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沈守训 《动物学研究》1982,3(4):455-472
我国鸟类寄生线虫的研究,从区系的角度来看,研究尚少,过去,鸟类线虫方面的研究,多系零星报道(祝海如,1931;徐锡藩,1931,1932,1933;徐锡藩和Hoeppli,1933,1934;伍献文,1933,1934;伍献文和刘建康1940;伍献文和龚建章,1944;李希杰1933,1934;丁汉波,1936;顾昌栋,1956;徐艿南,1957,1959,1963;汪溥钦,1965,1966,1980;吴淑卿,1973;吴淑卿和沈守训,1966;沈守训和吴淑卿,1964,1973;沈守训,1981)。作者根据我国海南岛(五指山、榆林,尖峰岭和那大)、江苏(太湖地区)、山东(微山湖地区)、河北(白洋淀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山地区)等地的鸟类寄生线虫调查,从宿主和寄生线虫的相互关系方面,初步分析研究了线虫的区系组成。共剖检各种鸟1,321只,分隶于46科172种,其中感染线虫的有485只,隶于83种,感染率为36.71%(表1)。经分析鉴定有线虫70种,分隶于17科31属(表2)。  相似文献   

2.
福建几种鱼类寄生线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鱼类寄生线虫,过去徐锡藩(1933)、伍献文等(1941、1942)、李淑颖(1941)、伍惠生(1956、1964)、汪溥钦(1975、1976、1981)等,先后曾有记载。近年来我们在福建进行动物资源调查中,检查一些鱼类,获得我国过去未报告的线虫有6种,分隶于4科6属,其中有1新属5新种。兹报告于后。标本保存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鼠类(包括食虫目和齧齿目)的寄生蠕虫种类很多,我国早年由Nishigori(1924)在台湾鼩鼱Sorex sp.中,发现肝毛细线虫Hepaticola soricicola,Hoeppli(1929)在福建厦门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中,发现奇口线虫Rictularia rani,以后陈心陶(1933,1937,1954),徐锡藩等(1933,1942),李希杰(1934,1936),唐仲璋(1936,1938,1940),金大雄(1939,1964,1965,1981),鲁超(1941),金德祥(1941),李淑颖(1948),沈一平(1964,1965),尹文真(1965,1966,1973,1980,1981),汪溥钦(1979,1981),Myers et Kuntz(1960),Frischthal et Kuntz(1981)等均有研究报告。四川省曾…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采自河北省平山县的鸟类寄生饰带类线虫一新种,河乌针形线虫,新种Acuariacincli sp.nov.寄生于褐河乌Cincls pallasii(Temminck)的砂囊角质层中。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5.
尖尾类线虫(Oxyurata Skrjabin,1923)种类很多,我国很多生物学工作者曾进行过研究(徐锡藩1933,李希杰1933,顾瑞岩1939,伍献文、龚建章1944—1945,徐(山乃)南1957,尹文真1966)。我们于1963年开始在福建各地采集各种脊椎动物检查,从6种哺乳类、7种鸟类、6种爬虫类和5种两栖类动物的肠中,检得这一类的线虫有30种,分隶于8科16属。其中6种是我国人畜常见的寄生虫,11种是我国过去已报告的种类,6种是我国新纪录,7种是新种。兹将新种和新纪录(包括1宿主新纪录)记述如后。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6.
舟山海鱼寄生线虫两新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作者在分析鉴定1979年冬季在浙江省舟山群岛采集的一批海鱼寄生线虫标本过程中,发现两新种,现报道于后。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海鳗印带巾线虫Indocucullanus muraenesocis,新种(图1)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啮齿类和食虫类的寄生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鼠类寄生线虫,过去仅有李希杰(Li,1933)和李书颖与徐锡藩(Li andHsu,1948)的零星记载,而大量的调查研究至今尚无报道。 1964年和1973年,我们先后在北京附近的雾灵山、百花山和一些粮仓对鼠类寄生线虫进行了调查,共剖检了标本567只,其中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393只、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103只,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26只,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16只,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15只;以及麝鼹(Scaptochirus  相似文献   

8.
植物寄生线虫在我国的危害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早在1743年Needham第一次报道线虫能寄生小麦引起粒瘿病。1850年Hardy在野燕麦上发现有另一种寄生线虫。1859年Schacht报道了寄生甜菜的线虫,1871年Schmidt对这线虫进行描述,命名为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kachtii)。后来又有许多学者继续报道了许多植物寄生线虫,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到1906年以后便形成一门专业学科,近三十年来更进一步得到飞速发展。迄今全世界共计发现并正式描述报道的植物寄生线虫已达140多属、2000多种。 我国的植物寄生线虫研究工作起步也早,最初是1916年章祖纯在北京发现小麦线虫引起粒瘿病。50年代便在河北、天津、北京、山东  相似文献   

