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非洲紫罗兰叶片体细胞胚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非洲紫罗兰叶片为材料进行胚状体诱导及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MS NAA0.1mg/L BA0.1 mg/L 2,4-D1.0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5d利于诱导胚性细胞分化,起始黑暗培养5~10d可提高胚性细胞分化率;在MS BA0.05~1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胚状体大量发生;在MS NAA0.1mg/L十BA0.1 mg/L的培养基上能够获得茎芽快速增殖;在1/2MS NAA0.01mg/L的培养基上可以生根. 相似文献
4.
不同分化状态的白百利烟草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核酸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克荣;孙涛;李玉民;吕美薇;倪德祥;孙鸿乔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0,8(3):261-267
本文报道了在正常分化芽和根、诱导芽或恨定向发生的白百利烟草(Nico-tiana tabacum Baibaili)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变化的结果。MS+0.2mg/1NAA+0.2mg/1 KT诱导白百利烟草愈伤组织正常分化出芽和根,MS+0.05mg/1NAA+2mg/1KT诱导愈防组织定向地芽发生,MS+0.5mg/1NAA+0.05mg/1KT诱导愈伤组织定向地根发生。在定向诱导芽或根发生愈伤组织里的RNA和蛋白质合成的第一个高峰出现,比正常发生芽和根的愈伤组织里DNA、RNA和蛋白质的第一个高峰迟5天,在芽发生的愈伤组织里DNA峰出现也迟5天,在根发生的愈伤组织里DNA蜂,则相同于正常分化的愈伤组织DNA峰出现。外源的植物生长物质诱导器官定向发生的作用表现在RNA水平上。在三种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里,蛋白质组成在第8天表现出明显的差异。41KD和46KD蛋白质在器官的定向发生中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杜仲次生木质部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次生木质部分化过程中,在形成层刚衍生的木薄壁细胞中,酸性磷酸酶(APase)主要分布于核膜边缘和高尔基体;在分化程度较高的木薄壁细胞中,APase散布于整个核中,进而,在各种细胞器残体上聚集;在成熟的木薄壁细胞中,APase沿细胞壁内侧分布。在未成熟导管分子中,核、质膜及纹孔上明显存在APase聚集,进而,核解体;在即将分化成熟的导管分子中,APase主要集中于初生壁;在已分化成熟的导管分子中,APase集中于次生壁。脱分化过程中,只在细胞质中可见分散的APase活性,而细胞核和细胞壁上未见此酶的分布;更深层的即将分化成熟和已分化成熟的导管分子,未见有细胞分裂,其上APase的分布与剥皮前相同。通过比较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APase的分布,推测不同的APase同工酶可能分别参与了次生木质部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原生质体的解体和次生壁的建成。APase的聚集程度可能是决定细胞能否脱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1ppm 2,4-D可诱导烟草叶片外植体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同时刺激产生乙烯,两者成正相关性;0.2ppm KT则直接诱导再分化产生不定芽,而对乙烯产生无明显影响。KT对2,4-D诱导脱分化和乙烯的产生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亚胺环已酮(CHI)对2,4-D诱导脱分化和乙烯产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普通烟草及胶烟草叶外植体分化及脱分化所要求的外源激素的激动素/生长素的比值不同,在脱分化过程中,前者的iPA含量达 720.0 ng g~(-1)FW,而后者未检测到。分化时期的ZR/GA_(4 7)或iPA/GA_(4 7)含量均高于脱分化的。 相似文献
10.
草莓离体叶片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简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1.0mg.L^-1TDZ与1.0mg.L^-1.IAA(培养基A)作用下,草莓离体叶组织呼吸速率、蛋白质、核酸和糖类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酸酥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迅速提高,随即很快下降水平,愈伤组织不分化,在2.5mg.L^-1TDZ与0.1mg.L^-1IAA(培养基B)作用下,上述指标行工提高,并维持在同一水平直至愈伤组织形成,其后大幅度提高,在愈伤组织分化芽前或分化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杜仲次生木质部细胞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ATPase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次生木质部细胞分和脱化过程进行了ATPase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随着分化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程度的加深,ATPase在细胞核上的分布由少变多,而在各种细胞器上的分布由有到无,并且随着细胞质的解体,ATPase在细胞壁内侧和纹孔处的分布也由少到多,说明它们的变化是由核基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红豆杉脱分化前后基因组DNA和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选用32个AFLP引物组合从红豆杉植株及其愈伤组织分别扩增出1834个片段,无多态性片段产生。这说明红豆杉植株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基因组DNA保持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另用32个MSAP引物组合从红豆杉植株及其愈伤组织分别扩增出1197个片段,总扩增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由脱分化前的12.4%上升为16.2%,表明红豆杉在脱分化过程中的某些位点发生了甲基化。红豆杉脱分化前后的DNA甲基化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说明DNA甲基化对愈伤组织形成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玉米花粉胚状体发育过程中DNA,RNA蛋白质含量及合成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代培养的玉米花粉胚状体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时期:胚性细胞团时期、球形胚时期、心形胚时期、梨形胚时期、子叶形胚时期以及分化期。