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美华 《动物学研究》1980,1(2):275-276
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chmidt卵胎生,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Cantor)卵生,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资料尚缺。我们先后获得两条竹叶青母蛇产仔和一条烙铁头产卵,今列表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郭鹏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4,23(4):380-386
广义的竹叶青蛇属于Trimeresurus(sensu lato)包含有40多个物种,广泛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目前,该类群已经相继被划分为6个属:Trimeresurus(sensu stricto)、Tropidolaemus、Ovophis Protobothrops,Triceratolepidophis,Zhaoermia本文从形态、细胞以及分了系统学等方面对Trimeresurus(sensu lato)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每次我穿梭在低矮树丛中的时候,我都格外留意身边和头上的树枝,因为那里可能潜藏一种美丽又危险的精灵——白唇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albolabris。因为我特别钟爱亚洲蝮蛇,所以每次见到它都格外兴奋。白唇竹叶青蛇是广州常见的毒蛇,在广州各个森林公园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生活在低海拔的丘陵、山地;栖息于杂草灌木丛和竹林中。它的善于缠绕的尾巴,使它非常适应树上生活。白唇竹叶青蛇主要是晚上活动,这次我看见它大白天  相似文献   

4.
蝮亚科蛇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对中国产蝮亚科(Crotaline)亚洲蝮属(Gloydius)6种蛇(其中短属蝮取自两个不同地区)[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 (Stejneger).黑眉蝮Gloydius saxatilis(Emelianov),蛇岛蝮Gloydius shedaoensis(Zhao),雪山蝮Gloydius strauchii(Bedriaga),高原蝮Gloydius strauchii monticola monticlal (Werner),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riensis(Emelianov)]与竹叶青属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chmidt共7种蛇8个个体测定了789bp或744bp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用MEGA1.02软件分析了其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以游蛇科链蛇属半棱鳞链蛇Dinodon semicarinatus序列为外群,用PAUP4.0b2软件构建最简约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竹叶青蛇在全部受试物种中处于原始地位,分布于东北地区的蛇岛蝮,乌苏里蝮,黑眉蝮与浙江与陕西产的短尾蝮所组成的分枝与横断山区的高原蝮,雪山蝮聚集形居的分枝组成姐妹群,支持分布于中国境内的亚洲蝮属蛇种的两个起源及分化地的假说,同时探讨了蝮蛇的分类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竹叶青蛇咬伤致凝血功能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属于蝮亚科烙铁头属,分布于我国南方,是我国常见十大毒蛇之一.近年来发现,竹叶青蛇咬伤对人体的损害差异较大,轻者仅有局部肿痛[1],严重的可致大出血[2].竹叶青蛇咬伤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造成血液凝血功能障碍.现就竹叶青蛇咬伤致血液系统凝血功能的损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志》与文献记载竹叶青蛇属分类存在矛盾,故本研究探讨了产自海南岛的竹叶青蛇的分类地位。为了研究其分类地位,理清国内外分类系统的矛盾。通过原竹叶青蛇属37个物种91个个体的ND_4基因进行测序,计算遗传距离;以瘤鼻蛇为外群,建立分子发育树。结果显示:所有物种在分子树上明显分为7支;产自海南岛的竹叶青蛇属于两个物种,即白唇竹叶青蛇和福建竹叶青蛇。由此得结论为国际上将原竹叶青蛇属细分为8个属的观点比较合理;支持"福建竹叶青蛇海南亚种"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丰富了海南基于分子生物学竹叶青蛇分类研究,完善竹叶青蛇生物信息学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邹春燕 《蛇志》2005,17(3):168-170
竹叶青(frimeresams stejnegeri)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是常见的致伤蛇种之一,据广西蛇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占蛇伤病例的20.2%,病死率为0.5%。为了探讨竹叶青咬伤引起中毒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01年4月-2005年4月来本院急诊确诊的竹叶青蛇咬伤病人33例,采取临床护理结合治疗观察,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海南产白唇竹叶青蛇分类地位,捕捉来自海南岛各地的12个白唇竹叶青蛇样本,并从GenBank下载65个竹叶青蛇的样本序列,以瘤鼻蝮蛇为外群,建立16S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树显示,竹叶青蛇分为多个属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合理性,白唇竹叶青蛇隶属于帝汶(岛屿)竹叶青蛇属。进一步验证了经典形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观点,海南岛产白唇竹叶青与其它地方产白唇竹叶青蛇不存在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9.
何林根  黎东梅 《蛇志》1997,9(3):88-88
山莨菪碱治疗竹叶青蛇咬伤10例何林根黎东梅广东省高明市合水医院528524竹叶青蛇又名青竹蛇,刁竹青,焦吊蛇,红线竹叶青等,主要分布在杂草蔓生的山地,属于血循类蝮蛇科毒蛇,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被咬伤后伤口呈火灼样剧痛,若处理不妥易引起肢体伤残。我院...  相似文献   

