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3—9月,用分离白雅安淡水螺体内的棘口吸虫囊蚴按100—150个/只人工感染小白鼠15只,在小白鼠的胃和肠道共检到5种棘口吸虫,现报道于下:(测量单位:mm)1曲领棘缘吸虫Echinoparyphium recurvatum第二中间宿主为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2接睾棘口吸虫Echinostoma paraulum Dietz,1909(宫川棘口吸虫E.miyagawai Ishii,1932)第二中间宿主为尖口圆扁螺Hippeuties cantori。3鼠真缘吸虫Euparyphium murinum第二中间宿主为赤豆螺和中华圆田螺。4移睾棘口吸虫E.cinetorchis第一中间宿主为赤豆螺;第…  相似文献   

2.
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上,把容易感染血吸虫病的地方称为易感地带.易感地带的特点:一是人、多种牲畜作为终宿主参与了血吸虫病的传播,终宿主的种群数 m 大于2;二是各终宿主的平均虫体负荷较大.  相似文献   

3.
病毒的复制和对宿主的入侵与自身结构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密切相关.对于宿主而言,在病毒感染宿主和宿主抗病毒的过程中,宿主的糖基化过程一方面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入侵,另一方面可促进病毒对宿主的感染,抑制宿主糖苷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从病毒方面来看,由于病毒自身缺乏糖基化修饰系统,病毒的糖基化过程是借宿主细胞内的合成系统对自身进行糖基化修饰.病毒的糖基化过程对病毒蛋白的折叠与稳定、病毒的感染和入侵、参与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和参与病毒的免疫逃逸等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糖基化研究技术的发展,以糖基化为基础的功能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如新型病毒疫苗和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以糖蛋白质组学研究为基础的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以及利用糖基化对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这些均为糖基化深入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病毒与宿主细胞糖基化过程、相关功能以及研究应用等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据文献记载,寄生在鹇属Lophura上的圆鸟虱属Goniodes共有5种:1.G.longus(Rudow)1869模式宿主L.ignita ignita, 2.G.cervinicornis Giebel 1874模式宿主L.nycthemera nycthemera,3.G.diardi Clay1940模式宿主L.diardi 4.G.longusemarginatus(Eichler)1947模式宿主L.rufa,Hopkins et Clay(1952)将该亚种提升为种,即G.emarginatus(Eichler)1947,Clay(1940)并把上述4种放在物种组J“Species group J”中。5.G.ocellatus(Rudow)1869〔=G.dentatus(Rudow)1870〕模式宿主L.nycthemera lineata,Clay(1940)将该种放在物种组Ⅰ中。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降低宿主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改变宿主的行为;影响宿主基因表达。同时还阐述了宿主对寄生虫的一系列抵抗行为包括:驱逐行为,梳理行为,逃避行为等。从而说明了寄生虫和宿主这对矛盾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重组微生物生理学主要研究外源基因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生理状态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宿主与外源基因的相互作用可发生在复制、分配、表达、代谢等各种水平,主要的分子机制为核酸-核酸、核酸-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可作为信号或效应子参与大分子的相互作用。重组微生物生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下列三方面工作:1.噬菌体、质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工程菌中目的基因的复制、分配和表达规律。2.微生物响答系统的响答及适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对外源基因调控的影响。3.细胞生长速率对宿主基因和外源基因调控的影响。这些工作融合了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研究,模糊了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的界限,成为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之一。美国微生物学会自1987年起把重组微生物生理学列为年会的一个独立专题。 外源基因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噬菌体和质粒等染色体外基因与宿主基因处于一种依赖、互补和竞争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编委推荐     
《遗传》2020,(10)
正Cell|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宿主防御的新机制近一年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全球肆虐,引起的新冠肺炎已达3615万例,患者死亡已超过105万例。尽管疫情紧迫,但人们对SARS-CoV-2的致病机制仍知之甚少。美国加州理工大学Guttman及南加州大学Majumdar团队通过综合研究SARS-CoV-2的病毒蛋白与人类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SARS-CoV-2可破坏宿主细胞mRNA的剪接加工、蛋白质翻译及蛋白质运输等过程,从而抑制宿主防御(2020年10月8日在线发表,doi:10.1016/j.cell.2020.10.004)。具体来说,  相似文献   

