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7个生食葡萄品种的试管苗热处理结合茎尖剥离培养脱除病毒的方法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热处理试管苗剥离的茎尖培养成活率为61.2%,其中有18.1%的成苗。各品种热处理试管苗剥离的茎尖分化再生能力不同:先形成愈伤组织的成苗率较低,而先分化芽的茎尖成苗率较高。这一方法对扇叶病毒和卷叶病毒的脱除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
小粒野生稻(Oryza minuta),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宝贵资源,本研究通过杂交和回交结合胚拯救技术获得了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的种间杂种及回交后代,调查了杂种与各回交后代的交配率和染色体数目,并运用175对均匀分布的SSR标记对双亲和92份二倍体的BC3F1植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BC1,BC2和BC3的交配率分别为5.58%,0.11%,0.37%和1.62%;杂种染色体数目为36(ABC),回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24~48;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间SSR标记的多态性概率为93.2%;在92份二倍体的BC3F1植株中,小粒野生稻渗入片段的数目、长度、总的大小及其所占全基因组的百分数分别为24.1,17.8,438.4cM和26.2%.同时还评价了杂种和回交后代的部分农艺性状和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表现.这些材料可以用于鉴定来自于小粒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和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为栽培稻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3.
野生稻对稻螟和稻纵卷叶螟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本鉴定系笔者承担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关于江西东乡野生稻研究的协作项目,经过1983—1985年观察鉴定结果整理如下。 一、野生稻对二、三化螟的抗性 1.野生稻与栽培稻茎秆结构比较 野生稻茎腔较栽培稻小,茎壁厚,其直径与茎壁厚度之比值,是栽培稻的二倍以上;有多层厚壁组织,维管束数目多,木质化程度较强。其  相似文献   

4.
云南野生稻叶茎根组织结构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云南3种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叶片、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明确野生稻的内部结构,为进一步揭示其结构与云南野生稻的生长势旺盛、营养吸收能力强、抗某些病虫害能力强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云南野生稻与栽培稻叶片主脉、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差异显著,其中景洪疣粒野生稻、景洪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差异最明显。(2)在叶主脉结构中,景洪疣粒野生稻无气腔结构,维管束数量少、面积小;景洪药用野生稻、3个普通野生稻材料存在多个维管束和气腔结构,维管束、束内导管直径及气腔面积较栽培稻大,而栽培稻中的气腔均为2个。(3)在茎秆结构方面,景洪疣粒野生稻茎秆最小,维管束数量最少,其茎壁内的维管束排列方式与栽培稻不同;景洪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茎秆及茎壁较栽培稻粗厚,维管束数量也较栽培稻多,普通野生稻的茎壁中有通气组织。(4)在根的组织结构中,3种野生稻的导管数量较多,导管直径及中柱面积较栽培稻大,外皮层出现了具有凯氏带功能的凯氏点等。  相似文献   

5.
以携带病毒的‘夏波蒂’马铃薯无菌苗为材料,38℃/4h热处理4周,剥离带1个叶原基的茎尖,接种至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24种MS固体培养基上,22℃/16h培养30d后统计茎尖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成苗率;RT-PCR检测茎尖再生苗3种病毒(PVX、PVY、PLRV)和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脱毒率。结果表明:茎尖分化成苗最适培养基为MS+1.0mg/L ZT+0.2mg/L NAA+2.0mg/L GA3,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6.25%,分化成苗率为26.25%;再生苗3种病毒PVX、PVY和PLRV的脱毒率分别为69.4%、91.7%和100%,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脱毒率仅为8.3%,二次茎尖剥离后脱毒率增加到20.8%。  相似文献   

6.
栽培稻与疣粒野生稻杂种F1代的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素标记的疣粒野生稻总DNA作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总DNA封阻,对栽培稻与疣粒野生稻杂种F1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简称GISH)分析。FITC检测表明,杂种细胞中来自瘛发粒野生稻的染色体有较多的黄色或黄绿色荧光信号,来自栽培稻的染色体只检出很少的信号。每条疣粒野生稻染色体上信号点所占的总的区域只是染色体的一小部分,表明疣粒野生稻染色体与栽培稻染色体的DNA序列大部分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7.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时的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在8.7% ̄94.7%之间,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普遍高于幼穗,但很少能再生绿苗。野生稻幼穗直接分化培养再生绿苗率普遍高于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分化的再生绿苗率。  相似文献   

