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禄丰晚中新世的大熊猫祖先化石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对1981年以前和1983年在云南禄丰古猿产地发现的,为本文后一作者于1984年和1985年订为Ursavus depereti的化石材料进行了再研究。通过对标本的仔细观察及与有关属种的对比,作者将上述化石材料订为一新属新种Ailurarctos lufengensis gen.et sp.nov.。此种动物在形态特征和系统关系上介于Ursavus和Ailuropoda之间,它很可能代表了目前已知大熊猫类最早的祖先类型。 相似文献
2.
报道并描述了一件来自甘肃临夏盆地的中间乌米兽(Urmiatherium intermedium)头骨化石新材料,该材料产自柳树组上部,属于晚中新世晚期杨家山动物群。中间乌米兽是一种大型的晚中新世牛科动物,角心特化,短且呈薄板状,并且在基部相互靠近。在角心前后方的额骨和顶骨上,发育大片赘生骨疣,这些骨疣与角心一起,合称角器。20世纪初,步林报道了中国北方晚中新世地层中的大量中间乌米兽化石,包括产自山西保德和甘肃庆阳的20多件头骨以及很多破碎的齿列和骨骼。本文报道的乌米兽头骨化石是乌米兽在甘肃临夏盆地的首次发现,将其在中国北方的分布向西扩展到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带。乌米兽被普遍认为与近旋角羊(Plesiaddax)、和政羊(Hezhengia)和柴达木兽(Tsaidamotherium)等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其系统发育地位仍存有争议。相比其他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乌米兽的分布较广,从伊朗至中国北方都有分布,但它鲜与其他晚中新世"麝牛类"牛科动物伴生。在临夏盆地,与其伴生的牛科动物目前仅发现中华羚(Sinotragus)一种。 相似文献
3.
1984年和1985年本文后一作者曾将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一种小型而冠面无强烈褶皱的熊类化石归人Ursinae indet.现经重新研究,认为它应属Ursavus。鉴于它和Utsavus已知其他种的区别,订一新种U.sylvestris。它与欧洲的U.ehrenbetgi大体处在同一进化水平上。在原认为是Ursinae indet.的材料中,有两枚M_1,其特点与U.sylvestris者不同,暂以Ursavus sp.记之。 相似文献
4.
尽管中国发现的中新羚(偶蹄目,牛科,蓝牛族)化石较少,但由于其重要的生物年代学意义而备受重视,被作为与欧洲Vallesian期动物群对比的重要分子。描述了新近在陕西府谷喇嘛沟发现的头骨标本。依据下颌骨形态与牙齿特征,将其归入Miotragocerus gregarius (Schlosser,1903)。新发现的材料完善了该种的鉴定特征:中等大小的蓝牛类;角心强烈后倾, 中等分散度,具前后两条棱,横断面呈椭圆形;雄性个体角心前的额骨部分强烈隆升,雌性个体则无明显隆起;脑颅部分成梯形,其最大宽度在角心后,最小宽度在枕骨位置上;基枕骨前后突之间没有沟槽发育;P2与P3具发育且后置的次尖;p4下后尖前后向扩展。对比研究表明,该种较Miotragocerus spectabilis原始,而后者为中国发现的蓝牛类的最后代表且于中新世末期绝灭。对比巴基斯坦以及欧洲的蓝牛,认为中国的Miotragocerus可能与欧洲的种类关系较为密切,而不同于巴基斯坦的Tragoportax。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Miotragocerus在中国主要发现于晚中新世中晚期(Turolian期),可能在8Ma之前从欧洲迁移至东亚,由于剧烈的气候及生态环境的改变于晚中新世末期与Urmiatheriinae等大型牛科化石一起绝灭。 相似文献
5.