8.
1981—1982年在石渠县对寄生于鼠的蚤类进行了调查,共获蚤1324只,经鉴定隶属5科9属17种,报告如下:1.同鬃蚤Chaetopsylla(Chaetopsylla)homoea宿主主要是藏狐(Vulpus ferrilate),其次有犬(Canis familiai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2.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宿主主要是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其次为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3.副规新蚤N.paranoma宿主藏狐。4.腹窦纤蚤深广亚种Rhadinopsylla(Ralipsylla)liventricosa宿主高原鼠兔、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香鼬(Mustela altaica)5.五侧纤蚤邻…  相似文献   

9.
埃博拉病毒与马堡病毒都可引起宿主出血、发热、器官衰竭与死亡 .1976年在扎伊尔 ,现在是刚果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描述了埃博拉病毒 ;196 7年在德国马堡暴发的大流行中发现了马堡病毒 ,它显然是由乌干达进口的猴子传染给人的 .但长期以来 ,科学家尚未发现这两种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途径 .披露于 2 0 0 1年 7月13日的Cell上的一项新发现指出 ,这两种病毒表面的糖蛋白象一把分子钥匙 ,其可以与宿主细胞表面分子叶酸受体相结合 ,而打开这把锁 ,从而进入宿主细胞 .研究者用基因工程来改造淋巴细胞 ,使其能制造各种各样的受体蛋白 .其中研究者…  相似文献   

10.
一、疟原虫的种类 疟原虫的种类很多,据Coatney和Roudabush两氏1949年所开的全世界各地已知的各种疟原虫名录,共计有146种(包括变种)。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两个世代。完成疟原虫全部生活史需要经过两个完全不同宿主体内的寄生过程:一个是脊椎动物宿主,是疟原虫无性世代的寄生宿主,一个是昆虫宿主,是疟原虫有性世代的寄生(冖佰)主。  相似文献   

11.
1982—1983年我们调查鱼类寄生虫中经整理鉴定,兹报道粘孢子虫三新种。文内量度以微米为单位。模式标本存放于杭州大学生物系动物教研室。 1.圆吻鲴粘体虫,新种Myxosoma distoechodontis sp.nov.(图1) 宿主与寄生部位:圆吻鲴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Peters的鳃丝。 分布地区:浙江省瓯江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吸收与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波  陈晏  李霞  任承钢  戴传超 《生态学报》2013,33(9):2656-2664
内生菌与植物共生能够提高宿主的氮吸收与氮代谢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引发的多种效应的综合结果.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固氮作用为宿主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氮素;能够通过分泌多种胞外酶系如漆酶、蛋白水解酶等使宿主植物更好地利用有机氮素;能够提高宿主氮代谢关键酶如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等酶的活性;能够提高宿主植物激素水平和维生素含量从而促进宿主氮代谢;能够通过影响宿主植物氮代谢促进宿主植物分蘖、提高宿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的相关报道,归纳了植物内生菌影响宿主氮素吸收与代谢的可能机制,并展望了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病原体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多种策略以利于自身增殖,进而导致多种疾病.这些策略包括干扰宿主免疫反应、调控细胞周期与凋亡等.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病原体通过干扰宿主细胞周期致病的机制,有助于更好了解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病原体引起宿主细胞周期停滞在不同时期的机制,特别是一些细菌分泌毒力因子引起宿主细胞周期紊乱并导致...  相似文献   

