科的蝙蝠可分为3个分支:亚洲长翼蝠是第1个独立出来的分支;白腹管鼻蝠是继亚洲长翼蝠之后第2个分离出来的分支;第3个分支又分为两支,一支由大鼠耳蝠和小鼠耳蝠组成,另一支由南蝠和爪哇伏翼组成,支持将这4种蝙蝠同归于蝙蝠亚科的结论,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鼠耳蝠属和管鼻蝠亚科之间的姐妹类群关系,也不支持将鼠耳属提升为亚科。  相似文献   

3.
罗蕾莱管鼻蝠(Murina lorelieae)为Eger和Lim(2011)发表的管鼻蝠新种,模式产地为中国广西底定。本研究小组于2014年在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捕获13只管鼻蝠标本。根据其外形与头骨特征及基于680 bp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片段序列的系统发育学证据,将该批云南哀牢山标本鉴定为罗蕾莱管鼻蝠,为该种在模式产地外分布的新发现,同时也为云南省蝙蝠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贵州6种蝙蝠的核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谷晓明 《动物学杂志》2006,41(5):112-116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贵州6种蝙蝠的核型。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2n=44,染色体臂数(FN)为58;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染色体数是2n=46,FN为50,黄大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2n=32,FN为60;角菊头蝠(Rhinolophus cornutus)2n=62,FN为60;云南菊头蝠(R.yunnanensis)2n=44,FN是60;犬蝠(Cynopterus sphinx)2n=34,FN=58。其中白腹管鼻蝠、云南菊头蝠和犬蝠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蝙蝠科蝙蝠遍布全世界,是蝙蝠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尽管从形态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认为蝙蝠科内长翼蝠亚科应该提升到科、鼠耳蝠属应该提升到亚科的分类地位,但是其科内的系统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本文对蝙蝠科11种38个标本线粒体16S rRNA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序,并结合以前报道的13种(属于7科13属)蝙蝠的线粒体16S rRNA部分序列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表明:长翼蝠亚科可以提升到科的分类地位、鼠耳蝠属提升到亚科的分类地位,这与前人报道的结果一致;相对于由鼠耳蝠亚科、彩蝠亚科和管鼻蝠亚科构成的分支,蝙蝠亚科和Antrozoinae是一个并系群.蝙蝠亚科内的亲缘关系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四川动物》2021,40(3)
2019年4—5月利用蝙蝠竖琴网在云南省勐腊县龙林新村水沟采集到蝙蝠5只(3♀,2♂),中等偏小体型,鼻孔呈管状,耳廓较圆,外形、毛色和头骨特征与圆耳管鼻蝠Murina cyclotis相符,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2基因(Rag2)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该鉴定结果,故确定该标本为圆耳管鼻蝠,为该种在云南省蝙蝠分布的新发现,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7.
2012年8月在广东省南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6只森林型蝙蝠(3♀,3♂),其鼻部呈管状,毛被厚密而柔软,后腿、翼膜和尾膜被覆有棕色绒毛。体型较大,雌雄之间有明显差异,前臂长♀48.94~52.67mm,♂44.00~46.92 mm;核型为2n=44,FN=52;超声波为调频型,主频率为78.3 kHz。经鉴定为蝙蝠科管鼻蝠亚科的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这一发现使该物种在中国大陆地区目前的分布区与栖息地得以进一步核实和确认,弥补了该珍稀蝙蝠物种的分布、行为和生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17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境内的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民居屋檐下捕获1只体型较小的雄性蝙蝠,经鉴定为艾氏管鼻蝠(Murina eleryi),是在湖南省首次发现该物种。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正管鼻蝠属(Murina)是一类鼻部呈短管状的林栖型食虫性蝙蝠,隶属于翼手目蝙蝠科(Chiroptera:Vespertilionidae),其种类记录已达34种,在我国分布有16种(王晓云等,2016)。2016年3月13日,在对武陵山地区洞栖型蝙蝠的调查过程中,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八面山燕子洞(北纬28°51'56″,东经109°16'15″,海  相似文献   

10.
艾氏管鼻蝠是2009 年发表的新种,其体型较小,外形与金管鼻蝠极其相似,本文以广东采集的艾氏管鼻蝠线粒体部分COI 序列片段为分子标记,对其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与金管鼻蝠形态进行比较,对2个种的外形特征及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 本研究获得的艾氏管鼻蝠序列与BOLD 数据库中的“金管鼻蝠”序列聚为一支,遗传差异极小; (2)华南区域艾氏管鼻蝠并非单系,其种群遗传结构与种群地理分布模式不一致,贵州、广东与越南、老挝种群的亲缘关系较广西种群更近; (3)现有数据库及国内部分研究中鉴定的“金管鼻蝠”实际应为艾氏管鼻蝠。  相似文献   

11.
