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记述1985至1987年对河北、山西两省少毛蚜茧蜂种类调查结果,其中有一新种:侧柏少毛蚜茧蜂Pauesia platyclaudi Zhang & Ji,sp.nov.四个中国新纪录种:北海道少毛蚜茧蜂Pauesia jezoensis(Watanabe)、落叶松少毛蚜茧蜂Pauesia laricis(Haliday)、空沼少毛蚜茧蜂Pauesia soranumensis Watanabe & Takada和松少毛蚜茧蜂Pauesia pini(Haliday)。  相似文献   

2.
茧蜂亚科中有些类群复眼具毛,种数稀少,标本较难采到。本文记述中国茧蜂亚科中复眼具毛的3属及1新种,它们分别为:宽凹茧蜂属ChelonogastraAshmead,1900;埃茧蜂属EctemnoplaxEnderlein,1920和集点茧蜂属PycnobraconCameron,1902,及西藏埃茧蜂Ectemnoplaxxizanginensis,sp.nov.,其中1属未发现标本。同时提供3属检索表,另附各属及新种的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埃茧蜂属EctemnoplaxEnderlein,19201.西藏埃茧蜂Ectemnoplaxxizanginensis,新种(图1a~f)正模:♀,西藏墨脱,背崩,1980-Ⅱ-02,金根桃,吴建毅。该种与粒腹毛眼茧蜂EctemnoplaxperuliventrisEnderlein较为相似,但可通过如下特征区别:翅脉cu-a微弱后叉;第2腹背板具微弱中基三角区,后端延伸至第2~3腹背板间沟缝;第4腹背板中基具月牙形黑色区,剩余区域淡黄。分布:中国(西藏)。2.白腹埃茧蜂EctemnoplaxperuliventrisEnderlein,1920分布:中国(海南、台湾)和日本。宽凹茧蜂属ChelonogastraAshmead,1900据报道,该属有2种中国台湾曾有分布,但本次研究中未发现其标本。3.台湾宽凹茧蜂ChelonogastraformosanaWatanabe,1937分布:中国(台湾)和日本。4.山岳宽凹茧蜂ChelonogastrakoebeleiAshmead,1900(图2a~e)分布:中国(台湾)和日本。集点茧蜂属PycnobraconCameron,1902,中国新记录5.黑集点茧蜂PycnobraconnigerCameron,1902,中国新记录(图3a-h)研究标本:1♂,浙江古田山,1990-Ⅴ-01,马云,No.906148。分布:中国(浙江);印澳区。  相似文献   

3.
侧蚜外茧蜂属的分类研究及二新种记述(膜翅目:蚜茧蜂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正端  张万玉 《昆虫学报》1992,35(1):99-104
侧蚜外茧蜂属Parapraon是Stary'于1983年据前翅中间脉消失,中室外方开放等特征从蚜外茧蜂属Praon中分出而建立的一个新属,模式种为五倍子侧岈外茧蜂Praongallicum Stary',1971,除模式种外,本属内还包括毁灭侧蚜外茧蜂P.necans Mackauer,1959、巴基斯坦蚜外茧蜂P.pakistanum Kirkland,1979、美洲侧蚜外茧蜂P.ameri-  相似文献   

4.
周尧  袁锋 《昆虫分类学报》2006,28(3):239-239
福建农林大学陈家骅教授主持撰写的中国茧蜂(蚜茧蜂)系列专著:《中国反颚茧蜂族》(1994)、《中国甲腹茧蜂》(2003)、《中国悬茧蜂》(2000)、《中国蚜茧蜂》(2001)、《中国小腹茧蜂》(2004)、《中国潜蝇茧蜂》(2005)、《中国矛茧蜂》(2004)、《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膜翅目·茧蜂  相似文献   

5.
记述中国茧蜂亚科深沟茧蜂族3属(泛深沟茧蜂属Aniphiaulax Kokoujev,1899,驼腹茧蜂属Hybogaster Szepligeti,1906和深沟茧蜂属Iphiaulax Foerster,1862)11种,其中有2新种:斑翅驼腹茧蜂Hybogaster zebripterae Wang et Chen,sp. nov.和乌海深沟茧蜂Iphiaulax wuhainensis Wang et Chen, sp. nov. 及2中国新记录种:短尾深沟茧蜂Iphiaulax impeditor(Kokoujev,1898)和长尾深沟茧蜂Iphiaulax mactator(Klug,1817)。长尾深沟茧蜂在吉林育自灰长角天牛 Acanthocinus aedilis Linn.幼虫,赤腹深沟茧蜂Iphiaulax impostor(Scopoli,1763)在辽宁和山西育自青杨天牛(山杨天牛)Saperda populnca Linn.幼虫。文中附有深沟茧蜂族3属的分属检索表、驼腹茧蜂属和深沟茧蜂属分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ZJUH)。  相似文献   

