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6月,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姜驿乡化站的余良忠将半箐村发现的一些大型动物化石交到元谋人陈列馆,经鉴定为恐龙化石。至今年6月,共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出土巨型恐龙不全个体9具,其中一个(野外编号YJ2001)是典型的蜥脚类恐龙。1999~2004年,云南省考古所、楚雄州管所和州博物馆、元谋县体局和元谋人陈列馆共同  相似文献   

2.
1999年7月 ,在群众的帮助下 ,一具约5万年前的大型披毛犀化石骨架 ,被妥善地保护并送往博物馆展出。这具披毛犀化石骨架体长3 5米 ,高1 8米 ,生活在距今5万年前的萨拉乌苏河畔(今内蒙古伊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地区)。从犀牛的牙齿和骨骼的骨缝分析 ,它是一头年老体大的巨犀 ,因为崖石崩落而陷进河谷泥中 ,因而整个犀牛的骨骼保存十分完整。萨拉乌苏河流域是内蒙古南部著名的文物分布区 ,距今5万年前 ,“河套人”就在这里狩猎披毛犀等野兽。由于萨拉乌苏河流域文物众多 ,内蒙古和伊盟各级文物部门对于这里的文物保护极为重视 ,发…  相似文献   

3.
1980—1981年间,宜昌地质所冯少南等在考察湖南澧县山门水库云台观组标准剖面时,发现大量植物化石,经我们研究,发现了一类生存于距今三亿六千万年左右的中泥盆世晚期的重要植物化石——巴尔兰德。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报道采自西藏(Xizang)北部,伦波拉盆地南缘,色林错东南岸的一块大型猫科(Felidae)动物的脑化石。因为没有发现任何与其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其时代只能依据猫科动物中虎豹属(Panthera)的生活时代,定为上新世至更新世(Pliocene-Pleistocene)。本文可能是中国哺乳动物脑化石的首次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 一九八○年二月,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五○五地质队勘测清江地下水流量时,发现动物化石后,省博物馆派人去,在第二次调查中,除进一步弄清地层情况外,还收集到更重要的人类化石标本。长阳县城位于龙舟坪,原是清江的一个江心洲,后因清江下蚀,洲与北岸相连。果酒岩与龙舟坪隔水相对,位于清江南岸。最高峰海拔约300米。整个基岩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下寒武系石龙洞灰岩,下部为下寒武系石牌组页岩。化石的出土地点是发育于石灰岩中的一处岩屋,高出清江水面约50米,相当于清江的三、四级阶地。岩屋的形成时期大约是中更新世。岩屋内的堆积物大体可分为两组四层: A组(全新统) 第一层红色土层、结构松散。为汉代及以后的堆积; 第二层红黄色土层,结构较松散,或微  相似文献   

6.
一位名叫路易丝·邓恩的年轻的澳大利亚农民的夫人,于1979年9月6日在一条流经她家农场的科克思河边,发现了一种已知的大型绝灭了的有袋类原齿兽化石。她家的农场位于新南威尔士北部的汤巴泉附近。化石包括一个头骨和几乎完整的骨架,是已知保存最好的原齿兽标本中的一个。起先邓恩夫人发现有一块化石骨胳突出于科克思河岸边,就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用螺丝刀和尖的探子仔细地将化石周围的土移去,再用画笔掸去浮土,将化石暴露一定面积后,她确信这不是一般的动物化石。于是她查阅了附近博物馆的百科全书,确认这是原齿兽化石。她立即与一些科学机构进行了联系。悉尼澳大  相似文献   

7.
山东山旺发现中新世大型猛禽化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记述了山东山旺地区发现的首件大型猛禽类化石。一新属种,Qiluornis taishanensisgen. et sp. nov.。新鸟较我国以前发现的中新世唯一一件大型猛禽类化石,江苏泗洪的顾氏中新鹫(Mioaopius gui Hou 1984)稍小,但保存更加完整并较进步。这一大型猛禽的发现,为研究早期猛禽的演化,以及山旺组地层与相关地层时代对比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新近,自贡恐龙博物馆科技人员,在市郊和平乡田垮村附近的晚侏罗世上沙溪庙组灰紫色砂岩中,发掘出一具长达8米多的肉食性恐龙化石。这具肉食龙的头骨保存完好、颌骨带有牙齿,头长近1米,且与颈椎、肩带、背椎、肋骨、腰带、尾椎关联在一起,基本上保持着原始的埋藏状态。这具恐龙化石的尾椎,首先是当地农民在采石修  相似文献   

9.
海南崖县中寒武统Marocella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1999,38(1):102-105
Marocella hainanensis sp.nov发现于海南岛崖县大茅群,是我国中寒武世地层中首次发现,伴生的Xystriduridae科的三叶虫许多属种是组成中国,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中寒武世早期动物群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0.
誉满全球的植物提起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古生物学工作者几乎无人不知.它的名字与二亿八千万年前的华夏植物群紧密相联.大羽羊齿类不仅是我国二叠纪颇为奇特的一类植物,也是晚期华夏植物群中最著名的代表.因此,人们便把华夏植物群称为大羽羊齿植物群,产大羽羊齿的煤系地层称为"大羽羊齿煤系".大羽羊齿植物  相似文献   

