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蚕豆根类细胞微核方法,检测明矾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从0.01mg/ml至1.0mg/ml各浓度组的微核总数得微核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并且微核率高于环磷酰胺组。  相似文献   

2.
以水和吐温-80为对照,用5、20、80、160 mg/L的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鲤染毒20d,研究了DEHP对鲤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遗传毒性。结果表明: 吐温-80组与水对照组相比除红细胞总核异常率显著升高外,所测定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80、160 mg/L组白细胞吞噬活力、吞噬指数,血清抗菌活力,溶菌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水对照组和吐温-80组(P0.05或P0.01),且20 mg/L组白细胞吞噬活力、吞噬指数显著低于水对照组。与吐温-80组相比,160 mg/L组血清C3含量显著降低,5、20、80 mg/L组C3含量,5、20、80、160 mg/L组C4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20、80、160 mg/L组C3含量,160 mg/L组C4含量显著低于水对照组(P0.05或P0.01)。160 mg/L组红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吐温-80组,80、160 mg/L组红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水对照组。在DEHP实验浓度范围内,红细胞核异常率、总核异常率,肝细胞DPC系数均显著高于水对照组和吐温-80组。一定浓度的DEHP对鲤具有免疫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
张贵生  傅荣恕 《四川动物》2007,26(3):644-646
研究了稀土元素镧与铜离子单独或联合作用时,对鲹鲦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4h,0.01~0.5mg/L的La3 能显著降低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发生,不具遗传毒性.但当浓度为1~50mg/L时则能诱发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相差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具较强的遗传毒性;铜能显著诱导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发生;联合作用时,微核率及核异常率明显低于Cu2 而高于La3 单独作用时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提示一定浓度的稀土元素能减轻其他重金属元素引起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微核测定方法来评价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 formamide简称DMF)对小鼠骨髓多染性红细胞微核出现率的致突变效应。处理结果表明: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DMF,其中1.0mg/kg(体重)剂量组的多染性红细胞微核出现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4.077‰),当剂量增加到6.0mg/kg时,多染性红细胞微核出现最高峰,微核率为4.374‰,表明该剂量使微核显著增高;随着剂量的继续增加微核出现率反而随之下降。 多次连续注射(每隔24小时注射一次)DMF1.0mg/kg微核出现率为5.204‰,比单次注射相同剂量的微核率高,说明药物有积累的遗传毒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SO2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仪慧兰  孟紫强 《生态学报》2003,23(2):292-296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SO2的遗传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0.108-14.00mg/m^3),蚕豆根尖微核细胞数与SO2浓度间呈正相关,太原市大气污染严重的冬季采暖期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非采暖期;SO2浓度0.604mg/m^3处理24h和48h或2.80-28.00mg/m^3熏气处理4h可使蚕豆根尖中具有微核的细胞数明显增加,结果表明,低浓度SO2较长时间接触或高浓度短期接触均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可对大气SO2污染进行生物监测。SO2(2.80-28.00mg/m^3)熏气实验中,接触时间延长能导致根尖细胞微核率下降,2.80mg/m^3熏气组下降较快,14.00mg/m^3熏气组下降较慢,研究结果提示,在运用蚕豆根尖微核实验监测环境SO2污染时要考虑蚕豆的染毒方式,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稀土元素钬对蚕豆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屈艾  汪承润  薄军 《遗传》2004,26(2):195-201
运用氧化钬与稀硝酸反应制备结晶,以去离子水溶解并且稀释成梯度溶液,对蚕豆根尖染毒6 h,分别修复培养22h和24h,观察根尖变化,统计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及有丝分裂指数。结果表明,4mg/L(以氧化钬质量体积浓度计)以下剂量对根尖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递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逐步上升,有丝分裂指数逐步下降,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稀土元素钬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同时,不同修复组在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及有丝分裂指数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微核率22h修复组低于24 h 修复组,而染色体畸变率和分裂指数均高于24h修复组。微核检测应在染色体畸变检测之后进行。   相似文献   

7.
