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研究华南农业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用萝卜作生测受体时地上部水浸出物表明有他感作用的植物有拧檬按、隆缘按、赤按、木麻黄、茶、蟛蜞菊、胜红蓟、三叶鬼针草、香芳、马唐、马占相思、马尾松、蕃茄等,但无明显他感作用的有白茅、铺地木兰、凤尾竹、大叶桉、糖蜜草。研究表明柠檬桉、蟛蜞菊、胜红蓟的地上部挥发物和地部分泌物都有他感作用。木麻黄、茶、蟛蜞菊地上部水浸出物有自毒作用,花生、大豆、绿豆发芽中分泌出的物质也有自毒作用。三叶鬼针革、胜红蓟、香芳、蟛蜞菊、柠蒙桉和木麻黄地上部水浸物他感作用强度一般随着浓度而加剧,但低浓度下常表现有促进作用。三叶鬼针草水提物及柠檬桉地上部挥发物的他感效应强度与采集前一个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木麻黄小枝他感作用物浓度与温度有交互效应。柠檬桉的水浸提物在土壤中易随水流失而挥发物却易被土壤吸附。在土壤中柠檬棕叶的他感作用效应随时间成负指数减少,蟛蜞菊在土壤分解后的残留率与残留物的他感效应指数绝对值显著正相关。他感成份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茶叶他感作用的主要成份为茶多酚与咖啡因,木麻黄小枝他感物中分离出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和一种阿魏酸,胜红蓟地上部分离出胜红蓟素和一种豆甾醇。  相似文献   

2.
浅谈植物生化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化他感与农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化他感与农业生产杨世诚(山东潍坊教育学院生物学.262500)1937年奥地利科学家Molisoh首先提出了生化他感(Allelopathy)的概念[1],它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不断排出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黄酮、蒽醌、皂甙、强心...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边缘科学,化学生态学就是现代生态学向纵深发展的产物,是化学向生态学渗透的结果。化学生态学作为一门系统完整的学科是七十年代在欧美形成的。植物间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是目前化学生态学研究的活跃领域之一O一、生化地感作用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学家莫利施(HMoltS。h)于1937年首先提出的,指在植物间,包括微生物间各种相互促进或抑制的生物化学作用,又称为异株克生。植物间的他感作用大致可分为异种植物间他感作用和同种作物间的相互作用。前者可能对促进群落形成起作用,后者可能成…  相似文献   

5.
植物间的他感作用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宋君 《生态学杂志》1990,9(6):43-47
一、他感作用(Allelopathy)这个概念是由Molish 于1937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他感作用是指各种类型的植物之间,包括微生物之间的生化作用。并指出,这个术语包含相克与相生两种含义。1970  相似文献   

6.
蟛蜞菊的生化他感作用及生化他感作用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9,自引:6,他引:69  
蟛蜞菊是华南常见的园林绿化草本植物。植被调查表明其群落中杂草很少,形成蟛蜞菊纯群落。用琼脂培养基培养蟛蜞菊发现其分泌物对萝卜和黄瓜的萌发和幼草生长有生化他感作用。蟛蜞菊的组织抽提物对萝卜、稗草、马唐、窝苣和苜蓿5种植物幼苗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用蟛蜞菊作覆盖物对马唐、大画眉草和空心莲子草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用真空液相色谱、快速柱色谱等赍蟛蜞菊地上部分离出2个纯化合物和1个较纯组分。纯化合物用质谱、红外  相似文献   

7.
杂草间的他感作用及其在杂草生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动、植物所产生的有机化合物,除了营养自身之外,还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其它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健康、行为及种群生物学特征。很多人都熟悉由微生物如放线菌、细菌、真菌所产生的抗生素,它们影响着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利用植物他感作用灭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6  
通过调查有螺滩地林下植被的演变和乌柏(Sapiumsebiperum)、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等滩地造林树种的灭螺效果发现,鸡矢藤(Paederiascandens)、水芹(Oenanthejavanica)的个体数量与钉螺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X2分别为12.8和11.2(a<0.02),而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问荆(Equisetumarvense)、酸模叶蓼(Rumexacetosa)、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等与钉螺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a<0.02)经过一个汛期,枫杨、乌柏叶片使钉螺死亡率从草滩对照的2%升至43.3%和44.1%  相似文献   

