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化二亚胺对透明质酸进行化学修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水溶性的碳化二亚胺(EDC)作为交联剂对透明质酸(HA)进行化学修饰,研究交联产物(HA-EDC)的物化性质和微观结构。方法:制备HA与EDC的交联产物,对该交联产物进行流变性和热学性能的研究,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核磁共振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反应时间和交联剂添加量的不同可以改变交联反应的交联度。不同摩尔比的EDC和HA的交联产物有不同的溶胀性。光谱分析得到交联产物的N-酰脲的结构。结论:可以用碳化二亚胺来对透明质酸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具有很强吸水性并且吸水性可以控制的交联产物,交联反应过程中,产物的结构从不稳定的O-异酰脲转变为稳定的N-酰脲。  相似文献   

2.
天然产物中透明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透明质酸酶抑制剂是对透明质酸酶的激活有抑制作用的物质。透明质酸酶是透明质酸的特异性裂解酶,而透明质酸在人体许多发育和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可使透明质酸不被分解,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笔者对天然产物中透明质酸酶抑制的研究开发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透明质酸酶抑制在医药及保健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交联透明质酸既保持了天然透明质酸的生物特性,又弥补了天然透明质酸宜分解不稳定的缺陷,因此交联透明质酸可作为医疗、美容和组织工程领域的新型材料进一步扩展研究。主要针对国内外对制备交联透明质酸的各种交联剂进行了介绍,为研究新型透明质酸衍生物提供选择。  相似文献   

4.
透明质酸钠(hyaluronic acid,HA)在医药、化妆品、材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但制取困难限制了其应用,壳聚糖(Gs)因结构、性能与HA相似,是制备透明质酸替代物理想材料。本次研究简要概述HA、Gs结构,分别从接枝、季铵化、交联壳、酰化、羧甲基化五个角度,对Cs制备HA替代物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透明质酸是一种线性大分子黏多糖,分子量定义其流变性能,影响生理反应,并决定合适的用途。传统研究通过优化发酵提高透明质酸的产量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如何提高透明质酸产品的分子量。目前,高分子量透明质酸具有良好的黏弹性、保湿性、黏附性,在医药中的应用是中、低分子量透明质酸不可替代的。概述了透明质酸分子量的调控机制,以及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透明质酸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其特有的粘弹性和保湿性已被用于医药与化妆品的生产中。本文以黄牛眼睛为材料,通过提取,除杂质、有机溶剂沉淀等步骤进行透明质酸的制备,并对其性质进行鉴定,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透明质酸基本达到了市场的要求,而且此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交联在食品、化工和医药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酶催化蛋白质交联是一种可替代物理和化学交联的高效经济的方法。然而,目前仍缺乏详细的酶促蛋白质交联分子层面的解析。本文综述了酶催化的蛋白质交联反应机制及其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以及在食品、化工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酶促交联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透明质酸已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美容行业、保健食品、医药等很多领域。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得扩展速度都非常快,随之而来的透明质酸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应大力发展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透明质酸的技术,选育高产菌种,完善发酵工艺,以提高工业化的产量与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兽疫链球菌透明质酸的产量,优化其发酵条件,采用15L-30L×3的发酵系统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4):621-622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以下简称HA)是一种高分子粘多糖,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保湿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领域.透明质酸的传统生产方法是主要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正逐步取代传统生产方法,其优点是原料易得、成本低、所产透明质酸有更高的产量和分子量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透明质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高分子量的直链酸性粘多糖。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独特的流变学性质和极强的持水保湿能力,在化妆品工业、医学研究、临床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概述了透明质酸的制备及其在化妆品、保健食品和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