6.
蚜虫的天敌之一——蚜茧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与害虫作斗争中,自然界有许多好助手,蚜茧蜂就是控制、消灭世界性大害虫——蚜虫的一股强大生力军。国外对蚜茧蜂的研究,已作了大量的工作,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巳经开始。现简要介绍如下。一、分类地位与形态蚜茧蜂属昆虫纲、膜翅目、蚜茧蜂科Aphidiidae本科最主要特征是:前翅上有一中间脉  相似文献   

7.
两种麦田蚜茧蜂对蚜虫外激素行为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冬小麦产区的重要害虫,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 Haliday和烟蚜茧蜂A.gifuensis Ashmead是麦田寄生蜂优势种。试验比较了2种蚜茧蜂对蚜虫报警外激素(Eβf)和性外激素(NEP)的嗅觉行为反应,为蚜虫外激素在害虫控制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以四臂嗅觉计测定了燕麦蚜茧蜂和烟蚜茧蜂对蚜虫报警外激素及性外激素的嗅觉行为趋向及反应阈值。【结果】烟蚜茧蜂雌蜂对高浓度的Eβf(1μg·μL~(-1)、0.1μg·μL~(-1))具有显著的正趋向反应(P0.01),而燕麦蚜茧蜂雌蜂对低浓度的Eβf(0.01μg·μL~(-1)和0.001μg·μL~(-1))具有显著的正趋向反应(P0.01)。0.1μg·μL~(-1) Eβf对2种蚜茧蜂雌蜂都有显著吸引作用(烟蚜茧蜂雌蜂:P0.01;燕麦蚜茧蜂雌蜂:P0.05)。烟蚜茧蜂雌蜂对设定浓度的NEP具有显著的趋向反应(1μg·μL~(-1)和0.01μg·μL~(-1):P0.01;0.1μg·μL~(-1)和0.001μg·μL~(-1):P0.05),而燕麦蚜茧蜂对此没有明显的嗅觉行为反应。从嗅觉行为反应的选择系数看,烟蚜茧蜂雌蜂对1μg·μL~(-1)的Eβf或1μg·μL~(-1) NEP的选择系数最高而燕麦蚜茧蜂雌蜂对0.01μg·μL~(-1)的Eβf选择系数最高。【结论】Eβf和NEP可以作为麦田操纵寄生性天敌行为反应的信号化合物。烟蚜茧蜂可利用Eβf或NEP作为寄主搜寻和定位的化学线索,而燕麦蚜茧蜂仅可利用Eβf作为寄主搜寻和定位的化学线索。  相似文献   

8.
蚜茧蜂研究的基本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茧蜂科(Aphidiidae)是蚜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对蚜虫的生物防治效果显著。国内正研究应用烟蚜茧峰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防治烟蚜和菜蚜;应用高梁蚜茧蜂lysiphlebiasp.防治高粱蚜。国外已报道用少脉茧蜂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防治大白菜蚜虫(Blanche,1975),用Aphidius matricariae Haliday防治桃赤蚜(Scopes,1970),用核桃蚜茧蜂Trioxyspallidus Haliday防治核桃蚜(Bosch,1970)等  相似文献   

9.
在陕西省蚜茧蜂科的调查中,发现一新属一新种,隶属于蚜茧蜂亚科Apllidiinae的Trioxini族。 指胸蚜茧蜂属Dactylonotum,新属 本属近似Trioxys Haliday。其区别为后胸背板在中央处纵向向后延长,呈指状突出,达并胸腹节的中央,悬盖于并胸腹节的上方。亦可以此特征区别于蚜茧蜂科所有的属。 头横宽。触角线状,13节;鞭节各节细,几乎等长。复眼大,卵圆形。上颚具二  相似文献   

