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耘 《植物研究》1986,6(1):85-95
作者曾发表过对国产列当科肉苁蓉属(Cistanche Hoffmg.et Link)分类研究的一篇文章[1],本文是对藨寄生属(Gleadovia Gamble et Prain)和豆列当属(Mannagettaea H.Smith)这两个属的分类研究结果的一篇报道。  相似文献   

2.
在前人对列当科系统发育研究的基础上,追加了肉苁蓉属(Cistanche)的基因序列数据,运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断方法探讨了其在列当科中的系统位置及列当科中属间关系。基于rps16基因序列及rps16+ITS联合序列建立了列当科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肉苁蓉属、列当属(Orobanche)以及草苁蓉属(Boschniakia)聚在同一进化枝内,肉苁蓉属和列当属表现出最近亲缘关系;列当科中的全寄生类群、半寄生类群和非寄生类群分属在3个不同分支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宁夏产盐生肉苁蓉一新变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苁蓉属Cistanche为列当科Orobanchaceae寄生植物,是补肾壮阳常用中药之一。近年来由于大量采挖,资源濒于枯竭,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之一。作者对我国肉苁蓉属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鉴定出肉苁蓉属植物4种,即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Ma、盐生肉苁潜C.salsa(C.A.Mey.)G.Beck、沙苁蓉C.sinensisG.Beck和管花肉苁C.tubulosa(Schenk.)R.Wight,并发现1新变种白花盐苁蓉C.salsavar.albifloraP.F.TuetZ.C.Lou,var.nov,搞清了我国肉苁蓉属植物的种类和资源。本文报道此新变种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鼠尾草属由于属中的丹参是优良的药用植物,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至于鼠尾草属的花粉形态,G·埃特曼曾研究过二种鼠尾草花粉(Salvia pratensisSalvia splenders),提及花粉多数为6沟,也有少数花粉具7-12沟(G.Erdtman 1969),中国植物花粉形态一书中也提到Salvia brevilabra花粉具六沟,外壁为网状纹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60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分支系统学原理对鳅(鱼它)鱼类的鳔囊、鳔及相关结构进行了特征分圻,并以(鱼句)亚科作为外类群。解剖结果表明,鳅(鱼它)鱼类的鳔分四种类型;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鳅(鱼它)鱼类是一个单源群,作为一亚科可分为异鳔鳅(鱼它)属和鳅(鱼它)属,后者又分为原鳅(鱼它)和鳅(鱼它)二个亚属。  相似文献   

6.
侧金盏花属修订(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文采 《植物研究》1994,14(1):1-31
(1)本文承认毛莨科侧金盏花属植物共30种,4亚种,11变种和2变型,并将其等区分为2亚属,6组,6系。(2)根据有关特征分析,发现了一些重要演化趋势,据此确定以特产尼泊尔的Adonis nepalensis为代表的Sect.Leiocarpa为此属的原始群,此属的其他群均源出于此群。(3)根据Sect.Ancistrocarpium,Ser.Amurenses,以及Ser.Apenninae和ser.Vernales的地理分布可分别看出三条迁移路线:(a)由喜马拉雅西部向西到达欧洲西南部,(b)由我国西南部山地向东北沿中国西南-东北走廊到达西伯利亚东部和日本,(c)从我国西南部山地向北到达亚洲北部。(4)一年生的亚属Subgen.Adonis有9种,在中东集中分布了8种,1亚种,6变种,这里是此亚属的次生分化中心,其起源中心可能位于喜马拉雅西部。(5) A.nepalensis具原始的瘦果,但同时又具进化的羽状复叶,因此不是此属的最原始种,后者可能尚未被发现,或已绝灭,根据上述三条迁移路线的分布格局,以及A.nepalensis和Ser.Amurenses的原始种的分布,推测喜马拉雅东部至横断山区一带可能是最原始种和Adonis属起源中心的所在地区。(6)简要回顾了此属的分类历史,并综述了此属的经济用途。  相似文献   

