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鱼类主要分布于亚洲高原地区的江河上游,在我国分布有10属,54种和亚种。鳅鮀亚科(Gobiobotitaae)仅有1属3亚属,已知有16种和亚种,在我国分布构就有13种。我们考察的3种鳅鮀亚科鱼类即分属3个不同的亚属。  相似文献   

2.
泽仁平措是一个特别的拍摄者.作为一个生活在藏区的本土摄影家,他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同时也有足够的自信记录和展现身边的变化。因此他和许多外来的摄影家不一样,他是出于内心的需求来描述这个世界的,他将镜头从湖光山色转向文化传承,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的倨做.没有任何忧天怜人的悲悯,没有一丝的猎奇和故弄玄虚,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从镜头中缓缓流淌出来,像一道道小溪汇成江河.带着清澈透明的光亮.带着草木自然的芬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西藏,一个民族真实的心态和对自然的描述,为生态摄影注入了极具人文价值的文化内涵。[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老江河故道四大家鱼天然资源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扼要介绍了老江河故道四大家鱼天然资源库的结构,并根据老江河故道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提出了四大家鱼的放养量应在重视种质质量的基础上,合理调控其放养结构和密度,此外文中还就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以及维持老江河四大家鱼天然资源库健康运行的关键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家鱼在江河中的生殖规律和性行为已有详尽的考察与描绘。人工池塘培育的家鱼亲鱼,性腺虽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自行产卵,只有施用外源性激素人工催产才能繁殖后代。因此,往往被认为亲鱼的发情追逐、交配产卵等性行为是外源性激素直接作用的结果。笔者在多年的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所观察到的情况并非如此,于1982年5月下旬进行了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5.
去年11月我有机会参加国家科委组织的生物工程考察小组在英国作了两周的考察。在那里访问了英国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的生物工程指导小组、帝国化学公司(ICI)、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中心和约翰英尼斯(John Innes)研究所等10个单位。了解了他  相似文献   

6.
日本冲绳县公害卫生研究所烙铁头研究部研究员新城安哲先生多年来从事毒蛇及海洋有毒生物咬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最近他考察了中国南部部分地区蛇伤及有毒生物受害的情况。我们请他写了这篇文章,谈谈他在中国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意见.在文章中,他从一个多年从事流行病学研究的专家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的蛇伤防治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意见,希望对大家能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瑞士科学家阿加西(1807年—1878年),毕生的精力都贡献在研究化石鱼和冰川上。他不但爱护生物,甚至对没有生命的岩石也很珍惜。他认为化石中有现在看不到的生物,因此,他每年夏天都要远行到阿尔卑斯山的古代冰河上去过考察生活,实地调查冰河的现象与形成。他死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用化石为他造了墓碑。  相似文献   

8.
《人与生物圈》2007,(3):32-35
1991年,雅砻江二滩电站建设进入开工时段,这是一条长江上游鲜为人知的重要支流,它在攀枝花与金沙江汇合。杨勇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对雅砻江较为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几乎是空白,他非常担心情况也像金沙江那样不好,于是在徒步考察完金沙江之后时隔两年,他又开始了对雅砻江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1975年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7位科学工作者加入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组成了古脊椎动物考察组。进藏的前夕(1975年3月13日),刘东生教授给大家做了一个报告,因为刘先生曾多次进藏考察。刘先生的报告很简短。首先,他对青藏高原的情况作了概括性的介绍。接着,他强调指出,要解决青藏高原隆起的地质时代问题,必须找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化石。最后他建议,去吉隆寻找古脊椎动物的化石。我们接受了刘先生的意见,把吉隆列为1975年度野外考察的第一个地点。事实果然不出刘先生之  相似文献   

10.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域面积大,灌木柳是岸边、低湿地造林的主栽树种之一,在江河流域治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灌木柳造林技术为江河、湖泊水域生态环境治理、林业生产造林所急需。文章就灌木柳造林整地、条段制备、造林方法、林分抚育和管护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