11.
陇南徽成县及陕西沔县一带,按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属于西秦岭褶皱带。区内岩相多变,构造复杂,地层对比颇为困难。因而,任何古生物材料的发现与报导,均为世人所重视。陇南及陕西南部一带的中生代含煤沉积,以往均根据赵亚曾及黄汲清(1931,59页)最  相似文献   

12.
一、挡道石原为珍宝100多年 ,美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祖师爷之一———华可特先生和夫人骑马行走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落基山区的小道上。突然见一块大石横在道上挡住了去路 ,他于是下马观看。原来石上布满了稀罕完美的中寒武世三叶虫等化石 ,有的甚至全无硬部件的软躯体化石如鳃曳动物也栩栩如生。后来经过他带领妻子、儿女发掘 ,终于揭示了世界著名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 ,提供给人们5亿多年前古生物的珍贵信息。后来人们在本世纪70—80年代进一步发掘就不那么容易轻松了 ,带着干粮 ,住着帐蓬 ,喝着雪水 ,像“劳改犯…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抚宁县山羊寨发现一批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的柳江盆地地处我国华北与东北过渡地带,其中的地层记录着晚元古代至新生代期间中国华北地台在地球演化中的各种地质事件,在较小的范围内集各种地质现象之精华,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华北地台地质窗口。作者在进行“柳江盆地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勘查与规划”中,对该区的石灰岩溶洞与洞穴堆积进行了调查。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对抚宁县石门寨镇山羊寨村南采石场残留洞穴堆积中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抢救性发掘,获得哺乳动物化石300余件。经初步鉴定,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7个属种。山羊寨哺乳动物化石点位于山羊寨…  相似文献   

14.
文本报道了日本(竹蜓)(Nipponitella)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的发现,对这一动物群的特征及地质时代进行了讨论。文中记述了(竹蜓)及珊瑚化石3属、3种及一亚种,其中2新种,一新亚种。  相似文献   

15.
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载珠穆朗玛峰地区三种植物化石。化石产于珠峰绒布寺之北,距珠峰30余公里的定日县帕卓区曲宗乡的沃普洛剖面炭质页岩中,主要为习见舌羊齿Glossopteris communis Feistm.,休兹楔羊齿(比较种)Sphenoperis of.hughesii(Feistm.)Arber及栉羊齿属(未定种)Pecopteris sp.,指示该地层可能相当于印度的达穆达群上部的拉尼于杰组,时代属晚二迭世早期。本文支持萨尼(Sahni)的说法:冈瓦纳古陆的北缘大致与喜马拉雅弧平行,喜马拉雅山的升起是由于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自南向东北漂移, 经挤压、褶皱, 在晚第三纪造山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 压型化石 植物遗传体在沉积物中被压实而呈扁实状态 ,随着细胞的压扁 ,内部的结构随之消失 ,常常留下一层与植物残骸原形一致的碳质薄膜 ,这种化石类型称为压型化石 ,是最常见的植物化石类型。在压型化石上植物叶片表皮层、气孔等的细胞形态均可完好保存。2 印痕化石 印痕化石是植物遗体在埋葬前陷落在松软细密的底质上的印迹。由于植物遗体在埋葬时业已消失 ,所以印痕化石很少或不粘附碳质。从印痕化石上不能看到细胞的细节 ,但却能发现植物体的主要特征 ,如通过植物叶片的印痕化石可知叶形、脉序等特征。3 模型化石 立体的植物器…  相似文献   

17.
《化石》1987,(2)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汇历等人根据五常县农民提供的线索,发现了晚期智人化石,随同出土的有若干石器和大批哺乳动物化石.据初步分析,该地点地层可能与吉林省榆树县周家油坊产人骨化石的层位相当.  相似文献   

18.
《化石》1994,(1)
朝鲜发现始祖鸟化石朝鲜的考古学者最近宣布,他们发现了1.5亿年前的始祖鸟化石。朝鲜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共有两块,是1989年3月5日在与中国接壤的新义州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上被一名女中学生发现的。朝鲜一些考古学家最近在平壤的金日成综合大学举行学术讨论会,宣布...  相似文献   

19.
1986年,江苏溧阳上黄乡采石场,工人们在石灰岩之间的裂隙堆积物中发现了一些动物的骨头和牙齿化石,他们向有关文化部门报告了这件事并引起有关专家的重视。这些裂隙堆积物是一些砂砾岩及粘土,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20.
1986年9月初,在英国南安普敦(Southa-mpton)举行的世界考古学大会上,印度的辛格(Mohinder Pal Singh)曾报告了“印度次大陆Pinjor Formation层位内首次发现的人类化石”的意义,材料是根据他在1980年11月在野外调查时发现的两个上内侧门齿,地点在印度北部Ha-ryana 的纳达(Nadah)村附近,标本发现于纳达剖面的底部,根据地磁地层学的测定,其年代为200万年前,伴生动物化石有Fquus,Rhinoceros和EIephas等,在此地点还发现有索安文化(SoanCulture)的石器,但大部分是地表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