10.
本是作对山东省中南部地区蚜茧蜂种类调查的结果.共鉴定出12属25种.其中新种1种。山东省新记录种17种.72%的种类为农作物.林果上蚜虫的寄生蜂;有些种类发生量大,对蚜虫抑制作用显.如乌兹别克蚜茧蜂、烟蚜茧蜂、菜蚜茧蜂等.调查记录了获得的蚜茧蜂种类,寄主及分布,并对新种作了描记.  相似文献   

11.
云南蚜茧蜂科四新种(膜翅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大志  王云珍 《昆虫学报》1996,39(2):196-202
云南蚜茧蜂科四新种(膜翅目)董大志,王云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650223)本文报道云南蚜茧蜂科四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莲全脉蚜茧蜂EphedrusnelumbusDongetWang,新种(图1~4)雌性:体长1...  相似文献   

12.
毛室茧蜂属LeiophronNees是茧蜂科优茧蜂亚科中1个较大的属,含3个亚属啮虫茧蜂亚属EuphoriellaAshmead,拟优茧蜂亚属EuphorianaGahan和毛室茧蜂亚属Leiophrons.s,寄生于半翅目和啮虫目的若虫。本文对毛室茧蜂属的中国种类进行了研究,共报道7种,其中5种为已知种程氏毛室茧蜂L.(Euphoriana)chengiChen&vanAchterberg,1997、狭翅毛室茧蜂L.(L.)bounluoicaBelokobylskij,1993、黄体毛室茧蜂L.(L.)flavicorpusChen&vanAchterberg,1997、红头毛室茧蜂L.(L.)ruficephalusChen&vanAchterberg,1997和细毛室茧蜂L.(L.)subtilisChen&vanAchterberg;2种为新种大头毛室茧蜂L.(E.)amplicaptis,sp.nov.和伊春毛室茧蜂L.(L.)yichunensis,sp.nov.。研究标本(包括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寄生蜂标本室。 1.大头毛室茧蜂Leiophron(Euphoriana)amplicaptis,新种(图1~5)   本种与程氏毛室茧蜂L.(E.)chengiChen&vanAchterberg,1997相似,但前翅1-SR+M、m-cu、2-Cu1、2-M和2-SR脉缺,基节前沟缺,盾纵沟存在,浅,腹部第1背板具纵刻纹,触角15节,脸宽为高的1.1倍及体较小等特征可与后者相区别。   研究标本正模,♀,吉林通化,1994-Ⅷ-01,娄巨贤,no.976813。 2.伊春毛室茧蜂Leiophron(Leiophron)yichunensis,新种(图6~10)   本种与黄体毛室茧蜂L.(L.)flavicorpusChen&vanAchterberg,1997相似,但本种前翅SR1和2-SR脉出自翅痣同一地点、唇基腹缘明显突出、盾纵沟区域光滑、腹部第1节背板长为端宽的3.1倍等特征可与后者相区别。   研究标本正模,♀,黑龙江伊春,1994-Ⅶ-19~26,娄巨贤,no.952676。副模1♂,采集记录同正模,no.952608。  相似文献   

