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尖三刺角蝉的核型与性二型现象:同翅目:角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三刺角蝉Thicentrusacuticornis的雌雄均只有10条染色体,性别决定为XY型,是角蝉科已知最为独特的核型特征,该种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由于雄性不具有上肩角,极易被误认为是秃角蝉属CentrotoscellusFunkhouser的种类。本文根据染色体特征,首次确定了该种的雄性,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5个同质异核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ms(bicor-8222,ms(bicor)-83(37)65,ms(bicor)-偃师9号,ms(bicor)-80(6)及ms(bicor)-90-110为基本材料,与一批优良小麦品种(系)及部分亲本材料为父本进行测交,获得211个组合,考察其F1育性,结果表明;(1)5个同质异核不育系,除二角型非1B/1R不育系ms(bicor)-90-110与二角型1B/1R不育系ms(bicor)-83(37)65,ms(bicor)-偃师9号之间平均恢复度差异显著外,4个1B/1R不育系之间平均结实率差异不显著;(2)对同一不育系而言,与不同恢复系测交,其恢复度呈现连续变异;(3)同型非1B/1R不育系较1B/1R不育系恢复度普遍高;(4)对同一恢复系而言,各不育系测交F1的恢复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邵淑霞  杨子祥  陈晓鸣 《昆虫知识》2013,50(4):1094-1100
为了深入研究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Bell)性母的羽化和生殖规律,为角倍人工培育技术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培养皿保湿培养载有角倍越冬若蚜的藓块,收集刚羽化的性母置于培养皿内单头培育,连续观察并记录角倍蚜性母的羽化和生殖过程。结果表明:角倍蚜性母全天均可羽化,19:00的羽化量最大,为羽化总数的42.96%;在1822℃条件下,羽化过程持续6 d,其中前3 d的羽化量最多,为总羽化量的73.05%,羽化后2 h开始产性蚜,其中24 h内产性蚜最多,为性蚜总数的84.61%。性母一生可产性蚜122℃条件下,羽化过程持续6 d,其中前3 d的羽化量最多,为总羽化量的73.05%,羽化后2 h开始产性蚜,其中24 h内产性蚜最多,为性蚜总数的84.61%。性母一生可产性蚜14次,其中56.67%的性母一生产性蚜2次。性母的产性蚜次数与产蚜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60.00%的性母可产雌、雄两种性别的性蚜,36.67%的性母一生只产雄性蚜,仅有3.33%的性母一生只能产雌性蚜;雄性蚜的产出时间平均比雌性蚜早2 h。  相似文献   

4.
刘天鹤 《遗传》1989,11(6):24-26
本文从群休遗传学的角度阐明,任何选择方法均不能使山羊的无角基因固定。不同的选择方}-各 有一稳定的基因频率平衡点,因而有角等位基因不可能消失。而当终止选择恢复随机交配时,基!N须率 将在消除无角基因的自然逃择压与增加无角基因的人工选择压之间达于平衡。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羊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了中国9个山羊品种(板角山羊、成都麻羊、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黔北麻羊、马头山羊、陕南白山羊、黄淮山羊和雷州山羊)共计128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结果表明:山羊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为1212-1213bp,检测到102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8.42%,可变位点中转换占99个,颠换2个,1个转换/颠换共存;界定了92种单倍型,有78种为各品种独享单倍型,另外14种为群体内或群体间共享单倍型。9个山羊品种单倍型多样度为0.9333-1.0000,核苷酸多样度为0.7062%-1.8265%,表明中国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92种mtDNA单倍型构建了中国山羊的NJ分子系统树,聚类表明,中国山羊mtDNA D-loop序列单倍型分为支系A和支系B两大类。支系A包括75种单倍型,代表95个样本,占总数的74.22%;支系B包括17种单倍型,代表33个样本,占总数的25.78%,说明中国山羊存在支系A和支系B两大母系起源。对中国山羊mtDNA D-loop的支系A和支系B进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曲线分析和Fu的Fs中性检验,分析表明,支系A的分布曲线呈单峰形,Fs值为-24.6491,P值为0.0000,显著偏离中性,表明山羊支系A曾经历群体扩张;支系B呈近似双峰分布,Fs值为-3.3947,P值为0.0980,中性检验差异不显著,表明山羊支系B没有经历群体扩张,群体大小保持相对稳定。山羊支系B可能起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6.
