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北郊新化石地点太原向阳店农具修造厂郭福厚同志在太原北郊北山头西沟中发现了一个化石地点。为了查明这一化石地点的情况,我奉派前往进行了工作。北山头西沟南距太原约18公里,在向阳店东北方向9公里、阳曲镇西北方向2.5公里的地方;东边紧傍阳兴河和北同蒲铁路。向阳店向西是汾河,向东是形成两个阶地的土状堆积。向阳、新城及太原市区所在地为第一阶地;东崖、北山头西沟所在地为第二阶地。第一阶地由黄砂土组成;第二阶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黄案挖砂工程中,发现了一些脊椎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太原工作站获悉之后,派张引成同志前往察看,并承挖砂工程处袁福典同志将发现的化石交太原工作站保存研究。发现的化石计有两种:一为梅氏犀,一为师氏剑齿象,兹概略记述如下:梅氏犀  相似文献   

3.
太原古交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配合古交工矿区重点建设过程中,笔者于1983年7月初,在古交镇附近发现了一处大型石器制造场。就目前所知,它的分布范围可及古交镇以西2公里的石家河,向南可到6公里的李家庄。 古交一带群山起伏,汾水蜿蜒。这里的老地层是石炭二迭系,其基岩顶面断续有一层砾石,成分主要为砂岩和角页岩,厚约二、三米,砾石层之上  相似文献   

4.
惊人的发现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是中外闻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1954年发现的丁村人和丁村文化,成为我国古人类演化和古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最近,在丁村以东七公里的群山中,我们新发现了一处巨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制造场,其规模之大,石器之丰富,远远超过了山西怀仁鹅毛口和太原古交的两处石器制造场。过去十年中,考古工作者在丁村附近发现了早于和晚于丁村文化的一系列旧石器地点,表明丁村遗址包含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的文化遗存。从石器出土的丰富程度来看,我们一直推测丁村附近可能有  相似文献   

5.
古交遗址群文化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交盆地地处汾河上游,前后发现的旧石器遗存共有五处,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其中以王家沟时代为最早,约处于中更新世之初。古交旧石器的丰富内涵,对研究汾河流域,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征文化的传承关系,将会赋予新意。  相似文献   

6.
太原是中国的一个重工业基地。经过解放后5 0年的投资建设 ,太原已经建立起冶金、机械、能源工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体系和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较为齐全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然而 ,长期以来 ,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三废”物质大量排放 ,城市环境质量遭到严重损害 ,已被列为全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居民身心健康 ,也影响太原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找出对策。本文仅就太原土壤亚系统中的Cd污染进行了研究。1 研究地区与方法1 1 自然概况本项研究的范围包括太原市的城区和近郊区 ,…  相似文献   

7.
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微生物又有古微生物之称,主要是古菌,所谓“古”,即有些细菌几千万年来一直生活在地球表面下层几万公里的深处,它们生活在没有阳光的黑暗深处,靠什么来维持其生存呢?研究人员(LIN Li-Hung)极其同事在南非一个金矿钻到2.8km深处的一个水层中对其有水、有矿的地方进行采样,发现一类靠分解硫酸盐化合物获得能源以维持生存的细菌。  相似文献   

8.
正山西地质博物馆是太原市目前唯一一座自然类博物馆,是广大青少年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求知修身的"第二课堂"。依托馆藏各类古生物化石标本,我馆开发了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各色科普教育活动课程,在吸引青少年观众入馆参观的同时提升社会影响力。另外,我馆与太原市的各高校、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积极合作,走进校园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进一步发挥科普教育的职能,让太原市民享受一场场精彩的地学知识盛宴。  相似文献   

9.
狮子岩     
狮子岩位于广东省曲江县城西南2.5公里处,是蜚声中外的马坝人遗址所在地。1958年,当地农民在挖掘岩泥时发现了马坝人及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马坝人属早期智人,生活于距今十多万年前。1984年曲江县政府将狮子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青霉素酰化酶组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任务,经与太原制药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协作进行的胞外青霉素酰化酶的筛选及固定化酶生产6-APA的研究工作,于1989年上半年完成。1989年8月28—29日,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  相似文献   