7.
戴静  陈威兆  金露露  黄亮 《生物多样性》2022,30(11):22553-48
栎属(Quercus)植物叶片化石在新生代地层中分布普遍, 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对采自云南省宜良县上新统茨营组中的栎属植物叶片化石进行角质层结构分析, 结合叶形态特征, 系统描述了4种栎属植物: 阔叶栎(Quercus latifolia)线叶栎(Q. scottii)、楔基栎(Q. simulata)和黄毛青冈相似种(Q. cf. delavayi)。通过对比化石和现生植物的叶形态和角质层特征, 本文认为叶片形状、叶基和叶尖特征、二级脉数量、表皮细胞和垂周壁特征、气孔大小和形状、气孔密度、毛基类型、形态和分布情况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种类的特征, 但是不能只考虑其中的一个因素, 应该综合这些特征作为判断依据。结合宜良植物群中其他化石资料认为, 包括壳斗科柯属(Lithocarpus)、栲属(Castanopsis)以及樟科、榆科、木兰科等在内的植物, 代表了以栎属青冈组为优势树种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宜良植物群与同时期相近纬度的植物群相比, 植被类型相似, 但是落叶成分较少。宜良植物群中的线叶栎、楔基栎和阔叶栎同晚始新世的线叶栎以及早中新世的楔基栎和阔叶栎相比, 形态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与现生植物也非常相似, 进一步说明云南现代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成分来自于古老植物的承袭, 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分类以及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两个核心内容。物种编目是了解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只有掌握物种分布格局及物种与环境的关系, 才能为物种监测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作为浙江种子植物研究的“家底”, 本文在《浙江植物志(新编)》编研的基础上, 系统整理了浙江种子植物的物种名录。结果显示, 浙江共有种子植物212科1,469属4,430种, 其中野生植物有190科1,085属3,347种。所含种数多于100种的科有禾本科(285种)、莎草科(216种)、菊科(186种)、蔷薇科(153种)、兰科(126种)、蝶形花科(109种)和唇形科(108种); 含20种以上的属有15属, 包括薹草属(Carex, 126种)、刚竹属(Phyllostachys, 44种)、悬钩子属(Rubus, 44种)、冬青属(Ilex, 35种)、蓼属(Polygonum, 34种)、珍珠菜属(Lysimachia, 32种)、铁线莲属(Clematis, 31种)、景天属(Sedum, 28种)、槭属(Acer, 26种)、荚蒾属(Viburnum, 26种)、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26种)、蒿属(Artemisia, 25种)、堇菜属(Viola, 22种)、葡萄属(Vitis, 21种)和山矾属(Symplocos, 21种)。其区系特点主要反映在: 物种丰富, 其科属组成多样; 保存了较多古老孑遗植物; 地理成分多样, 联系广泛, 由热带向温带过渡; 中国特有科2科、中国特有属45属、浙江(准)特有种近500种(含亚种和变种), 珍稀濒危植物丰富, 96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外来植物多, 入侵风险大, 有些种已形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席以珍 《植物研究》1987,7(2):17-26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观察了苦苣苔科后蕊苣苔属的花粉形态,本属花粉粒为近球形,稍长或稍扁,具三拟孔沟,个别种具四拟孔沟的萌发孔类型,外壁表面具网状纹饰,网脊光滑或具小刺。根据网脊宽度。网眼形状以及网纹明显程度而将本属花粉分为三个类群.1.网脊较宽,宽度不均匀,网脊宽度大于网眼直径,包括的植物种类有Opithandra sinohenryi,O.primoloidesO.fargesii等三种;2.网脊较窄,宽度均匀,包括的种类是O.dalzielii,O.obtusidentata,O.dinghushnnensisO.cinerea等4种;3.网不明显,小刺突出,具这种纹饰的植物只有O.acaulis一种。  相似文献   

10.
张全建  杨彪  付强  王磊  龚旭  张远彬 《生物多样性》2020,28(10):1192-53
水鹿(Rusa unicolor)为珍稀濒危动物, 属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其食物匮乏季的食性研究对其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四川邛崃山系鞍子河保护地的水鹿为研究对象, 采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技术对其冬季18份有效粪便样品中的摄食植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水鹿摄食植物有50科94属; (2)水鹿冬季偏好食物为悬钩子属(Rubus)、山茱萸属(Cornus)、青荚叶属(Helwingia)、马蓝属(Strobilanthes)、荚蒾属(Viburnum)、清风藤属(Sabia)、旌节花属(Stachyurus)、菝葜属(Smilax)、槭属(Acer)和绣球属(Hydrangea)植物, 且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为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3)水鹿在冬季摄食植物多样性高、食物生态位宽; (4)水鹿具有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能力, 在冬季会通过摄食更多的植物类型和适当调整生态位而适应环境变化。本研究结论将有利于水鹿及其同域生活的偶蹄目动物的管理策略制定。  相似文献   

