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比较简单的一次四氯化碳澄清,二次聚乙二酵浓缩沉淀,差速离心和20%—50%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以获得分离提纯效果较好的水稻齿叶病病毒(RRSV)制剂,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值,在A_(260)/A_(280)的比值为1.6。用醋酸铀负染方法,可以观察到RRSV为直径54nm—65nm的球状颗粒,具有底部较宽的突起,突起的高度为8—11nm,宽度约为22nm。病毒的核酸为双链RNA,共有十组分散的基因组,这一结果和四方报道的一致,在这一提纯病毒的制剂中,尚发现有其他三种大小不同的球状和线状颗粒,对它们的可能来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RT-PCR技术扩增了甲肝病毒减毒株(H2)全长RNA,并对长片段RT-PCR扩增进行了方法学上的探讨.采用抗血清特异沉淀病毒;盐酸胍-酸性酚、氯仿一步法分离纯化病毒RNA,可得到高质量的RNA样品;以此RNA为模板,在无RNA酶的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单链cDNA;继续以此cDNA为模板,利用32 mer寡核苷酸引物, 在Taq和Deep Vent DNA多聚酶的作用下进行PCR扩增,得到7.4 kb的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等真菌草菇 (Volvariellavolvacea) ,提供一种改进的简易抽提总RNA的方法。纯化的RNA可直接作如下的各种应用 ,如RT PCR、polyA RNA的富集、差异显示、North ern杂交、引物延伸、cDNA合成、基因表达谱芯片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我们用此方法成功地从草菇中抽提到总RNA ,A260 /A280 为 1.7~ 2.0 ,A260 /A<  相似文献   

4.
Rneasy Kits用于从小量小麦中分离总RNA。它为同时和多次制备各种生物样品提供了一种快捷而简便的方法-整个过程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而且Rneasy方法中不再涉及使用有毒物质,如酚类、氯仿等。通过此方法纯化的RNA可用于各种标准的下游技术,如RT-PCR、polyA^ RNA选择、差异显示技术、Northern点杂交和狭线杂交、引物延伸、cDNA合成、陈列表达分析和表达芯片分析等。使用这个盒子,我们多次成功的进行了小麦总RNA的分离,其中的三次在本文中进行了分析。OD260nm/OD280nm介于1.7-2.0之间,OD260nm/OD230nm大于2.0.说明RNA纯度很高,未被蛋白质、苯酚等物质污染。  相似文献   

5.
Sindbis病毒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用SDS/酚/氯仿/异戊醇处理和乙醇沉淀,制得的基因组RNA具有典型核酸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最大吸收在260nm,最小在235nm。沉降系数为45S。沉降扫描图表明,RNA样品均一,分子完整。 用高渗法在原代鸡胚纤维母细胞测定了基因组RNA的感染性,空斑滴度为5.9×10~4pFU(空斑形成单位)/ml,空斑形态和大小与完整病毒颗粒相同。经核糖核酸酶处理,基因组RNA即丧失感染性,说明了这种生物活性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两株环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云南省采集的中华(?)蚊和棕头库蚊中,分离到两株对3周鼠致死的病毒。血清学鉴定表明,该病毒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黄病毒科、布尼亚病毒科病毒的免疫腹水,以及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M14)的免疫腹水均不发生反应。电镜观察病毒为球形,具双层壳体的颗粒,直径为70.35±3.07nm,毒粒常常和颗粒状包涵体及管状结构相连;核衣壳具有环状病毒特有的20面体对称结构,直径为56.06±2.42nm。在负染标本中能观察到直径为38.36±2.42nm的核心颗粒。该病毒对乙醚相对抵抗,对酸,热敏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毒基因组由10条RNA片段组成,分子量在0.3~2.5×10~6道尔顿之间,病毒基因组RNA带形分布(3-3-3-1)类似环状病毒,但与已知环状病毒RNA带形分布都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从小鼠表皮组织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方法:用热击法分离小鼠表皮,用TRIzol法提取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的产率和纯度,用琼脂糖电泳和RT-PCR检测RNA的质量和完整性。结果:采用新方法提取的小鼠表皮总RNA,其D260nm/D280nm值为1.8~2.0,大于1.5,且RNA产率高于100μg/g;琼脂糖电泳出现5S、18S和28S等3条清晰的rRNA条带,而且28SrRNA条带的亮度约为18S的2倍;用新方法制备的总RNA可成功地用于RT-PCR实验。结论:采用热击法分离表皮并结合TRIzol法可提取到高质量、完整性好的小鼠表皮总RNA,并能用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8.
从矿化的骨组织中提取骨细胞的总R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描述了两个从以含大量羟基磷灰石(钙)和细胞密度、数量甚低为特点的矿化的成年骨组织(成年大鼠颅骨)提取总RNA的改进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A260A280A230)和1%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予以鉴定.进而以其逆转录的cDNA为模板扩增出β-actin和BMP-2基因,均表明所得总RNA完整和模板活性俱佳.每克骨组织中总RNA产量为560 μg.  相似文献   

