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唾液酸与唾液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唾液酸是一族神经氨酸(Neuraminic acid)的衍生物。聚唾液酸(Polysialic acid)是唾液酸(Sialic acid)单体以α-2,8或α-2,9键连接的直链同聚物,是一些哺乳动物细胞中糖蛋白的组成部分和少数几种细菌的胞外多糖组分。综述了唾液酸和聚唾液酸的结构、性质、生物学功能、生物合成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
人红细胞膜唾液酸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细胞膜(包括红细胞膜)含有糖蛋白。唾液酸是糖蛋白末端糖的残基,位于细胞的外表面,参加细胞的识别,粘着和接触抑制。唾液酸也是循环系统中红细胞存活的主要决定因素,它在正常红细胞的衰老以及衰老细胞被清除中起着关键作用。红细胞唾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或脂类可以被糖基化修饰,而糖链末端往往存在唾液酸化的现象,催化添加唾液酸的酶为糖基转移酶(sialyltransferase,ST),而去除唾液酸的为唾液酸酶(sialidase,SA或称为neuraminidase,NEU).本实验检测了人膀胱正常上皮细胞HCV29、非浸润性膀胱癌细胞KK47和浸润性膀胱癌细胞YTS-1中唾液酸的表达,发现恶性肿瘤细胞中唾液酸的含量高于正常细胞;进一步分析唾液酸酶和唾液酸转移酶的表达,发现唾液酸酶Neu1在正常细胞中表达最高,在良性肿瘤细胞中次之,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最低,推测在膀胱癌中Neu1对唾液酸的异常表达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膀胱癌细胞中Toll样受体1,2,3,4(toll-like receptors,TLRs)表达趋势也与Neu1一致.利用TGF-β处理HCV29,使之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细胞中Neu1和TLR3表达明显减少;将Neu1基因沉默后,TLR3表达也明显减少.此外,在YTS-1细胞中过表达Neu1,TLR3表达增高且激活了下游NF-κB通路.这一结果说明膀胱癌中Neu1与TLR3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为膀胱癌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唾液酸成分,大多数唾液酸是以与人乳低聚糖(HMOs)结合的形式存在。已有报道称唾液酸可以促进婴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但唾液酸的代谢机制和生物功能并不十分清晰。唾液酸作为母乳中的一种有效营养成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唾液酸化的母乳聚糖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群的生长和新陈代谢,益于婴幼儿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唾液酸化的母乳聚糖还具有抗病毒活性,在新生儿肠道的黏膜中具有抑菌作用,能抑制微生物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此外,唾液酸化的母乳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保护新生儿炎症性疾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唾液酸化母乳聚糖对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及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微生物对唾液酸代谢、唾液酸酶和唾液酸转移酶的作用以及唾液酸的生物合成及其在食品添加剂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聚唾液酸的发酵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大肠杆菌K235发酵法生产聚唾液酸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细胞生长动力学,基质消耗动力学,聚唾液酸生成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模型的模拟结果较好地和实验值吻合,正确地分析 聚唾液酸的发酵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唾液酸是一类携带负电荷的九碳单糖,在体内广泛分布。唾液酸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而肿瘤细胞表面唾液酸异常高表达能够保护肿瘤细胞免受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干扰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抑制一系列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发生,如抑制补体系统的活化,阻碍抗原提呈细胞的激活,削弱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作用和促进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等,进而介导肿瘤免疫逃逸。本综述主要阐述的是唾液酸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7.