13.
茶足柄瘤蚜茧蜂对苜蓿蚜的寄生功能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25±1℃,L:D=16:8光周期,RH=40%~60%)条件下,研究了茶足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testaceipes(Cresson)对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Koch)若蚜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苜蓿蚜的龄期对茶足柄瘤蚜茧蜂的寄生作用有很大影响,用功能反应HollingⅡ模型模拟,其模拟方程为Na=1.118 N/(1+0.0184 N)。通过该方程可明确单头雌成蜂在24 h内最多寄生60.60头苜蓿蚜,其寄生1头苜蓿蚜所需时间为0.396 h。在5个温度梯度下,茶足柄瘤蚜茧蜂对苜蓿蚜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但不同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参数有明显的差异。此外茶足柄瘤蚜茧蜂自身密度对寄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其干扰作用通过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方程为a=0.0621P-0.3062,表明茶足柄瘤蚜茧蜂雌蜂的发现域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寄生蜂雌蜂个体间的相互干扰效应降低了寄生效能。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蚜茧蜂科初记及—新种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对山东省中南部地区蚜茧蜂种类调查的结果.共鉴定出12属25种,其中新种1种,山东省新记录种17种,72%的种类为农作物,林果上蚜虫的寄生蜂;有些种类发生量大,对蚜虫抑制作用显著,如乌兹别克蚜茧蜂、烟蚜茧蜂、菜蚜茧蜂等.调查记录了获得的蚜茧蜂种类、寄主及分布,并对新种作了描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寄生烟蚜Myzus persicae的烟草品种、育苗方式和烟蚜来源,为烟蚜茧蜂人工繁殖和复壮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法,调查了不同烟草品种(云烟87、K326、翠碧1号和红花大金元)繁殖烟蚜若蚜、不同来源烟蚜(来自烟区、来自非烟区和室内繁殖种群)若蚜和烟草不同育苗方式(土壤育苗和湿润育苗)繁殖烟蚜若蚜时,烟蚜茧蜂成蜂对烟蚜若蚜的寄生率以及成蜂羽化率、寿命、体型大小和雌蜂比。【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烟草品种繁殖烟蚜若蚜对烟蚜茧蜂成蜂寄生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在红花大金元和翠碧1号繁殖烟蚜上的烟蚜茧蜂成蜂寄生率分别比在K326繁殖烟蚜上的烟蚜茧蜂成蜂寄生率高19.00%和14.00%,但对烟蚜茧蜂的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烟蚜来源对烟蚜茧蜂寄生率也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烟蚜茧蜂成蜂对非烟区烟蚜若蚜和烟区烟蚜若蚜的寄生率比对室内繁殖种群烟蚜若蚜的寄生率分别高20.25%和16.75%,但对烟蚜茧蜂成蜂的羽化率、寿命、体型大小和雌蜂比没有显著影响;烟草不同育苗方式对烟蚜茧蜂成蜂的寄生率无显著影响。【结论】烟蚜茧蜂对烟蚜...  相似文献   

16.
新疆粮棉混作生态区茧蜂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新疆南、北、东3个主要粮棉混作生态区茧蜂科种类14个亚科,28个属,63种;其中新疆新记录18种,国内新记录3种.调查分析表明: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茧蜂亚科Braconinae、内茧蜂亚科Rogadinae和蚜茧蜂亚科Aphidiinae种类的数量在新疆粮棉混作生态区占明显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7.
燕麦蚜茧蜂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ea Haliday是麦蚜体内寄生性天敌,广布于欧、亚、非、北美许多国家。我们在北京经千头麦蚜蚜茧蜂检查,它占99%(另一种菜蚜茧蜂Diaetetiella ra-pae Mintosh仅1%)。此蜂国外Arthur(1944,1949);Dunn(1949)曾进行过研究,在我国北方未见较详细报道,从1976—1981年我们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8.
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fabarum Marshall和广双瘤蚜茧蜂Binodoxys communis Gahan是大豆田大豆蚜的重要寄生蜂。2009—2010年,采取棋盘式采样和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辽宁岫岩对大豆田内的豆柄瘤蚜茧蜂和广双瘤蚜茧蜂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豆柄瘤蚜茧蜂6月20号前后在田间开始少量发生,7月上旬数量急速上升,中旬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下降;8月中旬出现第2个高峰,数量上明显小于第1个高峰期,但2010年只有1个高峰,第2个高峰不明显;广双瘤蚜茧蜂6月底开始出现并不断上升,到7月上、中旬达到一定量后持续到8月底。总体来说,豆柄瘤蚜茧蜂发生的时间比广双瘤蚜茧蜂早,且数量也较多。同时在大田按照不同的处理,对豆柄瘤蚜茧蜂进行大田罩笼繁殖研究,当豆柄瘤蚜茧蜂与适龄蚜虫数量比值为1:100的情况下产生的僵蚜数量最多。为大田有效利用蚜茧蜂控制大豆蚜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报道膜翅目茧蜂科脊茧蜂属中国 3新记录种 :沙漠脊茧蜂 Aleiodes(Chelonorhogas) deser-tus,敏捷脊茧蜂 Aleiodes (Chelonorhogas) agilis,斯柯脊茧蜂 Aleiodes(Aleiodes) sichotealinus。  相似文献   

20.
记述中国甲腹茧蜂属Chelonus Panzer长腹甲腹茧蜂种团elongatus-group 3新记录种:墨色甲腹茧蜂Chelonus carbonator Marshall,1885、圆筒甲腹茧蜂Chelonus cylindrus(Klug,1816)和长腹甲腹茧蜂Chelonus elongatus Szépligeti,1898,提供了种的形态描述、分布、寄主记录及特征图。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