7.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国际农粮组织和国际家畜研究所推荐的10对微卫星引物,结合荧光标记PCR,检测了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和1个引进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所研究的10个品种中7个呈现出高度多态,3个呈现出中度多态。并共检测到119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4641~9.2911之间,座位平均杂合度在0.2618~0.7672之间,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5196~0.7024之间,其中SRCRSP23位点和河西绒山羊(HXR)平均杂合度最高。聚类关系(NJ和UPGMA)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其起源、育成历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DNA遗传标记在山羊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DNA遗传标记在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上的应用,并分别叙述了RFLP、线粒体DNA多态性、RAID、微卫星标记、AFLP等几个方面目前在山羊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相文华  吕晓玲 《病毒学报》1999,15(2):154-157
对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结构蛋白进行了分析,主要蛋白有GP125、GP90、GP70、GP45、P28、P16和P14。同时检测了CAEV实验感染山羊后的GP125、GP90和P28抗体在机体内的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10.
薛宪词  于黎 《遗传》2017,39(9):798-809
非遗传多型性是指同一基因型或同一基因组通过外界环境诱导可产生两种或者多种不连续表型的现象。该现象在昆虫中已有报道,如变态、季节性非遗传多型、社会性昆虫的等级制等。昆虫通过非遗传多型性做出应答,通过表型改变来适应环境并利用周围环境物质以达到躲避天敌从而进行生存繁衍的目的。因此,非遗传多型性是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几十年来,非遗传多型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从最初对现象的描述,到诱导该现象产生的可能因素的实验验证,至目前大数据时代下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基因敲除和RNA干扰等技术揭示其分子机制。本文对近年来非遗传多型性在昆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性体型二型性及幼虫发育历期与蛹重的关系。【方法】在26℃,L︰D=16︰8条件下,详细记录了来自热带地区的海南省三亚种群,来自亚热带地区的广东省广州和江西省永修种群,及来自温带地区的河北廊坊种群的雌雄幼虫发育历期、蛹重、成虫重,并计算幼虫发育速率。【结果】不同地理种群的雌性个体均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三亚种群雌雄个体的发育历期没有差异,但雌性的生长速率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广州种群、永修种群及廊坊种群,雌雄的生长速率没有差异,但雌性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雄性幼虫。各地理种群蛹重随幼虫发育历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亚洲玉米螟存在明显的性体型二型性,雌雄个体发育历期和生长速率存在地理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与山羊体重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鲁北白山羊、波尔山羊以及波尔山羊与鲁北白山羊的杂交一代、回交一代共计224只山羊为材料,根据山羊生长激素基因5′调控区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D00476)设计两对引物,用PCRSSCP法进行多态性分析。多态性片段的纯合基因型经克隆测序,发现共有5处突变。对突变位点产生的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尺性状进行分析表明:第一对引物扩增片段波尔山羊AA型个体的初生重、周岁重显著高于BB型和AB型(P<0.05);杂交一代中断奶重、周岁重也以AA型偏高,但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鲁北白山羊BB基因型的体重相对于另外两种基因型的偏低,且断奶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二对引物扩增片段不同基因型对体重、体尺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初步推断生长激素基因可能是影响山羊体重性状的主基因或与主基因相连锁,可以用该位点对山羊体重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普通小麦D^2型CMS-育性恢复体系中育性基因的种类及其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D^2型不育系具有较好的不育性保持与恢复特征,在一般的普通小麦品种(系)中具有广泛的恢复(基因)源、可恢复度高(恢复度超过50%的品种或品质占到33.61%),也能较容易地转育出新的不育系(完全保持不育性的品种或品系占到25.21%),这一特征明显优于现有T、K、V型等不育系。(2)D^2型不育系的不育性受核内不育基因和抑制基因控制,相应的核基因型分为Al(不育基因)、A2(不育基因+抑制基因)两类;恢复纱的恢复性受核内主效恢复基因、微效恢复基因和抑制基因控制,相应的核基因型分为C1(主效恢复基因)、C2(驻效恢复基因+微效恢复基因)、C3(微效恢复基因)、C4(主效恢复基因+抑制基因)、C5(主效恢复基因+微效恢复基因+抑制基因)、C6(微效恢复基因+抑制基因)6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育性基因、尤其是微效恢复基因和抑制基因的遗传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D^2型不育有效杂交组合的模型为:A1+C1`A1 C2、A2+C2。(3)D^2型不育系等位恢复基因的遗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非等位恢复基因的遗传表现出积效应,这正是强恢复系德育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部分家养山羊mtDNA D环区遗传多样性与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10个家养山羊品种140只个体的mtDNA D-loop区进行测序分析, 测得结果: 整个D-loop区为 1 211~1 213 bp, 共检测到84种单倍型, 171个多态位点。其中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 Pi)为: 0.02063 ± 0.00225, 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gene diversity, Hd)为: 0.988 ± 0.003, 平均核苷酸差异数(Average number of nucleotide differences) k为: 24.896。表明我国家养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构建NJ网络进化树, 得出中国家养山羊主要分为两大支系, 并且其中一支与角骨羊(Capra aegagrus)聚在一起, 而旋角野山羊(Capra fal-coneri)单独聚为一支, 说明角骨羊对中国家养山羊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5.