唾液酸(sialicacid)是一类酸性九碳单糖,是所有神经氨酸或酮基一脱氧壬酮糖酸(KDN)的N-或O-衍生物的总称。唾液酸作为复合糖的组成部分镶嵌于所有细胞表面以及人多数脊椎动物糖蛋白和糖脂分予的末端最外侧。唾液酸家族成员已经达到五十多个,其分子结构多样,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唾液酸介导或调制了发育、炎症、病原感染、肿瘤发生发展等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关联。对唾液酸生物学的研究已成为糖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唾液酸与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探讨肝癌细胞系Hepa1-6与肝正常细胞系BNL CL.2唾液酸糖基转移酶ST3Gal和ST6Gal家族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与细胞膜唾液酸含量的关系,采用RT-PCR方法检测ST3Gal唾液酸转移酶家族6个成员以及ST6Gal唾液酸转移酶家族2个成员mRNA表达差异,用凝集素芯片检测细胞膜表面唾液酸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系BNL CL.2相比,hepa1-6细胞内唾液酸转移酶ST3GalⅠ、ST3GalⅣ、ST3GalⅥ呈现高表达,ST3GalⅤ低表达,ST3GalⅡ、ST3GalⅢ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两细胞系内均为检测出ST6GalⅠ表达,ST6GalⅡ表达无显著差异;hepa1-6细胞膜α2-3和α2-6连接唾液酸含量均显著增加;提示ST3GalⅠ、ST3GalⅣ、ST3GalⅤ、ST3GalⅥ可能与肝癌发生过程相关,ST3GalⅠ、ST3GalⅣ、ST3GalⅥ可能与肝癌细胞膜α2-3唾液酸含量增加相关,ST6Gal家族对细胞膜α2-6连接唾液酸含量增加无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工程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所产人源重组促红素(rhEPO)的N-糖基化特点进行考察,静置培养工程细胞后,通过等电聚焦和凝集素共沉淀对培养上清中的rhEPO进行分析,并对无血清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唾液酸酶活性进行检测,发现这株CHO细胞可以表达唾液酸含量较高的rhEPO蛋白。但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死亡的细胞将胞内的唾液酸酶释放到胞外,唾液酸酶的降解作用会造成N-糖链分枝末端的唾液酸占有率降低,导致rhEPO蛋白糖基化形态的变化。所使用的方法及得到的结果为进一步对工业过程进行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前期研究表明α2,3-唾液酸水平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人α2,3-唾液酸转移酶(ST3Gal Ⅲ)可催化合成细胞表面的α2,3-唾液酸,并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此酶活性与肿瘤转移潜能密切相关,但其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讨ST3Gal Ⅲ在对乳腺癌转移关键步骤粘附和侵袭中的作用。构建特异靶向ST3Gal Ⅲ的短发夹RNA(shRNA)序列的慢病毒载体,采用细胞转染沉默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ST3Gal Ⅲ,经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后细胞ST3Gal Ⅲ mRNA及蛋白表达,验证构建了稳定下调ST3Gal Ⅲ表达的两个细胞克隆,分别记作shRNA-2、shRNA-4。细胞表面α2,3-唾液酸是ST3Gal Ⅲ下游产物,可代表酶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证实,shRNA-2、shRNA-4细胞表面α2,3-唾液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黏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等功能学检测结果表明,shRNA细胞黏附能力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β1整合素表达与肿瘤侵袭能力获取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沉默ST3Gal Ⅲ可抑制β1整合素表达(P<0.05)。这些结果提示,ST3Gal Ⅲ在乳腺癌转移关键步骤黏附和侵袭中具有重要作用,沉默ST3Gal Ⅲ抑制MDA MB-231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β1整合素表达。此研究从新的视角认识了乳腺癌转移的机制,并可能提供乳腺癌转移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唾液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糖蛋白和糖脂作为细胞表面的成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组成糖蛋白和糖脂分子的糖链的十一、二种单糖中,唾液酸有特别的重要性。唾液酸的分子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戊糖或已糖,并且总是处在糖链的末端——一个十分敏感的位置上,直接参与发生在细胞膜上的许多重要反应。有关唾液酸的研究,已有大量的工作发表,并不断有综述和专著出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红细胞膜ConA受体的糖组分随细胞年龄而产生的变化,其中以唾液酸含量的改变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聚唾液酸发酵过程的搅拌转速.方法:比较不同搅拌转速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235分批发酵生产聚唾液酸过程的影响.结果:根据发酵前、后期菌体细胞比生长速率和聚唾液酸比合成速率达到最大值所需搅拌转速的不同,提出了两阶段搅拌转速控制策略:发酵前期(0~15h)控制搅拌转速500r/min,发酵中后期控制搅拌转速700r/min.结论:两阶段搅拌转速控制策略使聚唾液酸产量达到3 966mg/L,比恒定搅拌转速500r/min和700r/min分别提高了31.8%和49.3%.将两阶段搅拌转速控制策略与分批补料发酵技术结合,聚唾液酸产量提高到5 108mg/L,山梨醇的转化率达到0.12g/g.  相似文献   

14.
