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是控制艾滋病的最佳方法,动物模型证实该病毒疫苗是可行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中和抗体可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以预防该病毒感染,但有型特异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不能单独预防该病毒感染,但能将病毒血病控制在低水平,目前,人们研究重点集中于病毒特异性抗性体和T细胞反应。现有疫苗尚不能诱导对原发性病毒株具有广泛中和能力的抗体。然而,重组痘病毒疫苗和DNA疫苗提示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对来自不同进化分支的原发病毒株有广泛的交叉反应力,人们需找到新的免疫原来诱导中和抗体,以取得最佳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入靶细胞需要CD4受体及辅助受体的参与,不同的HIV株进入靶细胞需不同的辅助受体,亲T细胞HIV株进入靶细胞需融合因子辅助,而亲巨噬细胞HIV株进入靶细胞则需另一种辅助受体CC-CKR-5辅助受体的发现,为研究HIV的致病机制及艾滋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5.
6.
7.
重组载体疫苗是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的研究热点,近几年来不仅在病毒载体和细菌载体选用的种类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而且对载体疫苗的组合免疫策略和最佳免疫的选用方面已有全新的认识。本文就用于该病毒重组疫苗的病毒载体(包括痘病毒、α病毒、仙台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狂犬病病毒、疱疹性口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以及细菌载体(包括卡介苗、李斯特单胞茵、沙门茵和布氏杆菌载体)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