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陈浩  王刚  王成  薛菲  成海  张亚楠 《生态学报》2024,(4):1526-1538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家域的面积和重叠指数,以及栖息地选择。结果表明:(1)丹顶鹤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丹顶鹤活动强度:育成期>越冬期>孵化期>育雏期,孵化期和育雏期日间活动强度平稳,育成期和越冬期呈“双峰”模式。(2)丹顶鹤95%家域面积均值介于(111.18±22.15)hm2—(621.28±105.77)hm2,育成期((621.28±105.77) hm2)>育雏期((226.83±54.86) hm2)>孵化期((112.40±7.72) hm2)>越冬期((111.18±22.15) hm2);核心家域面积均值介于(0.53±0.26)—(45.78±6.66) hm2,育成...  相似文献   

2.
2010 年和2011 年8 月在青海省果洛州矮嵩草草甸,采用样方法测定了不同密度高原鼠兔栖息地内杂草斑和秃斑植物群落特征及地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0 年与2011 年相比,相同高原鼠兔密度的栖息地内杂草斑和秃斑植物总盖度、平均高度和总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年份不同密度栖息地间差异显著。高原鼠兔低、中、高密度栖息地植物总盖度、平均高度和总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无鼠兔对照组(P < 0.05),不同密度间无明显变化规律。低、中、高密度栖息地的莎草、禾草和豆科植物盖度、平均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无鼠兔对照组(P <0.05),秃斑上豆科植物消失;杂类草平均高度在低密度栖息地和无鼠兔对照组显著高于中、高密度栖息地(P < 0. 05),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对照组最小,随高原鼠兔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2010 年和2011 年,高原鼠兔低、中、高密度栖息地内杂草斑面积分别占样地面积的4. 0% 、4.3% 、13. 3% 和3.8% 、4. 3% 、11. 0% ,秃斑面积分别占样地面积的0 2% 、2 6% 、4 0% 和0 2% 、2 2% 、3 4% ;植物损失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10.84 kg/ hm2 、203. 18 kg/ hm2 、431.58 kg / hm2 和107.67 kg / hm2 、189. 46 kg / hm2 、365. 72 kg/ hm2 。高原鼠兔
的密度(x)与植物损失地上生物量(y)之间存在对数曲线关系,说明高原鼠兔的活动显著降低了植物总盖度、平均高度和总地上生物量,同时也改变了植物功能群组成。随高原鼠兔密度增加,栖息地内杂草斑、秃斑的面积和植物损失地上生物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郑西客运专线建设工程所占用的各类植被面积,对工程造成的农田、林地和荒草地的生物量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占用的植被面积为1526.12hm2,其中农田、林地和荒草地分别为1240.17hm2、232.99hm2和52.96hm2,工程在4年的施工期内造成的生物量损失共计65081.82t,其中农田植被生物量损失为30535.64t,占46.9%,林地植被生物量损失为33077.59t,占50.8%,荒草地植被生物量损失为1468.59t,占2.3%.随着边坡防护、站场绿化等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初期每年可补偿的植被生物量为1220.90t.  相似文献   

4.
基于广西黎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占用的各类植被面积,定量分析了该工程造成的农田、林地和草地的生物量损失。结果表明:该工程占用的植被面积共有308.6hm2,其中农田、林地和草地各为140.5hm2、117.2hm2和50.9hm2。在2年的施工期内造成的生物量损失共计35607.9t,其中农田植被生物量损失为4792.7t,占13.5%,林地植被生物量损失为29888.3t,占83.9%,草地植被生物量损失为926.9t,占2.6%。随着边坡防护、站场绿化等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初期每年可补偿的植被生物量为294.3t。  相似文献   

5.
南充雉鸡的巢址选择和春夏季栖息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6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在四川省南充市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对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的巢址选择和春夏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对比分析,巢址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雉鸡的巢都是选择在乔木盖度小、距水距离较近、草本高度和盖度都较大的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干草丛中;影响雉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坡度、总盖度、乔木平均胸径、乔木盖度、郁闭度、距水距离、距路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巢周围干草比例、裸地面积、巢上方覆盖物厚、灌木盖度和巢所在草丛宽度等13个因子。春夏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雉鸡在春夏季倾向于在植被总盖度大、坡度适中、乔木盖度适中、草本盖度和高度较大、灌木盖度较小、灌木高度较大、隐蔽度较大、距路距离较远和郁闭度较大等的生境栖息。  相似文献   