9.
从核型多角体病毒(PV)感染致死的茶尺蠖幼虫尸体中分离到一株微小RNA病毒(oPV)透射电镜观察纯化的病毒粒子为无囊膜、无表面特征、直径约26nm的球状颗粒.16%的SDS-PAGE显示它有两个分子量为31.5 kDa和28.8 kDa的衣壳蛋白,后者的含量是前者的2.5倍.3′端克隆序列分析表明EoPV基因组3′有poly(A)尾,编码RNA聚合酶(dRp)含有微小RNA病毒RNA聚合酶的八个保守基序,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与榕透翅毒蛾微小RNA病毒(nPV)亲缘关系最近.这些特点表明该病毒为一株新的微小RNA病毒.  相似文献   

10.
新分离呼吸道肠道病毒(简称呼肠病毒)经过空斑分纯后进行生物学和部分基因序列的鉴定。首先通过BYD株(由端青从北京于某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第一株呼肠病毒)对4种传代细胞的敏感性试验,选出L929和LLC-MK2敏感细胞,然后用LLC-MK2细胞进行理化性质试验,血凝试验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该病毒为耐乙醚、不耐酸、不耐热的RNA病毒;对人O型红细胞能产生凝集,滴度达1:32;电镜下可查见细胞胞浆内有球形、直径为70nm~80nm、双层衣壳的病毒颗粒。提取BYD株RNA并进行S4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呼肠病毒1~3型标准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5%、90%和95%。以上这些生物学以及S4片断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新分离BYD株病毒符合呼肠病毒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首次分离到Kadipiro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进行的虫媒病毒调查中,从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中分别分离到5株病毒。全部病毒在C6/36细胞上产生细胞病变,而在BHK21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70nm(n=7),无包膜、表面存在明显刺状突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分离的病毒为12节段双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带形呈6-5-1分布;用Kadipiro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可以扩增到目的条带,基因组第12节段全长758nt,与Kadipiro病毒原型株JKT-7075的同源性为9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在云南蚊虫分离的5株病毒均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Seadornavirus)Kadipiro病毒。本文为我国Kadipiro病毒分离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新分离呼吸道肠道病毒生物学特性和S4片段的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分离呼吸道肠道病毒(简称呼肠病毒)经过空斑分纯后进行生物学和部分基因序列的鉴定.首先通过BYD株(由端青从北京于某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第一株呼肠病毒)对4种传代细胞的敏感性试验,选出L929和LLC-MK2敏感细胞,然后用LLC-MK2细胞进行理化性质试验,血凝试验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该病毒为耐乙醚、不耐酸、不耐热的RNA病毒;对人O型红细胞能产生凝集,滴度达132;电镜下可查见细胞胞浆内有球形、直径为70nm~80nm、双层衣壳的病毒颗粒.提取BYD株RNA并进行S4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呼肠病毒1~3型标准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5%、90%和95%.以上这些生物学以及S4片断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新分离BYD株病毒符合呼肠病毒科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精细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茶园害虫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幼虫体内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单粒包埋型。多角体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平均大小为1.76μm。病毒粒子平均大小为287×65nm,粒子两端有环状的帽状结构。测量EgNPV-DNA的分子量约为34×106道尔顿。生物毒力测定其LD56为8.6×105PIB/ml。  相似文献   

