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薛光行  邓景扬 《遗传学报》1998,25(2):123-130
对比考察了农垦58s与7001s、8902s与培矮64s及8902s与安农S-1等3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杂交组合的双亲、F1、B1、B2和F2世代的样本及每一个体的PE和TE的变异。无论双亲核不育基因的等位程序及栽培环境的光、温周期如何,在多数情况下都显示了如下的规律:(1)后代样本PE、TE的大小虽然形形色色,但都取决于其双亲。F1表示完全显性甚至超显性。(2)F2个体的PE或T3,尤其同一个  相似文献   

2.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若干常规品种与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IS配组,考察双亲及F1在自然低温影响前后的花粉育性,并于不育系稳定不育期间调查F2及F3的育性分离。结果表明:(1)低温是影响双亲及F1育性稳定性的重要生态因子;(2)F1的育性稳定性除与父本的育性稳定性有关外,可能尚与其他因素有关,这种育性稳定性表现是由可遗传因子决定的;(3)短光低温不育特性基本上符合2对独立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但可能尚受到众多微效基因的  相似文献   

3.
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197A(3A)在常温条件下是不育的(Figs.11&2),经热激(45℃)诱导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育性(Figs.13&4),为研究其不育机理提供了线索。热激2h后,3A中即可产生一类线粒体热激蛋白(HSPs)。其中,分子量为70kD的HSP70含量最高,也最为稳定。不过,3A中HSPs的稳定性弱于保持系3197B(3B)(Fig.2,Panels1~4)。放线菌素D抑制HSPs的合成,而氯霉素无此作用(Fig.2,Panels5&6),表明:HSPs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再跨膜转运到线粒体中的。3A幼穗经热激后,线粒体的总蛋白量猛增了2.7倍(Fig.3),达到3B的水平,育性亦变为可育的。Fig.4表明:HSP70反义链cDNA(R1)能进入到3B花药细胞中,并与靶RNA(HSC70mRNA)结合,而对照、正义链cDNA(D)链无此反应。由此、再增加一个通用保守序列的反义链cDNA(R2)、共两个探针(R1、R2),可以检测到:3A在常温下没有能力合成HSC70mRNA(Fig.5),而在热激条件下,转变为有能力(Fig.6)。启示:3A在热激条件下由不育转变为可育  相似文献   

4.
上位性对光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不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源于农垦58S的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wa L.)培矮64S(长日低温下不育性稳定)和8902S(长日低温下不育性不稳定)及其人F1、F2群体为材料,通过长日低温和不同长日生态条件的7种处理,并结合RFLP分子标准记,研究了影响光敏核不育基因的育性不稳定性的遗传及其基因定位和基因互作对其育性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光敏核不育基因的育性不稳定性表现为微效基因的作用,定位了  相似文献   

5.
玉米籽粒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0个遗传上和籽粒形态性状上具有差异的玉米自交系,依多种可能的交配方法获得亲本P1、P2、F1(P1× P2)、F2、B1(F1×P1)、B2(F1× P2)及其相应反交RF1、RF2、RB1、RB2共10个种子世代。种植2年。依广义遗传模型建立包括种子胚乳加性、胚乳显性、母体加性、母体显性和细胞质效应的遗传模型,运用种子数量性状的精细鉴别法[1]和混合模型分析法[2,3],对粒长、粒宽、粒长宽比、粒厚及百粒重作了性状表达遗传机制的鉴别与探讨。单个组合的遗传模型精细测验表明,5个籽粒性状的遗传主要受母体显性和胚乳基因型(包括加性和灵性)的控制,一个组合的粒宽、粒厚和百粒重上还检测到细胞质效应。对25对 F1正反交组合世代均值依MINQUE法分析的结果表明,5个籽粒性状的遗传方差中,母体遗传方差占60%以上,胚乳基因型方差低于40%,粒长和百粒重还有细胞质效应,约占10%~30%。可见,籽粒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受多套遗传系统控制,其中以母体基因型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水稻(OryzasativaL.)不同正反交组合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D1蛋白量、叶绿素a荧光、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速率(PR)、RuBPCase/Oase活性,并对RuBPCase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光抑制条件下粳(japonica)亚种中D1蛋白净降解少,PSⅡ电子传递活性和光化学效率高,表现耐光抑制,而籼(indica)亚种则相反,籼、粳正反交F1的上述指标介于双亲值之间且偏向其母本。进一步观察它们的CO2交换特点,所有基因型水稻PR保持稳定、PN降低,因而PR/PN增加。与耐光抑制的粳亚种相比,对光抑制敏感的籼亚种中PN降低较多、PR/PN增加较多。正反交F1杂种的PR/PN介于双亲值之间且偏向其母本。CO2交换的关键酶RuBPCase/Oase活性和RuBPCase动力学参数没有变化且在基因型间无差异。相关分析表明,D1蛋白量与Fv/Fm、PR/P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1和-0.9768。看来,质基因编码的D1蛋白是籼粳杂种稻光抑制特性及其生理遗传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7.
猪产仔数性状基因效应与有效因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志武  于汝梁 《遗传学报》1994,21(4):275-280
利用太湖猪(P1)、长白猪(P2)、杂交一代(F1)、杂交二代(F2)、杂交三代(F2)和回交一代(B2)等6个世代产仔数的材料,分析了猪产仔性状的基因效应和基因数,结果表明上位效应不显著,猪产仔数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式,受一个有效基因控制。太湖猪产仔数性状基因加性值比长白猪高1.39头,太湖猪高产仔在因对长白猪等位基因呈显性,显性度为0.81。  相似文献   