11.
以尿囊素作为鉴别试剂,对肉苁蓉属中的管花肉苁蓉与同属的其它品种植物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在以下色谱条件下(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7.5%二氧六环水溶液1:99,流速0.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24 nm)绘制肉苁蓉属植物不同品种的色谱图.在盐生肉苁蓉或荒漠肉苁蓉的HPLC色谱图中,与对照品尿囊素色谱峰相应的位置处,显示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而在管花肉苁蓉供试品的HPLC色谱图中,无尿囊素色谱峰,提示不含尿囊素的肉苁蓉为管花肉苁蓉.该鉴别方法简便、灵敏,能快速、准确地将管花肉苁蓉与同属其它品种植物鉴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区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调查记录了广州地区湿地维管植物42科,93属,112种,大部分为被子植物,其中含有较多属和种的科是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含有较多种的属是蓼属(Polygonum)和莎草属(Cyperus).出现频率较高的物种主要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少花龙葵(Solanum americanum Miller)和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inn.),这三个种在70%以上的调查点中有分布.水生植物有15种,占总数的13.39%,大多数为单子叶植物;湿生植物有27种,占总数的24.11%;喜湿植物有70种,占总数的62.50%.调查到的植物有不少已广泛应用于湿地园林景观和人工湿地,也有一些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复叶耳蕨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寅堂 《植物研究》1983,3(2):73-81
1828年荷兰植物学家Blume在他的《瓜哇植物简志》(Enum.P1.Jav.)中,根据Arachniodes aspidiodes Blume这个种,建立了复叶耳蕨属Arachnicdes,但一直未被各国植物学家所承认。我国蕨类植物专家秦仁昌教授1934年对本群蕨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和分枝图式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证明了它是一个自然类群,并指出了在系统分类上介于耳蕨属Polystichum Roth和鳞毛旅属Dryopteris Adans之间,当时他把本群植物(包括毛枝旅属Leptorumchra H. Ito和假复叶耳蔗属Acrorumo-hra H.Ito的一些种)归入了分布在大洋洲和非洲的Rumchra Raddi属中。  相似文献   

14.
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紫草科的过程中,我们系统地研究和整理了我国的齿缘草属(Eritrichium)和假鹤虱属(Hackelia),的标本,发现这两个属界线不明,难以区分,从而对它们进行了合并,选用其中较早的属名一齿缘草属(Eritrichium)作为合并后的属名。本文拟对合并后的齿缘草属(Eritrichium)的范围以及国产该属植物的系统和新分类群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5.
耿月华  吴悦明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16,35(11):1310-1316
从中国西藏土壤中分离到3种节格孢属Scytalidium真菌,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学分析,他们不属于该属中任何已知种,遂在本文中作为新种加以描述和发表,它们是:具有多纵隔膜的中国节格孢S. chinense、能产红色色素的西藏节格孢S. tibetense和孢子与菌丝均具瘤突的具瘤节格孢S. tuberculatum。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分别保藏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和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6.
栝楼属植物种子油中特殊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民权 《植物研究》1986,6(1):79-83
栝楼属(Trichosanthes)属葫芦科,系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全世界有60余种,我国分布55种。中药栝楼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果实,本植物的根(天花粉),果皮(栝楼皮),种子(栝楼子)均供药用,具抗菌抗癌作用[1],为一种重要的中药。该属植物的种子富含油脂,我们所研究的样品,多数含油率都在20%以上。本文研究了该属七种植物的种子油,经气相色谱分析,紫外和红外光谱鉴定,同时采用安石榴(Punica granatum L.)种子油中的石榴酸作标准样品进行相应的平行测定作参照,证实这七种种子油均含有石榴酸,而且含量丰富。石榴酸(顺-9,反-11,顺-13-十八碳三烯酸)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脂肪酸,在植物界中相当少见。它于1935年首次被发现于安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种子油中[5],因而得名。至今半个世纪过去,该酸仅仅在葫芦科等的二、三个属中少数的几个种的种子油中被发现有它的分布。近几年来,先后已有瓜蒌子(Trichosanthes quinquangulata A.Gray),双边栝楼(Trchosanthes uniflora Hao),大苞栝楼(Trichosanthes bracteata(Lam.) Voigt)和毛果栝楼(Trichosanthes mushaensis Hayata)四种栝楼属植物的种子油脂肪酸化学组成的研究见于国内文献的报导[2,3],在这些报导当中均没有石榴酸组成成分,其中双边栝楼,大苞栝楼和毛果栝楼被包括在我们的研究里面,我们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报导中其余的几种,多数未见于国内外文献的报导。  相似文献   