14.
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HLJ-01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自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发生变异,经典的疫苗株已不能完全抵抗PRV变异株的感染,国内多个猪场出现伪狂犬病的暴发,PRV变异毒株开始在我国大规模流行。【目的】通过分离PRV流行变异毒株,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和致病性分析,为PRV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研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集黑龙江某猪场感染PRV的脑组织病料,根据GenBank PRV gEgB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鉴定。通过对gEgC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利用BHK-21细胞分离病毒,采用噬斑纯化方法对病毒进行纯化。通过电镜、间接免疫荧光对病毒进行鉴定,测定病毒生长曲线并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经PCR和测序鉴定分离株为PRV流行株,将其命名为HLJ-01。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与我国近几年分离的流行变异株位于同一分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E和gC存在国内流行变异株的特征序列,表明该分离毒株为流行变异株。生长曲线显示,分离株HLJ-01在感染48h时滴度最高(108.5TCID50/mL)。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病毒颗粒直径约150nm,呈球形,有囊膜,囊膜外有放射状纤突,呈现典型PRV病毒特征。动物感染实验结果显示,107.0TCID50剂量感染组死亡率为100%;106.0TCID50剂量感染组死亡率为80%;105.0TCID50剂量感染组死亡率为60%。仔猪在接种病毒后均出现PRV感染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证实分离毒株对仔猪有较强致病力。【结论】分离获得一株猪伪狂犬病毒,经鉴定该分离株为流行变异株,而且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这为PRV流行病学分析及疫苗候选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种含有单链RNA的香菇球状病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长不正常的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菌株中分离到一种等轴对称含单链RNA的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在电镜下直径为33~34nm,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22000道尔顿。病毒核酸径DNase1和SI酶解试验及热变性紫外吸收曲线试验证明为单链RNA,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病毒核酸呈现一条带,分子量为2.38×10~6道尔顿。  相似文献   

16.
从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感染致死的茶尺蠖幼虫尸体中分离到一株微小RNA病毒(EoPV)透射电镜观察纯化的病毒粒子为无囊膜、无表面特征、直径约26nm的球状颗粒。16%的SDS-PAGE显示它有两个分子量为31.5kDa和28.8kDa的衣壳蛋白,后者的含量是前者的2、5倍。3′端克隆序列分析表明EoPV基因组3′有poly(A)尾,编码RNA聚合酶(RdRp),含有微小RNA病毒RNA聚合酶的八个保守基序,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与榕透翅毒蛾微小RNA病毒(PnPV)亲缘关系最近。这些特点表明该病毒为一株新的微小RNA病毒。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体内两种病毒颗粒的分离、纯化与核酸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患肌肉白浊症状的罗氏沼虾幼苗体内分离纯化得到两种大小不同的病毒颗粒.这两种病毒颗粒均为对称的20面体结构,表面光滑,无囊膜,对氯仿不敏感.一种是直径为26nm~27nm的颗粒,在氯化铯中的密度为132g/cm3,病毒基因组含两段单链的RNA,分别为30kb和12kb,具有诺达病毒科成员的特征.一种是直径为14nm~16nm的颗粒,在氯化铯中的密度为133g/cm3,含有一段大小为09kb的单链RNA,拟为卫星病毒样颗粒或辅助病毒.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二株呼肠孤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中华绒螯蟹病害的过程中,分离到两株呼肠孤病毒(分别命名为EsRV816和Es RV905).EsRV816从江苏某养殖场分离,EsRV905从武汉某养殖场分离.EsR V816和EsRV905 的病毒粒子为球状对称结构,大小分别为65nm和55nm.病毒粒子基因组分别为10和12个 节段的双链RNA.根据它们的宿主范围、基因组节段数及电泳型,这两种病毒很可能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两个新属.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中华绒螯蟹病害的过程中 ,分离到两株呼肠孤病毒 (分别命名为EsRV816和EsRV90 5 )。EsRV816从江苏某养殖场分离 ,EsRV90 5从武汉某养殖场分离。EsRV816和EsRV90 5的病毒粒子为球状对称结构 ,大小分别为 6 5nm和 5 5nm。病毒粒子基因组分别为 10和 12个节段的双链RNA。根据它们的宿主范围、基因组节段数及电泳型 ,这两种病毒很可能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两个新属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檀香心材总RNA提取方法,对5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包括Trizol法、改良CTAB法、SDS酸酚法、异硫氰酸胍-CTAB法、异硫氰酸胍-SDS法。结果表明,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CTAB法不能提取出檀香心材总RNA,而SDS酸酚法、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均能提取檀香心材总RNA。SDS酸酚法的A260 nm/A230 nm小于2.0,且RNA产率低,仅为(27.94±1.06)μg g–1,不能满足后续实验要求。而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提取的总RNA带型清晰,完整性好,A260 nm/A280 nm为1.8~2.0,A260 nm/A230 nm大于2.0,RNA产率分别为(79.06±4.22)和(107.00±1.36)μg g–1。分别以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反应,扩增檀香Actin基因片段,结果二者扩增产物大小相同且条带单一,说明改良CTAB法与异硫氰酸胍-SDS法为檀香心材总RNA提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