8.
采用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为主,花粉育性和田间目测整株育性为辅的综合性状,判定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以及它与明恢63的杂种F1,F2和BF1的植株育性,并以野败型珍汕97A作对照,比较研究了其有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马协A与珍汕97A不育性的遗传均由两对基因控制,但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两对基因的作用方式与珍汕97A不同,前者F2群体的育性分离符合9:3:3:1的比例,BF1符合1:  相似文献   

9.
猪产仔数性状基因效应与有效基因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太湖猪(P1)、长白猪(P2)、杂交一代(F1)、杂交二代(F2)、杂交三代(F3);和回交一代(B2)等6个世代产仔数的材料,分析了猪产仔性状的基因效应和基因数。结果表明上位效应不显著,猪产仔数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式,受一个有效基因控制。太湖猪产仔数性状基因加性值比长白猪高1.39头,太湖猪高产仔数基因对长白猪等位基因呈显性,显性度为0.81。  相似文献   

10.
水稻雄性不育与花药中类脂褐素的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不育系珍汕97A和其保持系珍汕97B,处于不育期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W6154s和培矮64s的花药中类脂褐素(LFLP)含量随花粉发育或败育而增高.不育花药中LFLP的形成速率比可育花药快,三核期的珍汕97A和不育期W6154s的花药,其LFLP比相应具育性花药高24%.用抗氧化剂GSH、BHT和N2处理离体的单核期花药,发现GSH可降低珍汕97A和不育期的W6154s的LFLP含量.结果认为,水稻雄性不育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荧光产物类脂褐素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研究冰草属的P染色体组在小麦背景下的遗传效应和试图建立一套小麦-冰草属异源附加系,对来自普通小麦品种Fukuho×冰草Z559杂种的F3、F2BC1、BC4和BC3F1世代的222株进行了减数分裂行为观察。结果表明:(1)2n染色体的分布范围为39~54;(2)冰草Z559的P染色体组存在抑制小麦Ph效应的遗传系统,而且该系统可能只涉及不多于3条P染色体,但其对Ph基因的抑制效应是微弱的;(3)P染色体组存在控制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后期分离的基因,该基因可能只涉及不多于2条P染色体;(4)抑制小麦ph效应的基因和控制染色体在后期分离的基因可能位于不同的P染色体上;(5)已获得5个可能的小麦-冰草异源附加系。  相似文献   

12.
野败型杂交水稻恢复基因的AFLP标记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选择汕优63F2的高可育株和高不育株分别建立2个基因池,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2池间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64组引物在两池间全部扩增出了稳定,清晰的带纹,共计3477条带。多数引物在基因池间未呈现多态性,只有引物组合E-AGC/M-CAA在基因池间表现多态,用双亲、F1、F2单株以及生产和育种上的骨干不育系与恢复系验证均表明这组引物所揭示的多态性片段与恢复基因有关(命名为AP1)。AP1为  相似文献   

13.
由于B群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的荚膜多糖成份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力,人们把希望寄托在脑膜炎球菌的蛋白成份上。目前人们对该菌在限铁环境中表达的一类新的蛋白成份—铁调蛋白研究较多。铁调蛋白已知有6类:FeRP-70铁结合蛋白,转铁结合蛋白1(TBP1),转铁结合蛋白2(TBP2),乳铁结合蛋白及血红素结合蛋白。其中研究比较清楚的是FeRP-70及TBP1、TBP2。TBP1是跨膜蛋白,部分暴露于细胞表面。TBP2是外膜蛋白,由N末端的类脂尾巴锚合在膜上。二者均为脑膜炎球菌铁吸收所必需。TBF1及TBP2在分离层析时往往以复合体的形式一同被纯化,该复合体能诱导保护性抗体的产生,并能提供一定的保护力。进一步的实验证实了TBP2的免疫原性。FeRP-70也为铁吸收所必需,并有菌株特异的抗原保护性。TBP1、TBP2、FeRp-70及其它一些胞内蛋白有机组成了脑膜炎球菌的一条吸收铁的路径,而TBP2则有希望成为脑膜炎球菌的新型菌苗抗原成份。  相似文献   