6.
2006年3—6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在四川省南充市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对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的巢址选择和春夏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对比分析,巢址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雉鸡的巢都是选择在乔木盖度小、距水距离较近、草本高度和盖度都较大的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干草丛中;影响雉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坡度、总盖度、乔木平均胸径、乔木盖度、郁闭度、距水距离、距路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巢周围干草比例、裸地面积、巢上方覆盖物厚、灌木盖度和巢所在草丛宽度等13个因子。春夏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雉鸡在春夏季倾向于在植被总盖度大、坡度适中、乔木盖度适中、草本盖度和高度较大、灌木盖度较小、灌木高度较大、隐蔽度较大、距路距离较远和郁闭度较大等的生境栖息。  相似文献   

7.
大型食肉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但大部分大型食肉动物处在持续的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下降之中, 面临着急迫的研究与保护需求。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是我国特有的豹亚种, 也是部分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中仅存的大型食肉动物, 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等威胁。本研究使用红外相机调查了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豹的分布, 通过构建占域模型分析了华北豹的栖息地利用, 预测了华北豹的适宜栖息地, 并评估了其生境破碎化格局。研究发现, 华北豹在六盘山的平均占域率约为0.135。华北豹偏好植被发育成熟、地势崎岖、温度较低、远离农田和公路的栖息地, 对于农田边缘和居民点等人类活动区域未显示出显著回避。研究识别的六盘山华北豹适宜栖息地主要沿六盘山东西两侧山脉分布, 55%的适宜栖息地斑块位于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栖息地斑块面积平均为16 km2, 最大达214 km2, 约77%的栖息地斑块面积在10 km2以下。研究表明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华北豹现有的适宜栖息地, 但仍存在栖息地破碎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等关键限制因素。建议通过栖息地改造、人类活动管理等方式增强六盘山华北豹适宜栖息地斑块连通性; 并通过推动华北豹跨省保护工作等举措促进华北豹种群扩散恢复。  相似文献   

8.
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獐栖息地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通过1999 年3 月至2000 年11 月期间的实地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獐在产仔前期、产仔期以及产仔后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对理想状况下獐的潜在栖息地和实际栖息地的范围及分布进行了比较。理想状况下3 个不同时期獐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61.0 km2 、267. 5 km2 和338. 5 km2, 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核心区、东台市琼港镇南的新东乡滩涂;而实际在各个时期獐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只有44.75 km2 、36.00 km2 和54. 50 km2 ,仅为潜在栖息地的1/7 左右。通过比较獐的潜在栖息地与实际栖息地的综合适宜性指数发现,整个研究地区适合獐生存的栖息地非常少,最适宜栖息地的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而不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却达到40%,其余大部分均是次适宜的栖息地。由于獐的栖息地受到道路和居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大量适宜栖息地丧失。为了有效地保护盐城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獐种群,建议减少对滩涂的各种开发活动,保护现有的适宜栖息地,引导当地居民合理利用滩涂资源。  相似文献   

9.
小种群是在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具有生存风险的隔离或异质种群,认识其形成原因并制定保护对策是开展救护行动的基础。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具有许多相互隔离的小种群,各小种群的生存状况决定该物种的整体保护成效。本文以甘肃多儿保护区大熊猫种群为例,在对保护区内大熊猫进行种群分布、空间利用、干扰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分析了保护区大熊猫有效利用空间及其时空格局与环境容纳量。结果显示:(1)保护区适宜栖息地面积5 789.2 hm2,次适宜栖息地面积18 165.6 hm2,共占保护区总面积43.9%。优质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工布龙区域,该区域森林和生态系统保持原生状态,也是保护区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2)工布龙区域总面积9 949.7 hm2,其中适宜和次适宜栖息地共5 129.4 hm2,牧场是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干扰因子,放牧干扰下工布龙区域适宜和次适宜栖息地面积共减少12.9%,破碎化水平加剧;(3)牧场与大熊猫栖息地镶嵌分布,导致适宜栖息地隔离,放...  相似文献   

10.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调查了位于太行山中低山区的河北省阜平县胭脂河主流河谷,对河谷内农田斑块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斑块除河流源头外贯穿整个河谷,从上游向下游,人为活动的增加使农田的比重不断增加,导致自然景观减少,环境异质性降低,农田斑块破碎化程度减小.胭脂河河谷总面积为2297.09hm2,构成河谷景观主体的农田有117个斑块,面积为1027.78hm2,占河谷面积的44.74%.农田基本紧靠河岸分布,处在水分条件优越但易受洪水威胁的土地带上.农田在河流两侧是非对称分布,其中左岸农田面积587.58hm2,占57.17%.斑块的宽度呈增加的态势,但变化比较大,基本上以狭长的特征出现.  相似文献   