2017年5月分别在贵州省兴义市和安龙县用雾网采集到1只大体型雌性管鼻蝠和2只小体型雄性菊头蝠,经鉴定为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和华南菊头蝠(Rhinolophus huananus),属贵州省翼手目新分布记录。所采集的毛翼管鼻蝠雌性个体可能为怀孕个体,故测量相关数据并鉴定后原地放归野外。华南菊头蝠标本保存于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毛翼管鼻蝠(1♀):鼻部呈短管状,全身被毛厚密而柔软,后足、翼膜和尾膜均被覆黄褐色绒毛;体重14.01 g,前臂长48.23 mm;回声定位声波为调频(FM)型,静止状态下声波峰频为(56.04±4.52)k Hz。华南菊头蝠(2♂):耳大,对耳屏相对较小;鼻叶之蹄状叶宽大,完全覆盖吻部;鞍状叶小,其高略超过其宽,近乎矩形;体毛烟褐色;2只样本体重分别为4.52 g、4.12 g,前臂长40.70 mm、40.00 mm;头骨狭长,颅全长16.35 mm、16.46 mm,颅宽8.11 mm、8.14 mm;回声定位声波属调频-恒频-调频(FM-CF-FM)型,静止状态下峰频分别为(68.48±0.08)k Hz、(67.18±0.06)k Hz。2种蝙蝠物种在贵州省为首次发现,扩大了其在国内的分布范围,丰富了生态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杨天友 《动物学杂志》2020,55(5):655-669
在《贵州兽类志》的基础上,参照最新的哺乳动物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梳理2019年12月31日以前与贵州省哺乳动物相关的研究资料,变更了一些贵州省原记录的哺乳动物物种名称和分类地位,更新了贵州省哺乳动物名录。更新后的贵州省哺乳动物名录共记录哺乳纲9目29科84属153种。其中,翼手目56种、啮齿目38种、食肉目24种、劳亚食虫目19种、偶蹄目7种、灵长目4种、兔形目3种、鳞甲目和攀鼩目各1种。与《贵州兽类志》相比,共计新增哺乳动物36种,包括近年来在贵州发现的5个新种,水甫管鼻蝠(Murinashuipuensis)、梵净山管鼻蝠(M.fanjingshanensis)、榕江管鼻蝠(M.rongjiangensis)、荔波管鼻蝠(M.liboensis)和黑姬鼠(Apodemus nigrus);1个中国新记录种,即2011年发表的艾氏管鼻蝠(M.eleryi);14个贵州分布新记录种,以及近年来有研究证据支持分布于贵州的17个种;此外,由于标本鉴定有误,或同物异名,或被研究证实不分布于贵州等原因,删除了23个物种。贵州省境内目前记录到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9种,其中,国家Ⅰ和Ⅱ级...  相似文献   

13.
果蝠的婚配制度及繁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手类(Chiroptera)(俗称蝙蝠)分为小蝙蝠亚目(Microchiroptera)和大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大蝙蝠又称果蝠或狐蝠,果蝠仅狐蝠科(Pteropodidae)1科188种。深入地了解其独特的婚配行为机制、独特的繁殖发育机制,对有效地开展果蝠的保护工作、合理地控制种群数量有积极意义。本文对果蝠的婚配制度及繁殖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的犁鼻嗅觉系统 (VNS)主要感知信息素,而信息素在动物的生殖和社会行为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蝙蝠犁鼻器受体的分子进化,我们以已发表基因组的10种蝙蝠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蝙蝠犁鼻器受体V1R基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0种蝙蝠中都存在V1R基因。尽管在印度假吸血蝠和帕氏髯蝠中存在完整的V1R基因,但大部分蝙蝠中的V1R基因却都是假基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假吸血蝠中仅有的1个全长的V1R基因处于中性进化状态,揭示其犁鼻器很可能已经丧失功能;而帕氏髯蝠中3个全长的V1R基因都受到了强烈的净化选择,提示其犁鼻嗅觉功能仍然保留,这些结果和蝙蝠犁鼻器形态学研究和蝙蝠TRPC2基因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我们的研究表明大部分蝙蝠丧失了犁鼻嗅觉功能,而犁鼻器功能丧失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回声定位蝙蝠耳蜗毛细胞静纤毛的长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爪哇大足鼠耳蝠(Myotis adversus)、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山蝠(Nyctalus plancyi)和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耳蜗毛细胞静纤毛, 测量其长度, 并与五种非回声定位哺乳动物耳蜗静纤毛长度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 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外毛细胞静纤毛较非回声定位哺乳动物相应位置的短; 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内毛细胞静纤毛长于其外毛细胞静纤毛, 而非回声定位哺乳动物内毛细胞静纤毛长度并无此规律. 我们认为, 回声定位蝙蝠耳蜗听毛细胞静纤毛长度的特点可能是对高频声波和回声定位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于 2 0 0 2年 5月初至 2 0 0 3年 9月中旬在北京房山区霞云岭四合村蝙蝠洞进行 ,分析了共栖同一山洞四种蝙蝠的形态特征、食性和回声定位信号。大足鼠耳蝠食谱中以宽鳍等三种鱼为主 (体积百分比为5 3% ) ,回声定位主频 4 1 87± 1 0 7kHz;马铁菊头蝠主要掠捕鳞翅目昆虫 (73% ) ,恒频叫声主频 74 70± 0 13kHz ;中华鼠耳蝠以近地面或在地表活动的鞘翅目昆虫步甲类和埋葬甲类为主要食物 (6 5 4 % ) ,声脉冲主频较低 35 73± 0 92kHz;白腹管鼻蝠捕食花萤总科和瓢虫科等鞘翅目昆虫 (90 % ) ,回声定位信号主频为 5 9 4 7±1 5 0kHz。