14.
抗真菌蛋白Rs—AFP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抗真菌蛋白Rs-AFP1和Rs-AFP2全长cDNA插入表达质粒pET-22b/NcoI+SacI位点,构建成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RAF1和pRAF2.将不含信号肽编码序列的Rs-AFP1和Rs-AFP2cDNA分别插入pET-22b/Ncol+Sacl和pET-22b/Ndel+SacI位点,构建成不含信号肽序列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RAF3、pRAF4和非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RAF5和pRAF6.将构建的上述各种表达载体转化E.coliBL21,挑菌落培养,IPTG诱导,使Rs-AFPs基因得到表达,并用体外抑菌试验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结果表明,各种表达载体的表达产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pRAF3和pRAF4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小麦异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华  薛玺 《植物研究》1999,19(3):308-312
采用四种异细胞质“中国春”小麦即(T.ZhukovskiG)cs,(AeMuticaM)cs(Ae.VariabillisS)cs(Ae.CrassaD^2)cs与普通小麦“哈师一号”杂交,探讨异细胞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对杂交当代的结实率,种子饱满度,发芽率,F1的株高,分蘖数,穗长,生育期,育性的不同的影响,特别是育性差异较大,F1的减数分裂行为:在G型,M^t型细胞质F1植株中出现少  相似文献   

16.
陆玲  黄为一 《菌物系统》2000,19(1):97-101
TFP(10-100μmol/L)可引起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细胞Ca^2+内流,TFP浓度不同,促进Ca^2+内流程度也不一样,50μmol/L TFP的促进作用最大。并且TFP浓度越大,Ca^2+内流出现峰值也越早,10、20、50、100μmol/L TFP处理后,胞内总钙出现峰值时间分别为45、45、30、15分钟。胞外H^+浓度也会对TFP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作物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良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57,自引:4,他引:53  
本文提出了利用作物亲本和F1预测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势的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运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双列杂交试验资料,用MINQUE(1)法估算方差分量以及预测遗传效应值。由加性和显笥效应预测值可进一步预测F1,F2,BC1,BC2,等不同世代的基因型值,在预测F1群体平均优势和 群丛超亲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出其它各世代的杂种优势。提出了预测杂种后代保持超亲优热世代数的简单公式,根据杂交组合F1群体平均优势和双亲相对遗传差异,便可预测该组合能的生产上直接利用的世代数。以棉花六个品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资料为例,分析了各组合F1和F2的 基因型值、超亲优势和保持5%超亲优势的世代数。  相似文献   

18.
采用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为主,花粉育性和田间目测整株育性为辅的综合性状,判定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以及它与明恢63的杂种F_1、F_2和BF_1的植株育性,并以野败型珍汕97A作对照,比较研究了其不育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马协A与珍汕97A不育性的遗传均由两对基因控制,但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两对基因的作用方式与珍汕97A不同。前者F_2群体的育性分离符合9:3:3:1的比例,BF_1符合1:2:1的比例;后者相应群体则符合12:3:1和2:1:1的比例,两对基因间表现为显性上位。斯米尔诺夫检验也表明马协A/明恢63和珍汕97A/明恢63的F_2群体的结实率频率分布差异显著(P<0.01)。并讨论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及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采用分离培养家兔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观察了外源性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BN52021(PAF受体拮抗剂)、吲哚美辛、维拉帕米对PASMCs产生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及对细胞膜Ca~(2+)-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础状态下PASMCs存在花生四烯酸(AA)代谢。(2)外源性PAF通过受体后途径激活环加氧酶促进AA代谢致TXA_2及PGI-2增加,TXA_2/PGI_2比值无明显变化。(3)外源性PAF能直接抑制Ca~(2+)-ATPase活力。(4)维拉帕米可逆转PAF抑制PASMCs膜Ca~(2+)-ATPase活力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水稻不同正反交组合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D1蛋白量、叶绿素a荧光、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速率(PR)、RuBPCase/Oase活性,并对RuBPCase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光抑制条件下粳亚种中D1蛋白净降解少,PSⅡ电子传递活性和光化学效率高,表现耐光抑制,而籼亚种则相反,籼、粳正反交F1的上述指标介于双亲值之间且偏向其母本。进一步观察它们的CO2交换特点,所有基因型水稻PR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