11.
贺兰山马鹿冬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 年12 月至2008 年1 月,在贺兰山地区,利用痕迹检验法和直接观察法对马鹿阿拉善亚种的冬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进行研究。通过在选定的15 条沟段里进行调查,共测定了72 个取食利用样方,59 个卧息利用样方和131 个对照样方的18 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马鹿在冬季偏好的取食地为平滑起伏坡,以酸枣、柳为优势乔木、混合型树林或空地,乔木高大稀疏、间距较远,灌木密度大,草本盖度较高,位于< 15°的半阴半阳坡的下坡位,距裸岩远,隐蔽度高;偏好的卧息地在山地疏林草原带的平滑起伏坡上,以酸枣、柳为优势乔木、混合型树林或空地,乔木高大稀疏,灌木矮小、稀疏且距离较远,草本盖度较高,位于< 15°阳坡的下坡位,远离裸岩,隐蔽程度高。马鹿冬季的取食和卧息生境在草本盖度和隐蔽度上差异极显著。相对于卧息生境,马鹿冬季的取食生境对草本盖度和隐蔽度要求更低一些。马鹿冬季取食地的资源选择函数为1.155 - 0.149 × 乔木高度- 0.066 × 草本盖度+ 0.190 × 坡度,模型的正确判别率为86.8% ;马鹿冬季卧息地的资源选择函数为- 30.936
+ 0.494 × 乔木高度+ 0.257 × 坡度-0.002 × 海拔高度+ 0.387 × 隐蔽度,模型的正确判别率为95.8% 。食物、隐蔽条件以及贺兰山的独特地形特征是影响马鹿冬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四川页岩气开发区井场周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村镇、农田,页岩气开发对土地利用变化、植被生物量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2012、2017年遥感影像解译及2017年地面样方调查数据,分析页岩气开发区的井场、缓冲区土地利用和生物量变化,分析页岩气井区的影响范围及其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结果表明: 2012—2017年间,页岩气开发使93.81 hm2土地转化为工矿用地,其中,近一半(48.6%)为旱地(45.61 hm2),17.2%为有林地(16.13 hm2)、11.0%为居民点(10.28 hm2)、11.1%为灌木林地(10.39 hm2);页岩气井区开发阶段影响范围在0~50 m,在进入稳产阶段后影响范围减少;页岩气开发造成研究区植被生物量损失2477.53 t,其中,71.6%由井场直接压占造成,其余(28.4%)由井场附属道路及临时占地引起.页岩气井场直接压占旱地和有林地是页岩气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生物量损失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可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管理、页岩气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市典型风水林为对象,对其生态系统全组分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调查和估算,研究碳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风水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259.17±69.67)t/hm2,其中,植被碳密度为(194.04±54.07)t/hm2(占74.9%)(其中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达90%以上),土壤碳密度为(65.13±19.30)t/hm2(占25.1%);植被和土壤碳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优势种类的风水林碳密度差异较大,以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ata.)为优势的林分碳密度最大(310.57±62.65 t/hm2)。结果表明影响风水林碳密度的主要因子是林分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土壤容重和土壤碳含量,其中,风水林碳密度与胸高断面积、土壤容重和土壤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植物多样性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对南亚热带林分改造和碳汇林营造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带岭地区马鹿冬季对生境的选择性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本文研究马鹿冬季对生境的选择性,选择了10类与马鹿生存有关的生态因子(植被型、食物、雪深、隐蔽条件、坡向、坡位、坡度、水源、人为干扰、海拔)。根据这些生态因子的调查数据按一定要求分级,并转变为数量化方法来研究。经数量化理论Ⅰ的公式运算得出预测方程。筛选出影响马鹿选择生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植被型、坡向、雪深和人为干扰。用数量化理论Ⅱ分析,认为人工杨树幼林、天然杨桦幼林、阳坡、雪深25厘米、离人为干扰1000米以外是马鹿适宜生境。另外还调查了马鹿的卧迹,从直观上分析马鹿冬季选择卧地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5.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spatial scale affects habitat selection, and should influence management options, especially for species with wid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r large territories. Eurasian badger habitat selection has been well studied throughout most of its European distribution range, but never at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We used compositional analysis to assess habitat selection of Eurasian badgers in southern Portugal at four spatial scales (1, 4, 25, and 100 km2). We assessed habitat use from setts, latrines and footprints presence, and road kills. Oak woodlands with understorey were selected at all scales, being the most preferred habitat at 3 scales (1, 4, and 100 km2). Pastures were most selected at the scale of the 25 km2 cell, but their us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ak woodland with understorey. Shrubs and pastures were also secondly important at the majority of scales. Contrary to findings at northern latitudes, deciduous forests decreased in importance as cell size increased. In the highly humanized and fragmented landscape of southern Portugal, Eurasian badgers are selecting the matrix of oak woodlands interspersed with patches of pastures, shrubs and riparian vegetation. In these oak woodlands, scale does not have a marked effect. Management for badgers should provide, for at least, 30% of oak woodland cover at all scales. Our study illustrates the across-scal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the historically human altered, sustainable and unique landscape and land use system – the montado.  相似文献   