10.
李峥  李其斌  邹鑫森 《蛇志》2010,22(3):203-205
目的探讨广西竹叶青蛇伤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较合理依据。方法选择被竹叶青蛇咬伤的急诊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特征。结果 55例竹叶青蛇伤患者分别按咬伤地点与临床分型比较(χ2=18.03,P0.01),竹叶青蛇属(竹叶青和白唇竹叶青)与临床分型比较(χ2=24.67,P0.01)及咬伤地点与竹叶青蛇属比较(χ2=24.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咬伤地点与竹叶青蛇属呈中度正相关(rs=0.67);竹叶青蛇咬伤按临床分型比较血液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各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叶青蛇伤主要在城市花园草丛、田间地头等地点发生,伤后临床分型绝大多数为轻型,少数为重型和危重型;白唇竹叶青蛇伤地点主要在深山老林,伤后临床分型以危重型、重型为主,少数为轻型。咬伤地点与临床分型和蛇种属有很大差异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竹叶青蛇伤致血液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类DIC;除分型标准外,患者WBC的增高程度可作为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四川烙铁头蛇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蝰科蝮亚科的烙铁头蛇属(Trimeresurus Lacepede,1804)已知有30余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主要是南亚及东南亚,以及东亚的我国及日本琉球群岛。本属在我国,基本上分布于东洋界中印亚界的西南区、华南区及华中区,共知有7种。1972年,我所第五研究室植被组的同志在四川省西部横断山区乡城县采到烙铁头蛇属标本10号,经研究,系一新种,现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几种蛇的种下分类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赵尔宓 《四川动物》1995,14(3):107-112
本文研究了海南闪鳞蛇、紫沙蛇、山烙铁头蛇与竹叶青蛇各地居群的鳞被特征,采用经典的亚种划分标准,描述了海南闪鳞蛇大陆亚种、紫沙蛇台湾亚种、山烙铁头蛇贡山亚种及竹叶青蛇海南亚种第4个新亚种。  相似文献   

13.
亚洲蝮亚科蛇属间系统发生支序分析 (蛇亚目:蝰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鹏  张服基 《生命科学研究》2000,4(3):262-266,280
在大量比较形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5个特征方面28个性状,以支序分析方法探讨了分布于亚洲蝮亚科蛇5属14种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该亚科蛇类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类群,第一个类群包括尖吻蝮属、瘤鼻蝮属、红口腹属,它们具有较多的祖征,代表了该科中原始一类,基中红口蝮可能是最原始的一属;亚洲蝮属单独形成一个类群;第三个类群为原广义的烙铁头蛇属,包括竹叶青蛇属、原矛蝮属、烙铁头蛇属、黑绿烙铁头蛇属、莽山  相似文献   

