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0月,由三代植物学家历时45年完成了《中国植物志》。7年之后,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植物学会在昆明举办了201l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届青年研讨会。会议明确提出了“后植物志时代的系统与进化植物学”这一主题。2013年9月,英文和修订版《中国植物志》联合编委会在北京宣布,世界上最大和高水平的FloraofChina已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26-27日,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届青年研讨会在昆明顺利举行。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及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亚洲绿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协办。  相似文献   

3.
    
《云南植物研究》2012,34(3):I0001-I0001
2011年10月26-27日,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届青年研讨会在昆明顺利举行.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及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亚洲绿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协办.  相似文献   

4.
《植物学通报》2011,(4):395-395
2011年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届青年研讨会定于2011年10月26–31日在春城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协办。  相似文献   

5.
2011年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届青年研讨会定于2011年10月26–31日在春城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协办。本次会议主题是后植物志时代的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讨:(1)植物分类、标本馆和数据库;(2)植物生命之树重建;(3)生物地  相似文献   

6.
《云南植物研究》2011,(6):659-659
10月26~27日,2011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届青年研讨会在昆明顺利举行。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及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亚洲绿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协办。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深圳·深圳会展中心2017年7月23–29日授权单位:国际植物学会和菌物学会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植物学会、深圳市人民政府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对中国意义非凡国际植物学大会每6年一届,是全球植物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IBC 2017)是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国际植物学大会。IBC 2017在中国的成功举办将有利于中国植物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示,促进中国植物科学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植物科学  相似文献   

8.
《植物学报》是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植物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是植物学研究单位、有关高等院校、与植物学有关的农、林、医药、环保、轻工等科技和教学人员发表研究成果的共同园地。1952年创刊,至今已有40年历史。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支持下,及时报道了我国植物学以及与植物学有关的农、林、医药、环保等重要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为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和国  相似文献   

9.
编委陈介男,1929年生,广东番禺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子植物分类及植物地理学专家。陈先生1953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林学系林学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65年底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植物分类、植物地理及植物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历任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省科学普及创作协会理事长,省植物学会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志》编委,《云南植物志》、《云南树木图志》副主编,《河南经济植物志》主编之一,本刊编委,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  相似文献   

10.
《植物学报》2014,(5):640
中国植物学会是由植物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科普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迄今已有81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我国植物学界历史最悠久、学科最齐全、专家最广泛、组织体系最完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和影响的学术团体。为了广泛团结和动员全国各地植物学工作者,共同推进全国植物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设植物学界的高级专业人才队伍,根据《中国植物学会章程》,发展中国植物学会高级会员。我们诚挚地欢迎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申请加入中国植物学会,成为植物学会高级会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植物学会1933年8月20日成立,标志着我国植物学工作者已团结起来,独立自主地从事祖国的植物学研究.为及时反映植物学研究成果,1934年《中国植物学杂志》创刊,1935年英文版《中国植物学汇报》也正式出版.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时止,《中国植物学杂志》出版到4卷1期,《中国植物学汇报》出版到3卷1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中国植物学杂志》复刊.1951年由植物分类研究所编辑的《植物分类学报》出版,它是在抗日战争中停刊的《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丛刊》、《国立中英研究院植物学汇报》、《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植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全国植物结构及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 ,于 2 0 0 1年 1 1月 3日至 6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在南京师范大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 2 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植物学工作者 1 0 0多人。开幕式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国新教授主持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崔克明教授致开幕词。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凌孚教授出席了开幕式 ,…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态学报 创刊于 195 5年,是我国生态学领域创刊最早的专业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最初为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 ,1963年正式为第一卷号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6年改为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  相似文献   

14.
中国植物学会五十五周年年会于1988年10月20日至23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正式代表340人,列席代表81人。大会收到原始论文摘要973篇,其中真菌学27篇,植物分类学188篇,植物形态学141篇,植物生殖生物学88篇,古植物学与孢粉学25篇,植物细胞生物学100篇,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85篇,植物生理学156篇,植物化学及资源96篇,植物引种驯化67篇,其它2篇。副理事长王伏雄先生主持大会,汤佩松理事长致开幕词,汤老总结了学会五年来的工作,展望了植物学的未来,指出21世纪是新兴生物学,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生物工程等大力发展和发挥作用的世纪,我国植物学要及早在这方面作好起步的准备,根据现时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力量、人材的贮备,重点开拓少数几个有一定基础和人才的小  相似文献   

15.
张帆 《生物学通报》2013,(11):49-49
2013年10月13~16日,中国植物学会第15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80周年学术年会在南昌召开。来自全国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主办,南昌大学、江西省植物学会承办。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植物学会成立五十周年,许多会员自然会联想到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连任多年的理事长,钱崇澍老先生。在1963年中国植物学会三十周年庆祝会上,曾经共同祝贺了钱老的八十寿辰。今年学会五十周年正好是他的百年诞辰。他已离开我们十八年了,但他的慈祥面孔和谦虚谨慎的学者作风,仍然萦绕在我们同志的心目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我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的丰功伟绩。钱老学识渊博,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及植物生理学等方面,都作了许多工作,对近代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例如,钱老1916年在国外发  相似文献   

17.
1984年11月1—6日,中国植物学会在苏州召开了中国首次植物化学分类学学术讨论会。同时,还召开了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会议和编写《中国植物芳香油成分志》筹备会。代表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冶区。共43人。大会共收到论文31篇。在会上,有五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17位代表作了学术交流报告。  相似文献   

18.
王勋陵,男,汉族,1936年9月2日(农历)出生,籍贯四川资中人。1961年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生态及地植物学方向本科毕业,1964-1966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从师李正理教授进修植物解剖学,长期从事植物学、植物解剖学、污染生态学等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兰州大学和西北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导师、中国植物学会理事、结构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植物学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植物学会理事长、甘肃省环境学会副理事长、《西北植物学报》、《农村生态环境学报》、《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植物学会自1933年在立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的光辉历程。60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中国植物学会在团结广大植物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交流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以及普及植物学基础知识等方面都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中国植物学会的机构已发展较齐全,会员人数也由最初的近百人发展到万余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创造出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对推动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促进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庆祝中国植物学会成立60周年,将于1992年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大型的学术年会(暨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这是我会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回顾60年的历程,展望植物学的未来,使我们更加满怀信心的为迎接下一个世纪——生命科学的世纪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植物学史》是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会经过长期酝酿,于1986年4月在中国植物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决定编写的.并委托著名植物学家,原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汪振儒教授任主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宗训先生任副主编,学会办公室傅沛珍同志负责组织编写.历时八年时间,请了20位植物学专家参加撰写.在编写过程中,又先后邀请了24位植物学界老一辈科学家多次审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该书的编写倾注许多植物学家的大量心血,经过多次修改,现已达到较高水平.该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