16.
Micro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 shell morphology of the rock-dwelling land snail Chondrina clienta , collected from 30 sites within an area of 0.5 km2 on the island of Öland, Sweden, was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its ow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hat of a potential competitor (the land snail Balea perversa ) and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Dispersal of marked individuals averaged 83 cm per year within a stone pile and 291 cm in an area of exposed bedrock. Local population density of active C. clienta ranged from 5 to 794 individuals per m2. Shell characters were highly intercorrelated,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population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interpopulational variation could be expressed by the single character of shell height, which ranged from 5.54 to 6.94 mm. In all populations, snails of a given size had the same whorl number. Shell size was not influenced by habitat type (exposed rock surface, stone pile or stone wall) or proportion of calcareous stones within habitat. It was, however,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ocal population density, indicating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plant cover within the habitat. Analysis of variance revealed additionally a density effect of B. perversa on shell size in C. clienta , probably as a result of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Breeding experiments using C. clienta from different sites and carried out under unifrom conditions caused most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to disappear, demonstrating the high 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the species.  相似文献   

17.
2012和2013年7—8月采用样线和样带调查结合的生境调查方法,对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西北麓的驯鹿的夏季偏好生境开展了对比研究,并对样地的海拔和乔木郁闭度等23个生境变量进行测量及比较.结果表明: 与对照样地相比,夏季驯鹿利用样地的海拔(926.9±0.8 m)、乔木郁闭度(17.9%±2.4%)、乔木胸径(35.5±2.1 cm)、乔木高度(8.2±0.5 m)、乔木密度(6.9±0.5 株·400 m-2)及树桩数(1.3±0.2 个·400 m-2)较大,但灌木均高(54.2±2.0 cm)较小(P<0.01).驯鹿夏季偏好选择坡度较缓的中坡生境,因其夏季喜栖生境的水源较多、隐蔽度和避风性较差,距人为干扰距离和牧民点距离均较远.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干扰强度(由距人为干扰距离及距牧民点距离变量组成)、乔木特征(由乔木的高度、密度、胸径和郁闭度变量组成)、地理特征(由坡位、坡向和土壤湿润度变量组成)、食物多度(地表植被盖度和灌木盖度变量构成)、开阔度(由隐蔽度和避风状况变量构成)和坡度是影驯鹿夏季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这6个因子提供了70.7%的累积贡献率,主要反映了驯鹿夏季在喜栖生境选择中的食物资源、抗干扰性和反捕需求.从夏季喜栖生境的生态特征来看,驯鹿并没有被完全驯化.在保护和管理实践中,应使驯鹿种群及其核心栖息地免受高强度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西北缘林麝种群密度及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1986年10月-1987年5月在四川盆地西北缘,利用粪堆计数法,对保护区和非保护区的4种不同生境及不同海拔区间林麝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保护地区原生林、次生乔木林、次生灌木林、人工林4种生境中林麝种群密度(M±SE)分别为3.94±1.57、1.55±0.23、0.61±0.22、0.00头/平方公里,其中最佳生境林麝密度为9.88头/平方公里;非保护地区次生乔木林中林麝种群密度(M±SE)为0.15±0.09头/平方公里,非常显著地低于保护地区次生乔木林(P<0.005),此区已丧失了利用价值。按年平均增长率49.80%计算,在无任何人为猎取的情况下,要恢复到1.5-2.5头/平方公里(正常栖息密度),约需6-7年。而后,可按每年自然繁殖总量的60%或总数量的20%猎取。同时得到决定林麝水平分布的关键因子是植被类型、乔灌木密度及基底硬度;决定林麝垂直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植被垂直分布和人为干扰程度。  相似文献   

19.
金苗  姚志诚  石锐  白云峰  高惠  滕丽微  刘振生 《生态学报》2022,42(18):7676-7684
为明确对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生境选择起关键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探讨各鼠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鼠种的生境选择,选取地理因子(海拔、坡度、坡向)、植被因子(植被盖度、植被高度、灌木/乔木高度)和其他因子(距水源距离、距道路距离、距灌木/乔木距离)等9种生境因子,利用资源选择函数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啮齿动物生境选择和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贺兰山西坡,捕获数量最多的6种啮齿动物对的生境选择存在差异,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偏好高海拔、多灌木(乔木)的生境;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偏好海拔较低的半荒漠稀疏生境,对道路和人为干扰不回避;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偏好距水源较远、多灌木(乔木)、距道路较近的生境;阿拉善黄鼠(Spermophilus alaschanicus)偏好低海拔、植被丰富的生境;短尾仓鼠(Cricetulus eversmanni)偏好高海拔、距道路较近的生境;社鼠(Niviventer niviventer)偏好海拔较高、坡度较大、距水源较远的生境。鼠种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呈现回避或随机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啮齿动物分布的变化及种群动态规律,可为贺兰山生物资源保护,区域性鼠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