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猕猴的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跟踪观察法对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猕猴种群的食性及其与植被类型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猕猴主要选择季雨林或次生季雨林为其觅食场所,栖息地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种类直接影响其食性,猕猴对植物各部位的采食频度随植物生长期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无锡太湖地区夜鹭及白鹭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1999年 4~ 6月对分布在无锡地区的夜鹭 (Nycticoraxnycticorax)和白鹭 (Egrettagarzetta)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地面积约 2 72 37 5m2 ,植被以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和香樟树 (Cinnamomumhupehanum)为主。研究结果表明 :栖息地共有鹭巢近万个 ,平均密度为 0 36个 /m2 ,每棵树上平均巢数为1 0 6个 ,最多达 2 5个 /棵树 ;平均窝卵数夜鹭为 3 5 5枚 ,白鹭为 4 89枚 ;平均窝雏数夜鹭为 2 6 8只 ,白鹭为3 96只 ;孵化期白鹭为 1 9~ 2 1天 ,夜鹭为 2 2~ 2 3天 ;孵化成功率白鹭为 84 2 5 % ,夜鹭为 75 46 % ;白鹭雏鸟主要以小型鱼类和虾类为食 ,夜鹭雏鸟主要以鱼类和两栖类为食。  相似文献   

3.
于2012~2013年,以样带法、样方法和无样地法相结合,分4次对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种类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了其区系特征。研究发现:(1)蟒河保护区猕猴栖息地内有维管植物659种,隶属102科374属,其中54科126属261种为猕猴的食源植物,占猕猴栖息地植物科、属、种总数的52.94%、33.69%和39.61%;蔷薇科是食源植物中包含种类最多的科,有16属39种,其次为豆科,含11属23种。(2)蟒河保护区内猕猴食源植物区系特征为:食源植物所在科有6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所在属有13个分布型和6个变型;在属的分布类型中,温带性质分布类型的属占优势,有75个,占总属数的66.96%,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的属46个,占总属数的41.07%;热带性质分布类型的属有24个,地中海区、中亚、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成分的属共有13个,分别占总属数的21.43%和11.61%,说明蟒河保护区内猕猴食源植物区系为暖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4.
牛背鹭的繁殖、生长和恒温能力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祯中  孙儒泳 《动物学报》1993,39(3):263-271
1990年4月—1991年5月在河南信阳南湾水库牌坊鸟岛观察了牛背鹭的15巢54只雏鸟的生长,恒温能力和食性;结果是:(1)巢离地平均13.99±0.71(13.2-15.6)米;(2)平均窝卵数3.60±0.74枚,与文献资料比较,窝卵数有显著地随纬度变化,卵平均重25.93±2.13g(3)幼鸟生长模型为Wt=305/1+e~(2.7620-0.2397t),R~2=0.99(4)恒温能力发育分三个时期,即迅速发育期、缓慢发育期和恒温期。(5)雏鸟食性组成主要有两栖类(64.18%)、昆虫(23.71%)、爬行类(8.29%)、植物(4.14%)和泥鳅(3.80%);各周龄不仅相同。  相似文献   

5.
Grueter CC  Li DY  Feng SK  Ren BP 《动物学研究》2010,31(5):516-522
原则上,食叶的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和杂食的猕猴(Macaca mulatta)是可以同地共栖的,但这两种灵长类究竟是如何同地共存却一直是一个鲜见涉足的问题。该文初步通过分析它们的食性和生境需求来阐明两者共存的可能性。在猕猴取食约22种植物中,有16种也是滇金丝猴的取食对象。两种灵长类都显示出喜食果实。人们尚未发现滇金丝猴涉足人类作物等相关资源,但发现猕猴经常侵食庄稼。这与其生活海拔不同有关:滇金丝猴一般生活在平均海拔为3218m的山林中,而猕猴活动在平均海拔为2995m的林地。猕猴也会涉足牧场,而滇金丝猴回避这种场地。对于这两个种,混合的落叶阔叶/针叶林是最频繁使用的森林类型;滇金丝猴很少进入常绿阔叶林(青冈属群落,利用率仅3%),而猕猴相对进入这类林型的机会远比滇金丝猴高(36%)。两个物种的群体间常相互远离(2.4km)。当其相遇时,常是猕猴主动回避。上述结果提示滇金丝猴和猕猴是通过大生境分化利用和空间避让来共存的。尽管不同的生境利用策略一定程度上会反映种间竞争的存在,但这种不同更可能反映着它们不同的生理/生态需求。  相似文献   

6.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麂的食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 0 1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采食痕迹估计法对赤麂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共记录了赤麂 36 4群 ,群的平均大小为 1 32只。我们对这些赤麂利用的 5 2 3个取食地的植被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采食痕迹估计法确定了 2 94个取食地。赤麂取食的植物达到 2 1 5种 ,隶属 5 8科。其中木本植物 1 1 4种 (占 5 3 0 2 % ) ,草本植物 95种 (占 4 4 1 9% ) ,蕨类植物 6种 (占 2 79% )。取食频率超过 0 0 1 %的植物主要集中在 2 5个科 ,共计 5 5种 ,对这些种类的取食频率达到总取食频率的 89 2 3%。不同季节中赤麂取食的植物种类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在食物种类的选择方面存在季节性差异。赤麂对植物部位的选择性有季节性差异。从取食部位看 ,赤麂属于以嫩枝叶为主的精食者。无论旱季还是雨季 ,赤麂主要在有刺灌丛和灌丛草地生境类型中取食。