剑齿虎是一类绝灭的食肉目动物,由于其独特的牙齿形态代表了已完全消失的特化取食方式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论。一些剑齿虎是狮子体型或老虎体型的食肉动物,它们被广泛认为能够比其不具剑形犬齿的现代近亲捕杀更大和更强壮的猎物。本文报道在甘肃省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具属于恐剑齿虎(Machairodus horribilis)的大型头骨。这件标本的一些特征与进步的剑齿虎相同,但在某些头骨性状上则与现生的豹亚科种类相似。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剑齿虎,功能形态分析指示该剑齿虎的口部张开程度受到限制,因此只能捕猎相对较小的猎物。这具头骨的解剖特征为证明即使在最大的具剑形犬齿的食肉目动物中也存在捕猎咬杀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证据,并揭示了在剑齿虎中导致功能和形态多样性镶嵌进化的另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6.
记山西榆社后垴的晚中新世鹿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记述了产于山西榆社后垴的四种鹿科化石:Metacervuluslepidus,Paracervulusattenuatus,Cervavitusnovorossiaeshanxiussubsp.nov.和Cervavitusnovorossiaeminorsubsp.nov.。它们的产出层位相当于马会组的中部,时代为晚中新世。 相似文献
7.
记同心铲齿象一幼年头骨化石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记述了一个采自宁夏同心丁家二沟的同心铲齿象幼年头骨。通过与PL.danovi.Pl.grangeri比较,进一步证明了Pl.tongxinensis的进化水平介于二者之间,并与后者的关系更为密切。笔者选择Phiomia和现生Elephas maximus为参照分析了同心头骨的进化特征。尽管三者不属于同一枝系,但表现在它们身上的性状变化仍可大体反映出长鼻类的进化趋向。 相似文献
8.
记甘肃东乡汪集的板齿犀和三趾马化石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汪集的板齿犀化石和周明镇1958年所定的“Sinotherium”simplum,在大小、齿冠高度和构造上都很接近,应归为同种。它们和Sinotherium的属型种,S.lagrelii,有明显的差别,而和Killgus于1923年所定的Parelasmotheriumschansiense更为接近。笔者认为Parelasmotherium属应予恢复。“Sinotherium”simplum应该改称为Parelasmotheriumsimplum。汪集新发现的Hippariondongxiangense是我国已知三趾马中牙齿尺寸最小的。汪集含上述化石的地点的地质时代可能是晚中新世的早期。 相似文献
9.
《古脊椎动物学报》2021,(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韩家营村附近发现了一处夹在两层玄武岩之间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地点。通过K-Ar同位素测年,确定了上、下两层玄武岩的年代分别为6.8和7.2Ma。与中国北方其他三趾马动物群相比,韩家营三趾马动物群与山西保德、内蒙古四子王旗以及甘肃临夏盆地的三趾马动物群非常相似。保德第43、44、49地点与韩家营的动物群组成类似,表明这几个地点的时代约为7.0 Ma而不是5.5 Ma。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地点与韩家营的化石类群也十分相像,证实了该动物群年龄约为7 Ma。对比甘肃临夏盆地的动物群,柳树组上部的杨家山三趾马动物群与韩家营的更接近。韩家营动物群的组成和牙齿结构表明其属于中国晚中新世的西部生物区系Gazella dorcadoides动物群。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记述了安徽淮南地区晚新生代洞穴、裂隙堆积中发现的鬣狗化行。材料系2003年至2006年间由本文作者之一(金昌柱)等在淮南市八公山区进行地层古生物调查时,于大居山老洞、西裂隙及大顶山裂隙的堆积物中采集到的。与鬣狗伴生的其他哺乳动物属种多样,并具有一定的地质断代意义。