8.
从可交配性和F1杂种育性两方面对亚洲栽培稻与AA染色体组(以下简称AA组)其他7个稻种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稻籼、粳亚种与AA组不同稻种杂交均具有一定的结实率,可交配性不是影响亚洲栽培稻与其他AA组稻种间基因交流的主要生殖障碍。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及尼瓦拉野生稻种间F1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有不同程度分化,与其他稻种的F1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均很低,F1杂种不育是AA组内基因交流的主要障碍。综合可交配性和F1小穗育性两方面的因素,初步得出:亚洲栽培稻与AA组稻种的亲缘关系由近及远依次是:普通野生稻、尼瓦拉野生稻、南方野生稻、展颖野生稻、非洲栽培稻、长雄蕊野生稻和短舌野生稻。其中普通野生稻和尼瓦拉野生稻是AA组中可直接利用于水稻育种的野生稻资源。  相似文献   

9.
野生稻与栽培稻及种间杂种F1叶表面亚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扫描电镜对原产中国的3种野生稻、2个栽培稻品种及栽培稻与野生稻间的杂种F1,就气孔频度、气孔器乳突、大瘤状乳突及本栓细胞乳突等叶片表面亚显微结构作了比较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性状具有种的特性,发现种间杂种的亚星微性状与两个亲本 特性及亲缘关系远近有关。  相似文献   

10.
广西药用野生稻 (Oryza officinalis)具有多种优良特性 ,是水稻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本实验以 Biotin标记的药用野生稻总 DNA作探针 ,未标记的栽培稻 (Oryzasativa)总 DNA作封阻 ,以 HRP- DAB系统进行信号检测 ,对栽培稻与广西药用野生稻的杂种F1植株的根尖染色体制片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采用封阻比例 1∶ 2 0~ 30时 ,杂交效果较为理想 ,药用野生稻的 1 2条染色体显深棕色 ,而栽培稻的 1 2条染色体着色很浅。在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 ,也检测到大量杂交信号分布于核的周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亚洲栽培稻起源地和进化途径学说众多、分歧巨大的现状,本研究选择原产中国的98份亚洲栽培稻和125份普通野生稻为材料,对叶绿体中atpA序列、rps16内含子序列、trnP-rpl33间隔区、trnG-trnfM序列、trnT-trnL间隔区序列的五段高突变序列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绘制Network网络图,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的Indel和SNP数目均比亚洲栽培稻多,序列多样性丰富;基于单倍型的Network网络图和系统发育树可将所有参试材料归为3个类群,类群I主要为粳稻与普通野生稻,类群II主要为籼稻,类群III主要为普通野生稻,而类群II和类群III亲缘关系较近,提示粳、籼两个亚种可能由偏粳、偏籼的普通野生稻分别进化而来,支持二次起源学说;所有与亚洲栽培稻亲缘关系较近的普通野生稻均来源于华南地区,支持华南地区为我国亚洲栽培稻起源中心的论点。  相似文献   

12.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短花药野生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高于茎节,但不能再生成苗,来源于茎节的胚性愈伤组织的绿苗再生率则为14.3%,短花药野生稻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辐射状排列的细胞和干燥区域,进而产生成熟的胚状体,许多球形胚上出现紫红色斑点(茎的颜色),可作为胚状体形态发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广西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具有多种优良特性,是水稻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本实验以biotin标记的的药用野生稻总DNA作探针,未标记的载培稻(Oryzaxativa)总DNA作封阻,以HP-DAB系统进行信号检测,对栽培稻与广西药用野生稻的杂种F1植株的根尖染色体制片进行了基因组原位杂交。采用封阻比例1:20~30时,杂交效果较9为理想,药用野生稻的12条染色体显深  相似文献   