14.
对蝮亚科(蛇岛蝮Gloydius shedaoensis Zhao、黑眉蝮Gloydius saxatilis Emelianov、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riensis Emelianov、竹叶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chmidt 和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 Stejneger各两条)6种蛇共8个个体测定、分析了约370bp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以游蛇科链蛇属半棱鳞链蛇Dinodon semicarinatus 序列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分子数据结果支持尖吻蝮形态学的属级分类地位;提示蛇岛蝮位于黑眉蝮的蛇岛亚种分类地位,同时探讨了蛇岛蝮的起源问题;并提示短尾蝮和乌苏里蝮同位于种级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5.
云南江城县地处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历史上未展开过全面系统的爬行动物资源调查。本研究于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期间,先后7次(5 ~ 10 d/月,8:00时至次日04:00时),调查江城县全域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采用固定样线法,共设置207条样线,每条长4 km,本次调查共记录爬行动物2目17科39属5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1种,圆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7种。本次调查发现2新种和1种中国分布新记录及1种云南分布新记录,新种为伯仲钝头蛇(Pareas geminates sp. nov)和滇南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goui sp. nov),中国新记录种为老挝拟须唇蛇(Parafimbrios lao),云南新记录种为崇安斜鳞蛇(Pseudoxenodon karlschmidti)。通过分析发现,江城县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该区分布的物种区系以东洋界为主,单属种较多,与喜马拉雅-横断山具有一定的联系。其6类生态型中,灌丛石隙型最丰富。垂直分布多样性最丰富的是山坡地带海拔700 ~ 1 500 m。江城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与植被环境,是研究季雨林爬行动物多样性组成的典型区域,本次调查研究弥补了该地区爬行动物多样性文献资料的空白,建议未来维持现有的森林分布格局,加强对该地区爬行动物多样性的研究、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326例竹叶青蛇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少华 《蛇志》2011,23(1):45-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疗效。方法对326例竹叶青蛇伤患者采用口服蛇伤胶囊、三草汤,外用三黄散,穴位放血,结合西医治疗。结果 326例中,治愈293例(占89.88%),显效28例(占8.59%),有效3例(占0.92%),无效2例(占0.61%),总有效率99.39%。结论口服蛇伤胶囊、三草汤,外用三黄散,穴位放血,结合西医治疗能提高治愈率,是救治竹叶青蛇伤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庞丕万 《蛇志》2007,19(4):287-288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也是蛇伤病例的主要病因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据广西蛇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占蛇伤病例的11·6%[1]。我县位于广西南部六万大山,毒蛇种类较多,近年来我院诊治的12例烙铁头咬伤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6月至2006年7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各种毒蛇咬伤中确诊为烙铁头咬伤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6岁。患者多于天气闷热时入夜后,在树前屋后、柴草堆处被咬伤。1·2诊断依据患者被蛇咬伤时看清该蛇或将该蛇一…  相似文献   

18.
竹叶青蛇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张志强  张盛周  吴孝兵 《动物学报》2001,47(6):666-671,T001
应用8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竹叶青蛇(Trimersurus stejnegeri)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细胞和生长抑素细胞在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5-羟色胺细胞以十二指肠和回肠密度为最高,空肠、直肠和幽门其次,胃体较低,食道和贲门中偶见;生长抑素细胞在十二指肠处数量最多,胃体、幽门和空肠其次,其余消化道各段偶见;胰高血糖素细胞只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血管活性肠肽在贲门和胃体处有少量阳性细胞分布,食道中偶见。以上各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差异显著。未检出胃泌素、P-物质、胰多肽和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上述内分泌细胞的分布特点可能与竹叶青的摄食习性和生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蛇伤药酒抗五步蛇、竹叶青蛇、眼镜蛇、蝰蛇、蝮蛇蛇毒的效果。方法采用鲎试剂试管凝集反应法。结果蛇伤药酒浓度为1.0 ml/ml时,对5种蛇毒均有破坏产生凝胶反应的作用;浓度为0.5ml/ml时,对五步蛇、竹叶青蛇、眼镜蛇蛇毒有破坏产生凝胶反应的作用;浓度为0.3 ml/ml时,仅对五步蛇毒有破坏产生凝胶反应的作用;浓度降至0.1 ml/ml时,对5种蛇毒均无破坏产生凝胶反应的作用。结论蛇伤药酒有较好的抗蛇毒作用,且对五步蛇毒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金枝蛇伤药酒抗5种蛇毒与4种细菌的效果。方法采用鲎试剂试管凝集反应法检测金枝蛇伤药酒对蝰蛇、竹叶青蛇、五步蛇、眼镜蛇、蝮蛇蛇毒的抗毒效果,采用滤纸片法检测金枝蛇伤药酒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金枝蛇伤药酒浓度为1.0ml/ml时,可抑制以上5种蛇毒;浓度为0.5ml/ml时,可抑制五步蛇、竹叶青蛇、眼镜蛇蛇毒;浓度为0.3ml/ml时,仅能抑制五步蛇蛇毒;浓度为0.1ml/ml时,无抑制作用。金枝蛇伤药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抑制作用较强,对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金枝蛇伤药酒有较好的抗蛇毒与抗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