我们应用微量生化分析技术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研究了玉米花粉胚状体发育过程的DNA、RNA、蛋白质含量及合成动态,发现DNA、RNA和蛋白质含量在胚性细胞团期较高,然后下降,但到了分化期时又有所升高。DNA合成速度在胚性细胞团时期较高,在以后的各时期降低并保持平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动态呈相似的变化规律。这个结果说明DNA、RNA和蛋白质在胚状体发育早期的活跃代谢,可能与胚性细胞的快速分裂以及胚性结构的形成有关,而后期的活跃代谢可能与胚状体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二次电泳法研究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蛋白质与核酸的结合常遇到的问题是对蛋白质等电点及可溶度等要求较高,或难以同时处理大量标本。为克服此缺点,将待检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通过洗涤去除凝胶中的SDS,使蛋白质相对固定于凝胶中,改电泳液为TAE或TBE,继之用同位素标记寡核苷酸进行二次电泳,通过放射自显影直观地显现出蛋白结合核酸的结果。该法敏感,特异,对蛋白质等电点及可溶性要求低,可同时检测多个样本,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质种类、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和炼苗时间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旨在建立大花、重瓣型非洲紫罗兰组培苗稳定的移栽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移栽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糠壳灰︰珍珠岩=1︰2︰1;适宜的光照强度为移栽后选用2层遮阴网,移栽成活率最高;空气湿度控制在70%~90%,组培苗生长旺盛;将组培苗在室外炼苗处理7d再进行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 相似文献
16.
淀粉体发育过程中淀粉核心、晶体结构与淀粉体DNA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马铃薯块茎、百合鳞茎淀粉体DNA的研究中,使用了3种DNA染色方法,都比较一致地反映了淀粉体DNA的分布和形态。又系统观察了在不同发育时期淀粉体及淀粉体DNA的变化,揭示了淀粉体DNA与淀粉核心、晶体结构的关系。实验证明,淀粉核心是淀粉体DNA最先出现的地方。DNA复制形成了晶体结构(晶体核)以及辐射状的晶体结构,这是淀粉体DNA随着发育时期的增长而不断复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小麦根尖细胞分化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在25℃条件下萌发3d,根生长至1~2cm长时,于双筒解剖镜下严格切取根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用专一性荧光染料Hochest33258、Pyronin G和FITC分别染细胞核DNA、RNA和蛋白质,并用自动图像分析技术和细胞荧光测定术分别测定三个区中各125个细胞核DNA的相对含量和各100个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的相对含量。核DNA相对含量随着根尖细胞分化的进程,DNA含量递增,成熟区细胞中含量最高。RNA的相对含量则与之相反,在分生区细胞中含量最高,成熟区细胞中含量最低。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则在伸长区细胞中最高,分生区细胞中最低。讨论了根尖细胞分化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三者之间变化的一些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地钱在离体条件下的无性繁殖及脱分化与再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文安 《Acta Botanica Sinica》1990,32(11):852-857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胞芽和配子体先在 MS 培养基上补加1mg/l 2,4-D和3%蔗糖,经过启动部分脱分化后,再移入1/2KNOP 培养基补加4—8mg/l 2,4-D,0.25~0.5mg/l BA 与 MS 的铁盐,20g 蔗糖,此后愈伤组织肉眼可见,但仍伴有假根。最后移入 White 培养基添加丙酮酸、延胡索酸与柠檬酸三者混合物(5mmol/l)及1mg/l 2,4-D与4%葡萄糖后,始呈现彻底的脱分化状态,愈伤组织才能正常生长。整个脱分化时间长达10个月。而再分化成配子体却比高等植物容易,甚至移入不含激素的 MS 基本培养基即可形成正常的配子体。 相似文献
19.
在已知GCYC基因部分序列基础上, 通过改进的mTAIL-PCR方法克隆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两侧对称栽培种中CYC类基因的5′未知序列, 并进而从两侧与辐射对称栽培种中分离得到苦苣苔科Gesneriaceae中第一组完整基因: SiCYC1A与SiCYC1B。对以上基因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 SiCYC1A与SiCYC1B序列同源性很高, 均含有完整的功能调控区域(即TCP domain和R domain)并与模式植物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中CYC基因同源。因此, 这两个基因应具有正常功能, 是功能上互补的冗余基因。令人意外的是在辐射对称花栽培品种中的这两个基因和两侧对称花栽培品种中对应基因的序列完全相同。经过对金鱼草以及相关类群辐射对称花突变体中CYC类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 推论在非洲紫罗兰中, SiCYC1A与SiCYC1B基因可能受上游未知的共同调控因子调控, 该调控因子的改变是导致栽培品种中花对称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另外, 对改进后的TAIL-PCR(mTAIL-PCR)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详细叙述, 并对其技术特征和优势开展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关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研究概况许萍张丕方(复旦大学生物系,上海200433)GENERALACCOUNTOFSTUDIESONDEDIFFEREN-TIATIONOFPLANTCELLSXuPingZhangPi-fang(BiologyDepart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