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龟鳖类锥虫两新种(动体目:锥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鳖类锥虫的研究,国内外均比较少。本文记述了在中华鳖和乌龟血液中发现的两新种,鳖锥虫和龟锥虫。这是国内首次对龟鳖类锥虫研究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第l期蝙蝠的锥虫一新种—大黄蝠锥虫············……,··········,········……廖家遗(1)寄生在中国水蛇的锥虫一新种......,..····1~1········……,········,···一伦照荣(6)异类茎属吸虫一新种(吸虫纲:微茎科)·····················……刘怡谦、黄文达(9)饱翼科寄生线虫一新种···..·……..l..···4········一,·················……陶家玉(13)海南岛陆栖寡毛类一新种·…‘一‘,··一‘二‘················…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棘腹蛙Rana boulengeri Gunther体内寄生的两种文献中未报道过的原生动物,一种是利川锥虫新种,Trypanosoma lichuanensis sp.nov,其主要特征是,鞭毛较粗,一般不伸出体外,故不形成游离的鞭毛;另一种是蛙两极虫新种,Myxidium boulengeri sp.nov,孢子卵形,两端钝圆,壳厚,壳面光滑,缝线直而宽。  相似文献   

4.
国外对蝙蝠锥虫的研究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记录的锥虫约20种(Hoare,1972)。我国仅秦耀庭(1938)在沈阳的一种蝙蝠中发现有类似Trypanosoma vespertilionis的锥虫存在。作者于1980—1981年检查了广州地区蝙蝠血寄生原虫,于大黄幅血中发现一种大锥虫,和前人描述过的蝙蝠血中的大锥虫亚属(Subgenus Megatrypanum)的各种锥虫不同,应是一新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9,39(9):1139-1142
该文描述了发现自中国西藏南部的毛茛科毛茛属二新种,即隆子毛茛(Ranunculus longziensis W.T. Wang)和单根毛茛(R. uniradicatus W. T. Wang)。隆子毛茛(新种)与睫毛毛茛(R. densiciliatus W. T.Wang)在亲缘关系上甚为相近,两者不同的是此新种(隆子毛茛)的茎无毛,叶也无毛,基生叶不分裂,多具5条脉,茎生叶呈披针状条形;单根毛茛(新种)与聂拉木毛茛(R. nyalamensis W. T. Wang)在体态上稍微相似,两者不同的是此新种(单根毛茛)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只具一条须根,茎无毛,花瓣呈狭倒卵形,子房被短柔毛。  相似文献   

6.
1981年8月,作者在广东省高要县永安公社新围(土良月)的农田及水沟中捕获铅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 55条,其中感染锥虫的有33条。经鉴定为一新种。现描述如下。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7.
<正> 在非洲流行着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是由采采蝇传播的。患上这种病的人往往在睡眠中死去,故叫睡眠病。 睡眠病的病原体是锥体鞭毛虫,简称为锥虫,属于鞭毛虫科。这个科种类很多,但能致病的是少数,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种,即刚比亚锥虫(西非锥虫)及罗得西亚锥虫(东非锥虫)。 锥虫在睡眠病患者的血内或晚期的脑脊液中可以找到,也能在淋巴腺和其他器官内找到。一般说来,此锥虫在人体组织内寄生,而且在淋巴组织内增殖时间过长,可使淋巴腺及脾胀大。 这种病不受年龄及性别的限制,甚至18个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棘腹蛙Rana boulengeri Gunther体内寄生的两种文献中未报道过的原生动物,一种是利川锥虫新种,Trypanosoma lichuanensis sp.nov.,其主要特征是,鞭毛较粗,一般有伸出体外,故不形成游离的鞭毛;另一种是蛙两极虫新种,Myxidium boulengeri sp.nov.,孢子卵形,两端钝圆,壳厚,壳面光滑,缝线直而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膜翅目昆虫2020年发表的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数据库检索和统计表格征集, 基于采自中国的膜翅目昆虫标本记录, 全世界膜翅目学者于2020年共发表涉及中国膜翅目分类单元的期刊论文104篇、出版1本图书专著, 分类单元新增及变动条目共469条: 4个新属(其中1个绝灭属), 1个新亚属, 321个新种(其中10个绝灭种), 8个新组合, 22个新异名, 1个中国新记录亚科, 18个中国新记录属, 93个中国新记录种, 1个替代名。