17.
陈艺林 《植物研究》1986,6(2):37-46
裸菀属Miyamayomena Kitam.是北村四郎1)(1937)从马兰属Kali-meris Cass.(Asteromaea B1.)分出的一个小属,隶属于菊科紫菀族Trib.Astereae Cass.紫菀亚族Asterinae O.Hoffm,本属发表时,曾取名为Gymnatser Kitam。主要以瘦果顶端具狭环状边缘而无冠毛,与具糙毛状或膜片状短冠毛的马兰属相区别。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形态学比较和对ITS-nrDNA序列的分析,本文描述了产自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乳菇属的5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缘囊体乳菇Lactarius cheilocystidiatus和多囊体乳菇L. polycystis由于具有真正的囊状体而与变红乳菇亚属L. subg. Plinthogalus的绝大多数种相异,它们与泰国的L. crassiusculus关系密切。新种粘果乳菇L. gloeocarpus和多见乳菇L. vulgaris是乳菇亚属L. subg. Lactarius的新成员,其典型特征为淡黄色胶粘菌盖、孢子具网状纹饰和较大的囊状体,它们与原初描述自中国的淡黄褐乳菇L. pallido-ochraceus、淡环纹乳菇L. pallidizonatus以及印度的L. thindii形成种复合群。新种湖南乳菇L. hunanensis与温带物种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它的典型特征为粘不规则交织型的盖表皮中具橄榄色被壳物质以及具斑马纹纹饰的孢子,属L. blennius种复合群。南方窝柄黄乳菇L. austroscrobiculatus原初描述自印度尼西亚,具有强烈的热带性质,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该种。本研究的标本采集自安徽、海南、河南、湖南、江西和云南。这些物种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代表性乳菇类真菌。  相似文献   

19.
国产隔距兰属植物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占和 《植物研究》1983,3(4):71-86
隔距兰属(Cleisostoma)是Blume在1825年以Cleisotoma sagittata B1.为模式创立的,后来J.J.Smith在1921年(Notuurk.Tijdr.Ned.Ind.72:79-115)将其归入J.Lindley的Sarcanthus,此后本属植物的大批分类群相继以"Sarcanthus"为属名而发表,直至1972年A.Garay经过考证才有趣地发现J.Lindler曾两次发表SaTcanthus,第一次是1824年(Bot.Reg.sub.t.817)根据Eoiden-drum pramosum Roxb.的描述而发表的,此种植物现己被归人脆花属(Acampe),时隔2年后,在1826年(Collert.Bot.39 B)又把产于我国的植物以命名为Sarcanthus rostratus Lindl.作sarcanthus的模式再次发表,这显然是晚出同名,根据国际命名法规必须被废弃,同时在时间上也较晚于Blume的属,因此Blume的Cleisostoma必须被得到重新使用。  相似文献   

20.
陈家瑞 《植物研究》1983,3(2):104-126
荨麻属Urlica是Linoaeus 1753年建立的一个属,1789年A.L,de Jussieu将此属作为模式属建立了荨麻科Urticaceac,H.A.Weddel(1856)在他的荨麻科专著中,将此属置于荨麻族Trib.Urereae中,为具刺毛的一大群中,子房与果实直立不偏斜、雌花被片排列较整齐对称、柱头为画笔头状的一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