9.
生化他惑作用是广泛存在于天然和人工群落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因现代研究揭示的特殊生态生理作用而引起各国研究者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并浅析了它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尿囊素的合成及其对作物的生化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乙醛酸和尿素反应人工合成尿囊素,以及对小麦、水稻、萝卜、番茄、黄瓜和大豆等作物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表明:尿囊素对作物的生化他感作用与其浓度有直接关系,10mmol/L浓度对所有受体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特别是水稻和萝卜种子的萌发完全被抑制。降低浓度则有不同结果,其中对小麦、黄瓜、番茄、萝卜均表现抑制作用,而水稻,尤其是大豆在中低浓度表现为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大豆、绿豆和红豆等豆料作物的研究证实:尿囊素对大豆和红豆的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尤其在0.5mmol/L浓度时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葡糖杆菌属分类及其主要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糖杆菌是醋酸菌科的一个重要属,与人类关系密切,该属中部分菌株在维生素C、米格列醇的工业生产及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该属菌株还能氧化葡萄糖生成葡糖酸盐和酮基葡糖酸等工业重要中间体。综述了葡糖杆菌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葡糖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类进展及其主要应用,可以为广大醋酸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的关系,蛋白质组学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三大主要技术.详细评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叶绿体蛋白质组,农作物与细菌的共生现象、植物叶绿体蛋白质组,作物抗旱性和雄性不育性等.最后展望了蛋白质组学这一生命科学中最新方法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苣苔科植物具有极高的分类学、进化系统学、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对我国的苦苣苔科植物的分布等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绝灭和濒危机制、植物形态系统学、花粉形态学、核型分析、DNA序列分析、基因克隆和种群遗传结构以及观赏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5.
蝗虫化学信息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旺鹏 《昆虫知识》2005,42(3):244-249
详述了蝗虫主要化学信息物质的种类、功能及主要成分等研究进展。蝗虫化学信息物质包括种内通讯的化学信息素和种间通讯的化学信息物质。其中种内通讯的化学信息素主要有群居信息素、成熟信息素、产卵信息素(含促产卵化学信息素和群集产卵化学信息素)、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等;种间通讯的化学信息物质主要介绍用于防卫的化学信息物质,包括卵分泌的信息物质、特定腺体分泌的信息物质、粪便挥发的信息物质、口腔分泌物和内部毒素等,对其天敌均有一定的防卫作用。化学通讯是蝗虫种内和种间通讯联系的普遍方式。  相似文献   

16.
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的基因沉默现象,RNAi效应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效性的显著特征,能够在细胞和子代间传递.除诱导同源序列mRNA降解或阻止其翻译而使目的基因表达受阻的转录后基因沉默外,RNA干扰可通过组蛋白甲基化影响染色质结构、通过DNA甲基化在转录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在翻译水平调节机体发育,并作为基因组的免疫系统,使转座因子或重复序列区域异染色质化,有效抑制了转座子和重复序列之间的同源重组对基因组可能造成的破坏,使生物基因组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遗传的连续性. RNA干扰以阻抑基因的表达来模拟基因敲除技术,为反向遗传学研究基因功能提供了一种快速和简便的方法.RNA干扰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为人们迅速准确地分析基因功能提供了极为有用的工具,同时在临床应用和治疗肿瘤和癌症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果胶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胶酶是一类分解果胶质的酶的总称,它能将复杂的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等小分子。目前果胶酶在食品、纺织、医药、造纸、环境、生物技术、饲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果胶酶主要来自微生物。综述了微生物果胶酶生产菌的菌种、选育、鉴定、发酵方法和发酵条件优化,酶的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果胶酶的应用进展,最后展望了微生物果胶酶研究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空间转录物组学是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基础上实现细胞空间位置信息测定的组学技术。该技术克服了单细胞转录物组学在单细胞分离建库过程中丢失细胞在组织中空间信息的问题,可同时提供研究对象的转录物组数据信息和在组织中的空间位置信息。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对研究细胞谱系的发生过程、细胞间的调控机制和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作用,是组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热点。近年来,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检测方法不断产生,检测灵敏度、分辨率和检测通量等技术指标不断提升。本文根据获取空间信息的原理不同,将较为常用的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各类方法的检测原理、代表性技术手段及其相应的技术指标。随后,从脑细胞类型区分与细胞层图谱构建、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特征分析与标志物研究两个方面举例论述了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最后,对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水仙属植物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仙属为世界重要的观赏花卉大属,品种更新及品质改良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本文简述了水仙属种质资源现状,归纳了有关生物学特性、矮化栽培、遗传多样性、离体培养与扩繁、基因克隆与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物固氮及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是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营养元素.生物固氮指某些原核生物能利用体内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为植物生长提供氮素.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具有固氮能力的微生物,依据其固氮方式分为自生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三种类型.联合固氮茵通过趋化定殖在植物根表,并生长、固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