为从不同遗传终点检测苯胺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将黑斑蛙蝌蚪暴露于0、3.45、17.26、34.53、69.06μg/L不同浓度的苯胺96 h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采用微核试验测定红细胞微核率,通过彗星试验测定彗星尾长和尾距的变化。从17.26μg/L浓度组开始出现红细胞变形拉长和细胞膜破裂,且随着苯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另外,各浓度组蝌蚪红细胞数目随着苯胺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1)。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各浓度处理组微核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由于苯胺所致的红细胞破裂和Heinz小体的影响,微核率和浓度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彗星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苯胺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蝌蚪红细胞尾长和尾距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并与处理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苯胺可诱发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染色体、DNA损伤,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效应;苯胺最高浓度处理组69.06μg/L蝌蚪红细胞DNA损伤水平与5 mg/L环磷酰胺相近,显现明显的DNA损伤,因此建议渔业水质标准对水体中苯胺限量的规定不应高于此值。  相似文献   

8.
陈少华 《遗传》1992,14(2):16-17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妮滤液(GJ)对环磷酸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小鼠,除了CP高剂量(30mg/kg)外,CP中和低剂量(3mg/kg和0.3mg/kg)所诱发的SCE率均受到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诱变能力,具修复染色体损伤和DNA错误复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浆滤液(GJ)对环磷酰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小鼠,除了CP高剂量(30mg/kg)外,CP中和低剂量(3mg/kg和0.3mg/kg)所诱发的SCE率均受到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诱变能力,具修复染色体损伤和DNA错误复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青蛙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研究了两种新型杀虫剂 -吡虫啉和抑食肼对青蛙蝌蚪和成体的遗传毒性 ,结果表明 :当吡虫啉为 2mg/L时 ,蝌蚪红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浓度升高到 8mg/L时 ,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当浓度为 3 2mg/L时 ,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并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r =0 .9843 )。而抑食肼在浓度为 2 .5mg/L和 10mg/L时 ,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当浓度增至 40mg/L时 ,微核与对照组相比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吡虫啉与抑食肼各浓度组对青蛙红细胞的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都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具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r =0 .960 ,r=0 .990 )。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子毒性试验法与微核测定法,研究4种不同浓度双酚A(bisphenol A,BPA)(1.90mg·L-1、2.30mg·L-1、2.70mg·L-1和3.00mg·L-1)在不同暴露时间(3d,6d,9d和12d)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datus外周血红细胞微核与核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双酚A处理组出现了较多微核及双核、无核、核质外突与内凹、核位异常、核内空泡化、核固缩、核染色质凝聚成小颗粒状、无丝分裂、核不均等缢缩等核异常现象;较低浓度(1.90mg·L-1、2.30mg·L-1)处理组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双酚A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较高浓度(2.70mg·L-1、3.00mg·L-1)处理组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双酚A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述结果说明,双酚A对泥鳅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且毒性效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随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达到一定浓度和时间后毒性效应被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苦参碱在体外对人髓母细胞瘤D341细胞的凋亡、增殖作用及相关蛋白Caspase 3、Caspase 9表达的影响。方法:D341细胞体外成功培养后,按所加苦参碱的浓度进行分组(0.5 mg/ml、1.0 mg/ml、1.5 mg/ml、2.0 mg/ml,0 mg/ml为对照组),各实验重复3次。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CCK-8法检测D341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 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苦参碱作用D341细胞后Caspase 3、Caspase 9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在苦参碱作用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抑制率有统计学差别(P0.01);药物作用时间不同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不同,24 h与72 h组的抑制率有统计学差别(P0.01)。瘤细胞的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0.5 mg/ml、1.0 mg/ml与1.5 mg/ml、2.0mg/ml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细胞的凋亡率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24 h与72 h、48 h与72 h组间的凋亡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细胞Caspase 3和Caspase 9的表达均逐渐增强(P0.01)。