蜘蛛的性二型现象及其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德祥  张古忍 《蛛形学报》1993,2(2):114-117
对蜘蛛的性二型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并试图以食物对种群繁衍的影响为线索说明其进化机制。蜘蛛的性二型现象主要表现在体形大小上,一般雌性大于雄性;食物的数量和分布制约着蜘蛛性二型现象的进化。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生理是植物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植物运动又是植物生长生理中的重要内容.植物运动通常是指植物器官受外界环境刺激而在一定空间内产生有限度的位置移动的生理现象[1~3].  相似文献   

17.
波尔山羊及其杂交改良后代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祥龙  巩元芳  刘铮铸  张增利 《遗传》2003,25(4):397-400
利用RAPD标记和POPGENE、PHYLIP及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了波尔山羊及其杂交改良后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波尔山羊与其杂交改良后代间特别是高代杂种间具有相似的多态基因座百分率、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多样性。随着级进杂交改良代数的递增,高代杂种之间以及与改良亲本之间的群体遗传结构的差异逐渐缩小,群体间的基因分化降低,基因流动和遗传相似度增加,遗传距离缩小,高代杂种与波尔山羊间具有更近的遗传亲缘关系。 Abstract:The genetic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 of Boer goat and its upgrading offspring to Tangshan Diary goat were studied using the RAPD marker and some statistical program,such as POPGENE,PHYLIP and SPS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he similar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observed and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gene diversity between Boer goat and its upgrading offspring,especially higher upgrading offspring.With the increasing of upgrading,the differenc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decreased as well as the genetic distance and differentiation among higher upgrading offspring and their improving parental,but gene flow and genetic identity increased.There was a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r upgrading offspring and Boer goat.  相似文献   

18.
核型异常的两性畸形山羊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建英  陈雪银  黄英  任兆瑞 《遗传》2003,25(2):160-162
本文报道2例两性畸形的山羊,它们均具雌雄两套生殖器官,染色体组型分析显示它们均为性染色体嵌合体,核型为60,XX/XY,两头畸形山羊的XX细胞系的比例分别为42%和54%,XY细胞系的比例分别为58%和46%。 Abstract:We herein report two cases of goats with sexual deformity.They had two systems of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the karyotype analysis showed mosaicism for their sex chromosomes,i.e.,60,XX / XY.The proportion of XX cell line was 42% and 54%,while XY cell line was 58% and 46%,respectively,in the two abnormal goats.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已报道的小麦Pin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二角山羊草(Aegilops bicornis,SS)的基因组DNA进行Pinb基因扩增、克隆、序列分析,发现了1个新型Pinb等位基因,基因长360bp,编码119个氨基酸残基,对应于麦类作物PinB成熟蛋白结构区域,具有其特有的WPTKWWK色氨酸结构域和10个半胱氨酸所形成的5个二硫键结构。与软粒小麦cv.Capitole的Pinb-D1a相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1%和91.6%。RT-PCR证实了Pinb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二角山羊草中包含着与小麦差异较大的籽粒硬度控制基因,为栽培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