野外见到赤麂以直接饮水的方式来补充对水分的需求 ,旱季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2005 ~2008 年于陕西省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使用瞬时扫描法观察了川金丝猴的食性。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冬季和夏季共取食42 种植物,可鉴定植物归属23 科34 属。川金丝猴食物类型包括果实、花、树叶、树皮、树芽。夏季取食21 种植物的果实或树叶;冬季取食25 种植物。树叶是其冬季主要食物,取食频次占总取食频次的73.0% ;夏季取食果实的频次占总取食频次的72.2% ,灯台树果实是其主要食物。啃食树皮行为主要发生在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在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树皮啃食强度则相对较小。与其它地区金丝猴的食性比较,该地区川金丝猴食物谱较宽。蔷薇科和壳斗科植物在川金丝猴食物组成中最多,杨柳科、桦木科、山茱萸科、槭树科和忍冬科植物也取食较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0—2020年15只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幼仔为研究对象,基于红外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和音频颈圈解译获得的行为资料、GPS颈圈跟踪定位采集的粪样数据,分析了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行为发育进程和食性转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生长发育,与觅食和警戒相关的行为得到充分发育,且具有较强的时间关联性,包括食乳、爬行、走动、玩耍物品、爬树、咬玩竹子、饮水和采食竹子等。8~10月龄的大熊猫幼仔开始取食竹子,其发育性食性转换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食乳期(1~7月龄)、食母乳—食竹子转换期(8~28月龄)和食竹期(29~39月龄),其中转换期细分为关键期(8~18月龄)和过渡期(19~28月龄)。从统计检验来看,不同食性阶段间差异显著;过渡期的大熊猫幼仔可离开母兽独立生活,此阶段大熊猫幼仔食物组分比例与食竹期相比无显著差异。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的季节性食性转换规律与带仔母兽和野生大熊猫具有相似的格局,即春季主要取食竹笋,夏、秋季则以嫩竹茎和竹叶为食,冬季采食竹叶与竹茎。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区越冬期长耳鸮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间,利用食团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越冬长耳鸮(Asio otus)的食性进行分析。3年累计收集长耳鸮食团683份,辨认出1 132只猎物。分析结果表明,长耳鸮在冬季共捕食小型哺乳类6种,鸟类2种。小家鼠(Mus musculus)是最常见的食物,占总捕食量的53.45%。小型哺乳类是长耳鸮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中出现的总频率为88.16%,以生物量计,小型哺乳类占食物构成的95.13%。长耳鸮的食物组成年度间差异显著,与当地猎物资源多样性和可获得性密切相关,表明长耳鸮可能采用机会主义者的捕食策略。  相似文献   

10.
神农架川金丝猴冬春季节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样方调查法和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研究了冬季和春季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的食性。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冬季取食的植物有7科9属15种,以蔷薇科、松萝科、松科和木樨科为主,春季取食的植物有25科37属48种,以蔷薇科、松萝科、四照花科、卫矛科、樟科、桦木科和木樨科为主;春季食物组成与食源植物相对高度、相对频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生物量、相对丰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冬季食物组成与相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高度和相对丰富度呈正相关,与相对频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差异均不显著;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食物组成中,松萝类植物所占比例冬季(16.51%)明显高于春季(5.69%),说明这类植物只是冬季食物较缺乏时的一种补救,并非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灵长类的分布、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本文对中国现生灵长类类群分布和现状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对现存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初步估价;并就保护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提出了概括性评述。所得结果系据作者自1975年以来的实际考察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2.
杭州石荠苎(Mosla hangchowensis)种群密度制约实验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我国特有、分布区极狭窄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杭州石荠苎(Mosla hangchowensis)种群的密度制约规律。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种群的死亡率与密度密切相关。种群的最适密度为200~1000株/m2左右。不同密度种群的平均株高、开花数等性状随时间的动态关系均符合“logistic”模型。高密度种群中60%左右的个体能完成生活史;低密度种群中80%以上的个体能完成生活史。种群密度较高制约杭州石荠苎的植株形态和繁殖投资。  相似文献   

13.