11.
西藏林芝盆地新生代晚期的自然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地质概况林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东经94°20′;北纬29°30′,海拔高程为2950—3080米。林芝盆地为一狭长条状的山间盆地,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尼洋河自西北向东南纵贯盆地。另一条林芝河由东而西流入盆地。两条河流流经盆地破坏了原来的湖相沉积物,都汇集到雅鲁藏布江中(图1)。1975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林芝盆地东南县城建筑公司砖瓦厂,发现了古湖相沉积物和尼洋河阶地堆积物。残存的古湖相沉积物面积不大,但含有哺乳类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在林芝尼洋河右岸一  相似文献   

12.
孙淑芬 《化石》2005,(3):32-32
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城西8公里处的马山西北坡山谷中,曾多次出土各类化石。根据专家地层考证,早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并且是古树生长地带。因此,这里岩层中蕴藏有较多的硅化木。1981年发现的一段硅化木树干长6米、直径0.8米,现存青岛市博物馆。1992年发现的一棵树干长13米、直径达1.2米的完整硅化木,实属我国沿海地区之罕见。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0月29日,曲江、乐昌、始兴县的考古工作者在始兴县城南约3公里的玲珑岩小石山处,发现距今约10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挖掘出剑齿象、犀牛、鬣狗、鹿、野猪、豪猪、獏、和食虫类等。这批化石石化程度较高,对研究华南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提供了新的实  相似文献   

14.
马宁 《人类学学报》2008,27(4):335-335
2008年9月21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纪念贾兰坡院士百年诞辰会议在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博物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文博系统等80余家  相似文献   

15.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园艺场都罗生产大队的白面山山腰,距市中心西南约12公里,离发现柳江人化石的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洞东北约2公里,1953年发现该洞,洞口向南,离地面约高20米。洞内堆积坚硬,呈淡黄色,内含大量软体动物的外壳和少数鹿牙等化石。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该洞堆积内发现了一些用砾石打制的石器、一件扁尖的骨锥和一件粗制的骨针。并确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1961年审定为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3年8月22日,柳州市博物馆在白莲洞又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发掘,又有新的发现。现报告如下: 文化遗物这次发掘发现了一件用灰黑色石英岩砾石打制的石器。制法系向单方直接打  相似文献   

16.
<正> 紧靠美国落基山脉东侧的山麓,有一个知名的古印第安人遗址,名叫羊泉(Lamb Snring)遗址。它位于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的南偏西方向约20多公里。21年前,当地农民开挖水池时,发现了这个遗址。羊泉遗址经过数次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一些石器等标本,它们都与古印第安人的活动有关;在美国的人类学界和考古学界引起了关注。 1980年6月到8月,对羊泉遗址又进行了发  相似文献   

17.
由我国吉林大学孙革教授、著名恐龙专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董枝明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地质古生物学院的O&#183;维恩斯博士共同组成的中德古生物科考队,于2007年9月在吐鲁番盆地鄯善县以东约30公里处,偶然发现一处留有恐龙化石足迹的石壁。露出部分面积高约3米,宽约100米。上有密集的恐龙脚印,  相似文献   

18.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出露有大面积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其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从1930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在此发现奇台龙化石(Tianshansarus Chitaicnsis)以后,先后有许多中外地质、地理学家和工作者前往科学考察和地质调查,并发现了以卡拉麦里龙为代表的一批恐龙化石和多处硅化木化石点。笔者以开发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旅游资源的角度对这个地区进行了考察,四天中观察了两个主要的硅化木点、两个恐龙发掘点及著名的五彩城、火烧山。我们认为,这里的地质旅游资源很丰富,如绚丽多彩的侏罗纪地层、干旱区特有的风成地貌,尤其是壮观的化石森林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既有科学性,又有观赏性,应建立保护区,尽快开发成重要的古植物化石旅游景点。硅化木在准噶尔东部分布范围很广,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中记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记述的哺乳动物化石,是1957年5、6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周明镇先生领导的河南卢氏盆地工作队,在卢氏县雪家沟等地工作期间化石收集品的一部分。卢氏盆地为河南省西部、秦岭东段的山间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向。长27.5公里,西宽(15.7公里)东狹(7公里)。四面丘陵一般高差约300米左右,洛河枞贯盆地中部。  相似文献   

20.
山西太原组牙形刺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0年4月,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煤田勘探队,在太原西山七里沟、柳测沟,太原东山麻地沟,霍县寺庄,阳泉和顺南峪、水泉沟和朔县担水沟等地,测制了上石炭统太原组的7个剖面,并系统地采集了牙形刺样品。除朔县担水沟剖面未发现牙形刺外,在其它各剖面的样品中,都含有较丰富的牙形刺,共计3属、8种。根据牙形刺分析,山西太原组的层位,应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