14.
具有综合控制策略的离散宿主病原体模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具有综合控制策略的离散宿主病原体模型,并考虑了固定时刻脉冲效应和状态依赖脉冲效应对综合控制策略的影响.对于固定时刻脉冲的模型,分析了宿主根除、宿主病原体共存以及宿主爆发周期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并给出了宿主根除周期解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对于状态依赖的脉冲离散模型,数值研究说明宿主最大振幅不超过经济临界值的周期解的存在性以及相应动态行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分布的蜱类宿主涉及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3纲20目,约130余种.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成份的累积贡献率仪达到70%以上,进一步的因子载荷分析发现只有极少数蜱类具有宿主特异性;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大致相同.因此,中国多数蜱类无明显的宿主特异性,宿主的生态特异性决定了蜱类的分布和宿主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种植物多酚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单宁酸对5型腺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初步探讨植物多酚抑制病毒作用机制。方法:利用DPH为荧光探针,以荧光偏振法观察5型腺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EGCG、单宁酸在此过程中对宿主细胞膜流动性改变的干预作用,结合CPE法测定的EGCG,单宁酸抑制5型腺病毒感染药效试验结果,以Spearman秩相关计算EGCG,单宁酸对宿主细胞膜流动性干预作用与其抑制病毒感染作用间的关系。结果:腺病毒感染细胞可提高宿主细胞膜流动性,滴度为100TCID50病毒可使293A细胞膜流动性提高15.34%。EGCG、单宁酸可抑制宿主细胞膜流动性,高浓度下分别可使宿主细胞膜流动性下降32.61%、25.75%。在病毒吸附前、吸附后、吸附同时,以EGCG、单宁酸处理宿主细胞,均发现宿主细胞膜流动性的干预作用与其抑制病毒感染效果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均0.900,P0.01)。结论:5型腺病毒感染会提高宿主细胞膜的流动性,而EGCG、单宁酸在干预腺病毒感染过程中对宿主细胞膜流动性的干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腺病毒感染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无论是亚种或菌株水平有极大的多样性,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选择,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超级生物体.由于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细胞系组成,细胞间或细胞与宿主之间有信息交流能力,在宿主的营养、免疫和代谢中有重作用.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机制还未完全清楚,但至少有三种机制认为:(1)正常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物可直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2)正常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竟争性的消耗掉致病菌所需的营养物质;(3)正常肠道微生物可诱导或刺激宿主的先天和后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犬细小病毒:从起源到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2)首次分离于1978年,被认为是由遗传关系相近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或其他肉食兽细小病毒(FPLV-like virus)跨宿主感染犬产生的新病原.其感染能引起新生犬急性心肌炎或幼犬出血性肠炎,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原爆发后短短一年时间内即广泛流行到世界各地.随着CPV-2对宿主的适应和变异,新抗原变异型(CPV-2a、CPV-2b和CPV-2e)不断产生并在世界各地逐步替代了CPV-2的流行.伴随CPV-2抗原变异的同时,其对宿主(犬、猫)嗜性、毒力等生物学特性也随之改变.本文综述了CPV-2过去30多年在世界流行和变异情况,并探讨了基因变异在病毒跨宿主传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中, 需要不断地适应和改变宿主的环境. 它们能够编码多种多功能蛋白质, 这些蛋白能与宿主蛋白发生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以完成病毒的各种功能. 迄今, 尽管许多病毒的基因组已测序完成, 但由于受到病毒影响而发生相应改变的宿主蛋白组、宿主蛋白翻译后修饰, 以及蛋白酶剪接过程还未被完全阐明. 近年来新兴的高通量技术, 如基于质谱技术的定量或半定量蛋白组方法, 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且有望在上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综述主要探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病毒颗粒蛋白质组学, 病毒结构蛋白质组学和病毒影响的宿主蛋白质组学等病毒蛋白质组学中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20.
补体系统是宿主免疫防御外来病原体的第1道防线,包括对病毒的防御.补体系统可通过黏附在病原体表面利于宿主细胞吞噬、形成膜攻击复合体导致病原体溶解、释放过敏毒素引起炎症反应等多条途径清除外来病原体.然而,在与宿主一起进化的过程中,某些病毒已经建立了逃逸补体系统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编码补体调控蛋白、从宿主获得膜调控蛋白以及利用宿主膜补体受体进入宿主细胞.本文就病毒逃逸补体系统作用的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