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拮抗物生物防治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并生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1):1747-1747
黄曲霉是引起粮食霉变的主要真菌之一,粮食和饲料在储藏过程中易受其污染[1]。黄曲霉最大的危害是其产生的次级代谢物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黄曲霉毒素不仅能引起人类及各种动物的急慢性中毒,而且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花生等农产品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来自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基物上分离的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以及其他单位提供的黄曲霉群菌种,经随机选取82株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证明在测试的9个已知分类群中产生黄曲霉毒素B_1的菌种只限于寄生曲霉和黄曲霉,另外4株种名未定者也能产生此种毒素。在黄曲霉中产毒菌株约占30%(28.3%),其在GAN(葡萄糖硝酸铵)和大米培养基中的黄曲霉毒素B_1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33,333.3和160,000.0ppb。总的来说,大体上可以反映在我国一般基物上黄曲霉产毒菌株存在的现状。在实验过程中,还对黄曲霉群菌种在GAN和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和产毒菌株数作了比较。发现在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高于GAN,而且测试的黄曲霉产毒菌株在这两种培养基中均各有不能产毒的菌株,因此,在测定产毒菌株时,若仅采用其中一种产毒培养基,往往会有漏掉产毒菌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来自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基物上分离的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以及其他单位提供的黄曲霉群菌种,经随机选取82株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证明在测试的9个已知分类群中产生黄曲霉毒素B_1的菌种只限于寄生曲霉和黄曲霉,另外4株种名未定者也能产生此种毒素。在黄曲霉中产毒菌株约占30%(28.3%),其在GAN(葡萄糖硝酸铵)和大米培养基中的黄曲霉毒素B_1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33,333.3和160,000.0ppb。总的来说,大体上可以反映在我国一般基物上黄曲霉产毒菌株存在的现状。在实验过程中,还对黄曲霉群菌种在GAN和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和产毒菌株数作了比较。发现在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高于GAN,而且测试的黄曲霉产毒菌株在这两种培养基中均各有不能产毒的菌株,因此,在测定产毒菌株时,若仅采用其中一种产毒培养基,往往会有漏掉产毒菌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具有较强毒性和致癌力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小麦、水稻、玉米和花生等多种粮食、油料、饲料和食品中检出率均比较高。因此,黄曲霉毒素不仅给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而且也给食品和饲料等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自上个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研究者在黄曲霉毒素合成途径、降解、合成机制和致病机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以黄曲霉为对象的黄曲霉毒素合成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从转录调控、蛋白翻译后修饰、信号转导途径、参与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蛋白和其他酶等方面对黄曲霉毒素合成机制展开综述,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黄曲霉毒素合成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制定防治黄曲霉及其毒素的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途径调节基因在黄曲霉毒素产生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绝大多数黄曲霉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必需。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途径调节基因的启动子中,含有若干真菌转录因子同源物的假定结合位点。AflR蛋白是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主要正性转录因子,它调节大多数黄曲霉毒素合成相关基因,也包括其自身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李翔  潘力  王斌 《微生物学报》2011,51(12):1669-1674
[目的]探讨黄曲霉毒素对一种发光细菌——费氏弧菌发光的抑制效应.[方法]黄曲霉毒素或产黄曲霉毒素的菌株培养液对费氏弧菌进行处理后,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费氏弧菌的发光强度,研究黄曲霉毒素对费氏弧菌发光的影响.[结果]黄曲霉毒素浓度的对数值与费氏弧菌发光的抑制率呈线性关系,依据所得的回归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不同微生物产毒素的情况:6株不同来源的黄曲霉菌株均能够产毒素,以黄曲霉毒素含量表示的毒素量在14.94 - 46.45mg/L之间,1株米曲霉不产毒素.[结论]费氏弧菌发光强度的改变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微生物产毒素的能力,尤其是微生物产黄曲霉毒素的能力,为在工农业生产中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提供了新的线索,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霉玉米中分离出产黄曲霉毒素B_1(以下简称AFTB_1)能力强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Q_(2-3)),以玉米为培养基进行大量培养后,由培养物中提取出AFTB_1结晶。结晶纯度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同。本文报告提取与纯化方法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是由多种曲霉属真菌产生的强致癌物,在多种恶劣环境中有极高的稳定性,该毒素分布广泛,与人类和动物接触可能性较大,因此也被认为是人类和动物最重要的饮食风险因素之一。此外,在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产生其他有毒物质,加之某些降解技术可能会破坏营养物质的结构,从而降低产品质量。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给全球卫生体系和食品工业造成了巨大负担。尽管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仍未能找出一种比较完美的方法解决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问题,因此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的黄曲霉毒素降解技术成为当代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综述了黄曲霉毒素的致毒机理、常用的降解方法及其优缺点,系统总结了生物法和新型纳米材料在黄曲霉毒素降解中的研究进展。目前使用生物技术手段和新型纳米材料降解黄曲霉毒素有着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和高效性,因而未来可将黄曲霉毒素新型降解方法的研究聚焦于此,期望为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开发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方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M_1(以下简称AFT M_1)是黄曲霉或寄生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性。本文报道AFT M_1的提取与鉴别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已知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在我国的酱油产品中普遍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严重,其安全性受到消费者的密切关注。为了解我国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安全现状,建立我国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应急对策,本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我国203个酱油样品中的AFB1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就现有的污染状况,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等方面对酱油中的AFB1进行了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B1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多种真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可以引起动物肝脏肿大、病变甚至癌变,对人和家畜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本文简介了黄曲霉毒素B_1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污染现状,综述了黄曲霉毒素B_1生物脱毒方面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讲述通过微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2.
13.
14.
葡萄糖氧化酶解除黄曲霉毒素 B1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类剧毒物质,含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对小鸡的危害很大。研究中发现,用5%o25U/g(25U/mL)葡萄糖氧化酶完全可以解除饲料中500ppb浓度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用含2000ppb浓度黄曲霉毒素B1和添加5‰ 25U/g葡萄糖氧化酶的饲料喂小鸡,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存活数量提高39.5%,在小鸡饮用水中加入5%e25U/mL葡萄糖氧化酶,存活数量可提高28.5%。  相似文献   