绝灭类群有11条, 涉及3总科3科5属; 现生膜翅目有458条, 涵盖11总科29科170属, 其中6科40属不涉及新种。发表现生膜翅目新种的9总科23科130属: 广腰亚目(Symphyta)叶蜂总科(Tenthredinoidea) 23个新种; 细腰亚目(Apocrita)针尾部(Aculeata) 3个总科(蜜蜂总科(Apoidea) 29个新种、青蜂总科(Chrysidoidea) 2个新种、胡蜂总科(Vespoidea) 20个新种); 细腰亚目寄生部(Parasitica) 5个总科(小蜂总科(Chalcidoidea) 23个新种、瘿蜂总科(Cynipoidea) 12个新种、姬蜂总科(Ichneumonoidea) 206个新种、广腹细蜂总科(Platygastroidea) 4个新种、钩腹蜂总科(Trigonalyoidea) 2个新种)。2020年发表的所有中国膜翅目新种中, 姬蜂总科新种数量最多, 约占全年发表新种总数的2/3。云南、浙江、西藏、福建和辽宁等5个省级行政区为2020年中国膜翅目新种分布最多的省份, 超过全年发表新种总数的1/2。基于以上结果, 本文对膜翅目分类学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979年9月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昌平采得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ilinae标本20尾,经鉴定系一新属新种;现描述如下; 异条鳅属Paranemachilus,新属 模式种:颊鳞异条鳅Paranemachilus genilepis,新种。 身体粗壮,稍延长和侧扁。整个身体(包括胸部)被有细密鳞片,头部非常特殊地在两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采自中国云南东南部的栽培植物。对兰科新种二叶兰(Cymbidium rhizomatosum)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与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ium)有亲缘关系。区别点在于本新种具2枚基生叶,叶在花凋谢后出现,有1条黄白色的地下根状茎,长7-10cm,直径6-15mm。  相似文献   

12.
锥虫(trypanosome)是最早在鱼类血液中发现、随后在几乎所有的脊椎动物血液里都有发现的原生动物寄生虫。它主要通过水蛭和吸血昆虫传播,使宿主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较全面地了解锥虫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锥虫系统发育研究的四个方面的内容锥虫的起源(介绍了锥虫起源于脊椎动物和起源于无脊椎动物的两种不同观点);锥虫的系统发育方式(单系发育);锥虫的进化是否与寄主存在协同性及进化史上分歧时间的差异性;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记述中国昆仑山脉中齿足条蜂亚属Petalosternon 1新种,纳赤台条蜂Anthophora(Petalosternon)nachitaiensis sp.nov.;同时给出中国齿足条蜂亚属6个物种雄性的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条鳅亚科鱼类两新种和一新亚种(鲤形目:鳅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编著我国的鱼类志,作者在整理六十年代采自云南的鳅科(Cobitidac)条鳅亚科(Noemacheilinae)鱼类标本时,发现有两个新种,另一个新亚种是云南省农业学校郭启治同志采得。新种和新亚种的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四川虻科三新种(双翅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荣满 《动物学研究》1980,1(3):397-404
本文记述虻科3个新种和2个未记述过的雄虫。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1.二郎山麻虻Haematopota erlangshanensis,新种(图1;2—2) 本新种接近H. hakusanensis Togashi, 1977和H. rufipennis Bigot, 1891,但本新种亚额(subcallus)有额瘤前亮区,触角基节长于鞭Ⅰ节,腹部腹面有黑纵条,而容易区别。也接近H. kaulbacki Stone & Philip,1974和H. sikkimensis Stone & Philip,1974,但H. kaulbacki体棕色,额中点小,翅白斑较大,H. sikkimensis额中点小,翅后缘无浅斑,盾片无3纵条。  相似文献   