结论:苦参碱在体外对D341细胞是通过上调Caspase 3和Caspase 9蛋白来发挥其促凋亡、抑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测试法(CB-MNT)的实用价值,本研究用0.025-0.4μg/mL的丝裂霉素C(MMC)处理培养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比较CB-与常规(C)-MNT检测遗传毒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在整个剂量范围内,两法测得的微核率(MNF)均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但CB法测得MNF低于常规法,随剂量增加而加著;CB法测知的最低浓度为0.1μg/ml,常规法为0.025μg/ml,可见常规法的敏感性优于CB法;(2)我们首次比较了CB法与常规法所检测微核的平均体积,发现CB法检测微核的体积接近常规法的3倍,并提出由于微核形成前后,微核间及微核与主核间的融合,导致了微核体积的增大和数量的减少,进而引起了MNF的下降;(3)CB法检测健康人自发MNF明显高于常规法,这可能是CB法检测低剂量诱变剂效应,较常规法不够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CB-与C-MNT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Cd2+单因子以及与表面活性剂、模拟酸雨复合污染时对植物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Cd2+浓度在0~10.0mg·L-1范围内,对蚕豆胚根细胞微核的形成有强烈的诱导作用,Cd2+浓度6.0mg·L-1时的细胞微核率为13.85‰,对照组的微核率为4.53‰,此时污染影响指数(PI)为3.06;当环境中存在表面活性剂LAS1.0mg·L-1或pH值降到4.5和3.5时,同一Cd2+浓度下,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PI降低,同时伴有核变形,细胞中颗粒物增多,胚根组织不容易分散等症状,根的生长受到抑制,说明表面活性剂、酸雨对Cd2+的毒性有协同作用.pH3.5的酸雨环境中Cd2+对蚕豆细胞的损伤程度比pH4.5酸雨环境高.在检测高浓度、强毒性污染物的致突变效应时,应作至少3个稀释倍数,找出蚕豆根尖细胞最高微核率及PI.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健康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经5代纯化后,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设为1组(1×10~4个细胞/ml)、2组(1×10~5个细胞/ml)、3组(1×10~6个细胞/ml)、4组(1×10~7个细胞/ml)4个密度梯度进行冻存,复苏后检测细胞死亡率、贴壁率、凋亡率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4组复苏后死亡率极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贴壁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3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3、4组细胞到第3d基本铺满瓶底,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西洋参(Panax quinguefolium L)抗突变作用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观察西洋参对小鼠骨髓淋巴细胞遗传损伤效应的影响.结果:丝裂霉素(Mitomycin-c MMC)单独作用时,能抑制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提高小鼠骨髓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突变(P<0.01)和微核率(P<0.01).西洋参高、中、低剂量组与MMC联合作用时,有丝分裂指数明显比模型组提高(P<0.01),并且均能显著地抑制由于MMC引起的染色体突变,其抑制率分别为68.25%、34.97%和14.29%,同时对MMC诱发的微核率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西洋参能抑制MMC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促进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7.
镰形棘豆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致突变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镰形棘豆的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致突变性.方法:小鼠随机分成6组,设阴性对照组(Ⅰ组)、阳性对照组(Ⅱ组)和4个剂量组(Ⅲ组、Ⅳ组、Ⅴ组和Ⅵ组),4个剂量组经口给予镰形棘豆正丁醇提取物的剂量分别为800mg/kg、100mg/kg、2000mg/kg、4000mg/kg,于给药后第2d取材观察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于第35d取材来观察精子畸形率的变化.结果:镰形棘豆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微核细胞的产生及致精子畸形存在剂量-效应关系.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Ⅵ组与Ⅰ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浓度的镰形棘豆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精子没有致突变作用,而高浓度的对小鼠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精子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单纯用秋水酰胺(1μg/ml)和秋水酰胺(1μg/ml)加细胞松弛素B(1μg/ml)复合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株的微细胞生产率,发现后一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微细胞的获得率。对于微核化细胞的离心脱核方法以及粗制的微细胞纯化方法亦作了改进。同时研究了微细胞的存活时间以及它的大小等生物学特性。并且研究了CHO Wg3-h SL7 HFC四种细胞在秋水仙胺和秋水仙胺加细胞松弛素B复合处理后的微核率,发现后一种方法能促进细胞的微核化,但不同的细胞株对这两种有丝分裂阻断剂敏感性差异很大,体外未经转化的人的正常成纤维细胞对有丝分裂阻断剂的敏感性与细胞年龄有密切关系,越年轻越敏感。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研究了甲硝唑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效应。实验表明:(1)浓度为0.1、6、12、40和500 mg/L甲硝唑均能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且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甲硝唑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甲硝唑能引起DNA损伤,具有分子诱变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化工铬渣堆场渗出液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化工铬渣渗出液含有较高浓度的Cr6+,能明显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当铬渣渗出液中Cr6+浓度为186.6460 mg/L时,微核率达到最大。铬渣渗出液所诱导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