大居山老洞有Pliopentalagus huainanensis、Kowalskia sp.、Nan- nocricetus mongolicus等,西裂隙有Sericolagus sp.、Mimomys sp.、Equus sanmeniensis等,大顶山裂隙则有Lepus sp.、Ailuropoda sp.、Homotherium ultima等。所发现的鬣狗化石包括Adcrocuta extmta、Chasmaporthetes lunensis和Crocuta crocuta三种其中Crocuta crocuta至少包括三个个体;其他两种则只有一个个体。淮南的鬣狗种类跨越了晚中新世至晚更新世。Adcrocuta eximia为欧亚大陆晚中新世的特有种,为鬣狗科中朝食骨方向演化的类群;体型和前臼齿主尖与晚中新世较原始的属种(如Hyaenictitherium)相比,都有壮大的趋势。Chasmaporthetes地理分布最广,除欧亚大陆有多处化石记录外,还出现于北美洲的晚上新世至中更新世动物群中。修长的肢骨与尖利的颊齿表明了其擅长奔跑的能力和主动猎食的习性。该属在淮南的出现突出反映了一种相对开阔的古地理环境。Crocuta crocuta在大居山西裂隙与大顶山裂隙中都有发现。斑鬣狗分布于中国多处的中-晚更新世地点,包括台湾的澎湖列岛。在前臼齿的形态上,C.crocuta与Pachycrocuta相似,比A.eximia的宽大,具有更为进步的特征。这说明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Crocuta极可能完全取代了Pachycrocuta。迄今在安徽Pachycrocuta仅发现于和县与繁昌的洞穴堆积中,由于目前确定高分辨率的洞、裂隙堆积物的地层年代较为困难,安徽的有关动物群足否记录了这个替代事件有待于进一步工作。淮南的鬣狗化石至少涉及了两个不同时期的动物群:一为Adcrocuta eximia所代表的晚中新世动物群,二为Crocuta所代表的晚上新世-更新世动物群。Chasma- porthetes lunensis的出现对于年代的确定并无太大帮助,但具有草原习性的Chasmaporthetes却为动物群的古生态环境分析和重建提供了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13.
《古脊椎动物学报》2021,(3)
报道了来自西北地区中新世晚期临夏盆地的一件鸵鸟化石,该标本包括鸵鸟的部分颈椎以及气管,由于缺乏物种级别的鉴定特征,被暂定为鸵鸟(Struthiosp.)。新标本还保留了平齿三趾马(Hipparionplatyodus)的部分头骨。利用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该鸵鸟骨骼的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探讨临夏鸵鸟的埋藏条件和古气候背景。在鸵鸟化石的一个脱矿化的骨碎片中发现了软组织(内源性血管和红细胞的化石残留)。同时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成像显示,化石组织切片中存在显著的细菌改变(骨侵蚀现象)。这是中新世临夏盆地脊椎动物遗体中软组织的首次报道。通过相关的地质和沉积学证据与新的古生物数据相结合,认为季风气候可能是造成鸟类化石早期埋葬期间微生物侵蚀的原因,接下来延续了8Ma左右的盆地剧烈的干旱化作用,导致了微生物活动的停止,并进一步导致了成岩作用后期孔隙方解石的沉淀。这项工作显示出跨学科(包括形态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软组织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中国西北临夏盆地柳树组的中新世晚期的动物群更替、气候和分子保存。 相似文献
14.
2007~2010年在云南昭通水塘坝砖厂采煤场进行的抢救性采掘中不仅出土了禄丰古猿新材料,使得云南的禄丰古猿产地新增了一处,而且还出土了一种麂的新材料。这种麂具有鹿角眉枝较低、主枝先向外侧偏上方向生长然后再向内侧弯曲,上臼齿具有发育的新棱和内齿带,四肢较短等特征。根据支序分析这种麂与元谋晚中新世雷老麂不是姐妹群关系,而是一个独立的支序,因此将新材料订立为一个新种:昭通麂(Muntiacus zhaotongensis sp.nov.)。1978年在昭通"永乐煤场"出土的"后麂(Metacervulus sp.)"也当归为昭通麂,而"永乐煤场"即为水塘坝煤场。根据古地磁地层对比的结果,昭通麂的出土层位均相当于C3An.1n,绝对年龄在6.1~5.9 Ma,为最晚中新世。 相似文献
15.