9.
旋尾类线虫一新种(旋尾目:旋尾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在福建省采集的旋尾类线虫一新种,纹翼鸟胃线虫,新种Cyrnea(Procyrnea)strialata sp.nov.寄生于松雀鹰Accipiter vigatus nisoides的砂囊中。本新种两个发达的侧翼和雄虫的尾翼上均具波浪状的角质横纹而与其它种类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作者近年来在福建省福州地区进行鸟类寄生线虫调查时所采集的饰带类线虫的三新种。伪树莺针形线虫,新种Acuariapseudicettiaesp.nov.寄生于毛脚燕Delichonurbica的砂囊角质层小;鸥梳旋线虫,新种Pectinospiruralarisp.nov.寄生于灰背鸥La-russchislisagus的砂囊角质层中;福建裂饰线虫,新种Schistorophusfukienensissp.nov.采自金鸻Charadriusdominicusfulvus和黑腹滨鹬Calidrisalpinasakhlina的砂囊。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几种海鱼寄生线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赠与我所一批海鱼的寄生线虫标本,经分析鉴定,其中大部分为线虫幼虫,仅少数标本为成虫。共有4种,分隶于3科4属,其中包括1新种,3种新纪录和4新宿主。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1958年我组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区系调查时,在羊消化道中找到马歇尔属(Marshallagia)寄生线虫。我们在新疆的吐鲁番、焉耆、阿克苏等地,在绵羊的小肠及第四胃中找到蒙古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 mongolica Schumakovitch,1938)及马氏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 marshalli(Ransom,1907)Orloff,1933],此外,在北山羊(Capra siberic)Meyer)第四胃中发现一种寄生线虫,经鉴定,认为是属于毛圆科(Trichostrongylidae),马歇尔线虫属(Marshallagia),定名为新疆马歇尔线虫新种(Marshallagia sinkiangensis sp.nov.α  相似文献   

13.
猫圆属线虫(Aelurostrongylus),国外已报道5种,主要寄生在猫、大灵猫、松貂、水貂及獾等动物内。1956年,作者在成都动物园解剖的2只小熊猫和1983年在重庆市动物园解剖的数只小熊猫,均在肺部小枝气管内发现本虫,其特征与已报道的5种猫圆属线虫显然不同,确定为一新种,命名为中华猫圆线虫(Aelurostrongylus sinica)。新种描述Aelurostrongylus sinica Wu et Zhang,Sp.nov.模式标本:正模1♂,配模1♀,副模9♂♂,9♀♀,保存于四川省养猪研究所。虫体纤细,黄褐色,角皮膨胀。口孔小,有唇2片,每片分为3叶。头端有4对小的亚中乳突,一对大的头感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北京地区鼠类寄生线虫标本中所发现的绕体科Heligmosomatidac一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作者近年来在石家庄动物园对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进行药物驱虫时采集的寄生线虫一新种,无齿奎隆线虫,新种Quilonia edent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6.
作者等于1984年8月以来在湖南南部郴州市郊区水田中采到一种寄生于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幼虫胸内的索线虫,自然感染率较高,寄生较普遍。经鉴定属于线虫纲(Nematoda)嘴刺目(Enoplida),索科(Mermithidae),罗索属(Romanomermis)的一新种。文中量度除标明外,均以μm为单位。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近年来在福建各地进行动物资源调查,采集一批脊椎动物检查,检得很多种类的线虫,经鉴定,其中有6种是新种,现记述于后。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一.杆咽科Rhabdochonidae Skrjabin,19461.武夷杆咽线虫Rhabdochona wuyiensis,新种(图1)  相似文献   

18.
昆虫寄生线虫新线虫属酯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酯酶分析已逐渐被广泛地作为无脊椎动物分类的一种手段。蚊蝇的酯酶分析不仅应用在分类上而且还涉及遗传学和抗性问题的研究(Ahmad,1976;Steiner等,1979)。蠕虫方面仅见寄生于脊椎动物的蠕虫的酯酶分析(Balasubramanian等,1982),尚未见到对昆虫寄生线虫酯酶研究的报道。本文就实验室保存并在人工培养基上连续培养四年以上的五种昆虫寄生线虫对它们的非特异性酯酶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作一初步分析,以期作为在昆虫寄生线虫分类学上应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63年4—6月在我国海南岛(五指山、榆林、尖峯岭和那大)所采集的439只鸟(分隶于37科。116种)的寄生线虫,经鉴定,共有23种,分隶于13科19属,包括1个新种,9个国内新纪录。此外,尚发现25种鸟为21种寄生线虫的新宿主和1种寄生线虫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整理绿春县畜牧兽医站1984年10月采集、保存于纯酒精中的一份猪胃病料中,检得一种线虫13条(♂4,♀9),虫体的半部游离于粘膜外,后半部嵌入胃壁粘膜内。经鉴定为奇异西蒙线虫(Simondsia paradoxa)。该线虫国内报道仅见于兰州、台湾、上海和广西,本次标本来自云南省绿春县,说明该地区也有适宜此种线虫的发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