柳杨  李进华  赵健元 《生态科学》2006,25(5):426-429
测定了2个短尾猴和1个红面猴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与猕猴、食蟹猴和叟猴的序列合并比较,分析了核苷酸序列差异和碱基替换特点,并以阿拉伯狒狒为外群,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短尾猴基因序列中A、T、G、C的含量分别为29.0%、25.5%、11.8%、33.6%,红面猴中A、T、G、C的含量分别为29.4%、24.3%、11.4%、34.9%,碱基组成具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短尾猴与红面猴序列间的同源性为90.1%。红面猴与食蟹猴之间的同义替换和异义替换值(Ks、Ka)以及Kimura双参数距离都要小于红面猴与短尾猴之间的差异值,在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叟猴最早分化出来,红面猴并未与短尾猴聚为一支,而是与猕猴、食蟹猴聚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云南高黎贡山具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为探清该地区绿僵菌属(Metarhiziu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不同海拔的垂直分布特征, 沿海拔梯度(600-3,800 m)在7种典型植被类型(I: 干热河谷; II: 季风常绿阔叶林; III: 暖性针叶林; IV: 中山暖性常绿阔叶林; V: 山地苔藓矮林; VI: 寒温性灌丛或草甸; VII: 流石滩稀疏植被)中调查绿僵菌资源。从生境土壤中分离菌株, 通过多基因(nrSSUnrLSUEF-1αRPB1RPB2)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 高黎贡山绿僵菌物种资源丰富, 获得的161株菌株分属于12个物种(Metarhizium rileyi, M. viridulum, M. lepidiotae, M. brunneum, M. pingshaense, M. anisopliae, M. robertsii, M. guizhouense, M. indigoticum, M. pemphigi, M. campsosterniMetacordyceps neogunnii), 其中M. indigoticum为中国新记录种, M. anisopliae complex中的物种(8种)较集中; 同时还采集到了绿僵菌的近缘属Nigelia属物种N. martiale。高黎贡山绿僵菌广泛分布于除类型VII (海拔3,600-3,800 m)外的6种植被类型(海拔600-3,400 m)中。中低海拔植被类型(I-IV)中菌株数量较多(≥23株)、物种多样性较高(4-9种), 而高海拔植被类型(V-VI)中菌株数量较少(2-8株)、物种较单一(1-2种)。中海拔的常绿阔叶林中绿僵菌资源最丰富, 其中季风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II)中的菌株数量(52株, 占总数的32.3%)和物种数(9种)最多;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IV)为其次(47株, 占总数的29.2%; 7种)。高黎贡山绿僵菌优势种现象明显, M. brunneum为最优势物种, 其菌株数占总数的46.6%, 在生境条件差异很大的6种植被类型(I-VI)中都存在, 说明该物种生态适应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观光木群落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君子峰自然保护区极小种群观光木群落的种间关系和生态联系,加强观光木野生资源的保护,对群落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观光木、浙江润楠、木荷、赤杨叶的生态位宽度优势明显,是主要建群种;20个优势树种的190组种对中,有50.5%的种对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物种间生态位分化程度一般;观光木与其他19个物种生态位重叠度普遍较高,当资源不足时,有竞争风险;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表现为显著正联结,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后期;χ2检验、联结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均显示,种间联结性的显著率极低,种间独立性较强;种间联结性与生态位重叠之间呈正相关。君子峰观光木群落较为成熟,资源利用充分,种间关系稳定,为促进观光木种群恢复和壮大,可适当限制与观光木生态位重叠度大、有显著负联结的种群规模,提高与之有正相互作用的物种比例,为观光木营造良好的生境。  相似文献   

16.
The prospects of the fungus Metarhizium anisopliae (Metsch.) Sorok. applied in contamination devices (Cds) to control tsetse fly Glossina fuscipes fuscipes Newstead was tested in a field experiment in Lake Victoria from 2 March 1999 to 31 August 2000. One hundred and sixty pyramidal traps mounted with Cds were deployed along the lakeshore and rivers on Mfangano Island. Contamination devices were loaded with 1.5-2.0 g of dry conidia/Cd. On the second island, Nzenze Island, four pyramidal traps fitted with plastic bags were deployed and served as the conventional 'trap and kill' population suppression method. A third island, Ngodhe Island, remained untreated and served as a control. Cds were recharged monthly with fresh conidia; plastic bags were also changed monthly. The apparent changes in population density were monitored weekly using biconical traps set at random on the three islands.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of M. anisopliae in tsetse flies on Mfangano Island, flies captured during monitoring were maintain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ir mortality recorded. Fly population was reduced to 82.4 and 95.8% relative to untreated control on Mfangano and Nzenze islands,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Compared to the fungus-treated island, the number of flies caught in monitoring trap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in 'trap kill' treatment at 5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s were removed. The incidence of M. anisopliae in fly populations was low during the 12 weeks following the initiation of the experiment but increased afterward until termination of the treatment. M. anisopliae could still be recovered from fly populations at 3 months after termination of the treatment, although the incidence was low.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shown that application of M. anisopliae in a contamination device can suppress the population of G. fuscipes fuscipes comparable to the 'trap and kill'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7.