描述在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貘属新种和政貘(Tapirus hezhengensis sp. nov.),它是貘属中已知最小的种之一。在基本特征上,临夏盆地的和政貘与现生貘已相当接近,前臼齿完全臼齿化,门齿、犬齿的数目和形态也与现生貘一致。东亚晚中新世缺少貘科化石的材料,和政貘的发现对中国第四纪貘类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显示中中新世起源于欧洲的真貘在晚中新世时期已扩散至东亚。貘类通常适应于潮湿的热带森林环境,但和政貘在华北三趾马动物群中的发现说明这类动物也能够生活于干旱的温带草原地区。 相似文献
16.
Gazella羚羊是"三趾马动物群"中常见成员,在晚中新世至更新世地层中广泛分布,演化速率相对较快,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及生态指示意义,但在我国尚未有保德期之前的化石报道。本文研究的化石发现于陕西蓝田灞河组中部,磁性地层学资料显示其年代为晚中新世灞河期。化石标本包括了5个近乎完整的头骨、下颌以及颅后骨骼。根据发现的标本装架起第一个完整的Gazella羚羊骨架。形态对比与测量数据表明,蓝田标本与巴基斯坦西瓦里克发现的Gazella lydekkeri非常相近,而不同于欧洲晚中新世常见的Gazella各种以及我国发现的种类。从肢骨的形态分析与测量比例数据来看,Gazella cf.G.lydekkeri适合快速奔跑运动,可能生活在相对开阔的环境中,与灞河期动物群的生态类型以及与灞河组沉积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所指示的相对干旱、半干旱的开阔草原环境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18.
述了采自云南禄丰晚中新世石灰坝组的仓鼠类化石—新种──Kowalskiahanaesp.nov.。后脊Ⅱ和三齿根在M1中所占的比例、第一臼齿前边尖的宽度以及第三臼齿的退化程度表明,新种的演化水平与欧洲瓦里士晚期或土洛里早、中期的K.schaubi,K.fahlbuschi和K.skofleki接近,它是我国现知科氏仓鼠属中构造最原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临沧中寨晚中新世邦卖组植物群总计37科59属71种(含37新种)。其中,蕨类植物仅有1科1属1种(新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2种;被子植物有34科55属6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2科53属65种(含35新种)和单子叶植物2科2属2种];另有分类位置不明的果实1属1种(新种)。这个植物群属于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它... 相似文献
20.
《古脊椎动物学报》2020,(2)
描述了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中采集到的一件鼠亚科具下颌骨的头骨和数节颈椎化石(IVPP V 16288)。该头骨代表许氏鼠的一新种,被命名为亚洲许氏鼠(Huerzelerimysasiaticussp.nov.)。这是许氏鼠头骨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个体较小;头骨较宽短,具较宽短的吻部和较窄的眶间区;有较发达的前颌骨侧背嵴;两额嵴弱,近于平行;门齿孔长,向后延伸至M1前齿根舌侧;后颚孔位于M2舌侧;硬颚后缘位于M3之后;无翼间孔;具骨质的翼蝶管和膨大的听泡;内颈动脉孔的位置靠近基结节;下颌骨水平支较低,齿隙凹入较深;咬肌嵴伸至m1前缘下方;颏孔位于m1的前下方,咬肌嵴前方,靠近齿隙;I2为垂直伸型;M1的t1位置较H. exiguus靠前;M1和M2的t6和t9的连接脊明显,t12为低的脊形;M2的t1和t3以及M3的t1均与t5连;M3有t3和较大而孤立的t8;m1的下前中尖(Acc)明显,与颊侧下前边尖(Abc)和舌侧下前边尖(Alc)l两尖连;m1和m2颊侧齿带明显,有较大的c2与下原尖相连,后根为低弱的脊形;m2和m3的Abc孤立;m3无c1等。根据H. asiaticus的进化程度,H. aisaticus的产出时代可能比H. exiguus的稍晚,为灞河期晚期,大致与欧洲MN11上部或MN12下部的时代相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