结果证实同地共栖四种蝙蝠种属特异的回声定位叫声和形态结构的差异 ,以及不同的捕食生境和捕食策略 ,导致取食生态位分离是四种蝙蝠同地共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初中《动物学》课本在讲哺乳纲的翼手目和鲸目时,介绍了蝙蝠和鲸。我们查阅了《辞海》(生物分册)553页,书中写到:“蝙蝠,哺乳纲、翼手目动物的通称,是具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分大蝙蝠和小蝙蝠两大类。前者体型大,第一和第二指均有爪,以果实为食,如狐蝠、果蝠、犬蝠。后者体型较小,仅第一指具爪,种类较多,一般以昆虫为食,如菊头蝠、蹄蝠、伏翼(家蝠)、山蝠、大耳蝠等。可见,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6月至2009年11月对玉林市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玉林市共有蝙蝠15种,隶属5科7属.其中东洋型种类有13种,占86.7%,季风型(东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和南中国型(灰伏翼Pipistrellus pulveratus)各1种,分别占蝙蝠种类的6.67%.玉林市蝙蝠可分为3种栖息类型:菊头蝠属Rhinolophus、蹄蝠属Hipposideros和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a为洞穴型蝙蝠;犬蝠Cynopterus sphinx为树栖型蝙蝠;东亚伏翼和灰伏翼为房屋型蝙蝠.蝙蝠在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食虫蝙蝠捕食蚊、蛾等害虫,是控制害虫的有效天敌之一,食果蝙蝠对荔枝、龙眼、香蕉等水果造成一定危害.目前,由于栖息环境破坏和乱捕滥杀,蝙蝠种类和种群数量均有所下降,应加大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9.
2017-2020年期间,每年1月份对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布袋沟水库人工引水渠隧道内蝙蝠进行冬眠生态学特征调查,共发现2科5属7种蝙蝠在此冬眠,包括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小菊头蝠(R.pusillus)、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金管鼻蝠(Mu.aurata)、奥氏长耳蝠(Plecotus ognevi)和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马铁菊头蝠是优势种(约52%-73%的冬眠个体),其次是小菊头蝠(约19%-37%)、华南水鼠耳蝠(约5%-8%),其余蝙蝠物种数量不足3%。2017-2020年冬眠蝙蝠个体总数呈增长趋势,但仍少于早期报道的数量。有42个隧道每年均有蝙蝠冬眠,而且不同年度冬眠数量也不尽相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隧道长度可能是影响蝙蝠冬眠栖息场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Adjusted R2=0.208,P=0.001)。每个隧道内,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栖点位置,约4/5的蝙蝠选择温暖且环境相对稳定的隧道深处(> 30 m)作为冬眠栖点,超过95%的个体选择长度> 60 m的隧道冬眠。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方式,绝大多数个体采用独栖方式进行冬眠(> 90%),少数采用聚集方式。不同的冬眠栖点和冬眠方式可能有利于冬眠成本优化。此外,栖点温度与蝙蝠体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98,P < 0.001),而且蝙蝠冬眠期间的栖点温度具有种内和种间差异。研究结果为我国蝙蝠种群保护和冬眠场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澳门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 ~2012 年,对澳门翼手目(蝙蝠)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捉到10 个物种,属5 科8 属,其中包括澳门原来记载的2 个物种,即蹄蝠科的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和蝙蝠科的东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本研究新增加8 个物种,即狐蝠科的犬蝠(Cynopterus sphinx) 和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鞘尾蝠科的黑髯墓蝠(Taphozous melanopogon),菊头蝠科的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以及蝙蝠科的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普通伏翼(P. pipistrellus)、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 和南长翼蝠(M. pusillus)。另外,通过野外录音和分析,并与已发表物种声音特征比较核对,发现菊头蝠科和蹄蝠科各一种,前者可能是泰国菊头蝠(R. siamensis)或者中菊头蝠(R. affinis),后者可能是果树蹄蝠(H. pomona) 或者三叶蹄蝠(Aselliscus stoliczkanus)。本文对已捕捉10 种蝙蝠的分布、形态特征和回声定位叫声特征进行报道,同时对其种群数量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讨论。保护蝙蝠栖息生境(洞穴、古老建筑和蒲葵树等) 对保护澳门蝙蝠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