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asialoglycoproteinreceptor,简称ASGR)是数量丰富的一种异源低聚物的内吞受体 ,主要存在于肝脏实质细胞朝向窦状隙一侧的细胞膜表面[1] ,具有对糖的特异性 ,并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所以又称为肝糖凝集蛋白或肝凝集素。由于各种糖蛋白在用酶水解或用酸解除去末端唾液酸后 ,暴露出的次末端是半乳糖残基 ,所以AS GR的糖结合特异性实际上在于半乳糖基 ,故又称半乳糖特异性受体。ASGR的主要功能是去除去唾液酸糖蛋白和调亡细胞、清除脂蛋白 ,同时又是肝病毒的侵入位点[2 ] 。AS G…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酶标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及A.D.C.C.测试法(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 Assay)检测到以S_(180)瘤细胞免疫的小鼠血清中有抗S_(180)瘤细胞的特异抗体。并初步探讨了S_(180)肿瘤细胞膜上的唾液酸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实验表明S_(180)肿瘤细胞经唾液酸酶作用,水解去除瘤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后,对其与特异抗体的结合反应无明显影响。这提示S_(180)瘤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上的唾液酸未必直接参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患瘤小鼠各阶段的免疫情况及寻求最佳免疫时机,为治疗肿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呼吸道禽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禽类流感病毒和人类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受体识别特异性,分别与唾液酸α-2,3Gal和α-2,6Gal受体分子结合而感染各自的宿主细胞.这种受体结合特异性是流感病毒在禽类和人类之间跨种属传递的主要障碍.应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探讨人呼吸道各解剖学部位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唾液酸α-2,3Gal受体, 即禽类流感受体,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的呼吸部即呼吸细支气管和肺泡, 而在主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仅少量分布.相反,人类流感病毒受体,唾液酸α-2,6Gal受体在气管、支气管呈高密度分布,随着支气管分级逐渐降低分布减少,至肺泡分布最少.但比较人呼吸道发育成熟过程中,唾液酸α-2,3Gal和α-2,6Gal受体的表达,未发现明显差别.禽流感H5N1病毒体外感染人呼吸道组织试验结果表明,肺泡上皮较支气管和气管上皮易感染,与唾液酸α-2,3Gal受体分布特点相符合.结果提示,人呼吸道可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目前H5N1病毒极少发生人传人的特点,可能与个体间上呼吸道唾液酸α-2,3Gal受体表达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发表在2015年7月《FASEB》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明,高等动物包括人类体内发现的一种普通分子会影响大脑结构。这种分子可能在大脑细胞间如何通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能也揭示了患有某些脑部疾病的根本原因。通过小鼠实验研究表明唾液酸如何粘附到细胞表面这个过程会引起大脑结构损伤,运动技能差,多动症,学习困难等症状。"唾液酸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术语,细胞可利用它来完成彼此之间的通信,"Ronald L.Schnaar博士说,"当我们学习这种术语时,我们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重症腹泻的重要病因。轮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包括病毒表面两种外壳蛋白与细胞表面唾液酸、整合素、热应激同源蛋白70等多种受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就轮状病毒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端基法测定聚唾液酸平均聚合度的方法.采用间苯二酚比色法和丙二腈荧光法分别测定聚唾液酸中唾液酸总量和还原端唾液酸残基含量,两者之比即为平均聚合度.研究表明,在pH 9.5的硼酸缓冲液中,80℃水浴下聚唾液酸还原端唾液酸残基与丙二腈反应25 min后生成荧光物质,其荧光强度与还原端唾液酸残基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线性范围在1~ 20 mg/L之间,变异系数和检出限分别为3.7%和0.36 mg/L.端基法测定大肠杆菌发酵液中聚唾液酸的平均聚合度为45.76,与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比较,误差为3.2%.该法可以简便快速地测定发酵液中聚唾液酸的平均聚合度,有利于聚唾液酸生产过程分析及产品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20.
唾液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常存在于糖复合物的糖链末端,对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神经的发育至关重要,并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唾液酸被唾液酸酶水解后,可改变糖复合物的构象从而调控相关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在目前发现的4种唾液酸酶中,对Neu1的研究较为深入.研究表明,Neu1的剪切底物具有多样性,其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和功能调节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Neu1逐渐被认为是唾液酸介导的调控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因子,Neu1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比预想的还要深远.本篇综述了在已有总结的唾液酸酶性质和生理病理学功能的基础上,概述了近年来Neu1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及与不同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