16.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9,39(3):291-293
描述了自重庆南部发现的荨麻科楼梯草一新种,江津楼梯草(Elatostema jiangjinense)。此新种与锐齿楼梯草(E. cyrtandrifolium)近缘,两者的区别在于江津楼梯草的叶在狭侧具2条二级脉,托叶卵形或披针形,以及雄总苞片在顶端具长角状突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21年发表的膜翅目昆虫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数据库检索, 基于标本记录, 全球膜翅目学者于2021年发表该目新分类单元的期刊论文355篇, 新增分类单元条目共1,152条, 隶属于21总科66科416属, 包括5新科4新亚科83新属3新亚属1,054新种和3新亚种。现生类群相关期刊论文309篇, 新增分类单元条目980条, 隶属于18总科52科332属, 包括2新科26新属3新亚属946新种和3新亚种。绝灭类群相关期刊论文46篇, 新增分类单元条目172条, 隶属于14总科27科86属, 包括3新科4新亚科57新属和108新种。2021年中国膜翅目新增分类单元的相关期刊论文83篇, 新增分类单元条目235条, 隶属于17总科34科91属, 包括3新属(绝灭类群1新属)和232新种(绝灭类群2新种); 现生类群中新增的2属分别记录自台湾和浙江, 新种数量排前五位的省级行政单位有云南(54个)、浙江(42个)、福建(18个)、西藏(18个)和新疆(16个)。在全球现生、绝灭和中国现生膜翅目总科新物种数量的对比中, 姬蜂总科新种数量最多, 分别约占全球现生、绝灭和中国现生膜翅目新种总数的32.5% (307个/946个)、19.4% (21个/108个)和37.0% (85个/230个)。有关现生膜翅目新种发表情况, 在洲级地理单元中, 亚洲发表新种数量最多, 约占56.9% (538个); 在洲级地理亚单元中, 东亚发表新种数量最多, 约占28.6% (271个); 在国家和地区行政单元中, 中国发表新种数量最多, 约占24.3% (230个)。在76种期刊的355篇论文中, 有348篇英文论文、4篇中文论文和3篇法语论文。这些结果表明, 中国膜翅目分类在全球膜翅目分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7,37(9):1083-1087
该文描述了紫堇科二新种:(1)自云南省发现的紫堇科紫堇属一新种,宽鳞紫堇。此新种与波密紫堇相近似,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本新种的根状茎鳞片半透明,具三条脉,茎无叶,外花瓣无鸡冠状突起,雄蕊束具2花药,花丝条形,无脉,子房宽条形。(2)自黑龙江省发现的紫堇科紫堇属一新种,鹤岗延胡索。此种与新疆元胡相似,但本种叶的小叶多在顶端,具1~5牙齿,花序苞片有3~5小裂片,上花瓣及其瓣片和距均较小,蜜腺呈狭卵球形,弯曲,顶端尖锐而与新疆元胡相区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作者于1982年5月、7月和11月采自浙江奉化溪口的鳅科花鳅属鱼类一新种,定名为斑条花鳅(Cobitis laterimaculata)。本文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特征,并简要记录其主要生态资料。还将该新种和近似种中华花鳅(Cobitis sinensis)就背鳍、臀鳍位置,脊椎骨数目,体色及个体大小等方面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用51%的Percoll分离液和DEAE-纤维素层析柱,从自然感染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w)中分离鳝锥虫(Trypanosoma monopteriChen et Hsieh,1964)。对含虫血液样品分别以2.1×103r/min、2.5×103r/min、2.9×103r/min、3.3×103r/min、3.6×103r/min离心5、10、15、20min,观察红细胞的去除和鳝锥虫存留百分数,结果表明:2.9×103r/min离心15min分离效果最佳。离心分离的混悬液含有锥虫、白细胞、血栓细胞和极少的红细胞,悬混液再经DEAE-纤维素过柱,得到纯净的鳝锥虫。过柱后光学显微镜观察,锥虫形态正常,运动活泼,无血细胞。本方法具有耗时短、回收率高的特点,是把梯度分离和离子交换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快速有效方法,为鳝锥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此方法还可以作为快速、准确检测自然状态下黄鳝是否感染锥虫的手段,为鳝锥虫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