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慎谔(1897—1975)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科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从事植物学、生态学和森林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孜孜好学,诲人不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为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以及在林业建设和治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不愧为我国植物学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药产业是各大经济体在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为我国生物医药创新打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各地相应建设生物技术科技园和孵化器,促进生物技术企业创新。通过阐述生物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不同类型的生物技术孵化器的建设、运营、孵化成功案例等,分析了孵化器内部运营与外部协作的生态关系,总结了孵化器孵化成功的经验,针对我国生物技术孵化器的建立和运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有林场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21世纪,由于实施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天然保护林工程建设等缘由,商品林逐年下降或已全面停伐,林场经济效益每况愈下,通过对国有武当山林场剖析,对目前全国实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产业》2006,(3):78-79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持续创新和重大突破将引起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发展生物技术,抢占生物经济的制高点已经成为各国的国家战略。但是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目前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创新企业多、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同时,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通用性强、产品多样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在生物医药领域通过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性。在这种背景下.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出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考虑,投入巨资建设了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一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搭建了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条件平台。  相似文献   

5.
福寿螺原分布于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水生经济生物引入我国,后因食味不佳被弃于水生环境,因其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食性杂等特点,在我国多个区域迅速扩散入侵,已给农业生产、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对福寿螺入侵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系统总结,介绍了现有福寿螺防控技术手段,重点阐述环境友好型福寿螺防...  相似文献   

6.
郑晓明  杨庆文 《生物多样性》2021,29(2):167-1156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农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等保障体系, 并在农业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3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基本形成了异位保存和原生境保护相互补充的保护体系, 取得了显著的保护成效。本文概述了中国近70年来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保护规划、保护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指出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未与国际国内发展战略相适应、保护体系不完整、保护能力不足等问题, 并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促进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化、加快农业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以及加强能力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熊猫保护区发展历史、现状及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熊猫是我国的特产动物,古时被列为贡品,在近代被视为国宝。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乱捕滥猎等因素,该物种已处于濒危状态。解放以后,我国政府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并于20 世纪60 年建立了卧龙等5 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并将大熊猫列为禁猎动物。20 世纪70 年代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大熊猫资源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新建了佛坪、唐家河、蜂桶寨等自然保护区,使有关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了13 个。1985 -1988 年全国第二次大熊猫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较第一次减少了54 ﹪。进入90 年代,全国大熊猫保护区增至36 个,迄今共建立了63 个与保护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已由80 年代衰落期时22 220 km2 增加至34 000 km2 ,其中分布在保护区内的栖息地面积达29 000 km2 ,有效地保护了约85% 的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以及约50% 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现存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估计约2 000只,因密度稀疏,发展空间大。目前,国家主管部门已出台了各种就地与迁地保护措施,只需各方通力合作,野生大熊猫的未来将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8.
沙地樟子松天然分布与引种栽培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较速生等优良特性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风沙区防护林和用材林造林的主要树种 ,但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樟子松人工造林仍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 ,因此 ,探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产生衰退的原因 ,并更好地经营管理该树种人工林 ,对我国北方防护林/人工林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樟子松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详述了樟子松在我国的天然分布概况 ,对沙地樟子松在引种栽培方面 ,即沙地樟子松的种源区划、种子品质的比较、种子的遗传特性及适应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提出了在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对今后该树种沙地人工林经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毅  贺桂珍  吕永龙  马艳飞  宋帅 《生态学报》2019,39(4):1290-1299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是新一代环境管理手段,也是我国建设"数据强国"的基本要求。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实施2年后,针对31个省级、27个省会城市、6个大数据建设试点城市的环境保护厅/局落实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和资料调查,全面评估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总体状况,以期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下一步工作提供建议。结果表明,尽管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在数据资源整合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地区发展、机构建设、数据共享开放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未来几年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发展方向,包括扩充环境信息中心相关职能、推进大数据整合与共享、加强国际交流和提升大数据在重点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张机  李鑫 《生物多样性》2020,28(6):759-11
虽然“国家公园”概念自19世纪后半叶诞生于美国以来在全球得到了广泛传播, 但学界在国家公园本质属性的认识上还未达成共识。基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依赖认识其各种属性的观点, 本文对世界各国国家公园的属性和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 然后从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国家公园的属性结构。国家公园的本质属性应包括: (1)以自然资源为主的资源类型; (2)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资源价值; (3)中央或联邦政府管控的管理体制; (4)公益性主导的资源利用。而国家公园的土地权属、面积大小、生态系统、保护重点、旅游设施、原住居民等应列入其非本质属性的范畴。最后, 文章从国家公园的建立、治理和享用3方面探讨了国家公园属性结构对我国本土实践的指导性意义和启示作用。坚持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相结合的属性结构既是对世界各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经验的总结, 也是我国将来正式设立和建设国家公园必须考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  相似文献   