15.
家庭自制豆酱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嵘  吕国忠  李军  刘志恒 《菌物学报》2008,27(6):973-976
豆酱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大豆发酵食品之一,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周朝.孔子曰:"不得其酱不食",可见酱在人们日常饮食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包启安 2002).  相似文献   

16.
Rhone-Poulenc Japan 公司从1987年夏开始在日本售利用单兜隆抗体的检定黄曲霉毒素的药盒。黄曲霉毒素是由谷物贮藏期间发生的霉所产生的有害致癌物质。现在全世界各国负责保健福利的部门都在对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严加监视。现在Rhone-Poulenc公司正在选择担任出售的日本企业出售此药盒。开发检测黄曲霉毒素的药盒“Quantatox”的,是英国苏格兰Strathclyde大学(在格拉斯哥)微生物学教授 Jobn Smith 等。是 May & Baker Diagnostics公司生产的。此公司  相似文献   

17.
筛选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控菌,为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防控提供支持。以花生原产地土壤为材料,采用牛津杯法筛选所需菌株。对筛选出的拮抗菌株进行抑制产毒曲霉菌株的生长、产孢、降解黄曲霉毒素实验。筛选出2株黄曲霉毒素生防细菌,编号21-1-2、17-3,经鉴定,拮抗菌21-1-2为枯草芽胞杆菌,拮抗菌17-3为地衣芽胞杆菌。分别对拮抗菌对曲霉孢子萌发的抑制、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和菌丝延长以及减少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对黄曲霉毒素的分解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可以明显抑制产毒曲霉孢子的萌发、生长、菌丝的延长,减少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以及分解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解除黄曲霉毒素M_1毒性的应用效果。选择含有7.2μg/kg(A组)和19.5μg/kg(B组)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玉米饲料,分别添加5‰固体和液体葡萄糖氧化酶制剂,连续饲喂奶牛10 d,同时和延后测定鲜牛奶和尿中黄曲霉毒素M_1(AFM_1)量。测定数据表明,与AFB_1组相比,固体酶A组产牛奶中AFM_1未检出,B组中AFM_1含量平均减少了76.47%;液体酶A组产牛奶中AFM_1未检出,B组中AFM_1平均减少了82.35%。尿中AFM_1量减少了75%、70.5%和75%、73.1%;与对照组相比,牛奶产量、牛奶中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9.
又有一个公司进入快速检测食品中霉菌毒素技术的市场。美国 Neogen 公司提出了一个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竞争性结合的酶标免疫吸附法来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 M1。去年夏天以来,该公司已经使一种类似的用来检测粮食和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 B1的试验技术进入市场,今年一月以来,又把检测玉米烯酮的试验技术投入市场。Neogen 公司的董事长James Herbert 说,这些试验非常简单,农民在卡车的车篷内就能完成,而且相关的试验能够在10分钟内完成,成本低于6美元。黄曲霉毒素 B1的检测试验正等待着美国公职分析化  相似文献   

20.
经过自然发酵后制作的家庭自制酱品,极易被外界产毒的黄曲霉菌株污染。为了调查黄曲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对家庭自制酱品的污染情况,自1977年起,连续三年收集了160份农户自制酱品,测定了黄曲霉毒素中致癌性最强的B_2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