14.
植物远缘杂交时,由于父母本的遗传性不协调,普遍存在胚乳早期解体而导致杂种胚胎败育的现象。即便能够结实,但也是秕粒,用于栽培,往往难于成苗。为了得到杂种幼苗及植株,需要进行杂种幼胚的离体培养。早在本世纪初,斯丁格尔(1907)就曾将谷类胚放到同一科其他属植物的胚乳里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东乡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苗期抗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不论什么时期发生最终都导致产量损失。研究水稻资源抗旱性有助于水稻抗旱改良和稳定干旱胁迫下水稻的产量。东乡普通野生稻被公认为是栽培稻的祖先,对增强水稻抗旱性可能十分重要。对4份来自3个仅存的居群的东乡野生稻与15份栽培稻进行苗期抗旱性比较,考察了3次重复的盆栽土培试验中8个抗旱指标。表明东乡普通野生稻比栽培稻更为抗旱,表现在最大根长、茎长、根干重、根鲜重、根干鲜重比及抗旱指数等6个性状,而不表现在根数及根茎长比;其中茎长、最长根长、根干重、根鲜重及根系相对含水量对水稻苗期抗旱性影响更大。采用抗旱指数和抗旱总级别值法对水稻抗旱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4份东乡野生稻材料间的抗旱性存在很大差异,且来水桃树下居群的抗性最高,东乡野生稻抗旱性可能与其原生境状况有关。结果认为东乡普通野生稻可作为栽培稻抗旱改良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6.
野生稻是提供优异基因、拓宽栽培稻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资源库。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优异基因转移和利用的主要难点在于,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远及由此而产生杂交不实、杂种不育和后代难以利用等问题。细胞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是实现非AA型野生稻利用的有效途径。原生质体融合可以克服有效杂交的不亲和性,花药培养能加速后代的纯合和稳定,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跟踪目的基因的导入,打破连锁障碍,促进有利基因的重组,提高材料的可利用性,并为目的基因的克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海南黎族聚居区山栏稻的起源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4份海南黎族聚居区的山栏稻为研究材料、以原产于中国的69份亚洲栽培稻和110份普通野生稻为对照组,分别对核中SSⅡ基因、ITS基因和Ehd1基因、叶绿体中ndhC-trnV基因以及线粒体中cox3基因等5段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序列多样性和单倍型,并揭示海南黎族聚居区山栏稻的起源地和驯化过程。结果表明,黎族聚居区山栏稻的基因多样性低于亚洲栽培稻,而亚洲栽培稻的基因多样性低于普通野生稻;85%左右的山栏稻为偏粳型;山栏稻与广东和湖南的普通野生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海南的普通野生稻的亲缘关系较远,推测黎族的山栏稻可能起源于广东和湖南的普通野生稻。  相似文献   

18.
栽培稻与其野生近缘种的可交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人工授粉方法研究栽培稻与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稻之间的可交配性.以栽培稻为对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野生稻花粉在同一栽培种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栽培稻柱头上普通野生稻(AA)花粉萌发最好,与对照萌发情况相近.药用野生稻(CC)萌发差,表现为柱头上花粉附着量少,开始萌发时间迟,萌发量少,花粉管扭曲、缠绕、伸长慢等.四倍体野生稻未观察到有萌发现象.说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亲缘关系近,可交配性好;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可交配性差;四倍体野生稻与栽培稻可交配性极差.由此推断,转基因水稻与普通野生稻通过花粉途径发生基因漂移的可能性很大,而与药用野生稻和其他基因组野生稻发生基因漂移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越橘苗木繁殖速度及苗木品质,本研究以越橘茎尖为材料,建立茎尖离体培养诱导成苗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茎尖诱导最佳培养基为WPM(改良)+ZT 0.05 mg·L-1+IBA 0.5 mg·L-1+GA3 0.1 mg·L-1,0.1~0.3 mm长的茎尖诱导成苗率仅为28%,0.3~0.5 mm长的茎尖诱导成苗率能达到68%;茎尖长度达到0.5~0.7 mm时,茎尖诱导成苗率为79%,当茎尖长度为0.7~1.0 mm时,茎尖诱导成苗率高达94%。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特异引物对来源于云南的22份栽培稻及分别来源于海南、云南元江、江西东乡的3份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和1份长雄野生稻(O.longistaminata)Wx基因中第1内含子和第1内含子上游微卫星序列(CT)n的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显示所有材料均能扩增出产物并获得碱基测序(包括长雄野生稻),4份野生稻的(CT)重复次数分别是(CT)8、(CT)10、(CT)10、(CT)11,较栽培稻少;第1内含子中+1位碱基均为G。相较于栽培稻,野生稻在第1内含子与(CT)n重复中有明显区别于栽培稻的SNP位点,包含基因突变的In Del、转换和颠换3种类型。说明野生稻和栽培稻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差异。Wx基因中微卫星序列(CT)n和第1内含子的序列可作为检测野生稻遗传组分的一个遗传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