12.
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  相似文献   

13.
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  相似文献   

14.
过去20年中国耕地生长季起始期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够较好地描述区域尺度的植被物候和生长季节的变化特征.利用NDVI时序数据,采用非对称性高斯函数拟合方法重建平滑曲线,分别提取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等3个时期为我国耕地第一生长季起始期,计算3个时期平均生长起始期,并分析了我国耕地第一生长季起始期的区域空间分异规律;然后,从区域和省份两个尺度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和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两个阶段我国耕地生长季起始期动态变化趋势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耕地第一生长季起始期存在十分明显的空间差异,清楚地呈现出一个从南向北逐渐推迟的空间特征;从不同区域看,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和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两个时期,我国耕地第一生长季起始期变化都是提前和推迟并存,不同区域变化程度不一;从不同省份看,在过去20年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耕地第一生长季起始期都表现为总体提前的趋势,但不同省份的起始期变化具有差异性.影响我国耕地生长季起始期变化的因素很多,如何区别气候变化等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对耕地生长季起始期变化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细胞生物学的工作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学成归国的老一辈科学家,如朱冼、童弟周等。他们主要在细胞的形态学和发育生物学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像蛙类的孤雌生殖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厦门大学的汪德耀教授出版了《胚胎学与细胞学》专著,而这已比西方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出版细胞学专著晚了近一个世纪。更加让人遗憾的是,十年动乱,科学界、教育界元气大伤,闭关锁国却又自我陶醉,不仅国内许多高等院校没有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教材,更缺乏这一学科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生物制药     
正作为21世纪高科技行业的支柱之一,生物制药行业是各国大力发展与扶持的行业。当前,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显然,捋顺我国生物制药技术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的协同创新与集成化,才能够保证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本期专题邀请药明康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加莱克色谱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医科大学药学  相似文献   

17.
5E教学是科学教育中被广泛接受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指向与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目标相对应,有助于教师将21世纪技能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在发展学生能力、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方面提供了一种值得推广的途径。掌握并应用5E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标志之一。介绍了5E教学模式及其发展,并阐述了该模式对我国校本课程建设的积极作用与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城辽阔,各地质时代地层发育齐全,各门类化石十分丰富,在古生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国外学者所瞩目。早在十九世纪,外国一些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就纷纷来到中国从事调查和研究,到了二十世纪,我国一些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如李四光、朱森、斯行健、杨钟健、赵亚曾等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发现了许多古生物新属新种,建立了我国的地层序列,为研究全球地质发展历史、生物演化和预测沉积矿产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提出在今年初的一次生物学部委员会议上,一些委员们提出:加强我国中、小学生物学教育问题,对今后生物科学的科研和教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否则将对生物学、农、林、医等学科产生巨大影响。而21世纪将是生物学领先的世纪,因此,我们现在绝不能忽视生物学人才培养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任将落在他们身上。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生命科学的研究,向青、少年传授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为此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滑菇Pholiota microspora在我国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经历了灭菌方式从半熟料到熟料、出菇方式从盘栽到袋栽的发展过程后,目前生产方式以季节性的熟料层架袋式栽培为主。滑菇的工厂化生产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相较于传统栽培模式,设施调控下的周年规模化生产更强调菌种稳定性、生产的标准化、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提高出菇一致性和缩短生产周期等。文中介绍了我国近年的滑菇生产情况,结合我国滑菇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对滑菇工厂化生产的栽培和管理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根据我国滑菇生产实际提出了现阶段工厂化和传统栽培方式相结合的栽培模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