巢鼠属(Micromys Dehne, 1841)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是最小的啮齿动物之一。此前的研究显示该属包含巢鼠(M. minutus)和红耳巢鼠(M. erythrotis)两个物种,但由于数据缺乏,红耳巢鼠的有效种地位仍存争议,且两个物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也不确定。本研究在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批巢鼠属标本,经形态与分子学鉴定发现其包含巢鼠和红耳巢鼠两个物种,它们在清凉峰海拔1 600 m处同域分布,支持红耳巢鼠的有效种地位。基于安徽清凉峰巢鼠和红耳巢鼠的外形特点,本文对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的巢鼠属照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国巢鼠属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同时绘制了地理分布图。结果显示:在我国巢鼠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台湾;红耳巢鼠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陕西、湖北、西藏、贵州、重庆、安徽、福建、广西;两者在安徽清凉峰和陕西镇巴县、城固县皆有分布。此外,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我国巢鼠属多样性仍被低估,极有可能存在未知的分类单元,巢鼠属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我国青鼬种下分化过程中,发现海南岛所产青鼬与大陆青鼬其它亚种有较大区别,经鉴定认为应是一新亚种,拟命名为:青鼬海南亚种Martes flavigulahainana,新亚种。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古地理事件使其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已有的海南岛蚯蚓资料显示, 该岛的蚯蚓区系十分特殊, 且与大陆地区蚯蚓存在扩散与迁移。然而, 当海南岛与周围大陆断开形成独立岛屿后, 海南岛蚯蚓如何为适应海南岛的环境而逐渐形成现在岛内的分布与区系, 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此, 本研究在海南岛全面调查和采集蚯蚓标本, 整理海南岛地区的蚯蚓物种组成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并联合5个线粒体基因COⅠCOⅡND112S rRNA和16S rRNA构建海南岛蚯蚓的分子系统发育树, 推测其分化时间和祖先分布区域, 探讨海南岛蚯蚓在岛内的分化与扩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1)海南岛共有蚯蚓6科9属122种, 巨蚓科蚯蚓为优势科, 且全部为环毛类蚯蚓, 其中103种为海南岛特有种。蚯蚓物种数沿海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在800‒1,000 m最大; (2)海南岛环毛类蚯蚓不同水平的遗传距离与我国巨蚓科蚯蚓的遗传距离区间基本一致。物种水平上, 美丽远盲蚓(Amynthas scitulus*)与纬向远盲蚓(A. zonarius)的基因遗传距离最小。在亚种水平, 保宁腔蚓指名亚种(Metaphire magna magna)和保宁腔蚓小型亚种(M. magna minuscula)的遗传距离均接近整体的物种水平。在种群水平, 等毛远盲蚓(A. homosetus)不同种群间遗传距离均接近整体的亚种水平; (3)海南岛环毛类蚯蚓可划分为7个类群, 其祖先于68.26 Ma开始分化, 可能起源于吊罗山。在新生代, 7个类群均得到较大发展。通过对海南岛蚯蚓组成及系统发育的梳理, 不仅为我国蚯蚓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也为岛屿蚯蚓物种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虾虎鱼类是入侵种的一个重要来源,常数种共同入侵同一区域,其种间如何实现共存是当前鱼类入侵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形态分析、空间分布调查及摄食分析等方法,从形态分化和生态位分化角度揭示滇池新入侵的粘皮鯔虾虎鱼与先期入侵近缘种的共存策略。结果表明: 粘皮鯔虾虎鱼与小黄黝鱼、子陵吻虾虎鱼、波氏吻虾虎鱼等先期入侵种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空间分布在研究区域上与上述物种存在显著差异,空间生态位指数显著高于其余物种。摄食分析显示,粘皮鯔虾虎鱼的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余物种;其主要摄食种类为圆形盘肠溞和腺介虫等,与其他虾虎鱼类主要摄食种类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摄食生态位上,滇池入侵虾虎鱼类存在显著分化。这说明形态差异、空间生态位分化及营养生态位分化降低了种间竞争强度,促进了粘皮鯔虾虎鱼与先期入侵虾虎鱼类实现共存。粘皮鯔虾虎鱼可能凭借摄食策略上的优势在种群数量、占据栖息地范围上优于竞争对手,成为研究区域入侵虾虎鱼类中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